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协会
  • 国际刊号:1671-7821
  • 国内刊号:11-4855/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5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189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 护理学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2007年12期文献
  •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不断提高,因而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亦不断重视,对医疗护理的需求和期望值也不断提升.病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病人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满即投诉,造成护患纠纷的增加,护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这既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增加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且严重挫伤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与医院自身及病人均无益处.因此,本人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认真查找原因制订出有效的措施.

    作者:林彩银;王萍;何花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罂粟壳治疗HCPT化疗所致重度腹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婴粟壳为罂粟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罂粟成熟硕果的外壳,具有涩肠止泻作用.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9月用婴粟壳治疗HCPT化疗所致重度腹泻15例,效果满意.现将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明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护理观察

    冠心病已成为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尤以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采用介入治疗的患者数也明显增加.常规方法是经股动脉途径.近年来,临床上已开始使用经桡动脉穿刺[1].相比股动脉,其具有损伤小、术后可迅速止血、术后即可下床活动、血管和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科室工作人性化管理

    为了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以促进外科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我科室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提示了科室开展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必要性.

    作者:王秀芬;郎正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尖锐湿疣电烙治疗与护理

    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接触途径而传染,是目前流行广泛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病因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DNA病毒.与尖锐湿疣相关的型别有6型、11型,易复发,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办法.

    作者:李丽萍;储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及护理

    有机磷农药属于有机磷酸脂类化合物,稍有挥发性,有蒜味,一般难溶于水,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而失效.主要毒性是抑制胆碱脂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症状.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7例,其中1例因路途遥远,交通不方便,送到我科已经呼吸、心跳停止,经尽力抢救无效临床死亡.其它病例经综合和精心护理均痊愈,报告如下:

    作者:郑少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49例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救治与护理体会

    输卵管妊娠破裂是病理产科中的常见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可因腹腔内大量出血而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1]及时有效的救治是挽救生命、保证治病成功和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基础.[2]我院自2004年7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输卵管妊娠破裂病人149例,现将救治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唐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腕关节行早期康复体位护理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腕关节行早期康复体位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对100例符合临床标准的住院患着,随机分为康复体位护理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 康复体位护理组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84%与74%,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腕关节应进行早期康复体位护理.

    作者:赵惠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硝酸甘油与脑垂体后叶素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91例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采用硝酸甘油、脑垂体后叶素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91例,疗效显著,治疗与护理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住院病例182例,其中男159例,女23例,年龄20~71岁,平均49岁.

    作者:刘秀贞;陈宝和;温静;张晓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肝脏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2005年6月~2006年11月,我院实施15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19~60岁.良性4例,恶性11例,单纯肿瘤切除4例,肝叶部分切除8例,半肝切除3例.经精心配合与护理,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张素梅;陈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83例脑室出血患者侧脑室引流术期间整体护理

    总结83例脑室出血患者在侧脑室引流术前、术中、术后的监测及整体护理,认为:术前宜常规治疗内科并发症,降低颅内压,术中及术后监测颅内压迅速引流脑室内积血,保持引流管通畅,仔细观察并记录引流量及颜色,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夹管拔管以减少颅内感染或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明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病的护理体会

    消化性溃疡病(PU)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文献统计有10%的成人患有本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食道下段.现将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因1.1 胃肠粘膜的防御保护因素和损害攻击因素失去平衡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传统认为遗传因素、胃酸过高可致溃疡,许多文献已证实饮食、药物与化学药品、吸烟及环境因素与本病有关.

    作者:武艳华;卞后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膝关节及周围骨折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机械化活动的增加,骨折成为外科的多发疾病.膝关节及周围骨折,通过启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手术治疗,具有卧床时间短、能早期活动等优点,受到患者的认同和接受,通过对88例膝关节及周围骨折手术患者采取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的配合治疗,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申丽红;田灵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规范护理行为密切护患关系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稍不留意或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造成护患纠纷.多年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认清护患关系冲突的原因,加强法律观念,规范自身行为,才能密切护患关系.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单腔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应用

    2006年3月至12月,我科对38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方式进行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置管原因1.1 慢性病长期输液而外周静脉条件差.1.2 长期频繁周期性静脉输液者.1.3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紧急建立静脉通路的危重病人.

    作者:孔丽悦;邵稳珠;刘友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的护理要点

    我院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护下,采用NBCA胶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现就该手术的相关护理技术的要点及体会报道如下:1 心理护理此类病人家属对手术是否成功,以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具有恐惧心理,我们术前给病人家属做好说服、解释、鼓励、启发工作,增加对病人疾病治疗信心,主动配合医师完成治疗.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手术室潜在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

    手术室护士处在一个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从事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其工作具有节奏快、工作任务繁忙、连续性、无规律性等特点.随时会受到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及电灼、激光、机器噪音危害因素的影响,使手术室护士的心身受到伤害.为避免以上情况我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伤害,使其有良好的心身状态去服务于每一个手术患者.

