目的 通过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达到缓解病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提高肺心病人生活质量和生存年限的目的.方法 采用了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方法.结果 患者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防止和减少了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系统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晋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本文通过66例老年患者(其中男42人、占63%,女24人、占36.3%,大年龄82岁、小年龄60岁)心理特点的观察及分析,分别给予了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笔者就心理护理的体会分述如下:
作者:李莹莹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在小儿麻痹后遗症中,股四头肌瘫痪,膝关节屈曲畸形占26%,畸形形成主要是由于伸膝肌麻痹,造成膝部肌力不平衡,负重力线前移.继而发生膝后软组织挛缩和股骨下干骺端弯曲及股胫关节面倾斜,行走及站立时易向前跪倒,被迫用手压腿以保持伸直位步行,少数患者需扶拐或蹲行.因此,应用股骨髁上截骨术恢复下肢的载重力线特别重要.1999年9月至2002年10月,我院采用股骨髁上截骨术治疗膝屈曲畸形64例,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子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患者,男,四肢刀砍伤多处合并腘动脉断裂.入院时,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面色发绀,体温不升、脉搏摸不到、呼吸微弱、四肢冰冷、血压测不到,立即开通了3条静脉通道,快速输液、止血、给氧、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处理.90分钟后,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给心三联、呼三联,胸外按压等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王丽焕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巡回护士在麻醉的过程中,担负着大量的护理、配合工作,这不仅要求掌握各种护理技术,还要熟悉与麻醉的护理配合.作为在手术室工作10余年的护士,现将对不同麻醉方法下手术患者围麻醉期护理配合情况进行了总结,具体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华;刘晶;高贵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伤寒婴幼儿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伤寒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结果 16例伤寒婴幼儿,全部治愈出院,无肠出血、肠穿孔及死亡病例,无复发及复发病例.结论 通过一系列规范的护理措施,对促进伤寒婴幼儿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缩短伤寒婴幼儿的病程,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惠玲;邹建话;曾月嫦;刘怡;王文明;刘纯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直肠癌治疗已取得巨大进步,现今的直肠癌治疗,不仅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生活质量不仅包括躯体生理机能,还包括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作为护理工作者,不仅需要提供生活护理及治疗配合,还要求作为一名教育者,提供有关心理和疾病知识,帮助患者从科学态度,重新认识、适应和接受自己.
作者:俎瑞萍;张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 患者的心理特点1.1 紧张型常见于疼痛耐受力差的老年患者,表现为患者或家属要求重复使用止痛剂或减轻牵引重量.1.2 忧郁型此类型是骨折后心理失落感的反应,主要担心骨折后是否致残.
作者:刘颖;王慧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护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强化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临床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强化先进的护理技术,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这是保证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护理技术操作方面,护理教学、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与临床实践不一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越来越引起护理界同行们的关注.作者分析了临床护理操作中争议比较明显的常见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供大家讨论.
作者:吴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现代护士长在管理上应具备四种有效沟通能力(与下属、与患者、与医生、与领导进行有效沟通),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刘俊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缘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强度,在工作过程中护士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尤其对于急诊科护士,由于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能否对急诊患者进行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息息相关而倍受关注.本文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出影响护士尤其是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三方面主要原因,为该群体接受心理保健和心理治疗,从而改善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吕金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酒是含有一定度数酒精的,然而酒精却是一种精神活性物质,长期饮酒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损害,病人如果长期对酒产生了依赖,就会出现饮食欠佳,营养不良,相继伴发许多躯体疾病,一旦停止饮酒,即可出现戒断症状.
作者:董艳荣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前后护理实施新型护理模式的意义.方法 将60例行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前后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手术前后采用新型护理模式,实施术前多媒体宣教、术后冰敷、引导开展颈部康复活动操等护理措施.观察分析两组病人情绪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情绪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配合采用新型护理模式,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治疗效果好.
作者:韦翠英;翁为珍;黄业娟;班慧;陈建秀;冯燕;黄海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由于青霉素类药物容易导致过敏性休克,因此中国药典明确规定,使用该类药物前,必须做青霉素皮内敏感试验,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皮试液为每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含青霉素G钠(或钾)500U.
作者:赵志岩;刘艳菊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腰穿是临床各科常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技术,目前人们对成人腰穿后头痛的研究较多,而儿童腰穿后腰背痛却鲜有报道,本文就其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角色(role)是描述一个人在某位置或状态下,被他人期望的行为总和.角色也可以是社会结构或社会制度中的一个特定的位置.不同角色有不同而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每一种角色只是一个人的某一个方面,一个人可以同时担负着多角色.
