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定芬;徐辉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法制的不断健全,患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要求更高.骨科病人多数为车祸、机械伤、坠伤、刀伤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创伤等,往往病情急、变化快,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如有不慎极易造成医疗纠纷.笔者结合近3年来骨科工作经验,探讨医疗纠纷的相关因素和防范措施.
作者:张燕;张艳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消化性溃疡病(PU)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文献统计有10%的成人患有本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食道下段.现将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因1.1 胃肠粘膜的防御保护因素和损害攻击因素失去平衡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传统认为遗传因素、胃酸过高可致溃疡,许多文献已证实饮食、药物与化学药品、吸烟及环境因素与本病有关.
作者:武艳华;卞后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对象的满意度,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产前有计划的开办孕妇学校;住院后根据个体化需要,制定标准的教育计划、优化服务环境、营造良好的人文化氛围;分娩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工休座谈会人文化的有效沟通;出院产妇送温连心卡及随访等.结果 收到良好的效果,环境的人文化管理,使护理对象感到如同家的感觉,满意度大大提高,产程的人文化实施,更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结论 产科人文化护理的实施,不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还使护士完善了社会形象,提高了社会地位,实现了自我价值.
作者:李光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各种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其病因与遗传解剖内分泌因素有关外,尚有40%~60%与免疫有关,国内外已有关于自身免疫性抗体与妊娠丢失关系的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抗心磷脂抗体(ACA)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并进行了相应的免疫治疗.
作者:杨海青;孙伟娜;梁梅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免疫调节剂对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9例复杂性热性惊厥的患儿先注射1次人血免疫球蛋白,随后服用维生素AD和锌制剂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图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同时观察停服抗惊厥药物发热时有无惊厥发作.结果 有62例患儿发热时无惊厥发作(89.8%),35例EEG异常患儿有21例恢复正常(60%),53例免疫功能得到提高(76.8%),总有效率75.4%.结论 免疫调节是治疗复杂性热性惊厥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正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危.因此,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制度,严把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关,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的环节.现将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1 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问题1. 1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不合理消毒供应中心应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周围的环境应清洁,并设立内外走廊.
作者:刘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提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包括了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e,UA)、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其发生机制是富含脂质的斑块破裂引起,一旦斑块破裂,患者即有胸痛,胸痛是仅仅停留于UA或进展至NSTEMI或STEMI(本文称心血管事件)难以预料[1].
作者:张玉芝;刘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自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通过试点模式病房的建设,推广至现在整体护理病房已得到全面实行.但是,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医院经营受到前所未有的市场冲击,继续开展并深化整体护理,已成为医院和患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作者:李赖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婴粟壳为罂粟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罂粟成熟硕果的外壳,具有涩肠止泻作用.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9月用婴粟壳治疗HCPT化疗所致重度腹泻15例,效果满意.现将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明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新的抗生素在控制烧伤感染,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创面病原菌流行病学是否也随之变化,对我院1993年7月~2003年7月十年间,小儿烧伤创面微生物培养,结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白素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自1999年至2006年对135例包皮过长及包茎者行阴茎中部皮肤环切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5例,年龄8月~65岁,包皮过长89例,包茎46例(小儿30例,成人16例).135例均采用阴茎中部皮肤环切术,10例合并系带发育过短者,加作系带延长成形术,15例合并包皮粘连者,加作粘连松解术,2例合并尿道外口狭窄者,加作尿道外口切开术.46例包茎者,术前作包皮外口扩张术数次.
作者:周东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微机编制高能X射线的TMR、PDD表,以减少治疗机损耗和减少人工计算工作量.方法 利用射线在介质中指教衰减规律,测定各射野几个不同深度的吸收剂量值后,输入计算机, 用计算机内编好的程序自动编制出TMR、PDD表.结果 计算机编制出可用于处方剂量计算的TMR和PDD表.结论 用计算机技术编制TMR、PDD表,可减少治疗机损耗,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庄梅生;蔡白芒;郭妙纯;谢家雁;王继宇;刘孝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子痫是孕产妇在有严重妊高征的基础上发生抽搐或伴有昏迷,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母婴危害极大,一般发生在产前、产时.近年来产后子痫相对于产前、产时子痫有所上升,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从源头抓起,预防或减少产后子痫的发生.
作者:李粉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家庭养犬的越来越多,被狗咬伤的人逐年增多,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大量使用狂犬疫苗,发生过敏反应的人较少见.2006年5月初我市疾控中心出现一例因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引起过敏反应的病例.
作者:陈玉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剖宫产术后DV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的方法.结果 发生DVT的高危因素是高龄初产、经产妇、肥胖、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术中出血等.治疗采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等治疗.结论 剖宫产术后对有DVT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用预防措施,防止DVT的形成.
作者:洪春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手术室护士处在一个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从事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其工作具有节奏快、工作任务繁忙、连续性、无规律性等特点.随时会受到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及电灼、激光、机器噪音危害因素的影响,使手术室护士的心身受到伤害.为避免以上情况我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伤害,使其有良好的心身状态去服务于每一个手术患者.
作者:王薇;赵娜俐;解富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bilobaL.的干燥叶.性味甘、苦、涩、平.其提取物(EGB)及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抗氧化清除和抑制氧自由基、抗病毒、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老年性痴呆、高血脂症、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脑外伤后遗症、脑栓塞、脑血管痉挛、震颤麻痹、下肢动脉炎、眩晕综合征等.本文对银杏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张东华;董强波;董建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闭合性肾损伤108例通过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定性及分类诊断,然后对保守治疗86例(79.6%)和手术治疗22例(20.4%)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痊愈出院,死亡3例(2.8%),均为多器官损伤并有休克的患者.40例(37.0%)患者随访1~6年,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CT可较准确地诊断肾损伤程度,并可同时了解腹腔脏器损伤情况,B超可用以轻伤者筛选诊断.手术治疗应掌握探查肾脏的时机,是否切除伤肾应以挽救患者生命为前提.肾脏原有病变亦是肾损伤的病因之一,应注意这类病理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正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5年6月~2006年11月,我院实施15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19~60岁.良性4例,恶性11例,单纯肿瘤切除4例,肝叶部分切除8例,半肝切除3例.经精心配合与护理,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张素梅;陈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CP)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29例,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用ECP治疗,3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前、后分别做平板运动试验.观察ECP治疗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①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②心率及心率和收缩压的乘积;③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④运动后ST段下降0.1mv所需的时间;⑤运动持续的时间.结果 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心率及心率和收缩压乘积轻度变化(P>0.05);明显延长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的时间、运动后ST段下降≥1mm所需的时间及运动持续的时间(P<0.05).结论 ECP治疗可以减轻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心绞痛次数,延长其因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运动时间.
作者:杨泰生;张新利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