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吴亚光;邵军;王海燕;姜静
人工流产是广泛应用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在妇产科领域虽属小型手术,但术中扩张宫颈和刮吸子宫内膜时,可使病人感到极度疼痛和不适.为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中引起的综合反应,除了必要的心理疏导外,我站开展了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及笑气联合利宁凝胶等镇痛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锐;焦慧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先天性白血病是指生后四周内起病的新生儿急性白血病,为新生儿期少见病.到1990年国外仅有100多例报道,国内至80年代初只报道28例,其中90%为粒细胞性,到89年底共报道80例,仍以急性粒细胞型多见[1].本例为生后第三天确诊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较为少见,为此,我们复习了相关文献,一并报告如下.
作者:王香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基底动脉尖端血循环障碍致中脑、丘脑、颞叶、枕叶及小脑多部位不同程度的梗塞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状,起病凶猛,抢救治疗难度大,致残率及死亡率高[1],应引起重视.我院自2006年~2007年共收治7例TOBS患者,3例入院早,症状重,溶栓后均无严重后遗症,生活自理,其它4例因时间长,重视不够,有3例有肢体及言语障碍,生活不能自理,1例呈植物状态,现将3例溶栓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振;梁中奎;岳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缩短PTCA、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卧床时间病人术后并发症和舒适度的差异性,以减轻病人术后不适.方法 随机将病人分成两组,实验组于拔鞘管后8~12小时下床活动,对照组则术后平卧24小时下床活动.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无差异,而实验组病人舒适度却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差异.结论 缩短PTCA、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卧床时间不增加病人术后并发症并明显改善了病人舒适程度.
作者:齐香玉;刘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对一例慢性闭塞性病变患者进行PCI治疗.术中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冠脉痉挛、夹层、无再流现象、心律失常、腹膜后血肿、多器官功能衰竭、DIC等,经极早识别与积极处理并发症,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李志家;杨涛;梁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宫腔镜电切术是采用膨宫液将宫腔膨大,通过摄像监视系统,利用高频电刀进行操作的新的手术方式.我院自2006年4月~2007年2月开展该手术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琼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使医院能动地适应和处理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辨证统一关系,促使医院统筹兼顾,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并努力改变医院自身状况,来减少环境对医院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作者:许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以口服西药难以治愈的25例小儿遗尿症,采用中药夜尿缩泉汤加三阴交穴封对其进行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疗效显著,有效率为100%.本方具有补肾固本补脾益气醒脑开窍之功,应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成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儿童脊柱侧弯和多动症关系的探索.方法 应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经过检查确诊为脊柱侧弯的74名儿童和从同一人群中选择相同年龄、性别及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相近的无脊柱侧弯的74名健康儿童的家长进行Conners儿童行为父母问卷(PSQ)调查.结果 脊柱侧弯患儿的多动问题发生率(100.0%)明显高于健康儿童(83.8%),χ2=13.059,P=0.000;脊柱侧弯的男孩、女孩6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结论 脊柱侧弯患儿的行为问题非常突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加强患儿的精神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作者:钱蔚珍;余巍;黄燕萍;胡家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减少和避免瓶塞脱屑形成微粒.方法 实验分两组,用50ml空针抽取0.9%氯化钠安瓿针剂(样品液)150ml,分4次经特制加药针头推注到样品瓶内进行微粒检测为实验组;将以上样品液,用同样50ml空针连接其普通针头分4次穿刺瓶塞推注到样品瓶内,进行微粒检测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特制输液瓶加药针头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瓶塞脱屑引起的微粒污染.
作者:尉玉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人工流产时易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反应,通过对我院2005、2006年两年来7112例人工流产病人采取干预措施,未发生一例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作者:闫素玲;史云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Studer正位回肠膀胱术后新膀胱排尿功能训练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1例成功施行球形原位回肠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进行系统的排尿功能训练.结果 本组21例病人经过系统的排尿功能训练,在术后3个月时,白天尿控率达到100%,16例轻微夜间尿失禁患者经过睡前控制饮水和夜间定时排尿后,于术后9个月时均获痊愈.结论 球形原位回肠膀胱术后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尿功能训练,让患者掌握新膀胱术后的排尿技巧,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ELISA检测时常出现的弱阳性结果是每个免疫实验室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哪些原因造成ELISA检测出现弱阳性结果?如何解决之?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顾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安置好病人的各种手术体位是手术室护士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俯卧位是骨科进行脊柱手术及神经外科进行颅后窝等手术常安置的一种体位方式.该体位虽然有利于大限度地暴露手术视野,但对病人的呼吸、循环及下腔静脉回流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俯卧位摆放难度较大,安置是否适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对近三年我院实施的968例俯卧位骨科脊柱手术和206例俯卧位神经外科手术进行了适宜度的观察,并实施了一系列护理措施,本组患者均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及皮肤压伤情况.
作者:李素芳;范珂;李育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该文对我院95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相当部分护士中存在着对职业的消极心理,本文就此问题探讨了消极心理的成因及矫治.
作者:毛卫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免疫球蛋白与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关系.方法 将172例热性惊厥的患儿分为复杂性热性惊厥组69例、单纯性热性惊厥组103例,另取与复杂性热性惊厥组条件相似的非热性惊厥的患儿69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结果 复杂性热性惊厥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低于非热性惊厥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降低与复杂性热性惊厥有关.
作者:李正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海洛因为人工合成的含吗啡的镇痛药,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极易成瘾,一旦停止用药,即出现恶心、呕吐、流涕、打哈欠,极度难受易激惹、烦躁不安,吸吮要求强烈、动作不协调,高调尖叫,呼吸增快,肌张力增加甚至惊厥等戒断症状.而新生儿的诊断较为困难,现将我院收治的该病患儿,比较典型的4例进行分析.探讨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廖翎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眼球贯通伤的早期治疗措施.方法 对23例眼球贯通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严密缝合双侧伤口,眼后段伤口巩膜折叠缝合,并局部及全身给大量广普抗生素.择期行晶体玻璃体切除术.结果 B超下本组病例2期手术前未发现网脱.结论 眼球贯通伤正确及时的1期治疗对2期晶体玻璃体手术及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崔艳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CT引导实施经皮肺穿刺术,抽取脓肿腔内的脓液进行细菌学检查,及脓腔内直接排脓、脓腔药物冲洗、脓腔注药,以直接清除病灶和更有效的利用药物,促进病灶愈合.方法 选择巨大肺脓肿病例17例,于CT引导下实施经皮肺穿刺术,每例进行2~3次.结果 17例全部治愈患者症状缓解迅速,疗程大大缩短,治疗费用大大减低,并且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
作者:姜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合理用药光靠医生和临床药师很难实现,护士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医师和药师拟定的各种诊疗方案终是通过护士实现的.另外,护士日夜工作在病人身旁,对病人的病情了解清楚,可及时地向医师、药师提供重要的诊疗依据.因此,重视护士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和地位,意义重大.
作者:张勤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