作者:郭羽路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病情复杂、起病急、病死率高、发病初期一些症状不易辨别,如不严密观察很容易延误治疗.因此,护士在此类病人的急性期如何掌握疾病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转归尤为重要.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小平;苗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改变,人们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经验、思维方式、专业技术水平及强化法律意识,利于在纷繁复杂的护理工作中规避职业风险确保护理质量.
作者:张秀芝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因脑血管、外伤、老年痴呆等疾病,由于长期卧床、患者自身抵抗力差、营养状况差,造成褥疮的产生.因此,褥疮是护理中的重中之重.采用珍珠散治疗褥疮,疗效满意.
作者:王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 35例休克患者(腹腔内出血800~2600mL),腹腔镜手术的治愈率达100%.结论 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病例在抗休克、先进的心电监护及合适的麻醉支持下,可以选择腹腔镜手术.
作者:吴小敏;钟培根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翼状胬肉治愈的佳手术方法.方法 在彻底切除翼状胬肉的同时,做含角膜缘干细胞之结膜片移植术,进行眼表面重建术治疗复发性胬肉12眼,以术后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为评价标准,随访时间3~18个月.结果 治愈9眼占75%,复发1眼占8.3%,有明显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但未超过角膜缘,有潜在复发可能者2眼占16.7%.结论 对复发性翼状胬肉在彻底切除翼状胬肉的同时,做含角膜缘干细胞之结膜片移植进行眼表面重建术,术式简单,效果良好.
作者:高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Shouldice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0年至2005年,将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22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110例.A组利用Shouldice法修补,B组利用Bassini法修补,对两组的术后疼痛、术后自主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恢复正常工作或生活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Shouldice法修补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术后下床活动及恢复正常工作早,与Bassini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Shouldice法修补属低张力缝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恢复正常工作早.
作者:王桂明;王忠军;罗继忠;吴声洪;刘洋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银汞桩核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颗患牙应用银汞桩核修复,24小时后行金属全冠修复.结果 经1~2年的随访观察,除金属全冠脱落2例外,其余无1例出现银汞桩核松动、根管折裂.结论 应用银汞桩核修复磨牙残根残冠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静群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早期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比较特殊,以顽固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无明显喘息、气促等.因缺乏典型的哮喘征象,易出现误诊误治,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我县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34例CVA患者,在确诊前有22例存在误诊.
作者:徐广良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就急性脑血管病发生肾功能改变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男性病人、脑出血、糖尿病人及应用甘露醇合并速尿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急性肾功能改变有关,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发生急性肾功能改变后,病死率明显增加(P<0.01).合理应用甘露醇,可避免肾功能改变.
作者:张仪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胎膜早破难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方法 分析112例孕妇中发生难产的原因和类型,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112例对照.结果 观察组112例胎膜早破孕妇发生难产46例,难产发生率为41.07%;对照组112例孕妇中,难产21例,难产发生率为26.78%.结论 应进一步重视胎膜早破,对胎膜早破的孕妇应住院严密观察,一旦发生难产,应及时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宝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阑尾炎患者采用长度小于2cm的麦氏微创小切口进行阑尾切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成功20例,需延长切口或改用其它切口3例,住院时间4~6天,切口长度1.4~2cm,进食时间24~48h,自主下床活动时间6~12h,切口感染率为0,术后无大出血、肠梗阻、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合广大基层乡镇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佳业;吴强;韦方华;邓焕昌;黄小艳;黄珍凤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对1994年4月~2006年4月我院共收治的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了电子胃镜检查,以研究患者的食道、胃及十二指肠镜下表现.方法 采用日本PENTAXEG-2930、EG2940电子胃镜,终均到达十二指肠降部.结果 在38例SLE患者中,反流性食道炎10例,食道静脉曲张1例,浅表性胃炎27例,其中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10例,浅表性胃炎伴糜烂6例,幽门水肿并梗阻1例,十二指肠球溃疡1例,十二指肠球炎+降部炎2例,正常胃5例.结论 SLE可伴有食道、胃、十二指肠的损害,胃镜检查是协助了解SLE是否伴有上消化道改变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李沛霖;罗雯;章平;谭立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脑电图检查在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化的价值.方法 对17例符合脑死亡诊断的患者进行脑电图(EEG)检查.结果 本组17例患者在首次脑电图检查时记录呈静息电位(描记图形不超过2uv或呈直线);2例分别在12h、48h后也呈静息电位(一侧大脑表现为静息电位,另侧慢波与静息交替).结论 表明EEG检查及监测为临床复苏提供理论依据,对脑死亡的诊断更加准确.
