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鲁米那、四磨汤、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与对比

张方霞;许敏敏;牛霞

关键词:口服, 鲁米那, 四磨汤, 茵栀黄颗粒, 联合治疗, 新生儿黄疸, 早期新生儿, 常见症状, 干预治疗, 发育过程, 足月儿, 脑损伤, 门诊, 疾病
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它可以是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脑损伤.[1]无论任何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黄疸、足月儿》12.9mg/dl均需干预治疗.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门诊口服鲁米那、四磨汤、茵栀黄颗粒三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及护理

    有机磷农药属于有机磷酸脂类化合物,稍有挥发性,有蒜味,一般难溶于水,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而失效.主要毒性是抑制胆碱脂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症状.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7例,其中1例因路途遥远,交通不方便,送到我科已经呼吸、心跳停止,经尽力抢救无效临床死亡.其它病例经综合和精心护理均痊愈,报告如下:

    作者:郑少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肝脏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2005年6月~2006年11月,我院实施15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19~60岁.良性4例,恶性11例,单纯肿瘤切除4例,肝叶部分切除8例,半肝切除3例.经精心配合与护理,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张素梅;陈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尖锐湿疣电烙治疗与护理

    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接触途径而传染,是目前流行广泛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病因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DNA病毒.与尖锐湿疣相关的型别有6型、11型,易复发,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办法.

    作者:李丽萍;储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20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北京波姆红外技术公司生产的BPM-I-III红外光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 206例中总有效率为100%,其中1次治愈198例(96.12%),有效8例(3.88%).结论 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作者:王玉萍;李文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72例分析

    经腹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术式,多年来我院一直采用下腹部正中纵切口,但在以色列医生Stark创立的新式剖宫产的基础上,我院近两年用于子宫切除术中,使手术快捷,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HELLP综合征的诊治

    1982年,Weinstei先将重度妊高征并发溶血、肝细胞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命名为HELLP综合征(Hemolysis Elevm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melet Count Syndrome)[1].子痫患者易并发HELLP综合征.

    作者:宁儒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Shy-Drager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进一步提高Shy-Drager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35例Shy-Drag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治疗经验.结果 本病临床少见.35例中多有典型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小脑症状及锥体外系受累表现,部分尚有锥体束征.结论 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辅以影像学检测有助早期正确诊断.目前治疗限于对症治疗,采取多种综合方法改善病情,可起到治标目的.

    作者:刘陵志;廖冰;杨期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近十年我院小儿烧伤创面菌群和药敏情况变迁

    近年来,新的抗生素在控制烧伤感染,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创面病原菌流行病学是否也随之变化,对我院1993年7月~2003年7月十年间,小儿烧伤创面微生物培养,结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白素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抗生素的滥用现状与对策

    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药物,它们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然而抗生素也是目前滥用严重的一类药物,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或滥用抗生素不仅影响疗效,延误病情,增加毒性反应或过敏反应,更重要的是导致病原菌的变化,二重感染耐药菌株急剧增加,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极端顽固的抗药菌种类不断涌现.本文就抗生素滥用而引起的不良后果及现状与对策提出下列意见,以临床医生同行参考.

    作者:董秀兰;撒玉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习惯性流产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与免疫治疗

    各种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其病因与遗传解剖内分泌因素有关外,尚有40%~60%与免疫有关,国内外已有关于自身免疫性抗体与妊娠丢失关系的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抗心磷脂抗体(ACA)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并进行了相应的免疫治疗.

    作者:杨海青;孙伟娜;梁梅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肩周炎的新法治疗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常见病,轻者活动疼痛,重者功能受限,穿衣梳头、拿筷不能自理,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国内常见的消炎、止痛、封闭、理疗,效果多不理想.笔者采用点穴和外用药物治疗1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学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上消化道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与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时对上消化道的影响.方法 284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有无上消化道症状分为两组,两组又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上氧、抗炎、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疗程1个月.结果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上消化道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述桃;杨涛;曾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30例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对照组(B组)30例给予常规护肝(肝泰乐、维生素C)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ALT、AST、r-GT复常率分别96.7%、93.3%、9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ALT、AST、r-GT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较好,优于肝泰乐、维生素C.

    作者:刘少伟;彭利琼;张强;林彩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儿科护士压力及心理对策

    目的 探讨儿科护士的压力及心理对策.方法 通过53名儿科护士的问卷调查探讨儿科护士的压力来源及所占比例.探讨心理素质教育培训对缓解压力的意义.结果 53名护士中95%的护士感到有压力,其中46.1%的护士表示压力很大;44.5%护士表示压力较大;9%的护士表示压力一般;5.4%的护士表示压力较小.结论 教育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热爱护理工作,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在调查中发现,提升能力和增强体质能有效地抗衡工作压力.

    作者:李显兰;程吉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胎膜早破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共收治胎膜早破70例,现就胎膜早破产褥病率与支原体(uu)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符合胎膜早破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妊娠38~42周52例,妊娠32~36周18例,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产妇80例,妊娠38~42周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妇科和产科检查,未发现生殖系统异常.

    作者:牟国华;于晓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护理观察

    冠心病已成为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尤以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采用介入治疗的患者数也明显增加.常规方法是经股动脉途径.近年来,临床上已开始使用经桡动脉穿刺[1].相比股动脉,其具有损伤小、术后可迅速止血、术后即可下床活动、血管和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脐带缠绕338例临床分析

    笔者总结了我院2004年~2006年338例脐带缠绕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临床分析.1 资料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0月共接产1452例,其中脐带缠绕共338例,产前经B超证实脐带缠绕者324例,绕颈一周307例,绕颈二周25例,绕颈一周合并绕身一周3例,绕颈三周3例,分析其对胎儿、新生儿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的影响,选择同期1114例分娩作比较.

    作者:姜晓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水合氯醛2种给药途径对小儿脑电图检查前镇静作用的比较

    2000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对65例不合作的小儿随机给予水合氯醛口服和灌肠的2种给药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认为水合氯醛灌肠途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途径,安全性高,小儿合作性好,先将观察结果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周樱桃;肖玉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病的护理体会

    消化性溃疡病(PU)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文献统计有10%的成人患有本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食道下段.现将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因1.1 胃肠粘膜的防御保护因素和损害攻击因素失去平衡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传统认为遗传因素、胃酸过高可致溃疡,许多文献已证实饮食、药物与化学药品、吸烟及环境因素与本病有关.

    作者:武艳华;卞后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胃癌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8例胃癌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单纯穿孔修补术或加胃空肠吻合术5例,平均生存时间6个月;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3例,平均生存时间13个月;根治性胃大部和全胃切除术10例,平均生存时间28个月.结论 对于胃癌急性穿孔的病例,采取积极的根治性切除术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作者:梁庆丰;刘海亮;郭成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