    作者:王薇;赵娜俐;解富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妇科手术前后的护理

    手术是妇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护士就是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细致的护理,使其能够以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并在快的时间内恢复健康.

    作者:胡凤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妊娠期并发症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的评估及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04年9月~2006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初次怀孕妇女92例,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1],进行调查,评估其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况.结果 孕妇在妊娠期发生并发症出现抑郁症状者占14%,有焦虑症状者占23%.结论 对妊娠期并发症妇女进行心理调查,作出认真评估,运用心理情感支持作为护理干预的手段,可减轻孕妇的焦虑情绪,使其能顺利度过妊娠期,正常分娩.

    作者:杜静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强化胰岛素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及处理能力.方法 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1例发生低血糖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缺乏相关知识的占66.7%,胰岛素使用不当占33.3%,血糖不稳定期占38.1%,血糖控制理想期占61.9%.结论 掌握低血糖的诱因,加强宣教,有针对性的个体强化教育,正确注射胰岛素,监测血糖,是有效降低治疗风险的手段,同时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先天性梅毒的护理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性梅毒,是患梅毒的孕母通过胎盘使胎儿感染梅毒.我院儿科在2002年10月~2002年11月共收治先天性梅毒患儿3例,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半小时~1小时;胎龄33周~37周;出生体重1650~2900g.母羊膜早破2例,时间25~168小时,出生有窒息史2例,其中重度窒息1例.1例母孕晚期诊断梅毒,已驱梅治疗.

    作者:陈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实施整体护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院自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通过试点模式病房的建设,推广至现在整体护理病房已得到全面实行.但是,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医院经营受到前所未有的市场冲击,继续开展并深化整体护理,已成为医院和患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作者:李赖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多西他赛加阿霉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护理69例

    多西他赛为紫杉类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分裂期间细胞功能的必须的微管网而起抗肿瘤作用.多西他赛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相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稳定的微管,同时抑制其解聚,导致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微管束的产生和微管的固定,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作者:张红霞;李变丽;刘友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6例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精神异常的病因分析

    目的 通过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中出现精神异常的原因和表现,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8年来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并发精神异常的16例患者.结果 经对症处理16例血液透析并发精神异常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中并发精神异常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以各种因素致使脑水肿、脑细胞缺氧为主要原因,根据病因不同采取相应对症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张翔;吴武忠;李奕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上消化道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与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时对上消化道的影响.方法 284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有无上消化道症状分为两组,两组又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上氧、抗炎、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疗程1个月.结果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上消化道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述桃;杨涛;曾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36例报告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是持续而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其发病率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笔者于1998~2004年抢救治疗36例病人,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红梅;陈连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冰帽与复方氨基比林联合应用于乙型脑炎患者降温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冰帽联合复方氨基比林与复方氨基比林应用在乙型脑炎高热患者降温中的效果.方法 对42例乙型脑炎高热患者降温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22例应用冰帽联合复方氨基比林作为降温的用具,对照20例使用复方氨基比林2ml肌肉注射降温;记录降温后不同时间患者温度下降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药物降温后0.5h~1.5h降温效果无显著性(P>0.05);冰帽冰敷加药物后2.5h、4.0h降温效果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冰帽与药物联合应有具有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冰帽内为霜水,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倩;张红霞;邵稳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25例输液反应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通过对25例输液反应的临床分析和研究,找出25例输液反应的原因,并制订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真正做好为病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者:陈冬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治疗体会

    大隐静脉曲张行单纯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病例在临床工作中并不罕见.自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作者共诊治过8例,通过仔细分析病情及采取得当的治疗方法,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中,女3例,男5例;年龄42~68岁,平均53岁.均在5~21年前曾因大隐静脉曲张作过单纯高位结扎术.单侧7例,双侧1例.均有足靴区色素沉着,有溃疡形成者5例,波及足背者1例.

    作者:许建喜;翁志勇;周翔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剖宫产术后DV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的方法.结果 发生DVT的高危因素是高龄初产、经产妇、肥胖、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术中出血等.治疗采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等治疗.结论 剖宫产术后对有DVT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用预防措施,防止DVT的形成.

    作者:洪春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89例临床分析

    冠心病心肌梗死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和死亡以老年人为多,因此,认识AMI患者老年人群的临床特征,对提高AMI的防治水平及制定相应有效的治疗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住院的89例老年AMI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将其救治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孔德贵;杜润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分娩方式的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出生的符合母乳喂养的足月正常新生儿1845例,分为剖宫产组(803例),经阴道产组(1042例).均于出生后第2d起清晨进食后用同一经皮测胆红素仪测前额皮肤至产后一周,有异常者抽取静脉血作生化检测.结果 共诊断早发型母乳性黄疸142例.顺产组新生儿发生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剖宫产可增加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危险性.

