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ELLP综合征的诊治

宁儒凤

关键词:重度妊高征, 肝细胞酶, 血小板, 溶血, 命名, 患者
摘要:1982年,Weinstei先将重度妊高征并发溶血、肝细胞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命名为HELLP综合征(Hemolysis Elevm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melet Count Syndrome)[1].子痫患者易并发HELLP综合征.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硝酸甘油与脑垂体后叶素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91例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采用硝酸甘油、脑垂体后叶素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91例,疗效显著,治疗与护理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住院病例182例,其中男159例,女23例,年龄20~71岁,平均49岁.

    作者:刘秀贞;陈宝和;温静;张晓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例注射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引起过敏反应的报告

    近年来家庭养犬的越来越多,被狗咬伤的人逐年增多,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大量使用狂犬疫苗,发生过敏反应的人较少见.2006年5月初我市疾控中心出现一例因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引起过敏反应的病例.

    作者:陈玉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强化服务观念防范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的发生不仅给医患双方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同时也间接的影响到社会的其他许多方面,医疗纠纷是不和谐医患关系的具体体现,既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又加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负担,一方面给医疗单位带来不利,同时也使患者及家属在精神上遭受重大打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服务观念是防范医疗纠纷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对医务人员进行常抓不懈的卫生法规宣教是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的有力措施.

    作者:董浩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25例输液反应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通过对25例输液反应的临床分析和研究,找出25例输液反应的原因,并制订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真正做好为病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者:陈冬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清sICAM-1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清sICAM-1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以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用ELISA方法分析了78例确诊的ITP患者血清sICAM-1,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分泌IL-4、IFN-§的情况.结果 ITP患者组血清sICAM-1显著升高,CD4+T细胞升高,CD8+T细胞下降,CD4+/CD8+比值上升(P<0.05),CD4+T细胞IFN-§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IL-4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ITP发病机制中,sICAM-1和CD4+T细胞及其Th1亚群细胞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海青;孙伟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妇科手术前后的护理

    手术是妇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护士就是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细致的护理,使其能够以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并在快的时间内恢复健康.

    作者:胡凤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关于肾功能衰竭治疗的某些研究进展

    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这一病理过程,以中早期治疗为靶点,从给予饮食控制与营养疗法、控制全身及肾小球局部高压、降脂、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阐述中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某些研究进展.

    作者:马文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08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闭合性肾损伤108例通过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定性及分类诊断,然后对保守治疗86例(79.6%)和手术治疗22例(20.4%)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痊愈出院,死亡3例(2.8%),均为多器官损伤并有休克的患者.40例(37.0%)患者随访1~6年,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CT可较准确地诊断肾损伤程度,并可同时了解腹腔脏器损伤情况,B超可用以轻伤者筛选诊断.手术治疗应掌握探查肾脏的时机,是否切除伤肾应以挽救患者生命为前提.肾脏原有病变亦是肾损伤的病因之一,应注意这类病理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正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Shy-Drager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进一步提高Shy-Drager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35例Shy-Drag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治疗经验.结果 本病临床少见.35例中多有典型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小脑症状及锥体外系受累表现,部分尚有锥体束征.结论 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辅以影像学检测有助早期正确诊断.目前治疗限于对症治疗,采取多种综合方法改善病情,可起到治标目的.

    作者:刘陵志;廖冰;杨期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手术器械管理的新方法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对医疗设备投入越来越大,更多的手术需要通过精密器械来辅助完成.对手术器械的良好管理,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确保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才能创造出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郭垂芸;张红;吴丹芸;洪文娇;汤银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危.因此,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制度,严把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关,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的环节.现将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1 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问题1. 1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不合理消毒供应中心应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周围的环境应清洁,并设立内外走廊.

    作者:刘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多西他赛加阿霉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护理69例

    多西他赛为紫杉类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分裂期间细胞功能的必须的微管网而起抗肿瘤作用.多西他赛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相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稳定的微管,同时抑制其解聚,导致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微管束的产生和微管的固定,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作者:张红霞;李变丽;刘友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儿科护士压力及心理对策

    目的 探讨儿科护士的压力及心理对策.方法 通过53名儿科护士的问卷调查探讨儿科护士的压力来源及所占比例.探讨心理素质教育培训对缓解压力的意义.结果 53名护士中95%的护士感到有压力,其中46.1%的护士表示压力很大;44.5%护士表示压力较大;9%的护士表示压力一般;5.4%的护士表示压力较小.结论 教育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热爱护理工作,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在调查中发现,提升能力和增强体质能有效地抗衡工作压力.

    作者:李显兰;程吉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了解药物特性,合理使用药物

    众所周知,药物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致病,使用得当合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不合理地使用药物,不仅不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反而轻则延误治疗,重则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在合理用药的几个环节中,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的是给药环节.

    作者:潘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胃造瘘洗胃加气管切开与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

    2001年7月起,应用胃造瘘洗胃加气管切开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1.1 例1,患者女,20岁,口服氧化乐果约400ml,1小时后急诊,途中分别出现面色青紫,频晕恶心,呕吐及抽搐1次~5次,每次持续5分钟~10分钟,伴神志不清.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医学人才隐性流失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医学人才的隐性流失对医院的人力资源造成巨大的损失,对于这种知识型员工应该从其自身的特点出发,合理的进行管理.首先建立以人为核心的职级体系,形成尊重知识型员工的医院文化.其次对医生的价值准确定位,建立相应的薪酬福利体系.第三要更加注重薪酬机制中的福利因素,而不是激励因素.

    作者:岳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习惯性流产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与免疫治疗

    各种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其病因与遗传解剖内分泌因素有关外,尚有40%~60%与免疫有关,国内外已有关于自身免疫性抗体与妊娠丢失关系的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抗心磷脂抗体(ACA)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并进行了相应的免疫治疗.

    作者:杨海青;孙伟娜;梁梅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冰帽与复方氨基比林联合应用于乙型脑炎患者降温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冰帽联合复方氨基比林与复方氨基比林应用在乙型脑炎高热患者降温中的效果.方法 对42例乙型脑炎高热患者降温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22例应用冰帽联合复方氨基比林作为降温的用具,对照20例使用复方氨基比林2ml肌肉注射降温;记录降温后不同时间患者温度下降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药物降温后0.5h~1.5h降温效果无显著性(P>0.05);冰帽冰敷加药物后2.5h、4.0h降温效果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冰帽与药物联合应有具有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冰帽内为霜水,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倩;张红霞;邵稳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不断提高,因而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亦不断重视,对医疗护理的需求和期望值也不断提升.病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病人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满即投诉,造成护患纠纷的增加,护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这既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增加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且严重挫伤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与医院自身及病人均无益处.因此,本人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认真查找原因制订出有效的措施.

    作者:林彩银;王萍;何花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近年来提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包括了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e,UA)、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其发生机制是富含脂质的斑块破裂引起,一旦斑块破裂,患者即有胸痛,胸痛是仅仅停留于UA或进展至NSTEMI或STEMI(本文称心血管事件)难以预料[1].

    作者:张玉芝;刘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