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调查

连传朋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抑郁, 焦虑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的FD患者138例,对入选病例询问消化不良症状(包括腹胀、餐后饱胀、早饱、腹痛、嗳气、恶心、呕吐等7项),并为患者症状积分.同时以我院体检健康成年人11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结果 FD者中37.7%有抑郁症状,34.7%有焦虑症状,28.9%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男女间无差异.FD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伴焦虑抑郁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较非焦虑抑郁状态者显著增高(P<0.01),消化不良症状程度与SAS、SDS标准分呈正相关(r=0.531,r=0.467,P<0.05).结论 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与FD发生有关.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临产后骨盆出口径线的临床分析

    骨盆是分娩三大因素中的重要因素,骨盆狭窄是造成难产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对分娩预后作出估计时首先要了解骨盆是否有异常.临床中我们发现出口横径为7.5cm临界狭窄的产妇,胎儿体重在2750~3400g,均能顺利分娩.本文就45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出口横径做了临床分析.

    作者:郑美萍;吴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例细辛脑致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的救治与护理

    细辛脑是一种对抗组胺、乙酰胆碱缓解支气管痉挛起到平喘作用,对咳嗽中枢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药物,临床广泛应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少数可有轻微副反应,如口干、头昏、恶心、胃不适等.本文报导1例因输注细辛脑致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经及时救治护理,康复出院的病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罗儒英;吕应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围产期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了解围产期中孕产妇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现状,对于围产期保健工作如何为孕产妇更切实地提供服务这一问题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传授健康知识和医疗知识,满足病人健康需要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孕产妇的健康要求,我科对1500例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亚低温脑保护技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

    依据亚低温脑保护理论结合实际应用控温毯、控温帽配合内科常规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探索亚低温脑保护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

    作者:郭大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脑卒中353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普遍存在的严重疾病,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及高龄人口的增加,脑卒中的患病率也将明显增加.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脑卒中均占死亡原因的第二位.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急性脑卒中353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宋丰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36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36例异位妊娠误诊原因.方法 将36例误诊原因分别从病史采集、未婚及带宫节育器妇女检查、忽视必要体检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3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为异位妊娠,其中输卵管妊娠32例,卵巢妊娠4例.结论 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认识,重视必要辅助检查,减少异位妊娠误诊的发生.

    作者:杨英会;郎俊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脉栓通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脉栓通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容量、改善缺血区血液供应等作用.我们通过对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观察,发现两药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刘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护理工作中的言谈礼仪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正如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两样东西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可见,诚恳、体贴、礼貌的语言对病人来说犹如一剂良药.如果护士能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通过言谈给病人启发、开导、劝说、鼓励,解除病人的精神负担和顾虑,这就发挥了语言的治疗作用,收到医药不能及的效果.

    作者:王杨;齐金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凝血状态改变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测定过敏性紫癜患儿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前后各项凝血指标.结果 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后患儿各项凝血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改善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且还可能对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有帮助.

    作者:罗桂平;叶小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结核性脑膜炎39例诊疗回顾性分析

    我院1997~1999年间收治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称结脑)43例,其中住院资料较完整的39例,现就诊断治疗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乐音广;刘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临床分析(附1992例报告)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元月~2006年6月间我院收治上消化道出血199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1240例,手术治疗178例;门脉高压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528例,手术治疗386例;胃癌、胃间质瘤及十二指肠肿瘤出血39例,手术38例;肝癌并消化道出血7例;不明原因出血178例;其中以内镜诊断确诊1705例.结论 明确诊断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内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适时选择手术治疗能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愈率,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

    作者:胡爱民;郑祖祥;曾长江;苏域;尹必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采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不同部位类型锁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32例锁骨不同部位类型的骨折,分别采用外1/3骨折用锁骨钩钢板,中1/3和内1/3长斜形、粉碎性骨折用重建钢板,中1/3和内1/3横形、短斜形骨折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 32例锁骨骨折病人根据不同部位类型骨折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全部达到临床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5.2天,无骨髓炎、骨不连,外观正常,上肢肌力及功能正常.结论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不同部位类型的锁骨骨折,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愈合快等优点,是锁骨骨折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黄林;彭世民;彭龙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紧急气管插管236例体会

    紧急气管插管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急性呼衰、呼吸肌麻痹和呼吸抑制性疾病的重要应急措施.及时有效的气管插管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减低病残率和病死率,是急诊科医生承担的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日常工作.

    作者:胡壮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以前常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我院于2002年开始应用盐酸氯卡因于臂丛神经阻滞,特别是短小的上肢手术,现报告其阻滞效果如下.

    作者:倪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创伤性脾破裂的手术配合与体会

    创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见于交通事故、工伤等所致腹部闭合性损伤,常伴有大量腹腔内出血及休克,如不及时手术处理可危及生命.故此,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必须符合高节奏、高效率的发展要求.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脾破裂病人45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脑卒中的不良生活方式调查与健康教育

    目的 为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建立健康行为及生活习惯.方法 采用病历回顾研究及当面交谈,对62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从年龄、性别、有无嗜烟、嗜咸、喜食高脂饮食等几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嗜酒(53%)、嗜酒(50%)、嗜咸(45%)、喜食高脂食品(17%)等四方面均与脑卒中发病密切相关.结论 只有通过护理健康宣传,积极干预,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才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作者:李萍;李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型细胞收集仪对血尿的诊断意义

    大多数泌尿系统肿瘤可产生血尿,如在血尿中找到肿瘤细胞,将有助于早期诊断,标本的收集是一关键.我院自2006年4月份以来,对25例血尿患者的标本用脑脊液微型细胞收集仪收集,并且与传统离心沉淀法做同步对比.本文就其操作与结果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收集护理信息途径

    护理信息是确定护理诊断和制定护理计划的重要依据,它来源于患者家属,同时又以相应护理程序为框架,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开展使护理程序与护理信息相关更密切,这就要求收集到临床护理信息必须真实全面.

    作者:姚兰芝;殷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

    新生儿窒息指的是新生儿出生后,只有心跳而无呼吸或仅有间隙性不规则浅表呼吸者.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及脑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抢救及时,如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致死.我院1966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有新生儿窒息143例,分别采用联合用药治疗51例,单纯气管插管治疗92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洪莲花;金正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中双腔导管并发症的防护措施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净化的必要条件,血管通路分为两种,临时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而经皮穿刺静脉置管应用越来越广泛,是临床上临时血管通路的主要方法.因其痛苦小、保留时间长、血流充足,所以成为各种血液净化治疗的首选,而其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

    作者:刘俊霞;史静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