    作者:唐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综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和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采取全身应用抗生素、激素、局部用减充血剂滴鼻等常规治疗,部分能合作患儿进行鼓室穿刺抽液,对35例伴有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的患儿24例进行病因治疗.结果 1月后33例无明显病因的患儿经常规治疗后28例治愈(84.8%),5例好转(15.2%),35例存在明显病因的患儿中,24例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行病因治疗21例治愈(87.5%),3例好转(12.5%),未进行病因治疗的11例中仅5例治愈(45.4%),3例好转(27.3%),3例无效(27.3%).结论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过程中,病因治疗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复发的关键.

    作者:王玉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08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闭合性肾损伤108例通过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定性及分类诊断,然后对保守治疗86例(79.6%)和手术治疗22例(20.4%)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痊愈出院,死亡3例(2.8%),均为多器官损伤并有休克的患者.40例(37.0%)患者随访1~6年,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CT可较准确地诊断肾损伤程度,并可同时了解腹腔脏器损伤情况,B超可用以轻伤者筛选诊断.手术治疗应掌握探查肾脏的时机,是否切除伤肾应以挽救患者生命为前提.肾脏原有病变亦是肾损伤的病因之一,应注意这类病理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正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Shy-Drager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进一步提高Shy-Drager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35例Shy-Drag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治疗经验.结果 本病临床少见.35例中多有典型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小脑症状及锥体外系受累表现,部分尚有锥体束征.结论 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辅以影像学检测有助早期正确诊断.目前治疗限于对症治疗,采取多种综合方法改善病情,可起到治标目的.

    作者:刘陵志;廖冰;杨期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膀胱镜下双碎石钳治疗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是泌尿外科的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尤其是一些反复泌尿系感染或/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发病率更高.我院于2001年6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膀胱结石患者23例,结石较大单一碎石钳碎石困难患者14例,其中13例采用膀胱镜加膀胱穿刺造瘘利用双碎石钳治疗膀胱较大结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顺利;包宗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贲门胃底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连续空肠间置重建消化道30例分析

    贲门癌常常侵及胃底和胃体,如果切除范围不够,达不到根治目的.切除胃组织过多易出现吻合困难,临床上常不得已行胃全切术.全胃切除后,丧失了胃的贮存、混合食物及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影响了食物摄取、消化吸收功能,造成术后营养状况下降.

    作者:高计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人早期左心衰竭的诊断体会

    所谓早期左心动衰竭为尚未出现典型左心衰竭(紫绀、端座呼吸、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大汗淋漓)以前的症状与体征.老年人由于冠状血管的老化,心脏储备力也随着逐渐减低,加之有害的心肌壁张力增加,心脏顺应性差,一旦发生心内或心外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心力衰竭.

    作者:聂怀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胃造瘘洗胃加气管切开与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

    2001年7月起,应用胃造瘘洗胃加气管切开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1.1 例1,患者女,20岁,口服氧化乐果约400ml,1小时后急诊,途中分别出现面色青紫,频晕恶心,呕吐及抽搐1次~5次,每次持续5分钟~10分钟,伴神志不清.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近十年我院小儿烧伤创面菌群和药敏情况变迁

    近年来,新的抗生素在控制烧伤感染,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创面病原菌流行病学是否也随之变化,对我院1993年7月~2003年7月十年间,小儿烧伤创面微生物培养,结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白素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20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北京波姆红外技术公司生产的BPM-I-III红外光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 206例中总有效率为100%,其中1次治愈198例(96.12%),有效8例(3.88%).结论 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作者:王玉萍;李文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手术后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6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应用腹腔镜囊肿剥除术.术前检测血清CA125,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内美通组(A组,n=34),术后给予口服内美通结合中药治疗6个月;内美通组(B组,n=28),术后单纯口服内美通治疗6个月.两组均密切随访临床症状和复发情况,监测血清CA125.随访时间至停药1年.结果 A组中症状消失或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7.1%,囊肿复发率为5.9%,血清CA125的转阴率为81.5%;B组中症状消失或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5%,囊肿复发率为25.0%,血清CA125的转阴率为50.0%;两组比较,三项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率.

    作者:全晓广;黄敏;陈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人外科急腹症诊治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附2例误诊分析

    急腹症是普外科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一般是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诉,以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危害大为特征的一组腹部疾病,一旦延误诊断,治疗不当,将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死亡,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尤其是老年人,大多数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等疾病,而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故误诊率可高达50%以上,术后并发症较严重、病死率高,有资料统计其平均手术死亡率约4%,超过年青人的2.5倍.

