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蒂延长颞肌瓣成功修补前颅窝底穿透伤1例

刘江银

关键词:肌瓣, 前颅窝底, 颅脑穿透伤, 现报告如下, 手术修补, 颅脑外伤, 致死, 致残, 治愈, 战时, 颅底, 患者, 本科
摘要:颅脑穿透伤是一类极易致死或致残的严重颅脑外伤,在战时多见,平时较少见,而颅底的穿透伤极其少见,且手术修补较为困难.本科收治一例严重前颅窝底前部穿透伤患者,经采用带蒂延长颞肌瓣成功修补而治愈,现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HELLP综合征的诊治

    1982年,Weinstei先将重度妊高征并发溶血、肝细胞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命名为HELLP综合征(Hemolysis Elevm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melet Count Syndrome)[1].子痫患者易并发HELLP综合征.

    作者:宁儒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医务人员被艾滋病针刺伤感染的防护探讨

    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经性、血液、母婴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因传染途径特殊、病死率高,目前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目前令人担忧和恐慌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被HIV阳性病人针刺伤后获得HIV的可能性是0.2%~0.4%;据国内几家医院调查资料显示,大约有79.1%~82.2%的医务人员工作中有被锐器刺伤的历史,针刺伤5次以上者达18.9%.

    作者:杨秀锦;崔建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阴茎中部皮肤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135例

    我院自1999年至2006年对135例包皮过长及包茎者行阴茎中部皮肤环切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5例,年龄8月~65岁,包皮过长89例,包茎46例(小儿30例,成人16例).135例均采用阴茎中部皮肤环切术,10例合并系带发育过短者,加作系带延长成形术,15例合并包皮粘连者,加作粘连松解术,2例合并尿道外口狭窄者,加作尿道外口切开术.46例包茎者,术前作包皮外口扩张术数次.

    作者:周东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用微机编制高能X线TMR、PDD表的方法探讨

    目的 利用微机编制高能X射线的TMR、PDD表,以减少治疗机损耗和减少人工计算工作量.方法 利用射线在介质中指教衰减规律,测定各射野几个不同深度的吸收剂量值后,输入计算机, 用计算机内编好的程序自动编制出TMR、PDD表.结果 计算机编制出可用于处方剂量计算的TMR和PDD表.结论 用计算机技术编制TMR、PDD表,可减少治疗机损耗,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庄梅生;蔡白芒;郭妙纯;谢家雁;王继宇;刘孝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分娩方式的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出生的符合母乳喂养的足月正常新生儿1845例,分为剖宫产组(803例),经阴道产组(1042例).均于出生后第2d起清晨进食后用同一经皮测胆红素仪测前额皮肤至产后一周,有异常者抽取静脉血作生化检测.结果 共诊断早发型母乳性黄疸142例.顺产组新生儿发生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剖宫产可增加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危险性.

    作者:唐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20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北京波姆红外技术公司生产的BPM-I-III红外光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 206例中总有效率为100%,其中1次治愈198例(96.12%),有效8例(3.88%).结论 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作者:王玉萍;李文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医疗纠纷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法制的不断健全,患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要求更高.骨科病人多数为车祸、机械伤、坠伤、刀伤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创伤等,往往病情急、变化快,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如有不慎极易造成医疗纠纷.笔者结合近3年来骨科工作经验,探讨医疗纠纷的相关因素和防范措施.

    作者:张燕;张艳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强化服务观念防范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的发生不仅给医患双方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同时也间接的影响到社会的其他许多方面,医疗纠纷是不和谐医患关系的具体体现,既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又加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负担,一方面给医疗单位带来不利,同时也使患者及家属在精神上遭受重大打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服务观念是防范医疗纠纷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对医务人员进行常抓不懈的卫生法规宣教是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的有力措施.

    作者:董浩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尖锐湿疣电烙治疗与护理

    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接触途径而传染,是目前流行广泛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病因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DNA病毒.与尖锐湿疣相关的型别有6型、11型,易复发,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办法.

    作者:李丽萍;储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的护理要点

    我院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护下,采用NBCA胶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现就该手术的相关护理技术的要点及体会报道如下:1 心理护理此类病人家属对手术是否成功,以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具有恐惧心理,我们术前给病人家属做好说服、解释、鼓励、启发工作,增加对病人疾病治疗信心,主动配合医师完成治疗.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肝脏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2005年6月~2006年11月,我院实施15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19~60岁.良性4例,恶性11例,单纯肿瘤切除4例,肝叶部分切除8例,半肝切除3例.经精心配合与护理,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张素梅;陈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妇科手术前后的护理

    手术是妇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护士就是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细致的护理,使其能够以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并在快的时间内恢复健康.

    作者:胡凤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带蒂延长颞肌瓣成功修补前颅窝底穿透伤1例

    颅脑穿透伤是一类极易致死或致残的严重颅脑外伤,在战时多见,平时较少见,而颅底的穿透伤极其少见,且手术修补较为困难.本科收治一例严重前颅窝底前部穿透伤患者,经采用带蒂延长颞肌瓣成功修补而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江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多西他赛加阿霉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护理69例

    多西他赛为紫杉类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分裂期间细胞功能的必须的微管网而起抗肿瘤作用.多西他赛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相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稳定的微管,同时抑制其解聚,导致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微管束的产生和微管的固定,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作者:张红霞;李变丽;刘友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科室工作人性化管理

    为了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以促进外科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我科室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提示了科室开展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必要性.

    作者:王秀芬;郎正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治疗体会

    大隐静脉曲张行单纯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病例在临床工作中并不罕见.自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作者共诊治过8例,通过仔细分析病情及采取得当的治疗方法,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中,女3例,男5例;年龄42~68岁,平均53岁.均在5~21年前曾因大隐静脉曲张作过单纯高位结扎术.单侧7例,双侧1例.均有足靴区色素沉着,有溃疡形成者5例,波及足背者1例.

    作者:许建喜;翁志勇;周翔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89例临床分析

    冠心病心肌梗死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和死亡以老年人为多,因此,认识AMI患者老年人群的临床特征,对提高AMI的防治水平及制定相应有效的治疗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住院的89例老年AMI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将其救治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孔德贵;杜润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后子痫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子痫是孕产妇在有严重妊高征的基础上发生抽搐或伴有昏迷,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母婴危害极大,一般发生在产前、产时.近年来产后子痫相对于产前、产时子痫有所上升,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从源头抓起,预防或减少产后子痫的发生.

    作者:李粉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36例报告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是持续而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其发病率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笔者于1998~2004年抢救治疗36例病人,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红梅;陈连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抗生素的滥用现状与对策

    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药物,它们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然而抗生素也是目前滥用严重的一类药物,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或滥用抗生素不仅影响疗效,延误病情,增加毒性反应或过敏反应,更重要的是导致病原菌的变化,二重感染耐药菌株急剧增加,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极端顽固的抗药菌种类不断涌现.本文就抗生素滥用而引起的不良后果及现状与对策提出下列意见,以临床医生同行参考.

    作者:董秀兰;撒玉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