作者:闫永立;张佰建;贾丽敏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血液循环供给胎儿营养的重要通道,而脐带异常为产科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脐带严重异常受压,将导致血流受阻,循环障碍,供需失衡,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严重者产儿死亡.本文系本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432例中,其中发现脐带异常20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左定芬;徐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健康育龄妇女放置Mcu功能性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并与放置TCu220C组进行对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我站2005年1月~2006年2月自愿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健康育龄妇女分别放置200例.结果 Mcu功能性宫内节育器放置1年的带器妊娠率、因症取出率分别为0.5%、2%.明显低于TCu220C组的4%、8%,续用率96.5%明显高于TCu220C组的85%.结论 Mcu功能性节育器的带器妊娠率、因症取出率低,续用率高.设计合理,避孕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萍;吕常虹;张小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前胫腓骨折的治疗,多采用矩形及带锁髓内针治疗[1,2],本文目的在于比较二者临床疗效,找出影响疗效因素及适应症.
作者:胡映伦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ine,GBS)是由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在雷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修期间对该科2000-10~2005-10使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26例GBS重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观报告如下.
作者:吴启兴;黄叔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颅脑损伤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仅次于四肢伤,平时主要由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等所致,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依然高居身体各部位损伤之首,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为脑脊液鼻漏和耳漏、视神经损伤,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并发应激性溃疡也为数不少.
作者:迟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急性盆腔炎治疗方法很多,今随机抽取部分病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理疗,并采用后穿刺给药治疗,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鸿雁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Colles'骨折并腕管综合征的形成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12例Colles'骨折并腕管综合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病人均行保守治疗治愈,治愈率100%.结论 任何增加腕管内压的情况均可使正中神经受压,手法复位满意后不要过度强调反骨折机理的掌屈尺偏位固定,可轻度掌屈尺偏位或中立位固定.骨折后期发生者可先行腕管内局封治疗.结合临床提出了预防本病的注意事项.
作者:刘维平;公崇康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应用更好的免疫抑制剂,外科技术的改进,以及感染的控制,移植肾的短期存活率已明显提高.然而,将近40%的移植肾在手术后数月失功能,10年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手术一年以后的移植肾失功重要的原因为慢性排异反应,又称移植肾肾病或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免疫及非免疫因素均与CAN发病机制有关[1].CAN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是非特异的,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肾小球病变、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2],CAN的内皮损伤及内膜增生类似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多种因素促进移植肾接收者的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炎症、氧化应激等.移植后病人氧化防御降低,氧化应激增加,CAN病人表现的更为明显[3].已证实脂质过氧化产物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肾脏疾病的进展[4~5].然而,有关肾移植病人氧化应激的变化罕有文献报道.
作者:孟伟;李红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血中胆红素及内环境的变化.方法 13例均采用桡动脉-外周静脉同步换血,采用O型红细胞+AB型血浆,换血量150~180ml/kg,输入量比换出量多10~15ml/kg,3小时左右结束.换血前后抽血送检胆红素、血气、电解质、血常规、血糖、血培养,出院前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计数资料用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 血清胆红素换出率50%,换血前后血红蛋白、血气等无差异性,电解质、血糖、白细胞、血小板有显著性差异,但平均值在正常范围.结论 同步换血疗法能有效降低血中胆红素的浓度,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对内环境影响不大.
作者:卢锡胤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肌损害.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6例MP肺炎患者8例(5%)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6例(23%)有心肌损害.结论 MP感染所致心肌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MP肺炎的常见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严重的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春丽;郭小梅;徐红梅;刘燕茹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评估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例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者,其中4例合并锁骨远端骨折.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进行临床疗效观察.随访6~12个月,平均8.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肩关节无肌肉萎缩,外观正常,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X线片示无再脱位征象,利用Karlsson术后疗效分级:A级13例,B级2例.结论 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并发症少,关节恢复好,对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病人更具有独特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程冬云;张元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检出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泌尿生殖道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8.3%;其后依次为粪肠球菌(24.9%)、表皮葡萄球菌(19.1%)、肺炎克雷伯菌(9.3%).各检出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耐药性.结论 对泌尿生殖道感染进行病原菌检测并进行相关的药敏试验,有利于经验治疗药物的选择,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黎薇;祁锦;罗卓跃;邹义春;柯俊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及工作紧张性的增加,腰腿痛成了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症,在镇痛门诊中居首位.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及我县实际情况,作者将骶管内注射施用于155例腰腿痛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发展过程及临床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通过121例病例分析,结合文献资料探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结果 甲状腺癌常以甲状腺结节为其明显表现.在甲状腺癌的病例中单发结节比多发结节多见.结论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90%以上为良性病变,但甲状腺癌也并非少见.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发生误诊,故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李卫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本报告5例掌跖角化病是一个母亲及4个子女,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具有家族性.
