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东;郭莉
嗜酒和吸烟一样有害于健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忽略了酒精对健康的危害,特别是慢性酒精性肝病在一些地区已成为第二大肝病.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紊乱与不良生活习性,我国成年人人群中嗜酒者显著增多,酒精性肝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作者:任燚;肖庆贵;邬吉伟;陈大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就业前掌握护理操作的一条重要途径.我院担负着大本、大专及中专护校生的临床带教任务,在多年的带教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输液操作规程中未涉及到的细节问题,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很受护生欢迎,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作者:田沛云;常向红;曹亚珍;武海霞;赵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中药引经理论机理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从已知的实验研究结果和临床应用效果中分析、推理和归纳出引经理论的机理.结果 经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发现引经中药能提高药物靶向性,提升药效.结论 在中医引经理论具有科学性还需要更全面、更系统的研究.
作者:吴佳升;王晓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近几年,随着农村畜牧业的发展,5年来,笔者所在地区布氏杆菌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总结我院2008年2月1日~2008年3月15日的5例布氏杆菌病住院病例,均出现了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治宽;赵为民;赵桂清;李宝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手外伤易至掌、指骨骨折,骨周围的结构复杂、功能精细,如何做好骨折复位内固定及终恢复手的功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若治疗不当易发生畸形愈合、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功能的恢复,手术治疗可早期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恢复手功能.
作者:胡安书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核心,是手术室的核心工作.自2004年以来,我院手术室经过护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实践体会到:手术室必须建立科学的、完整的护理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护理质量标准,通过手术室关键护理过程控制,使科室向着重质量、重安全、重服务的方向发展,从而提供优质、准确、高效的手术护理服务.
作者:石志红;方丽;孔凡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发病率很高,随着年龄增大,TIA发病率增加,65岁以上时明显增加.TIA虽症状不重,但预后堪忧.
作者:郭艳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对应用带锁髓内针结合钢丝、克氏针等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应用带锁髓内针与钢丝、克氏针等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38例,其中闭合骨折20例,开放骨折18例,选择长短粗细合适的髓内针,应用髓内生根技术,将针尾击入松质骨部分.结果 平均随访15个月,均骨性愈合,1例原伤口感染,2例骨折延迟愈合,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本组优良率97 4%,肢体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带锁髓内针结合钢丝、克氏针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小切口直视下复位,一次固定成功,使固定更坚强,更稳固,内固定不占用更多的软组织空间,感染率低.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不剥离骨膜和过多的软组织,减少骨及软组织外套的血运破坏,有利于骨折愈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不需要特殊器械和C臂X线机,适于基层开展,同时避免医护人员和患者受到放射性损害.采用髓钉生根技术明显减小骨折端的异常活动,减少了骨不连的发生,也减少了断钉的发生,是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穆峰;王宏章;赵振宇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冻干粉针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的6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和丹参冻干粉针,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其他基础治疗两组相同,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5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冻干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王宏心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甲氧氯普胺用于治疗溃疡病等胃肠道疾病,有很好的止吐及改善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的作用,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一些不良反应报道特别是锥体外系反应逐渐增多,现将这几年我院遇到的10例此类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李隆桂;谢亚凤;李巧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1 临床资料出生一个健康又聪明的孩子,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优生优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口的质量,防止不良素质人口的出生.影响出生人口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围产期因素尤为重要,主要是胎婴儿的缺氧,缺氧可致脑神经细胞和大脑皮质的损伤,从而造成胎婴儿的健康缺陷.
作者:傅军雄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评价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测效果,降低院内感染.方法 以我院2007感染管理方案及元月~12月医院感染监控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全年共出院病人13482例,发生医院感染298例,感染率2.21%,比2006年下降0.7%,漏报17例,漏报率为5.7%,比2006年下降5%,其他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结论 加强管理与监控能降低院内感染率和漏报率,制定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晶;李丽华;王莹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矾冰液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治疗Ⅲ~Ⅳ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Ⅲ~Ⅳ度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清洗创面后,观察组34例分别矾冰液、康复新液湿敷创面,对照组34例用硫酸庆大霉素、康复新液湿敷创面.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比对照组少,愈合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为91.1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矾冰液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治疗Ⅲ~Ⅳ度放射性皮肤损伤,在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促进损伤皮肤愈合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作者:魏晓琦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加强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病室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引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对病室的空气、医疗护理操作、用具及医护人员的手等方面加强消毒管理,才能控制医院感染.结论 严格无菌操作,规范监测管理是降低及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熊晓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角膜屈光手术种类繁多,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是目前治疗屈光不正的前沿课题.本文就其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临床应用效果及适应证作一综述.
作者:田一妮;瘳新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减少烧伤削痂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 将42例烧伤患者分成两组:烧伤切削痂创面(治疗组,n=31)采用肾上腺素溶液1:20万(5μg/ml)湿敷3次,局部湿敷生理盐水为对照组(n=23)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结果 治疗组渗血点主要为散在分布,术中平均每1%烧伤面积切削痂出血量为(15 9±5 6)ml,平均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56.8±10.9),术后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治疗组.治疗组湿敷后0.5h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及脉搏升高(P<0.01或P<0.05).结论 烧伤创面湿敷肾上腺素(5μg/ml)可明显减少削痂术中出血量,该方法使用方便,不失为大范围切削痂术的有效止血方法之一.
作者:吴月艳;王玉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慢性疾病已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这类疾病主要原因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如吸烟、高脂饮食、缺乏锻炼、工作压力大等引起,以慢性病预防控制为切入点,转变健康服务模式,减少疾病发生,成为目前健康体检工作的首要任务[1],我院体检中心通过两年多的时间对体检者加强健康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者:赵月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心肌梗死(AMI)患者越来越多,分析其临床特点,很有意义.笔者对本院2002年1月~2008年8月住院的30例75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一临床分析,以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提供临床依据,以防误诊、漏诊,指导防治.
作者:苗淑芳;赵瑞亭;李美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1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1例中表现为谵妄9例,抑郁8例,认知障碍4例.经过治疗和护理,1例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好转出院,20例治愈出院.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进行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综合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蕴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伤情较重,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废,使患者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手术是颈椎骨折常用的治疗手段,手术危险性高,护理工作特别重要.
作者:刘玉霞;康丽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