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

刘荣华;蒋新花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症状, 患者, 现报告如下, 专科护理, 药物治疗, 肢体肿胀, 血液高凝, 血管疾病, 生存质量, 色素沉着, 三大因素, 年发病率, 临床护理, 静脉曲张, 静脉扩张, 性溃疡, 抗凝血, 后遗症
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较常见的血管疾病,近年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其形成的三大因素,包括血液高凝、血流滞缓和管壁损伤.好发于下肢.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临床症状.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常可出现水肿、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后遗症.因此,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我院通过对2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抗凝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以精心的专科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腔微泵输注用于TURP术患者术后镇痛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微泵输注镇痛药物用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TURP术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成微泵输注M组和一次性镇痛泵A组,每组30例,经硬膜外腔途径给予相同的镇痛药物,评价两组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发生率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硬膜外腔微泵输注同样达到一次性镇痛泵注入于TURP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且明显节约经济,更适宜于基层医院经济困难患者群体中开展硬膜外腔术后镇痛.

    作者:谭宗池;张兴;万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低磷全乳清蛋白粉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证实低磷全乳清蛋白粉口服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平均年龄(56.8±15.4)岁;随机分为试验组、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人.三组均采用不同方式给予营养,乳清蛋白试验组(n=20),每天给予口服低磷全乳清蛋白粉剂1.2g/(kg·d),占总蛋白摄入量的60%,并分次服用;同时膳食中提供高生物价蛋白,摄入量为0.4克/(kg·d),占总蛋白摄入量的40%;热氮比值为836KJ∶ 1.2g,共计时间18天;阴性对照组为普通优质蛋白质饮食组(n=20)作为阴性对照组,给予高生物价蛋白摄入量为1.2g/(kg·d),热氮比值为836KJ∶ 1.2g;a-酮酸治疗组(n=20)给予a-酮酸制剂0.2克/(kg·d),同时给予高生物价蛋白0.4/(kg·d),热氮比值为836KJ∶ 0.6g.在试验前、后三组患者分别检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磷等项指标.结果 试验开始前三组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两周后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机体蛋白质营养状态较两周前有明显改善,ALB(血清白蛋白)、PA(前白蛋白)均升高,与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1.血红蛋白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乳清蛋白组血清磷与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尿素氮、肌酐等指数均降低显著(P<0.01).体重等其它营养相关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磷全乳清蛋白不同于酪蛋白,它在体内吸收完全,几乎无需经肾脏排泄,对肾功能代偿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马彬;张懿韵;秦德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预见性健康教育在儿童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

    儿童血液病是一组病情复杂、进展快、预后差的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不断上升趋势.患儿及患儿家属在诊治过程中,因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或因对疾病长效管理认识不足,使疾病不能有效控制,导致各类并发症发生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对患儿家属实施预见性健康教育,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延长生命,促进康复.

    作者:钱梅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灸联合速碧林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速碧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级,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予血栓通、神经营养剂并加上阿斯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14天,每天1次,速碧林(低分子肝素)0.4ml每12小时腹壁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7天.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血功能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针灸联合速碧林(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作者:欧阳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婴儿期巨大儿、正常足月儿的肥胖调查分析

    目的 观察巨大儿及正常足月儿1岁内体格发育情况,探讨巨大儿及正常足月儿的肥胖发生的差异性.方法 对处于同一生活水平的社区散居儿童66人观察随访1年,记录其1个月、6个月、1岁时的体重、身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婴儿期的肥胖发生率巨大儿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儿,巨大儿在婴儿期内的体格发育明显超过正常足月儿.结论 出生体重是婴儿期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雷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意外伤害住院患儿成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6年1月期间,因意外伤害住院的1003例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将伤害类型分为烧烫伤、跌伤、交通意外、炸伤、砸伤、锐器伤、中毒、其他(包括电击伤、溺水、动物咬伤、气管异物等)8种,分组调查分析.结果 意外伤害发生的年龄顺位依次为:学龄前儿童、幼儿、学龄儿、青春期、婴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居前三位的伤害为:烧伤、跌伤及交通意外.结论 儿童面临意外伤害的挑战日益严峻,但并非不可预防和避免,应采取积极有效综合防范措施.

    作者:刘琮;杨环;陈西蓉;秦蔚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产房护理纠纷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法制的进一步健全,人们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逐渐增强,这意味着病人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患之间的法律纠纷将日益增多.而产房作为社会和医院的焦点,更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必须加强对产房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有效地防范护理纠纷.

