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英
小儿鹅口疮为儿科多发及常见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有烦躁、拒食等.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就其治疗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淑文;王海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35天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FMA及ADL.结果 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杨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美容小切口高位结扎疝囊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斜疝患儿在静脉复合麻下取腹股沟皮肤小切口长约1~1.5cm,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18例患儿全部治愈,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1~2天.结论 美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组织损伤小,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是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好的术式.
作者:伍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脉栓通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容量、改善缺血区血液供应等作用.我们通过对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观察,发现两药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刘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采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不同部位类型锁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32例锁骨不同部位类型的骨折,分别采用外1/3骨折用锁骨钩钢板,中1/3和内1/3长斜形、粉碎性骨折用重建钢板,中1/3和内1/3横形、短斜形骨折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 32例锁骨骨折病人根据不同部位类型骨折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全部达到临床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5.2天,无骨髓炎、骨不连,外观正常,上肢肌力及功能正常.结论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不同部位类型的锁骨骨折,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愈合快等优点,是锁骨骨折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黄林;彭世民;彭龙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紧急抢救病人中更为突出,为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给抢救赢得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现将几种难穿刺静脉的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赵文新;元敏子;张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的相互影响以及SLE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及妊娠期的处理,提高围产质量.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收治的32例妊娠合并患者,其中选择性妊娠18例,非选择性妊娠14例,妊娠期予不同剂量泼尼松控制病情,分析比较2组患者妊娠期病情的变化和妊娠的结局.结果 非选择性妊娠组在孕期出现狼疮活动比选择性妊娠组严重,非选择性妊娠组的妊娠丢失率、早产率较选择性妊娠组显著增高(P<0.05),而新生儿存活率及新生儿体重则较选择性妊娠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结论 对妊娠合并SLE患者而言,妊娠和SLE互为不利因素;在病情缓解期选择妊娠并合理治疗将使母婴安全性明显增高.
作者:蔡白芒;吴武忠;吴素芳;许百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随着我国老年社会的到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热量、高蛋白质、高脂肪),使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高达12%左右.以我干休所为例,全所有老干部60人,糖尿病人多达14人,发病率占23.3%,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作者:梁园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现代颅脑交通伤的特点以及急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颅脑交通伤241例,其中男185例,女56例.本组轻型颅脑伤129例,中型83例,重型29例.结果 本组急诊清创缝合84例,四肢骨折手法复位固定42例,气管切开12例,气管插管6例,死亡17例,CT扫描127例,病情稳定后均入院进一步处理.结论 ①城乡机动车辆急剧增多以及公路交通不断发展是颅脑交通伤高发的主要原因,其特点是伤性重、合并伤、并发症多、死亡率高.②重视院前急救,正确处理严重合并伤与休克,为病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③加强道路安全教育,提高颅脑交通伤急诊救治水平.
作者:王克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自2000~2006年共收治6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9例,我们对患者产生恐惧的心理因素和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根据产生恐惧心理的不同因素,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得患者早日康复,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高丽华;薛秀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国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是由于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一种表现.卫生资源包括以卫生技术人员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和以医疗设备等为代表的物资资源.卫生资源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权密切相关.人人享有平等的生命健康权,所以卫生资源的配置亦应体现出公平合理的原则.但是,目前我国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
作者:姚玲亚;姚玉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元月~2006年6月间我院收治上消化道出血199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1240例,手术治疗178例;门脉高压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528例,手术治疗386例;胃癌、胃间质瘤及十二指肠肿瘤出血39例,手术38例;肝癌并消化道出血7例;不明原因出血178例;其中以内镜诊断确诊1705例.结论 明确诊断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内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适时选择手术治疗能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愈率,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
作者:胡爱民;郑祖祥;曾长江;苏域;尹必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速碧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级,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予血栓通、神经营养剂并加上阿斯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14天,每天1次,速碧林(低分子肝素)0.4ml每12小时腹壁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7天.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血功能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针灸联合速碧林(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作者:欧阳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的FD患者138例,对入选病例询问消化不良症状(包括腹胀、餐后饱胀、早饱、腹痛、嗳气、恶心、呕吐等7项),并为患者症状积分.同时以我院体检健康成年人11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结果 FD者中37.7%有抑郁症状,34.7%有焦虑症状,28.9%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男女间无差异.FD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伴焦虑抑郁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较非焦虑抑郁状态者显著增高(P<0.01),消化不良症状程度与SAS、SDS标准分呈正相关(r=0.531,r=0.467,P<0.05).结论 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与FD发生有关.
作者:连传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MID是老年人常见的,通过治疗后某种功能可以恢复的痴呆.本文对130例经CT诊断为多发性脑梗塞患者,用HDS进行智能检测发现42例符合MID,现对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邓立民;唐冬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护理职业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医药卫生领域的特殊表现.我们时代的医德核心,是在共产主义思想领导下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人员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也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它反映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护士的文化素质,是衡量护理道德的标准.在社会主义新时代里,护士仍需要成为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下面谈一点护理道德的粗浅体会.
作者:张国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及对照人员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Ia-807基因多态性,探讨该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28例脑梗死及128例正常人的GP Ia C807T基因型.结果 在安徽地区汉族人群中,脑梗死组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T80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都有对照组(χ2=4..34,P<0.05).结论 在安徽汉族人中,血小板膜GP Ia T807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病人的遗传危险因素.
作者:孙震;王爱玲;余元勋;冯俊;杨春;程景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普遍存在的严重疾病,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及高龄人口的增加,脑卒中的患病率也将明显增加.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脑卒中均占死亡原因的第二位.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急性脑卒中353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宋丰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急腹症,近几年来发生率有所增加,诊断一般不难,误诊亦非少见.为提高异位妊娠诊断正确率,缩短病程、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异位妊娠320余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31例误诊病例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柳春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依据亚低温脑保护理论结合实际应用控温毯、控温帽配合内科常规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探索亚低温脑保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
作者:郭大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