    作者:曹兴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漂浮导管床边心脏临时起搏的观察

    目的 分析12例床旁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73.7±12.9)岁;安置临时起搏器原因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病窦综合征3例;均选右股静脉入路,起搏部位为右室心尖部;通过分析起搏心电图图形特点、测量导管深度、行X线等检查进行研究,观察该起搏方法的疗效.结果 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即刻成功率为66%(8/12);2例电极导管不能通过扭曲的髂静脉,换用普通电极导管在DSA透视下送入右室起搏;1例反复不能进入右室起搏,X线透视下方将导管送入右室而起搏;1例心脏停搏的患者漂浮导管不能起搏,换用普通电极导管后成功起搏.无一例出现栓塞、电极脱位、心脏穿孔或穿刺并发症.结论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起搏方法,对心脏停搏、血管扭曲的患者应慎用.

    作者:于宗良;谷惠敏;赵志强;顾明;冯振勤;朱建中;许浩军;汪强;孙学明;李联邦;周维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水针镇痛分娩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水针镇痛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928例产妇,分为两组.在分娩过程中进入活跃期采用水镇镇痛498例,对照组430例,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水针注射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胎儿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水针镇痛总有效率为99.6%,活跃期(P<0.01)及第二产程时间(P<0.05)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剖宫产率与催产素的使用率有所下降(P<0.05),胎儿和新生儿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研究表明水针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镇痛安全,操作方便,无药物参与,创伤小,价格便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副作用,还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催产素的使用率和剖宫产率,是一种符合自然分娩规律,易于普及的分娩镇痛方法,可用于正常及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翟桂荣;吴爱红;吴坤英;方明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后子痫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子痫是孕产妇在有严重妊高征的基础上发生抽搐或伴有昏迷,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母婴危害极大,一般发生在产前、产时.近年来产后子痫相对于产前、产时子痫有所上升,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从源头抓起,预防或减少产后子痫的发生.

    作者:李粉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72例分析

    经腹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术式,多年来我院一直采用下腹部正中纵切口,但在以色列医生Stark创立的新式剖宫产的基础上,我院近两年用于子宫切除术中,使手术快捷,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新生儿硬肿症病因分析(附21例报告)

    新生儿硬肿症(简称硬肿症)是由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旨在分析近年来硬肿症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指导临床更有效的预防硬肿症的发生.现将我院近8年收治的21例硬肿症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高玉娥;段凤英;刘学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穿刺两次硬化治疗卵巢囊肿的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介入两次硬化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方法 36例卵巢囊肿中单纯囊肿29例,蒂扭转1例,巧克力囊肿7例.在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超声随访3~12个月.结果 34例囊肿消失,2例巧克力囊肿1例有效,1例无效,治愈率94%.结论 经阴道超声穿刺治疗卵巢囊肿,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的优点,可做为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

    作者:段金玲;贾海兰;岳慧新;王世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冷沉淀制备的控制环节

    冷沉淀富含FⅧ因子、VWF、纤维蛋白原、XIII因子、纤维连接蛋白等[1],临床应用范围和用量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除用于治疗血友病A,在烧伤、外伤、DIC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多.冷沉淀中FⅧ因子极其不稳定,从全血采集到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再到冷沉淀的制备的很多环节都会影响冷沉淀的终质量,如何对相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制备优质的冷沉淀,笔者单位通过多年的探索与改进,积累了一套经验,与同行共讨.

    作者:孙红霞;陈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汽车油漆工健康调查及应对

    目的 探索现代化汽车生产中油漆作业人员的健康水平.方法 职业史调查、内科常规及皮肤检查、肝功能、血常规、肝脾B超.结果 检出神经衰弱综合征、高血压、ALT升高、肝内脂肪沉积、脂肪肝、红细胞增高、血红蛋白增高.结论 提示油漆作业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缺氧,红细胞、血红蛋白增高、肝功损伤的亚临床危害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实施相关改善措施.

    作者:赵辉;金姝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危.因此,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制度,严把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关,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的环节.现将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1 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问题1. 1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不合理消毒供应中心应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周围的环境应清洁,并设立内外走廊.

    作者:刘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医务人员被艾滋病针刺伤感染的防护探讨

    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经性、血液、母婴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因传染途径特殊、病死率高,目前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目前令人担忧和恐慌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被HIV阳性病人针刺伤后获得HIV的可能性是0.2%~0.4%;据国内几家医院调查资料显示,大约有79.1%~82.2%的医务人员工作中有被锐器刺伤的历史,针刺伤5次以上者达18.9%.

    作者:杨秀锦;崔建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输卵管不通引起不孕症54例疗效观察

    输卵管不通引起的不孕症发病率较高,且逐年增加,治疗较困难,我院采取了中成药金刚藤胶囊口服及输卵管通液,月经期抗感染疗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妇科门诊于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经输卵管通水和B超检查证实为输卵管不通54例,年龄23~40岁,其中原发性不孕20例,继发性不孕34例,输卵管近端阻塞30例,远端阻塞21例,输卵管积水2例,附件包块1例.

