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梅;陈静
目的 探讨水针镇痛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928例产妇,分为两组.在分娩过程中进入活跃期采用水镇镇痛498例,对照组430例,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水针注射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胎儿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水针镇痛总有效率为99.6%,活跃期(P<0.01)及第二产程时间(P<0.05)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剖宫产率与催产素的使用率有所下降(P<0.05),胎儿和新生儿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研究表明水针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镇痛安全,操作方便,无药物参与,创伤小,价格便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副作用,还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催产素的使用率和剖宫产率,是一种符合自然分娩规律,易于普及的分娩镇痛方法,可用于正常及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翟桂荣;吴爱红;吴坤英;方明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免疫调节剂对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9例复杂性热性惊厥的患儿先注射1次人血免疫球蛋白,随后服用维生素AD和锌制剂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图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同时观察停服抗惊厥药物发热时有无惊厥发作.结果 有62例患儿发热时无惊厥发作(89.8%),35例EEG异常患儿有21例恢复正常(60%),53例免疫功能得到提高(76.8%),总有效率75.4%.结论 免疫调节是治疗复杂性热性惊厥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正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人疾病中的常见病,已知的病因中性激素平衡失调是主要病因之一.本文目的是探讨BPH发生后,这一人群性功能与非BPH人群的差异性,为临床治疗中对性激素应用适应症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的方法是在采集病史中询问BPH患者婚后性功能情况,血样检测6项性激素的值,将收集到的材料与非BPH老年人对照.结果 显示:性激素水平BPH组较非BPH组偏高,但无显著差异性.进入老年期后性活动频率与非BPH组有明显增高.结论 :性活动频率从青年时期至老年期一直保持较高者,其前列腺增生程度较同龄患者大.
作者:王苹;林凯臣;陈锐平;蔡伯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它可以是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脑损伤.[1]无论任何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黄疸、足月儿》12.9mg/dl均需干预治疗.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门诊口服鲁米那、四磨汤、茵栀黄颗粒三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方霞;许敏敏;牛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进一步提高Shy-Drager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35例Shy-Drag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治疗经验.结果 本病临床少见.35例中多有典型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小脑症状及锥体外系受累表现,部分尚有锥体束征.结论 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辅以影像学检测有助早期正确诊断.目前治疗限于对症治疗,采取多种综合方法改善病情,可起到治标目的.
作者:刘陵志;廖冰;杨期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间收住的异位妊娠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艳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经腹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术式,多年来我院一直采用下腹部正中纵切口,但在以色列医生Stark创立的新式剖宫产的基础上,我院近两年用于子宫切除术中,使手术快捷,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超液化碘油乳剂治疗晚期肝肿瘤的可行性及毒副反应.方法 46例肝晚期肿瘤,用吉西他滨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治疗,部分直接灌注化疗,首次治疗后初步评估早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46例中,14例肺癌肝转移,10例胰腺癌肝转移,10例结肠癌肝转移,12例巨块型肝癌.首次治疗后,腹痛症状及食欲情况明显好转,而且其毒副作用不明显.结论 吉西他滨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灌注治疗肝肿瘤是安全的,而且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未见不可耐受副反应.
作者:杨权烈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清sICAM-1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以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用ELISA方法分析了78例确诊的ITP患者血清sICAM-1,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分泌IL-4、IFN-§的情况.结果 ITP患者组血清sICAM-1显著升高,CD4+T细胞升高,CD8+T细胞下降,CD4+/CD8+比值上升(P<0.05),CD4+T细胞IFN-§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IL-4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ITP发病机制中,sICAM-1和CD4+T细胞及其Th1亚群细胞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海青;孙伟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现代化汽车生产中油漆作业人员的健康水平.方法 职业史调查、内科常规及皮肤检查、肝功能、血常规、肝脾B超.结果 检出神经衰弱综合征、高血压、ALT升高、肝内脂肪沉积、脂肪肝、红细胞增高、血红蛋白增高.结论 提示油漆作业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缺氧,红细胞、血红蛋白增高、肝功损伤的亚临床危害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实施相关改善措施.
作者:赵辉;金姝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采用硝酸甘油、脑垂体后叶素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91例,疗效显著,治疗与护理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住院病例182例,其中男159例,女23例,年龄20~71岁,平均49岁.
作者:刘秀贞;陈宝和;温静;张晓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稍不留意或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造成护患纠纷.多年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认清护患关系冲突的原因,加强法律观念,规范自身行为,才能密切护患关系.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医院各科室每日早上均进行早交班,均是以交班纪录书面形式汇报昨日工作情况及今日重点注意的情况,我院手外科、骨科自2004年8月以来科室早交班运用电脑制作幻灯图片形式汇报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孔令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莫沙比利联用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莫沙比利联用兰索拉唑治疗48例,对照组单用兰索拉唑治疗47例,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和内镜下表现.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91.66%,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显效率为63.83%,总有效率为85.11%;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67%和74.47%.经上数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结论 莫沙比利联用兰索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迅速,食管炎治愈率高,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兰索拉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接触途径而传染,是目前流行广泛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病因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DNA病毒.与尖锐湿疣相关的型别有6型、11型,易复发,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办法.
作者:李丽萍;储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笔者总结了我院2004年~2006年338例脐带缠绕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临床分析.1 资料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0月共接产1452例,其中脐带缠绕共338例,产前经B超证实脐带缠绕者324例,绕颈一周307例,绕颈二周25例,绕颈一周合并绕身一周3例,绕颈三周3例,分析其对胎儿、新生儿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的影响,选择同期1114例分娩作比较.
作者:姜晓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科自2002年12月~2006年12月共接诊15例因大量饮酒造成低血糖昏迷患者.其中浅昏迷11例,深昏迷4例.经及时诊治后均康复.现将我科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2例.
作者:周淑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的年龄、性别、季节、症状等分布情况.方法 对2020例住院病例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应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体外诊断测试剂盒(SERODIA-MYCOⅡ)检测血清MP-IgM抗体.结果 男性MP-IgM抗体阳性率为18.3%,女性阳性率为29.2%,男女比例为1:1.6.1岁以下阳性率低,3~13岁阳性率高,1岁以下、1~3岁和3~13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6岁与6~13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程度的MP感染病例发生,11~1月份MP发病率比其它月份高.MP感染主要累及呼吸系统,也可累及呼吸系统以外器官.结论 MP感染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为主.MP感染的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亦可伴发多器官损害(包括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
作者:吴淑莲;陈小风;李素云;黄治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新的抗生素在控制烧伤感染,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创面病原菌流行病学是否也随之变化,对我院1993年7月~2003年7月十年间,小儿烧伤创面微生物培养,结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白素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共收治胎膜早破70例,现就胎膜早破产褥病率与支原体(uu)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符合胎膜早破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妊娠38~42周52例,妊娠32~36周18例,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产妇80例,妊娠38~42周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妇科和产科检查,未发现生殖系统异常.
作者:牟国华;于晓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