作者:李荣安;张文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肌酸激酶(CK)是骨骼肌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正常时血清CK是由骨骼肌和心肌细胞透过细胞进入血液,其数量很少.高强度激烈运动后血清CK的活性明显升高.随着运动时疲劳程度的加深,CK的活性会持续升高,一定范围内CK活性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运动时的疲劳程度.本研究观察了背腰部和腿部按摩结合拔罐疗法对跆拳道运动员训练后的血清CK的影响.
作者:贾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健康体检已被大众普遍接受采纳.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提前预防各种疾病;并能确切地了解自身身体状况.本文希冀通过对部分铁路职工的检查资料分析,准确认知本地区铁路职工身体健康状态,查找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良因素,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进而达到提高健康水平,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效亚力;韩锋;钟瑞亨;王丽君;董其斌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胃镜治疗的主要任务之一,应用胃镜下局部注射方法甚多.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2年10月采用经胃镜局部注射无水酒精治疗57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献忠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称为巨大胎儿,4500g以上称为超巨大胎儿,属高危妊娠,对母儿的影响很大.现将我院1996年12月~2006年12月10年间分娩的超巨大儿113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史艳放;青北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由于近十年眼科技术的提高,弱视问题逐渐被家长所重视,已成为门诊的常见眼病.从2003年5月份至2006年12月份我院用补气养血,健脾和胃中药联合光学及仪器治疗2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郝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小儿急性阑尾炎由于年龄小、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史采集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常易误诊[1].今就我院14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进行总结,以提高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常青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细胞过继免疫CIK疗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全组共43例IV期胃癌患者,其中21例采用CIK疗法联合HLF方案化疗与22例单独应用HLF方案化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CIK联合HLF化疗组病人CR+PR(%)为39.6%,对照组为37.1%,生存率分别为7.1%和2.2%,治疗组病人化疗反应轻,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目前对于晚期肿瘤病人治疗以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为主,我院通过细胞过继免疫疗法与化疗联合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认为,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同时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为晚期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梁辉;鲍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气囊导尿管给需要留置导尿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但随着其应用的增多,导尿管拔除困难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特别是长期留置的导尿管,有时由于橡胶的老化会造成气囊管腔的阻塞,强行拔除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消化内镜对消化道疾病诊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它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清洗、消毒或灭菌不彻底,极易引起院内感染.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强操作人员的消毒灭菌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强调严格的消毒程序、足够的消毒时间,内镜附件一用一灭菌等诸环节的重要性,坚持日常监督与每月监测相结合,以大程度减少患者及工作人员的交叉感染.
作者:王海霞;卢颖;史静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笔者对2002年8月~2006年8月婚检中HBsAg阳性者进行了HBV标志物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张桂英;张艳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褥疮是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提供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褥疮多发生于危重病人及长期卧床的病人,病人一旦发生褥疮,不但给病人增加了痛苦,而且常常由于褥疮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造成死亡.近年来,我院应用胰岛素与庆大霉素注射液合用治疗中、重度褥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柏珍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胎膜早破是产科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25%,导致早产率升高,围产儿病死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升高.胎膜早破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是正确处理胎膜早破的前提.本文通过对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0例胎膜早破孕妇和50例正常孕妇的宫颈阴道分泌物进行β-hCG的定性(早孕试条)检测,旨在评价β-hCG的定性(早孕试条)检测诊断胎膜早破的实用价值.
作者:杨旗;刘丽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情感支持.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8例新确诊肿瘤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结果实施心理干预.结果 48例患儿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经实施心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结论 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肿瘤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程度,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黄永贤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本文对50例重度嵌顿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挂线扩肛治疗,治愈率100%,达到治愈痔核和肛门整形的目的.
作者:矫淮奎;矫淮南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不同PCA镇痛方法用于剖宫产术后对应激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需术后镇痛产妇.术毕随机分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记录手术后6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测术前、术毕、术后6h、术后24h、术后48h血浆葡萄糖值并同时记录MAP、HR.结果 术后6h时点PCEA组VAS评分比PCIA组VAS评分低(P<0.05),其余各时点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PCEA组在6h、24h血糖值显著比PCIA组低(P<0.05);术毕、术后6h、术后24h、术后48h血糖值比术前较高(P<0.05);两组MAP、HR各时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比静脉自控镇痛更好地减轻手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龙云辉;郑萍;唐新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老年人心肌缺血发作时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特点.方法 对5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与40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SDNN、SDANN、RMSSD、PNN50、HF显著低于对照组(t=3.125~4.510,P<0.01),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t=3.268,P<0.01).心肌缺血发作时HF显著低于ST段压低后1h(t=3.375,P<0.01),而LF、LF/HF显著增高(t=3.210、3.925,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病人的自主神经活动受损,迷走神经张力减弱,而交感神经张力相对亢进,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老年冠心病短暂性心肌缺血与HRV密切相关.
