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19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检测结果分析

黎灿

关键词:手足口病, 患儿, 心肌酶检测, 学龄前期儿童, 预后良好, 心肌损害, 流行, 临床意义, 婴幼儿, 死亡率, 收入, 疾病, 分析
摘要: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预后良好,HFMD流行时伴随较高的死亡率,该病可引起心肌损害.我市2008年5月份出现该病流行,现对收入我院的219例HFMD患儿进行心肌酶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模拟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教学有其特殊性,在教学中应注重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开展模拟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武凤玲;武文翠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终止12~16周妊娠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中,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妊娠12~16周、胎儿双顶径小于40mm,要求终止妊娠无药物禁忌的孕妇,随机分为三组,均口服米非司酮150mg,24h后分别给予米索前列醇空腹口服600μg;阴道后穹窿放置600μg,舌下含化400μg,观察终止妊娠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结论舌下含化组具有米索前列醇用药量少,终止妊娠所需时间短,胃肠反应及寒战、发热等副反应低等优点.

    作者:陈春华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骨盆骨折的护理

    骨盆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意外摔伤或高处坠落等,多伴有合并症和多发伤,常合并休克、尿道损伤、腹腔脏器损伤,为降低骨盆骨折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死率,现将我科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47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博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40例脑型疟疾病人的护理体会

    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脑型疟疾40例,由于病情重,变化快,合并症多,死亡率高,护理工作特别重要.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田伟美;张斌;陈永真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将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结果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无影响.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分娩镇痛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徐凯;崔立然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尿路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尿路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本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期间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 805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0.5%,其中以大肠埃希细菌为常见,其次为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等.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为多见(占9.06%),其次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结论 尿路感染细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及菌常见.

    作者:赵红艳;孙彦平;葛琳娜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25例临床观察

    目的 和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比较,观察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3年来选择经头颅CT检查,出血量大于30ml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采取知情同意自愿手术的原则,为25例脑出血患者施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术中给予尿激酶3万U血肿腔注射.持续引流,3d复查头颅CT,在血肿量小于10ml后拔除穿刺针.术中、术后连续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能有效减轻血肿的占位、压迫效应,减轻肢体功能损伤,有利于患肢功能重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在重症患者能防治脑疝形成,延长生命.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器才简单易购、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通过手术实践和疗效观察我们认为县级基层医院具有开展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条件,可以在县级医院推广;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疗效优于传统保守治疗.

    作者:赵长青;杨旭莲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目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仍以手术为主,但存在手术后创面大且修复慢、术后炎症反应重、可再次复发等缺点,由于该手术后缺损创面较大,难以直接用局部结膜转移完成创面修复,近年来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修复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后的创面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裴化维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微波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7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134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用微波消除尖锐湿疣病灶后在基底部局部注射干扰素300万U,每3天一次,连续7次.对照组64例单用微波消除病灶.2个月以后观察结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7%,复发率13%,对照组治愈率51.5%,复发率48.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微波加干扰素局注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治愈率,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钟伟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宫腔镜检查与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宫腔镜检查与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诊断治疗效果好的优点,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现将我院2004年8月~2008年7月,1200例宫腔镜检查与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小结如下.

    作者:张跃莲;廖丛贤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疏血通联合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加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42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和洛汀新,对照组给予洛汀新,观察两组治疗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压(BP)、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C、TG、UAER明显降低(P<0.05).结论 疏血通和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疗效显著,能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作者:王建伟;李利锋;许白生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HBsAg两种筛检方法的一致性评价

    目前国内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LISA)筛检,主要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BsAg)方法,随着近年胶体金法试剂盒上市,又为我们对HBsAg的快速筛查,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法,为了对胶体金法的深入认识和了解,笔者用ELISA法和胶体金法对302份血样进行HBsAg筛查,对检测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发现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极强,报告如下:

    作者:李会涛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长期应用阿斯美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方法,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治疗工作.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90例)同时给予阿斯美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氨茶碱治疗.结果 阿斯美治疗组在改善呼吸困难、FEV1及血气分析指标方面明显优于氨茶碱治疗组.结论 阿斯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疗效明显,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王琼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纳洛酮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寻找更为有效的抢救急性酒精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治疗手段.方法 选择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0例,联合使用纳洛酮和胞二磷胆碱,并与单用纳洛酮组20例对照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联合使用纳洛酮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组较单用纳洛酮的对照组有更短的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应用纳洛酮和胞二磷胆碱治疗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效果好、副作用少.

    作者:陆时运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蛇咬伤12例

    我国毒蛇种类很多,其中主要的有眼镜蛇、眼镜王蛇、竹叶青、烙铁头、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我院地处农村,2001~2007年收治的12例毒蛇咬伤患者均为蝮蛇咬伤,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前进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弹性绷带在小儿脑性瘫痪手精细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手精细功能训练是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作业疗法训练中的重要部分.脑瘫患儿手姿势异常,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拇指内收、手指伸展不充分.由于训练对象是儿童,不听指令,训练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经过临床实践在训练中应用弹性绷带,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华;章咏华;梁松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它既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医院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财务管理工作谈几点做法.

    作者:石奇伟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1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老式(腹壁切口纵式)剖宫产与新式(腹壁切口横式)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来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自1996年到2007年所收治的1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析,其中2例做的是腹壁切口纵式剖宫产,9例为做的是腹壁切口横式剖宫产.结果 子宫内膜的种植是本病主要的发病原因.结论 尽量减少剖宫产率,术中避免或尽量减少子宫内膜的种植,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行病灶挖除.

    作者:黄敏;余冬娥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盐酸格拉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增加痛苦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盐酸格拉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是否具有增强预防PONV的效果.

    作者:王贵罗;樊顺克;杨德军 刊期: 2008年第29期

  • 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附16例报告)

    目的 研究采用FCA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方法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人缩小肿瘤,降低分期,行手术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疗效分析研究.方法 用FCA化疗方案对16例病人进行3~4个周期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恢复顺利,预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采用新辅助化疗后,使病人肿瘤缩小,分期降低,抑制癌细胞增殖,能够有机会进行手术治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作者:徐彦;吴俊卿;张忠国;李龙泽;张桂萍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