    作者:李运香;温彩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异位妊娠53例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间收住的异位妊娠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艳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脐带缠绕338例临床分析

    笔者总结了我院2004年~2006年338例脐带缠绕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临床分析.1 资料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0月共接产1452例,其中脐带缠绕共338例,产前经B超证实脐带缠绕者324例,绕颈一周307例,绕颈二周25例,绕颈一周合并绕身一周3例,绕颈三周3例,分析其对胎儿、新生儿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的影响,选择同期1114例分娩作比较.

    作者:姜晓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水合氯醛2种给药途径对小儿脑电图检查前镇静作用的比较

    2000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对65例不合作的小儿随机给予水合氯醛口服和灌肠的2种给药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认为水合氯醛灌肠途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途径,安全性高,小儿合作性好,先将观察结果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周樱桃;肖玉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治疗大量饮酒所致低血糖昏迷15例临床体会

    我科自2002年12月~2006年12月共接诊15例因大量饮酒造成低血糖昏迷患者.其中浅昏迷11例,深昏迷4例.经及时诊治后均康复.现将我科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2例.

    作者:周淑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科室多媒体早交班,提高医疗质量

    医院各科室每日早上均进行早交班,均是以交班纪录书面形式汇报昨日工作情况及今日重点注意的情况,我院手外科、骨科自2004年8月以来科室早交班运用电脑制作幻灯图片形式汇报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孔令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胎膜早破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共收治胎膜早破70例,现就胎膜早破产褥病率与支原体(uu)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符合胎膜早破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妊娠38~42周52例,妊娠32~36周18例,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产妇80例,妊娠38~42周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妇科和产科检查,未发现生殖系统异常.

    作者:牟国华;于晓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医疗纠纷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法制的不断健全,患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要求更高.骨科病人多数为车祸、机械伤、坠伤、刀伤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创伤等,往往病情急、变化快,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如有不慎极易造成医疗纠纷.笔者结合近3年来骨科工作经验,探讨医疗纠纷的相关因素和防范措施.

    作者:张燕;张艳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阴茎中部皮肤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135例

    我院自1999年至2006年对135例包皮过长及包茎者行阴茎中部皮肤环切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5例,年龄8月~65岁,包皮过长89例,包茎46例(小儿30例,成人16例).135例均采用阴茎中部皮肤环切术,10例合并系带发育过短者,加作系带延长成形术,15例合并包皮粘连者,加作粘连松解术,2例合并尿道外口狭窄者,加作尿道外口切开术.46例包茎者,术前作包皮外口扩张术数次.

    作者:周东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剖宫产胎头嵌顿与高浮娩胎儿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术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手段之一,由于手术的进步,抗生素、输液输血疗法的完善,以及麻醉和监测水平的提高,手术的危险性明显降低.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因素使剖宫产手术指征扩大,致使剖宫产率的增加,这部份产妇未经试产,儿头高浮,加之大部份孕妇要求作美容切口,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有利于切口的愈合,且美观诸多优点,但胎头娩出相应困难,相对增多.现将娩胎儿困难体会如下:

    作者:左定芬;徐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儿科护士压力及心理对策

    目的 探讨儿科护士的压力及心理对策.方法 通过53名儿科护士的问卷调查探讨儿科护士的压力来源及所占比例.探讨心理素质教育培训对缓解压力的意义.结果 53名护士中95%的护士感到有压力,其中46.1%的护士表示压力很大;44.5%护士表示压力较大;9%的护士表示压力一般;5.4%的护士表示压力较小.结论 教育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热爱护理工作,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在调查中发现,提升能力和增强体质能有效地抗衡工作压力.

    作者:李显兰;程吉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人文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

    目的 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对象的满意度,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产前有计划的开办孕妇学校;住院后根据个体化需要,制定标准的教育计划、优化服务环境、营造良好的人文化氛围;分娩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工休座谈会人文化的有效沟通;出院产妇送温连心卡及随访等.结果 收到良好的效果,环境的人文化管理,使护理对象感到如同家的感觉,满意度大大提高,产程的人文化实施,更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结论 产科人文化护理的实施,不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还使护士完善了社会形象,提高了社会地位,实现了自我价值.

    作者:李光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药强体种子颗粒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的治疗价值

    目的 探讨中药强体种子颗粒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将68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6例采用中药强体种子颗粒治疗,并设对照组32例对比,观察每个疗程后AsAb的转阴率及抗体转阴后的妊娠率,AsAb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结果 中药组的AsAb的转阴率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强体种子颗粒治疗AsAb阳性不孕症抗体转阴所需时间短、转阴率和转阴后妊娠率高,对AsAb所致的免疫性不孕有显著疗效.

