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肥城市新发恙虫病65例调查分析

刘文东

关键词:肥城市, 恙虫病, 病毒性心肌炎, 斑疹伤寒, 行政村, 出血热, 误诊, 病人, 报告
摘要:2005年9月7日至10月23日,肥城市安庄镇4个行政村在45天内发生恙虫病65例,因在我市首次发现本病,故病人初期有19例均被误诊为出血热、病毒性心肌炎、斑疹伤寒等,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中毒性休克合并脑水肿的护理

    1 病历摘要患者,女,87岁.因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中毒性休克,于2006年8月5日7pm入院.患者三天前突感右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

    作者:单月英;陈洪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19例体会

    新生儿窒息,特别是重度新生儿窒息,为了挽救新生儿的生命,我们在临床为直接和迅速的抢救方法是选用气管插管法.

    作者:刘玲;贾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与内科治疗近期疗效比较及相关问题讨论

    我院自2001年~2005年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8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辰;朱士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92例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与误诊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与误诊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92例儿童过敏紫癜的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与误诊的关系.结果 本组皮肤紫癜是常见的首发症状(77.17%),误诊率5.63%,其次为胃肠道症状首发(17.39%),误诊率81.25%,再次为关节(4.35%)、肾脏(1.09%)症状,误诊率分别为75%、100%.结论 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医务人员要提高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认识,以免误诊.

    作者:林麟华;兰富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典型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引起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的原因,总结减少误诊的措施以及应该吸取的教训.方法 通过对18例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分析,总结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的方法.结论 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尤其注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的监测,以尽量减少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误诊.

    作者:俞军;张继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小型餐饮单位监督管理的探讨

    小型餐饮单位存在着规模小、效益差、开业停业随意性大等特点,为监督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也为正常的经营秩序带来了负面影响.探讨对该类单位的管理,是为更好做好卫生监督工作,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维护法律的尊严.

    作者:窦俊新;司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糖尿病合并肾脏病的临床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已成了影响健康的一大疾患.糖尿病是由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作者:王联霞;马晓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肥城市新发恙虫病65例调查分析

    2005年9月7日至10月23日,肥城市安庄镇4个行政村在45天内发生恙虫病65例,因在我市首次发现本病,故病人初期有19例均被误诊为出血热、病毒性心肌炎、斑疹伤寒等,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制定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及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适合我院的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保证结果准确性,以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15160份血常规标本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和血细胞显微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显微镜复检标准.结果 所制定的标准经临床验证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仪器检测的标本中有16.81%的需要复检.结论 制定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非常重要,可以加强血细胞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秋菊;高娟;阴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指导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持久与严重的缺血使局部心肌发生坏死,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发病的第一周高.心肌梗死是一个急性重症疾病,延误抢救、不适当的运动和饮食,都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加强对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指导对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边平;李继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隔姜炙关元穴对产后尿潴留患者排尿的影响

    目的 探讨隔姜炙关元穴对产后尿潴留患者排尿的影响.方法 将产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采用隔姜炙关元穴的方法;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方法.观察两组排尿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1h、2h、4h内的排尿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隔姜炙关元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产后尿潴留患者的排尿时间明显提前.

    作者:卢立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属异常子宫出血范畴,是指由调节生殖的人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功血可分为无排卵性排卵性两类,其中无排卵性功血约占85%,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血患者48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兰凤;商延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338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生室颤5例,均经电复律后窦性心律恢复.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7例,其中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心包填塞1例,拔管时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2例,穿刺部位出血5例,皮下血肿7例,假性动脉瘤3例.结论 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耿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2004年10月至2006年6月我院对36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艳;郭晓华;姜祥梅;刘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常见的护患纠纷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我院注重抓护理安全,对已发生或潜在的护患纠纷能真诚相待,妥善处理,以淡化矛盾;事后进行剖析,讨论发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从而达到为病人提供安全高质量护理的目的.现将我院2003年1月到2006年12月发生的10起护患纠纷作一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张伊辉;孔利悦;刘泉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外伤性三角综合征

    患者孙X,男,18岁.因右眼被篮球击伤2小时,于2006年1月6日以右眼钝挫伤,眼内积血入院.治疗10天,出院时右眼视力4.7,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网膜血管扩张,纡曲有散在点状出血,颞上方视网膜灰白色水肿.出院2月后自感右眼下方视野缺损,3月9日来院复诊.

    作者:李耀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儿惊厥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儿惊厥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惊厥患儿62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NSE水平.结果 ①惊厥组(VE、EP和FC)惊厥发作后24h内血液NSE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病毒性脑炎、癫痫、热性惊厥三组不同病因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惊厥普通组与严重组患儿惊厥发作后24h内血液NSE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惊厥严重组患儿NSE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惊厥发作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惊厥程度越重,NSE水平越高.结论 小儿惊厥性疾病(VE、EP和FC),惊厥发作后可引起血液NSE水平的显著升高,其水平高低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判断惊厥性脑损伤的客观指标之一.

    作者:朱余德;袁伯稳;周辉;季风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创尿激酶灌洗引流治疗脑出血31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探讨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以及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伤残率.方法 对3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了CT定位下颅骨钻孔,血肿腔内置管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术后积极采用药物治疗、物理降温、康复功能锻炼等措施综合治疗.结果 31例中ADL112例,ADL26例,ADL33例,ADL42例,ADL51例,死亡6例,病死率19.6%,疗效满意.结论 (1)钻孔引流加血肿腔内尿激酶灌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对患者干扰小且治疗费用低等特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2)术后积极给予药物治疗、物理降温等综合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

    作者:窦桂忠;刘福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成人麻疹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为了落实卫生部发布《2006~2012年全国消防麻疹行动计划》,提出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并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86例成人麻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麻疹发病的季节不明显,部分患者预防接种史不明确,中毒症状重,均出现上呼吸道炎症状,及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皮疹发生率高,科普利克(Koplik)斑多见(89.5%),消化道症状多见(48%),肝功能损害较常见,但预后良好,严重并发症少.86例经抗病毒,抗感染和对症及支持治疗均痊愈.结论 提示应重视对成人进行麻疹强化免疫.

    作者:刘千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抑郁现象分析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360例脑卒中患者用汗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研究分析抑郁发生率及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36.7%,欧洲卒中评分抑郁组评分78±4.4,非抑郁组85±5.6(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抑郁组60±8.5,非抑郁组75±10.1(P<0.01);伴言语障碍(81/196,41.3%)与不伴言语障碍(55/164,33.5%)发病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36.7%,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程度有关,伴言语障碍发生率高.

    作者:杨传军;范玲;郭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