作者:张新利;杨泰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他汀类药物是体内胆固醇生物合成的抑制剂,早用于调节血脂,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多观注到他汀类药物调脂以外的作用,而且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日益广泛.
作者:丁斌斌;张忆静;朱献惠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切口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01年5月~2005年7月施行大、中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60例病例.结果 肥胖,术中皮下脂肪层使用电刀,术中切口器械挤压时间长,大块组织钳夹,老年人、糖尿病等可引发切口脂肪液化.结论 手术切口脂肪液病因较多,肥胖、术中使用电刀、器械挤压时间长、老年人糖尿病均为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关凯林;张大建;王克成;姬彦国;陈家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外伤后癫痫(PTE)是颅脑损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也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和难题之一.颅脑外伤后导致癫痫反复发作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复制理想的PTE动物模型,能够促进PTE发生机制的研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就目前常用的PTE动物模型特点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田远虎;刘绍明;司军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将62例病人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使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合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观察测定血糖、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GFR、UAER血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水平相近(t=0.010,P>0.05),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两组GFR相近,治疗后两组GFR均下降;治疗前两组UAER、血和尿β2-MG相近,治疗后两组UAER、血和尿β2-MG较前两组均下降,除尿β2-MG外,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明显改善GFR和UAER,且无明显副作用,因而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将有助于早期糖尿病的治疗.
作者:王午喜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治疗偏头痛的意义.方法 治疗组54例采取尼莫地平及中药川芎茶调饮加减,采用观察治疗前后4周头痛天数及头痛指数评价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4%,无1例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6.7%,7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9例出现头晕、心慌症状,12例血压在原基础上下降,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十分显著,副作用小,提高了病人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郝淑琴;吕作璞;陈方焘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观察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的变化,了解炎症反应是否参与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方法 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200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和196例正常人血清CRP水平.结果 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RP值为(11.20±0.63)mg/L,正常对照组血清CRP值为(8.10±0.49)mg/L,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原因可能是参与脂质代谢障碍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以及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体内含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作者:梁雪山;杨贺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在1999年1月~2005年12月共对84例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了鼻内镜手术,所有患儿根据鼻窦CT扫描结果确定手术方案,行鼻内镜手术,对这8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治愈67例,治愈率79.7%;临床好转17例,有效率20.3%,总有效率100%.结论 对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保守治疗无效者,鼻内镜手术是一项有效治疗方法,并发症少.
作者:杨曙;贺湘波;谢鼎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基层医院的X线设备临床应用情况及防护情况.方法 对某区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X线对环境、对人是否有影响、X线检查的阳性率、X线检查单是否规范、防护措施是否合格等,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发出问卷调查表1500份,收回1270份,占85%.认为X线对人无影响者占33.78%(429/1270),对环境无影响者占52.99%(673/1270),透视阳性率27.92%(369/1680),摄片阳性率47.22%(458/970),X线申请单合格率67.13%(3000/2014).结论 患者和医务人员对X线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防护意识,X线检查阳性率低,X线检查单书写不规范,这些问题不应忽视.建议分别针对原因进行改进和提高.
作者:张礼兴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治疗中的自尊护理方法.方法 围绕自尊的构成要素,在68例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加人工授精治疗过程中通过协助角色认同、非言语行为等实施自尊护理.结果 所有PCOS不孕患者自我评价积极,治疗依从性佳,促排卵加人工授精治疗成功率达30.9%,未出现消极现象.结论 在PCOS不孕患者治疗中实施自尊护理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作者:肖婉芬;王玉莲;郑银芳;李志凌;林虹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2001年~2006年南海区婚前检查人群检验结果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南海区婚检人群的变化及疾病的检出情况,为南海区制定婚检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1年~2006年南海区婚检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 婚检人数随着强制性婚检政策的取消而呈急剧下降;HBsAg阳性率男性高达25.92%,女性高达18.73%;婚检双方中一方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而另一方缺乏保护性抗体的人群男、女分别高达35.26%和32.91%;ALT升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男性升高率为28.17%,女性为11.42%,显著高于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且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男、女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率约10%,婚检双方均患有地中海贫血的有近1%;G6PD缺陷检出率为3.96%,男性高于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率为0.49%.结论 建议加强婚前检查的管理,以提高婚检的自觉性,对提高生活质量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璋林;杨发达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31例急性重型脑出血患者(治疗组)与锥颅置硅胶脑式引流管引流术(对照组A)、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B)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血肿总清除率和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A、B(P<0.01),病死率和病残率均低于对照组A、B.结论 采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高,临床疗效好,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改善病残程度,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王志艺;叶宗诚;董飞燕;林松;李志亮;董凯碧;李旺;陈寿荣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骨膜细胞可以帮助自体颅骨骨瓣保持原有形状,探讨治疗颅骨缺损的理想的修补材料.方法 将术后100例带骨膜自体颅骨放于腹部皮下包埋保存3~9个月,修补时将之取出,比较保存前后骨瓣的大小、形状、骨膜的变化.结果 经过六年100例临床测量、观察、对比,带骨膜的自体颅骨骨瓣经放于腹部皮下包埋保存后,保持了原有形状、大小.结论 带骨膜的自体颅骨骨瓣在腹壁皮下保存,能较长时间保持颅骨大小、形状、活性.
