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彬;张懿韵;秦德英
根据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某些药材的饮片和粉末直接在紫外灯下即可产生荧光;而有些药材必须经过酸碱及各种有机溶剂处理后,再置荧光灯下观察,才会产生特有的荧光.笔者在实践中对几种中药材真伪鉴别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汤晶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元月~2006年6月间我院收治上消化道出血199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1240例,手术治疗178例;门脉高压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528例,手术治疗386例;胃癌、胃间质瘤及十二指肠肿瘤出血39例,手术38例;肝癌并消化道出血7例;不明原因出血178例;其中以内镜诊断确诊1705例.结论 明确诊断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内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适时选择手术治疗能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愈率,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
作者:胡爱民;郑祖祥;曾长江;苏域;尹必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术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监测控制血压、补充血容量、纠正心律失常、预防高血压危象等.结果 15例患者如期手术,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贵蓉;李远英;李燕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我科1999年至2005年共收治18例小儿颅骨骨折患者,占同期小儿头部外伤的13.5%.18例中致伤原因为坠落6例、击伤4例、交通肇事8例.部位以顶、额多见,其中开放及闭合性骨折各9例,16例摄X线片明确诊断,14例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无感染及癫痫发生,均治愈出院.
作者:高良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急腹症,近几年来发生率有所增加,诊断一般不难,误诊亦非少见.为提高异位妊娠诊断正确率,缩短病程、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异位妊娠320余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31例误诊病例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柳春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子宫切除术为妇科常实施的手术之一.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在行子宫切除时,先在阴道前穹隆处作一横切口,然后沿宫颈环行剪开阴道穹隆,后将暴露的阴道断端缝合.术后,阴道断端边缘可发生渗血或形成血肿,使腹膜与阴道壁分离,断端崩裂后,出现阴道大出血.由于站立时,可使阴道断端缝线的张力增加,因此,临床上为防止阴道断端出血,常让病人术后卧床2~3天,但为防止术后并发肠粘连,又要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因而二者发生矛盾.本文通过对62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阴道断端有无出血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吴波;郑美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生长因子受体(HER-2)、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水平和P-糖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多药耐药的表达.结果 8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58%、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5%、生长因子受体阴性率为55%、P-糖蛋白检测为-~+占49%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检测为-~+占39%,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化疗有相关性(P<0.05).结论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P-糖蛋白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联合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化疗密切相关,检测ER、PR、HER-2、P-gp和GST-π对子宫内膜样腺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良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美容小切口高位结扎疝囊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斜疝患儿在静脉复合麻下取腹股沟皮肤小切口长约1~1.5cm,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18例患儿全部治愈,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1~2天.结论 美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组织损伤小,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是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好的术式.
作者:伍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紧急抢救病人中更为突出,为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给抢救赢得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现将几种难穿刺静脉的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赵文新;元敏子;张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以整体护理为指导,探讨患者与家属参与分段健康教育对颅脑损伤患者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依据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给予健康指导,而干预组实施由家属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方案.结果 分段教育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及时宣教,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覆盖率及满意率.结论 健康教育是护患、家属多方参与互动的结果,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使护士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的分段健康教育,同医疗护理技术一样重要.
作者:孙康;周宇楠;王金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让每个产妇产后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将2004年以来收治实施暂缓疼痛择机目标健康教育的5例耻骨联合分离疼痛产妇与2003年以前收治的实施了传统健康教育的5例耻骨联合分离疼痛产妇进行比较分折.结果 实验组疼痛程度为9分,奶胀发生为0分,分别比对照组低;相关知识掌握496分,纯母乳喂养500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500分,均比对照组高.结论 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率有所提高.
作者:黎小红;叶霞丽;罗婷婷;梁伟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国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是由于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一种表现.卫生资源包括以卫生技术人员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和以医疗设备等为代表的物资资源.卫生资源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权密切相关.人人享有平等的生命健康权,所以卫生资源的配置亦应体现出公平合理的原则.但是,目前我国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
作者:姚玲亚;姚玉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寻求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佳法.方法 采用过伸复位与垫枕练功相结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结果 5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达到了整复骨折、纠正畸形、稳定椎体、恢复功能的目的.结论 采用过伸复位与垫枕练功相结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满意.
作者:张方勤;毛开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语言训练对不同年龄、不同语言障碍类型脑性瘫痪儿童的疗效.方法 43例语言障碍的脑性瘫痪儿童依据年龄和类型各分成三组,经语言训练、穴位推拿按摩、游戏疗法等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1次/d,30~60min/次,3~9个月后,根据语言发育迟缓与构音器官的形态及功能检查的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小于3岁组总有效率达标100%,至6岁组72.73%,至10岁组仅为42.86%.从语言障碍类型方面观察,语言发育迟缓组总有效率100%,构音障碍组88.89%,混合型组45.45%.结论 脑性瘫痪儿童的语言障碍与年龄、语言障碍类型、语言环境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3岁以前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脑损伤的初阶段,在家长的配合下,早期诊断,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的语言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梁松;朱国琼;吴兆芳;韩文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鼻腔粘连临床较为常见,以往均需手术进行分离,我科2004年8月~2006年3月采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粘连32例(33侧),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碧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测定过敏性紫癜患儿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前后各项凝血指标.结果 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后患儿各项凝血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改善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且还可能对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有帮助.
作者:罗桂平;叶小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护理信息是确定护理诊断和制定护理计划的重要依据,它来源于患者家属,同时又以相应护理程序为框架,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开展使护理程序与护理信息相关更密切,这就要求收集到临床护理信息必须真实全面.
作者:姚兰芝;殷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35天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FMA及ADL.结果 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杨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极为严重的临床类型.患者免疫功能明显降低的情况下,感染又会进一步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加重病情,影响愈后.因此,及时有效的应用抗菌药物是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将2001~2006年我院收治的重型肝炎55例患者感染情况、抗感染药物的应用、耐药情况以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安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随着我国老年社会的到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热量、高蛋白质、高脂肪),使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高达12%左右.以我干休所为例,全所有老干部60人,糖尿病人多达14人,发病率占23.3%,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作者:梁园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