    作者:郭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粘连32例报告

    鼻腔粘连临床较为常见,以往均需手术进行分离,我科2004年8月~2006年3月采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粘连32例(33侧),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碧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采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不同部位类型锁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32例锁骨不同部位类型的骨折,分别采用外1/3骨折用锁骨钩钢板,中1/3和内1/3长斜形、粉碎性骨折用重建钢板,中1/3和内1/3横形、短斜形骨折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 32例锁骨骨折病人根据不同部位类型骨折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全部达到临床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5.2天,无骨髓炎、骨不连,外观正常,上肢肌力及功能正常.结论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不同部位类型的锁骨骨折,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愈合快等优点,是锁骨骨折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黄林;彭世民;彭龙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内科组(60例,采用控制血压、治疗脑水肿等方法)和微创组(56例,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采用格拉斯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的近期(1个月)和远期(6个月)疗效.结果 微创组近期优良率(50%)和远期良好以上率(70.3%)高于内科组(30%,36.8%),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微创组的近期死亡率(14.3%)明显低于内科组(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清除术疗效优于内科治疗.

    作者:彭燕;范丽琼;孙厚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镶放射性粒子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治疗中晚期食道癌梗阻报告

    我们于2001.01~2004.06,对26例中晚期食道癌吞咽困难患者,采用镶粒子自膨式金属支架CSFMS治疗,并对术后及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作者:张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扁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在肝脏疾病诊疗的应用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产生于来自中胚叶起源的细胞(mesoderm-derived cells),因此,人体内有多个器官和组织可以分泌AFP,如:肝、肾、睾丸等.AFP是一种单链糖蛋白,自它被发现以来,一直被当作是肝癌的一种特异的标志物.1970年,purves对肝癌病人血清作凝胶电泳时发现AFP有不同的迁移率,此后人们对AFP的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且发现AFP分子与外源凝集素的亲和力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发生在AFP的单糖链上,因此,把氨基酸序列相同而糖链不同的AFP叫做AFP异质体.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静脉套管针在急性尿潴留中的应用

    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我们应用静脉套管针穿刺膀胱引流尿液,治疗急性尿潴留4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东红;洪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过伸复位与垫枕练功相结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5例

    目的 寻求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佳法.方法 采用过伸复位与垫枕练功相结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结果 5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达到了整复骨折、纠正畸形、稳定椎体、恢复功能的目的.结论 采用过伸复位与垫枕练功相结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满意.

    作者:张方勤;毛开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于脊髓内出血的误诊启示

    患者×××,男,45岁,该患正在路上行走时,突然出现背部剧痛,随即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瘫倒于地.背部疼痛持续20余分钟后缓解,然后发现大便失禁.无外伤,无发热,无头痛,无昏迷,无呕吐,上肢及言语正常.发病前无上感及腹泻病史.既往健康.入院后检查示双下肢浅深感觉消失,肌力0级,肌张力降低,肌肉无萎缩,膝腱和跟腱反射明显降低,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尿潴留,余(-).腰椎三位片及腰髓核磁共振、脑脊髓液检查正常.

    作者:于瑞才;曹兵;李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美容小切口治疗小儿斜疝探讨

    目的 探讨美容小切口高位结扎疝囊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斜疝患儿在静脉复合麻下取腹股沟皮肤小切口长约1~1.5cm,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18例患儿全部治愈,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1~2天.结论 美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组织损伤小,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是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好的术式.

    作者:伍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中双腔导管并发症的防护措施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净化的必要条件,血管通路分为两种,临时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而经皮穿刺静脉置管应用越来越广泛,是临床上临时血管通路的主要方法.因其痛苦小、保留时间长、血流充足,所以成为各种血液净化治疗的首选,而其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

    作者:刘俊霞;史静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术前护理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术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监测控制血压、补充血容量、纠正心律失常、预防高血压危象等.结果 15例患者如期手术,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贵蓉;李远英;李燕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皮导药治疗机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遗尿贴片通过经皮导药机穴位透入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研究表明中药遗尿贴片穴位透入治疗小儿遗尿症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且简便易行,易于小儿接受,适于推广应用.

    作者:刘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无痛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4年5月开始无痛技术广泛应用妇科门诊的多种手术操作中,均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现报导如下:

    作者:宁儒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