    作者:陆杉;李丽芸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手术技巧的探讨

    目的 探讨乳房纤维腺瘤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12月收治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左侧乳房26例,右侧乳房22例,双侧乳房5例,均经手术切除.除2例伤口发红及1例伤口感染延期愈合外,其余病例均彻底治愈.随访2-3年共41例,均无复发.结论 乳房纤维腺瘤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恰当的麻醉方式是手术顺利的重要保障,合理的手术方案是治愈该病的关键,完整切除包膜是避免复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盛波;刘晶晶;叶青青;陈东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医院检验科人性化管理初探

    人性化管理实际是指人本管理,在当前科室人员的管理中运用人性化管理有其必然性.本文从建立人性化管理制度,艺术地运用各种管理方法、沟通交流、精神激励、善于授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运用保健因素理论等方面初步探讨了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作者:李承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的年龄、性别、季节、症状等分布情况.方法 对2020例住院病例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应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体外诊断测试剂盒(SERODIA-MYCOⅡ)检测血清MP-IgM抗体.结果 男性MP-IgM抗体阳性率为18.3%,女性阳性率为29.2%,男女比例为1:1.6.1岁以下阳性率低,3~13岁阳性率高,1岁以下、1~3岁和3~13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6岁与6~13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程度的MP感染病例发生,11~1月份MP发病率比其它月份高.MP感染主要累及呼吸系统,也可累及呼吸系统以外器官.结论 MP感染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为主.MP感染的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亦可伴发多器官损害(包括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

    作者:吴淑莲;陈小风;李素云;黄治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HC)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25例,预处理方案:MAC、BuCY为主.在预处理期间,通过水化、利尿、碱化尿液、美斯纳解救等方法预防HC.结果 1例患者于移植后第9天发生Ⅲ度HC,经大量补液、利尿、碱化尿液、止血等治疗和护理后治愈,余14例患者未发生HC.结论 通过水化、碱化尿液、利尿、美斯纳解救等方法预防HC是有效的.

    作者:李素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RFA治疗子宫肌瘤392例,治疗后3、6、12个月行B超检查观察子宫肌瘤缩小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RFA治疗3、6、12个月瘤体明显缩小,P<0.01,月经过多、贫血、痛经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95.9%,治愈率57.1%.结论 RFA治疗子宫肌瘤后肌瘤明显萎缩,与肌瘤相关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作者:王军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8例肝脏炎性假瘤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报告8例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治情况,结合文献就其病因及诊治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本病术前诊断困难,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本组误诊7例,只有1例经肝穿确诊;手术治疗7例,行左外叶切除1例,右肝第Ⅴ段切除1例,局部切除5例;保守治疗1例,均治愈,随访1~13年,无复发.结论 本病少见,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反应及真菌感染有关.BUS及CT检查是发现肝脏肿块的重要手段,但诊断需要依靠肝穿活检或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如已经病理确诊,可行保守治疗.

    作者:李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用微机编制高能X线TMR、PDD表的方法探讨

    目的 利用微机编制高能X射线的TMR、PDD表,以减少治疗机损耗和减少人工计算工作量.方法 利用射线在介质中指教衰减规律,测定各射野几个不同深度的吸收剂量值后,输入计算机, 用计算机内编好的程序自动编制出TMR、PDD表.结果 计算机编制出可用于处方剂量计算的TMR和PDD表.结论 用计算机技术编制TMR、PDD表,可减少治疗机损耗,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庄梅生;蔡白芒;郭妙纯;谢家雁;王继宇;刘孝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30例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对照组(B组)30例给予常规护肝(肝泰乐、维生素C)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ALT、AST、r-GT复常率分别96.7%、93.3%、9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ALT、AST、r-GT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较好,优于肝泰乐、维生素C.

    作者:刘少伟;彭利琼;张强;林彩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妇女盆腔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

    目的 评价疝补片填充阴道膀胱间隙治疗妇女盆腔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对2004.12~2006.8就诊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128例子宫脱垂中度以上病人,其中60%左右妇女合并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全部行阴式子宫切除,其中45人阴道前壁用补片修补,79人用旧式阴道修补方式.结果 经过术后6~18个月随访,采用补片组治疗子宫脱垂成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100%、0%;对照组为94%、6%(P>0.05).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有效率和无效率事两组分别为99%、63%和4.5%、36%(P<0.05).结论 应用疝补片治疗POP不仅能加强盆底功能,防止复发,还能有效地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

    作者:田乔;伦彩霞;周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免疫调节治疗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免疫调节剂对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9例复杂性热性惊厥的患儿先注射1次人血免疫球蛋白,随后服用维生素AD和锌制剂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图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同时观察停服抗惊厥药物发热时有无惊厥发作.结果 有62例患儿发热时无惊厥发作(89.8%),35例EEG异常患儿有21例恢复正常(60%),53例免疫功能得到提高(76.8%),总有效率75.4%.结论 免疫调节是治疗复杂性热性惊厥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正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CP)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29例,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用ECP治疗,3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前、后分别做平板运动试验.观察ECP治疗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①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②心率及心率和收缩压的乘积;③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④运动后ST段下降0.1mv所需的时间;⑤运动持续的时间.结果 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心率及心率和收缩压乘积轻度变化(P>0.05);明显延长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的时间、运动后ST段下降≥1mm所需的时间及运动持续的时间(P<0.05).结论 ECP治疗可以减轻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心绞痛次数,延长其因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运动时间.

