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光
目的 总结婴儿肺炎喘嗽心阳虚衰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对6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患儿细心的观察及减少不良刺激保证充足营养,提高睡眠质量,加强呼吸道管理等护理,使婴儿全部顺利度过了危险期.结论 标本兼护能准确及时地为医师提供病情信息,使患儿得到有效治疗及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秦凤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莫沙比利联用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莫沙比利联用兰索拉唑治疗48例,对照组单用兰索拉唑治疗47例,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和内镜下表现.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91.66%,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显效率为63.83%,总有效率为85.11%;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67%和74.47%.经上数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结论 莫沙比利联用兰索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迅速,食管炎治愈率高,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兰索拉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乳房纤维腺瘤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12月收治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左侧乳房26例,右侧乳房22例,双侧乳房5例,均经手术切除.除2例伤口发红及1例伤口感染延期愈合外,其余病例均彻底治愈.随访2-3年共41例,均无复发.结论 乳房纤维腺瘤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恰当的麻醉方式是手术顺利的重要保障,合理的手术方案是治愈该病的关键,完整切除包膜是避免复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盛波;刘晶晶;叶青青;陈东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采用硝酸甘油、脑垂体后叶素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91例,疗效显著,治疗与护理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住院病例182例,其中男159例,女23例,年龄20~71岁,平均49岁.
作者:刘秀贞;陈宝和;温静;张晓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剖宫产术后DV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的方法.结果 发生DVT的高危因素是高龄初产、经产妇、肥胖、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术中出血等.治疗采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等治疗.结论 剖宫产术后对有DVT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用预防措施,防止DVT的形成.
作者:洪春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所谓早期左心动衰竭为尚未出现典型左心衰竭(紫绀、端座呼吸、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大汗淋漓)以前的症状与体征.老年人由于冠状血管的老化,心脏储备力也随着逐渐减低,加之有害的心肌壁张力增加,心脏顺应性差,一旦发生心内或心外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心力衰竭.
作者:聂怀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提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包括了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e,UA)、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其发生机制是富含脂质的斑块破裂引起,一旦斑块破裂,患者即有胸痛,胸痛是仅仅停留于UA或进展至NSTEMI或STEMI(本文称心血管事件)难以预料[1].
作者:张玉芝;刘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危.因此,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制度,严把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关,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的环节.现将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1 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问题1. 1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不合理消毒供应中心应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周围的环境应清洁,并设立内外走廊.
作者:刘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常见病,轻者活动疼痛,重者功能受限,穿衣梳头、拿筷不能自理,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国内常见的消炎、止痛、封闭、理疗,效果多不理想.笔者采用点穴和外用药物治疗1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学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手术室护士处在一个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从事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其工作具有节奏快、工作任务繁忙、连续性、无规律性等特点.随时会受到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及电灼、激光、机器噪音危害因素的影响,使手术室护士的心身受到伤害.为避免以上情况我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伤害,使其有良好的心身状态去服务于每一个手术患者.
作者:王薇;赵娜俐;解富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及处理能力.方法 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1例发生低血糖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缺乏相关知识的占66.7%,胰岛素使用不当占33.3%,血糖不稳定期占38.1%,血糖控制理想期占61.9%.结论 掌握低血糖的诱因,加强宣教,有针对性的个体强化教育,正确注射胰岛素,监测血糖,是有效降低治疗风险的手段,同时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的年龄、性别、季节、症状等分布情况.方法 对2020例住院病例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应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体外诊断测试剂盒(SERODIA-MYCOⅡ)检测血清MP-IgM抗体.结果 男性MP-IgM抗体阳性率为18.3%,女性阳性率为29.2%,男女比例为1:1.6.1岁以下阳性率低,3~13岁阳性率高,1岁以下、1~3岁和3~13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6岁与6~13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程度的MP感染病例发生,11~1月份MP发病率比其它月份高.MP感染主要累及呼吸系统,也可累及呼吸系统以外器官.结论 MP感染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为主.MP感染的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亦可伴发多器官损害(包括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
作者:吴淑莲;陈小风;李素云;黄治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0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对65例不合作的小儿随机给予水合氯醛口服和灌肠的2种给药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认为水合氯醛灌肠途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途径,安全性高,小儿合作性好,先将观察结果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周樱桃;肖玉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贲门癌常常侵及胃底和胃体,如果切除范围不够,达不到根治目的.切除胃组织过多易出现吻合困难,临床上常不得已行胃全切术.全胃切除后,丧失了胃的贮存、混合食物及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影响了食物摄取、消化吸收功能,造成术后营养状况下降.
作者:高计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介入微创医学是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之一,其定义是在影像设备(诸如X线、DSA、CT、MRI、超声)的导引下,利用微创技术,即集影像诊断和微创治疗为一体,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边缘医学学科.
作者:蒋先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04年9月~2006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初次怀孕妇女92例,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1],进行调查,评估其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况.结果 孕妇在妊娠期发生并发症出现抑郁症状者占14%,有焦虑症状者占23%.结论 对妊娠期并发症妇女进行心理调查,作出认真评估,运用心理情感支持作为护理干预的手段,可减轻孕妇的焦虑情绪,使其能顺利度过妊娠期,正常分娩.
作者:杜静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大隐静脉曲张行单纯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病例在临床工作中并不罕见.自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作者共诊治过8例,通过仔细分析病情及采取得当的治疗方法,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中,女3例,男5例;年龄42~68岁,平均53岁.均在5~21年前曾因大隐静脉曲张作过单纯高位结扎术.单侧7例,双侧1例.均有足靴区色素沉着,有溃疡形成者5例,波及足背者1例.
作者:许建喜;翁志勇;周翔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水针镇痛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928例产妇,分为两组.在分娩过程中进入活跃期采用水镇镇痛498例,对照组430例,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水针注射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胎儿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水针镇痛总有效率为99.6%,活跃期(P<0.01)及第二产程时间(P<0.05)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剖宫产率与催产素的使用率有所下降(P<0.05),胎儿和新生儿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研究表明水针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镇痛安全,操作方便,无药物参与,创伤小,价格便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副作用,还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催产素的使用率和剖宫产率,是一种符合自然分娩规律,易于普及的分娩镇痛方法,可用于正常及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翟桂荣;吴爱红;吴坤英;方明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前2型糖尿病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加强对它的认识和宣传是很重要的.对治疗药物的了解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除了注射胰岛素以外,口服药包括5大类:(1)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苯甲酸衍生物;(2)双胍类;(3)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4)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5)其他.
作者:康丽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接触途径而传染,是目前流行广泛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病因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DNA病毒.与尖锐湿疣相关的型别有6型、11型,易复发,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办法.
作者:李丽萍;储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