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权烈
目的 提高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报告8例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治情况,结合文献就其病因及诊治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本病术前诊断困难,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本组误诊7例,只有1例经肝穿确诊;手术治疗7例,行左外叶切除1例,右肝第Ⅴ段切除1例,局部切除5例;保守治疗1例,均治愈,随访1~13年,无复发.结论 本病少见,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反应及真菌感染有关.BUS及CT检查是发现肝脏肿块的重要手段,但诊断需要依靠肝穿活检或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如已经病理确诊,可行保守治疗.
作者:李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术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手段之一,由于手术的进步,抗生素、输液输血疗法的完善,以及麻醉和监测水平的提高,手术的危险性明显降低.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因素使剖宫产手术指征扩大,致使剖宫产率的增加,这部份产妇未经试产,儿头高浮,加之大部份孕妇要求作美容切口,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有利于切口的愈合,且美观诸多优点,但胎头娩出相应困难,相对增多.现将娩胎儿困难体会如下:
作者:左定芬;徐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闭合性肾损伤108例通过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定性及分类诊断,然后对保守治疗86例(79.6%)和手术治疗22例(20.4%)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痊愈出院,死亡3例(2.8%),均为多器官损伤并有休克的患者.40例(37.0%)患者随访1~6年,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CT可较准确地诊断肾损伤程度,并可同时了解腹腔脏器损伤情况,B超可用以轻伤者筛选诊断.手术治疗应掌握探查肾脏的时机,是否切除伤肾应以挽救患者生命为前提.肾脏原有病变亦是肾损伤的病因之一,应注意这类病理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正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众所周知,药物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致病,使用得当合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不合理地使用药物,不仅不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反而轻则延误治疗,重则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在合理用药的几个环节中,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的是给药环节.
作者:潘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不断提高,因而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亦不断重视,对医疗护理的需求和期望值也不断提升.病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病人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满即投诉,造成护患纠纷的增加,护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这既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增加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且严重挫伤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与医院自身及病人均无益处.因此,本人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认真查找原因制订出有效的措施.
作者:林彩银;王萍;何花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法制的不断健全,患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要求更高.骨科病人多数为车祸、机械伤、坠伤、刀伤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创伤等,往往病情急、变化快,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如有不慎极易造成医疗纠纷.笔者结合近3年来骨科工作经验,探讨医疗纠纷的相关因素和防范措施.
作者:张燕;张艳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1年7月起,应用胃造瘘洗胃加气管切开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1.1 例1,患者女,20岁,口服氧化乐果约400ml,1小时后急诊,途中分别出现面色青紫,频晕恶心,呕吐及抽搐1次~5次,每次持续5分钟~10分钟,伴神志不清.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6年3月至12月,我科对38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方式进行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置管原因1.1 慢性病长期输液而外周静脉条件差.1.2 长期频繁周期性静脉输液者.1.3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紧急建立静脉通路的危重病人.
作者:孔丽悦;邵稳珠;刘友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新的抗生素在控制烧伤感染,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创面病原菌流行病学是否也随之变化,对我院1993年7月~2003年7月十年间,小儿烧伤创面微生物培养,结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白素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对医疗设备投入越来越大,更多的手术需要通过精密器械来辅助完成.对手术器械的良好管理,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确保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才能创造出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郭垂芸;张红;吴丹芸;洪文娇;汤银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2003年11月~2006年11月共行372例,中转13例(3.49%),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结果 术中因粘连、解剖困难9例,术中出血2例,胆道损伤2例而中转开腹.结论 Lc术和开腹术式相比优点多,但并发症也多,预防关键还在于适时中转开腹.
作者:何江;杨明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新生儿硬肿症(简称硬肿症)是由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旨在分析近年来硬肿症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指导临床更有效的预防硬肿症的发生.现将我院近8年收治的21例硬肿症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高玉娥;段凤英;刘学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消化性溃疡病(PU)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文献统计有10%的成人患有本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食道下段.现将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因1.1 胃肠粘膜的防御保护因素和损害攻击因素失去平衡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传统认为遗传因素、胃酸过高可致溃疡,许多文献已证实饮食、药物与化学药品、吸烟及环境因素与本病有关.
作者:武艳华;卞后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982年,Weinstei先将重度妊高征并发溶血、肝细胞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命名为HELLP综合征(Hemolysis Elevm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melet Count Syndrome)[1].子痫患者易并发HELLP综合征.
作者:宁儒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医疗纠纷的发生不仅给医患双方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同时也间接的影响到社会的其他许多方面,医疗纠纷是不和谐医患关系的具体体现,既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又加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负担,一方面给医疗单位带来不利,同时也使患者及家属在精神上遭受重大打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服务观念是防范医疗纠纷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对医务人员进行常抓不懈的卫生法规宣教是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的有力措施.
作者:董浩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社会机械化活动的增加,骨折成为外科的多发疾病.膝关节及周围骨折,通过启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手术治疗,具有卧床时间短、能早期活动等优点,受到患者的认同和接受,通过对88例膝关节及周围骨折手术患者采取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的配合治疗,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申丽红;田灵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自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通过试点模式病房的建设,推广至现在整体护理病房已得到全面实行.但是,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医院经营受到前所未有的市场冲击,继续开展并深化整体护理,已成为医院和患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作者:李赖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间收住的异位妊娠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艳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子痫是孕产妇在有严重妊高征的基础上发生抽搐或伴有昏迷,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母婴危害极大,一般发生在产前、产时.近年来产后子痫相对于产前、产时子痫有所上升,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从源头抓起,预防或减少产后子痫的发生.
作者:李粉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水针镇痛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928例产妇,分为两组.在分娩过程中进入活跃期采用水镇镇痛498例,对照组430例,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水针注射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胎儿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水针镇痛总有效率为99.6%,活跃期(P<0.01)及第二产程时间(P<0.05)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剖宫产率与催产素的使用率有所下降(P<0.05),胎儿和新生儿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研究表明水针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镇痛安全,操作方便,无药物参与,创伤小,价格便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副作用,还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催产素的使用率和剖宫产率,是一种符合自然分娩规律,易于普及的分娩镇痛方法,可用于正常及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翟桂荣;吴爱红;吴坤英;方明珠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