作者:张肖建;田秀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为了提高椎管内麻醉穿刺成功率及麻醉效果,提高麻醉质量管理的水平.促进病人对麻醉医生的信任感、安全感.方法 组织学习零缺陷管理模式,更新观念.确定穿刺一次成功标准及记分方法.结果 通过实施零缺陷管理模式后对640例椎管内麻醉的效果对比,评价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χ2=103.05、P<0.005).结论 应用零缺陷管理模式对基层专科医院麻醉质量进行管理,提高了椎管内麻醉穿刺成功率及麻醉效果,减少了工作失误,因此是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管理的疗效方法之一.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低分子肝素钠5000u腹壁皮下注射,12h1次,连用5天,14天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7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5%(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具有很好的临床用前景.
作者:刘晖;吴晓杰;韩兴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度冷丁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无痛技术中的镇痛效果、优点.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9月度冷丁联合利多卡因行人工流产镇痛80例(观察组),与同期指征相近以口头安慰后行人工流产镇痛8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确切、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低、有效扩张宫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术中术后出血情况、术后起身时间,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无呼吸循环抑制发生,不用禁食、术中清醒配合.结论 度冷丁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有效、安全、不用禁食、宫口松、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黎春梅;董秋燕;张晓萍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倍美力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取环术中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120名绝经后带器妇女随机分为2组,术前补充倍美力加米索前列醇为观察组,直接取器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宫颈软化、综合反应、术中出血及取出难易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绝经后妇女,直接取器易造成IUD取出困难,通过术前用药改善宫颈条件可明显提高取器成功率.
作者:魏岚;刘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在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评价了罗格列酮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选择45名2型糖尿病伴有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地被分配在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分别为23和22名病人).在研究开始和随访6个月时分别进行了定量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主要的研究终点是再狭窄率,是由冠状动脉造影决定的.结果 40名患者完成了随访的冠脉造影,罗格列酮组和安慰剂组相比,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显著较低(支架损伤:17.6% vs 38.2%,P=0.030).结论 在2型糖尿病伴有冠心病曾经接受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中,罗格列酮的治疗可以显著地减少支架内再狭窄.
作者:彭俊;陈杰;李敬东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我院自2002年5月开展将双异丙酚注射液(力蒙欣,西安办邦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用于人工流产,积极稳妥地推广无痛人工流产技术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者:于艳;赵淑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中期妊娠引产是指妊娠13w~27w之间,孕妇因避孕失败造成计划外妊娠或因全身性疾病如严重心脏病、重度贫血、肾功能不全等不宜继续妊娠或胎儿有先天性疾病或畸形等原因,用人工的方法终止妊娠者.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确诊为中期妊娠而需终止妊娠患者150例,无用药禁忌症者均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终止妊娠,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思密达、654-2、病毒唑联合保留灌肠治疗病毒性肠炎疗效.方法 将6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液体疗法及一般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6~12月用0.5g,>12个月用1g/次)、654-2(0.5mg/kg/次)、病毒唑(10mg/kg/次),联合用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每天2次,保留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连用3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例数及总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思密达为胃肠黏膜保护剂,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654-2可抑制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强收敛及抗分泌,654-2亦可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炎症受损细胞恢复,三者联合保留灌肠可有效治疗病毒性肠炎.
作者:郭小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1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mg/d,7~10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有效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显效快、治愈率高,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是治疗HIE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张洁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更昔洛韦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观察.方法 治疗组52例使用更昔洛韦5mg Kg-1d-1静脉滴注,疗程5d,对照组34例给予利巴韦林10mg Kg-1d-1静脉滴注,疗程5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0%与68.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效果明显且少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及血细胞的改变.结论 更昔洛韦较之利巴韦林治疗秋季腹泻效果明显,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仅有1例治疗中出现肺炎(考虑与轮状病毒之呼吸道表现有关).