    作者:杨泰生;张新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性功能观察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人疾病中的常见病,已知的病因中性激素平衡失调是主要病因之一.本文目的是探讨BPH发生后,这一人群性功能与非BPH人群的差异性,为临床治疗中对性激素应用适应症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的方法是在采集病史中询问BPH患者婚后性功能情况,血样检测6项性激素的值,将收集到的材料与非BPH老年人对照.结果 显示:性激素水平BPH组较非BPH组偏高,但无显著差异性.进入老年期后性活动频率与非BPH组有明显增高.结论 :性活动频率从青年时期至老年期一直保持较高者,其前列腺增生程度较同龄患者大.

    作者:王苹;林凯臣;陈锐平;蔡伯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2003年11月~2006年11月共行372例,中转13例(3.49%),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结果 术中因粘连、解剖困难9例,术中出血2例,胆道损伤2例而中转开腹.结论 Lc术和开腹术式相比优点多,但并发症也多,预防关键还在于适时中转开腹.

    作者:何江;杨明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胃癌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8例胃癌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单纯穿孔修补术或加胃空肠吻合术5例,平均生存时间6个月;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3例,平均生存时间13个月;根治性胃大部和全胃切除术10例,平均生存时间28个月.结论 对于胃癌急性穿孔的病例,采取积极的根治性切除术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作者:梁庆丰;刘海亮;郭成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手术器械管理的新方法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对医疗设备投入越来越大,更多的手术需要通过精密器械来辅助完成.对手术器械的良好管理,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确保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才能创造出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郭垂芸;张红;吴丹芸;洪文娇;汤银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莫沙比利联用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莫沙比利联用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莫沙比利联用兰索拉唑治疗48例,对照组单用兰索拉唑治疗47例,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和内镜下表现.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91.66%,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显效率为63.83%,总有效率为85.11%;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67%和74.47%.经上数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结论 莫沙比利联用兰索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迅速,食管炎治愈率高,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兰索拉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吉西他滨超液化碘油乳剂治疗晚期肝肿瘤研究报告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超液化碘油乳剂治疗晚期肝肿瘤的可行性及毒副反应.方法 46例肝晚期肿瘤,用吉西他滨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治疗,部分直接灌注化疗,首次治疗后初步评估早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46例中,14例肺癌肝转移,10例胰腺癌肝转移,10例结肠癌肝转移,12例巨块型肝癌.首次治疗后,腹痛症状及食欲情况明显好转,而且其毒副作用不明显.结论 吉西他滨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灌注治疗肝肿瘤是安全的,而且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未见不可耐受副反应.

    作者:杨权烈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近年来提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包括了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e,UA)、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其发生机制是富含脂质的斑块破裂引起,一旦斑块破裂,患者即有胸痛,胸痛是仅仅停留于UA或进展至NSTEMI或STEMI(本文称心血管事件)难以预料[1].

    作者:张玉芝;刘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美宝烧伤膏在体表溃疡中的应用

    自2001年以来,采用美宝治疗各类体表溃疡共35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5人,男15例,女20例,大年龄67岁,小年龄13岁,病程长3年,短30d,大面积15cm×6cm,小面积2cm×1cm.治疗至创面表皮化愈合时间长60d,短11d,全部病例均不需植皮,自行修复,且无疤痕发生.

    作者:贺绍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口服鲁米那、四磨汤、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与对比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它可以是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脑损伤.[1]无论任何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黄疸、足月儿》12.9mg/dl均需干预治疗.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门诊口服鲁米那、四磨汤、茵栀黄颗粒三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方霞;许敏敏;牛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降糖药二甲双胍

    目前2型糖尿病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加强对它的认识和宣传是很重要的.对治疗药物的了解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除了注射胰岛素以外,口服药包括5大类:(1)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苯甲酸衍生物;(2)双胍类;(3)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4)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5)其他.

    作者:康丽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抗生素的滥用现状与对策

    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药物,它们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然而抗生素也是目前滥用严重的一类药物,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或滥用抗生素不仅影响疗效,延误病情,增加毒性反应或过敏反应,更重要的是导致病原菌的变化,二重感染耐药菌株急剧增加,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极端顽固的抗药菌种类不断涌现.本文就抗生素滥用而引起的不良后果及现状与对策提出下列意见,以临床医生同行参考.

    作者:董秀兰;撒玉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了解药物特性,合理使用药物

    众所周知,药物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致病,使用得当合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不合理地使用药物,不仅不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反而轻则延误治疗,重则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在合理用药的几个环节中,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的是给药环节.

