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喜;翁志勇;周翔
多西他赛为紫杉类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分裂期间细胞功能的必须的微管网而起抗肿瘤作用.多西他赛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相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稳定的微管,同时抑制其解聚,导致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微管束的产生和微管的固定,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作者:张红霞;李变丽;刘友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2003年11月~2006年11月共行372例,中转13例(3.49%),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结果 术中因粘连、解剖困难9例,术中出血2例,胆道损伤2例而中转开腹.结论 Lc术和开腹术式相比优点多,但并发症也多,预防关键还在于适时中转开腹.
作者:何江;杨明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982年,Weinstei先将重度妊高征并发溶血、肝细胞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命名为HELLP综合征(Hemolysis Elevm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melet Count Syndrome)[1].子痫患者易并发HELLP综合征.
作者:宁儒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手术室护士处在一个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从事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其工作具有节奏快、工作任务繁忙、连续性、无规律性等特点.随时会受到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及电灼、激光、机器噪音危害因素的影响,使手术室护士的心身受到伤害.为避免以上情况我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伤害,使其有良好的心身状态去服务于每一个手术患者.
作者:王薇;赵娜俐;解富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消化性溃疡病(PU)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文献统计有10%的成人患有本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食道下段.现将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因1.1 胃肠粘膜的防御保护因素和损害攻击因素失去平衡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传统认为遗传因素、胃酸过高可致溃疡,许多文献已证实饮食、药物与化学药品、吸烟及环境因素与本病有关.
作者:武艳华;卞后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通过对25例输液反应的临床分析和研究,找出25例输液反应的原因,并制订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真正做好为病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者:陈冬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出生的符合母乳喂养的足月正常新生儿1845例,分为剖宫产组(803例),经阴道产组(1042例).均于出生后第2d起清晨进食后用同一经皮测胆红素仪测前额皮肤至产后一周,有异常者抽取静脉血作生化检测.结果 共诊断早发型母乳性黄疸142例.顺产组新生儿发生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剖宫产可增加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危险性.
作者:唐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报告8例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治情况,结合文献就其病因及诊治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本病术前诊断困难,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本组误诊7例,只有1例经肝穿确诊;手术治疗7例,行左外叶切除1例,右肝第Ⅴ段切除1例,局部切除5例;保守治疗1例,均治愈,随访1~13年,无复发.结论 本病少见,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反应及真菌感染有关.BUS及CT检查是发现肝脏肿块的重要手段,但诊断需要依靠肝穿活检或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如已经病理确诊,可行保守治疗.
作者:李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子痫是孕产妇在有严重妊高征的基础上发生抽搐或伴有昏迷,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母婴危害极大,一般发生在产前、产时.近年来产后子痫相对于产前、产时子痫有所上升,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从源头抓起,预防或减少产后子痫的发生.
作者:李粉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常见病,轻者活动疼痛,重者功能受限,穿衣梳头、拿筷不能自理,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国内常见的消炎、止痛、封闭、理疗,效果多不理想.笔者采用点穴和外用药物治疗1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学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婴粟壳为罂粟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罂粟成熟硕果的外壳,具有涩肠止泻作用.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9月用婴粟壳治疗HCPT化疗所致重度腹泻15例,效果满意.现将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明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对象的满意度,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产前有计划的开办孕妇学校;住院后根据个体化需要,制定标准的教育计划、优化服务环境、营造良好的人文化氛围;分娩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工休座谈会人文化的有效沟通;出院产妇送温连心卡及随访等.结果 收到良好的效果,环境的人文化管理,使护理对象感到如同家的感觉,满意度大大提高,产程的人文化实施,更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结论 产科人文化护理的实施,不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还使护士完善了社会形象,提高了社会地位,实现了自我价值.
作者:李光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人疾病中的常见病,已知的病因中性激素平衡失调是主要病因之一.本文目的是探讨BPH发生后,这一人群性功能与非BPH人群的差异性,为临床治疗中对性激素应用适应症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的方法是在采集病史中询问BPH患者婚后性功能情况,血样检测6项性激素的值,将收集到的材料与非BPH老年人对照.结果 显示:性激素水平BPH组较非BPH组偏高,但无显著差异性.进入老年期后性活动频率与非BPH组有明显增高.结论 :性活动频率从青年时期至老年期一直保持较高者,其前列腺增生程度较同龄患者大.
作者:王苹;林凯臣;陈锐平;蔡伯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30例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对照组(B组)30例给予常规护肝(肝泰乐、维生素C)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ALT、AST、r-GT复常率分别96.7%、93.3%、9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ALT、AST、r-GT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较好,优于肝泰乐、维生素C.
作者:刘少伟;彭利琼;张强;林彩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12例床旁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73.7±12.9)岁;安置临时起搏器原因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病窦综合征3例;均选右股静脉入路,起搏部位为右室心尖部;通过分析起搏心电图图形特点、测量导管深度、行X线等检查进行研究,观察该起搏方法的疗效.结果 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即刻成功率为66%(8/12);2例电极导管不能通过扭曲的髂静脉,换用普通电极导管在DSA透视下送入右室起搏;1例反复不能进入右室起搏,X线透视下方将导管送入右室而起搏;1例心脏停搏的患者漂浮导管不能起搏,换用普通电极导管后成功起搏.无一例出现栓塞、电极脱位、心脏穿孔或穿刺并发症.结论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起搏方法,对心脏停搏、血管扭曲的患者应慎用.
作者:于宗良;谷惠敏;赵志强;顾明;冯振勤;朱建中;许浩军;汪强;孙学明;李联邦;周维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社会机械化活动的增加,骨折成为外科的多发疾病.膝关节及周围骨折,通过启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手术治疗,具有卧床时间短、能早期活动等优点,受到患者的认同和接受,通过对88例膝关节及周围骨折手术患者采取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的配合治疗,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申丽红;田灵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儿科护士的压力及心理对策.方法 通过53名儿科护士的问卷调查探讨儿科护士的压力来源及所占比例.探讨心理素质教育培训对缓解压力的意义.结果 53名护士中95%的护士感到有压力,其中46.1%的护士表示压力很大;44.5%护士表示压力较大;9%的护士表示压力一般;5.4%的护士表示压力较小.结论 教育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热爱护理工作,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在调查中发现,提升能力和增强体质能有效地抗衡工作压力.
作者:李显兰;程吉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疝补片填充阴道膀胱间隙治疗妇女盆腔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对2004.12~2006.8就诊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128例子宫脱垂中度以上病人,其中60%左右妇女合并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全部行阴式子宫切除,其中45人阴道前壁用补片修补,79人用旧式阴道修补方式.结果 经过术后6~18个月随访,采用补片组治疗子宫脱垂成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100%、0%;对照组为94%、6%(P>0.05).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有效率和无效率事两组分别为99%、63%和4.5%、36%(P<0.05).结论 应用疝补片治疗POP不仅能加强盆底功能,防止复发,还能有效地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
作者:田乔;伦彩霞;周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5年6月~2006年11月,我院实施15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19~60岁.良性4例,恶性11例,单纯肿瘤切除4例,肝叶部分切除8例,半肝切除3例.经精心配合与护理,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张素梅;陈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药强体种子颗粒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将68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6例采用中药强体种子颗粒治疗,并设对照组32例对比,观察每个疗程后AsAb的转阴率及抗体转阴后的妊娠率,AsAb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结果 中药组的AsAb的转阴率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强体种子颗粒治疗AsAb阳性不孕症抗体转阴所需时间短、转阴率和转阴后妊娠率高,对AsAb所致的免疫性不孕有显著疗效.
作者:陆杉;李丽芸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