作者:施长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组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方案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种治疗方案为维生素D+钙剂、雌激素、二膦酸盐,骨密度测量部位为腰椎L1-4、腰椎总骨密度L-total、股骨颈Neck和Words三角区,测量时间为基线一次、随访两次,随访间隔时间为半年.结果 组内比较结果显示,雌激素治疗组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差异具显著性(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维生素D+钙剂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显著性(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二膦酸盐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第2次随访时,骨密度改变百分率3组方案间的差异具显著性(P<0.05),二膦酸盐治疗组的提高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案.结论 从骨密度角度判断,在3种治疗方案中,二膦酸盐治疗组相对好,雌激素治疗组相对差.
作者:李风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椎管内麻醉时,患者由于情绪紧张或其他精神因素需要使用静脉辅助药,来缓解不良情绪反应.以前常用力月西、芬太尼、曲马多及氟哌利多等配伍应用,发现有呕吐、呼吸抑制副作用及椎体外系副反应,现在我们使用凯纷术前静脉输注观察到其副作用小,且具有超前镇痛的作用.
作者:杨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医疗机构新药引进审批原则中的四个限制和四个优先.
作者:马彦彪;陈桂卿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本文通过对照组(基础治疗)和治疗组(基础治疗联合六味地黄丸、维生素E)治疗糖尿病肾病比较临床疗效.方法 4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20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控制血糖,防治高血压和继发感染,降低血脂,避免服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佐以维生素E(服用青岛海洋渔业公司药厂生产维生素E胶丸,每日3次,每次10mg)和六味地黄丸(服用河南宛西制药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10丸),共服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P<0.05).结论 作为糖尿病肾病的辅助治疗药物,对延缓或减少糖尿病肾病恶化的发生有很好疗效.
作者:陈国芳;陈和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糖尿病肾病(DN)是危害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微血管并发症及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们从2004年11月~2006年8月采用胰激肽原酶片与黄芪注射液治疗DN患者1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开珍;韩兴国;张荣沭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阶段.临床上及早诊治早期肝硬化是阻断向肝硬化失代偿期转化的关键.近两年笔者采用软肝缩脾汤治疗早期肝硬化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本方所治36例小儿顽固性盗汗系因久而不止,汗出过多,耗损心经气阴,虚火内扰,正气不固所致.采用敷脐的方法治疗以益气固表敛汗以达病所,其结果全部治愈,有效率达100%,若正虚而滑脱散失较甚者,先治其标,然后再以补虚治本.本方具有较强的收敛功能和抑制汗腺非正常分泌作用.
作者:张建成;张伟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实施人才本地化战略,是部队中小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目的是造就一批对医院发展建设实用的、能留得住的人才.实施人才本地化战略应把握好四个人才要素:是否是人才、医院发展是否需要、医院能否留得住、是否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应正确处理好与学科发展、战备人才、多元化人才需求、公平竞争、人才引进、军队文职政策等方面的关系.
作者:赵晓明;王雨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构建和谐医院,营造和谐医疗环境,是现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和改善医患关系,解决医患矛盾突出问题,是医院决策者和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建立健全法德兼治和诚信服务体系,增强医患互信,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是构建和谐医院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作者:靳清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肾损伤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氧化酶法测肌酐,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同时以健康者检测结果与其作比较.结果 52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组,2a~10a 36例,mAlb为4.8mg/L~38.9mg/L,11a以上组16例,结果为8.4mg/L~79.6mg/L.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30mg/L~70mg/L为可逆阶段,及时治疗和控制血糖水平,肾损伤是可逆的,而>150mg/L为不可逆阶段,应将mAlb检测作为糖尿病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徐前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与手术后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9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特征,均经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结果 本组病例的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超声声像图与术后病理的特征密切相关,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8.7%,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97.1%.结论 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结果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学军;张汝康 刊期: 2007年第15期
CT影像学的发展对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具有划时代意义.现将我院2002年1月到2006年4月诊断的急性硬膜下血肿38例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常桂萍;王岩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子宫富细胞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30子宫富细胞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对其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本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月经改变、贫血、疼痛、不孕等.术前诊断均为子宫肌瘤.术中所见符合子宫良性肿瘤特征,未见子宫外扩散或腹水.大体标本特征与普通的子宫肌瘤相似.病理学检查见部分区域肿瘤细胞丰富,排列紧密,但肿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异型性小,每10个高倍视野下核分裂相少于5个.治疗方法为肌瘤挖除术或子宫全切术.术后均随访,全部存活至今.结论 子宫富细胞平滑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术后不必化疗或放疗,预后良好.