    作者:潘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肩周炎的新法治疗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常见病,轻者活动疼痛,重者功能受限,穿衣梳头、拿筷不能自理,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国内常见的消炎、止痛、封闭、理疗,效果多不理想.笔者采用点穴和外用药物治疗1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学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婴儿肺炎喘嗽心阳虚衰型标本兼护的应用

    目的 总结婴儿肺炎喘嗽心阳虚衰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对6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患儿细心的观察及减少不良刺激保证充足营养,提高睡眠质量,加强呼吸道管理等护理,使婴儿全部顺利度过了危险期.结论 标本兼护能准确及时地为医师提供病情信息,使患儿得到有效治疗及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秦凤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网上医学信息获取技术研究

    目的 深入研究网上医学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大限度地获取、挖掘、利用和传播知识,为科研、医疗提供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方法 实现内容获取和知识创造.结果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取知识以能够准确地、个性化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作者:刘秀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医学人才隐性流失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医学人才的隐性流失对医院的人力资源造成巨大的损失,对于这种知识型员工应该从其自身的特点出发,合理的进行管理.首先建立以人为核心的职级体系,形成尊重知识型员工的医院文化.其次对医生的价值准确定位,建立相应的薪酬福利体系.第三要更加注重薪酬机制中的福利因素,而不是激励因素.

    作者:岳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强化服务观念防范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的发生不仅给医患双方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同时也间接的影响到社会的其他许多方面,医疗纠纷是不和谐医患关系的具体体现,既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又加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负担,一方面给医疗单位带来不利,同时也使患者及家属在精神上遭受重大打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服务观念是防范医疗纠纷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对医务人员进行常抓不懈的卫生法规宣教是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的有力措施.

    作者:董浩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胎盘血管瘤治疗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25岁,以停经5月余,B超发现胎盘血管瘤二天,于2006年10月16日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60mmHg,心肺听诊正常.产检:子宫大小如孕5月,腹围97cm,宫高23cm,胎心音142次/分,无宫缩,无阴道流血流水,双下肢无浮肿.2004年10月14日B超提示:①孕22周单胎;②胎盘低置状态;③胎盘实质稍低回声包块约7.2cm×6.7cm×5.0cm(胎盘血管瘤可能).

    作者:王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例注射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引起过敏反应的报告

    近年来家庭养犬的越来越多,被狗咬伤的人逐年增多,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大量使用狂犬疫苗,发生过敏反应的人较少见.2006年5月初我市疾控中心出现一例因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引起过敏反应的病例.

    作者:陈玉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带蒂延长颞肌瓣成功修补前颅窝底穿透伤1例

    颅脑穿透伤是一类极易致死或致残的严重颅脑外伤,在战时多见,平时较少见,而颅底的穿透伤极其少见,且手术修补较为困难.本科收治一例严重前颅窝底前部穿透伤患者,经采用带蒂延长颞肌瓣成功修补而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江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HELLP综合征的诊治

    1982年,Weinstei先将重度妊高征并发溶血、肝细胞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命名为HELLP综合征(Hemolysis Elevm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melet Count Syndrome)[1].子痫患者易并发HELLP综合征.

    作者:宁儒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银杏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bilobaL.的干燥叶.性味甘、苦、涩、平.其提取物(EGB)及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抗氧化清除和抑制氧自由基、抗病毒、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老年性痴呆、高血脂症、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脑外伤后遗症、脑栓塞、脑血管痉挛、震颤麻痹、下肢动脉炎、眩晕综合征等.本文对银杏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张东华;董强波;董建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重视和提高对介入诊疗并发症再认识

    介入微创医学是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之一,其定义是在影像设备(诸如X线、DSA、CT、MRI、超声)的导引下,利用微创技术,即集影像诊断和微创治疗为一体,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边缘医学学科.

    作者:蒋先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关于肾功能衰竭治疗的某些研究进展

    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这一病理过程,以中早期治疗为靶点,从给予饮食控制与营养疗法、控制全身及肾小球局部高压、降脂、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阐述中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某些研究进展.

    作者:马文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清sICAM-1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清sICAM-1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以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用ELISA方法分析了78例确诊的ITP患者血清sICAM-1,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分泌IL-4、IFN-§的情况.结果 ITP患者组血清sICAM-1显著升高,CD4+T细胞升高,CD8+T细胞下降,CD4+/CD8+比值上升(P<0.05),CD4+T细胞IFN-§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IL-4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ITP发病机制中,sICAM-1和CD4+T细胞及其Th1亚群细胞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海青;孙伟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习惯性流产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与免疫治疗

    各种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其病因与遗传解剖内分泌因素有关外,尚有40%~60%与免疫有关,国内外已有关于自身免疫性抗体与妊娠丢失关系的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抗心磷脂抗体(ACA)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并进行了相应的免疫治疗.

    作者:杨海青;孙伟娜;梁梅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SLE患者血清中sCD137与sCD23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有多发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我们对62例SLE患者血清可溶性CD137(sCD137)、可溶性CD23(sCD23)及自身抗体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伟娜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