作者:孙洪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及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诊断及判断肿瘤生长活跃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子宫肌瘤进行彩色多普勒及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检查.结果 全部病例均显示子宫肌瘤有血流灌注,彩色多普勒显示子宫肌瘤在瘤体周边和瘤体内出现丰富程度不等的动、静脉血流,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显示子宫肌瘤血流呈现特有的立体网架样或抱球样结构.结论 显示血流空间分布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结合反映血流性质的彩色多普勒为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判断肿瘤生长的活跃性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钟少卫;李晓红;张昌琴;李昌云;张琴;彭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对髓质海绵肾的临床资料和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强对该病声像图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所诊断的12例髓质海绵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双侧肾脏,2例单侧肾脏发现病变.结论 超声诊断能很好地显示肾脏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还能多个切面进行随意观察,更好地体现病变特点,排除其它易混淆的疾病影像改变后作出正确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避免漏诊或误诊,从而为临床的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董旭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青年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动脉改变与心电图ST段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青年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心电图ST段改变及治疗方法.结果 青年心肌梗死中男性居多,症状重,均有相应导联ST段改变,确诊率高,及时血运再建率高,死亡率低.冠状动脉单支近端病变常见,除完全闭塞外,其狭窄程度并不严重,提示梗死的发生与急性血栓形成及动力性阻塞因素有关.
作者:车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22岁.主诉:多饮、消瘦5年,发热、咳嗽20天,左眼视力减退7天.5年前无诱因出观多饮、多尿、消瘦后诊断为I型糖尿病.2年来自己停用胰岛素且未用其他降糖方法.20天前无诱因寒战、无规律发热,体温高达41℃,咳少许稀白痰,普通抗生素加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10天前并发右胸剧痛,经我院肺CT发现:双肺结核,双侧胸膜炎.7天前左眼视力下降,并肿胀、疼痛.查体:体温37.1℃,神志清楚、消瘦.左眼球突出,眼睑闭合不严,结膜高度充血,角膜水肿呈灰白色,前房积满干酪样物,虹膜、瞳孔及内眼看不清,且无光感,眼球活动受限.口腔多处白斑.
作者:铉立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3岁,因反复咳嗽、咯鲜红色血液2年余曾多次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医.本次又因咯鲜红色血液约200ml而入院.
作者:刘德海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1岁.因浮肿半年,加重并发热半月于2006-12-10收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浮肿,开始在颜面,之后下肢亦浮肿,伴纳差,腹胀,有时恶心,感头昏,乏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肾衰竭期),运用爱西特片4#一日三次,大黄苏打片4#一日三次,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一日两次,倍他乐克片25mg一日两次等治疗,症状时轻时重.
作者:郑安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
作者:劳丹华;黄庆娟;叶学和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常见的一种,约占肠梗阻40%~60%,其中约80%是手术粘连所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因素:一个是术后肠粘连存在,二是某种因素促成已粘连的肠袢发生梗阻,所以,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应从这两方面入手.
作者:吴安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广西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20062710) 甲状腺肿瘤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达4%,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有效手段[1].传统的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会在颈部留下一条终生的疤痕,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7年进行了首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2],从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术式[3,4,5],李锋[6]于2005年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经胸壁入路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促进甲状腺手术从开放性向微创美容转变.与之相关的护理技术也得到了同步提高和发展.现将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若干护理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翠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前,由于诊断技术与治疗手段的迅速发展,心血管病死亡率已有所降低,但心脏性猝死(SCD)仍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这主要是因为SCD大多数都发生在医院外,而以住院病人为服务对象的临床医学对医院外的SCD则几乎是束手无策的.因此,加强对SCD的高危因素研究对SCD防治将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国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保护自己就医权力的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更加重视.护理人员要想应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满足患者不断提升的健康需求,就必须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既维护患者的权利,又保护护理人员自身权益.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校教育抓起是培养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防范医疗纠纷,是我们每个临床教师值得摸索及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教学中加强护生法律意识、防范医疗纠纷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作者:黄革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医学影像学学科在医学教育中是一门承前启后的学科,它担负着从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本学科迅速发展,形成一门新兴医学专业学科,涵盖X线、CT、MRI、USG和介入诊断、治疗学等多学科.但在历年教学工作中同学们普遍反映教材陈旧,理论与临床脱节,导致复习、记忆困难.为此,我们制作了<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经过数年的教学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作者:刘冠华;悦保仕;徐伟;苗牛;杜新惠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为解决妇产科临床见习困难,运用模拟病人结合病例讨论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肖苹 刊期: 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