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秋
近几年,根据体表疮疡的特点,我们采用中药酊剂治疗26例体表疮疡患者,初步显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桂菊;代丽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惊厥性疾患,约有50%的复发倾向.由于小儿体质特殊,易出现发热性感染性疾病,若于发热病开始即使用地西泮口服,连服2~3d或直到本次原发病体温恢复正常为止;或长期口服丙戊酸或苯巴比妥,但这些药都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由于热性惊厥有明显的诱发原因,它发生在热性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时,所以我们可从控制脑部体温升高过快着手,寻找一种特殊的预防热性惊厥的方法--降温帖.
作者:项兆蕊;李国敏;高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本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现状,制定综合防治对策.方法 通过门诊和深入社区,对400名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病程、认知程度、治疗现状及并发症、住院费用等参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高血压认知程度低,多数不规律服药,基本控制率仅22.6%,心脑血管并发症高,4年内住院达47.2%,住院费用达100余万元.结论 应采取政府参与、医院专家指导、社区医生健康咨询、长期深入的健康教育、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医疗保障的经济支持等综合防范措施.从而提高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节约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
作者:王立勤;王利民;武立昕;赵瑞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对1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每日1次的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首次透析治疗时间2h,第2次透析治疗时间3h,以后每次透析治疗时间4h,分别于治疗后1周、2周作疗效评定.结果 1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7例痊愈,2例好转,1例因病情较重转院.治愈率70%,总有效率90%.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下降均非常显著(P<0.001),随访3个月至1年,痊愈8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论 间歇性血液透析是成功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新明;贺应琼;刘泽秀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盐酸奈福潘治疗术中寒战的有效率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中发生寒战产妇100例,当发生寒战时,给盐酸奈福潘10~15mg,分别于1、5、10min观察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就术中发生呕吐防止误吸采取了预防措施.结果 奈福潘治疗术中寒战分别于1、5min消失率达90%、98%,总有效率达100%.呕吐发生率达21%.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没有发生误吸等并发症.结论 奈福潘可作为治疗术中寒战的首选药物,但发生呕吐不容忽视,重在预防.
作者:徐丽;徐秀凤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急救和佳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和护理体会.结果 24例患者痊愈出院20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2例.结论 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可以增加治愈率,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和继发性感染的发生;详尽的心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雪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乳膏和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乳膏和夫西地酸乳膏外涂,分别在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87%,B组有效率88%,C组有效94%,三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夫西地酸乳膏主要是对金葡菌有高效的选择性和抗菌活性的药物,对常见细菌性皮肤病的疗效优于红霉素软膏和莫匹罗星乳膏.
作者:赵延东;张海霞;李鸿馨 刊期: 2008年第27期
肾活检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肾活检是有创的检查手段,对护理配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科于2004年6月~2007年10月对86例肾脏病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了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经过精心的观察与护理,保证了肾穿刺的顺利开展和成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潘志云 刊期: 2008年第27期
阿托品为抗胆碱药,能对抗有机磷中毒病人体内蓄积的乙酰胆碱所致的毒碱样作用,缓解支气管痉挛,抑制腺体分泌,防止肺水肿,对抗呼吸中枢抑制.其抢救用药原则是:早期、足量、反复、持续和快速阿托品化.阿托品化出现的时间越早、死亡率越低,目前认为,在4~6h内应达到阿托品化,超过12h则预后较差.临床上对阿托品化后出现的躁动,中毒时出现的幻觉狂躁护理,往往有较大难度,如缺乏适当有效的措施,可能会发生意外,现介绍阿托品化的判断及躁动护理体会.
作者:王丽萍;吴玉梅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一类常见的急危重症综合征,其病情凶险、变化快、病情复杂,抢救稍不及时或者措施不得力,极易导致死亡.为此,必须争分夺秒做到全面细致、周到的救护,对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对我科2006年9月~2007年12月54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护进行初步分析探讨.
作者:林玉英;吴成梅;庄雪珍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有效分析颈部淋巴结的CT与MR的各种检查方法,评价转移性淋巴结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05年3月~2008年4月间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明确诊断患者300名,对所检查的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数据做了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CT的检查中,转移性淋巴结中等度均匀性强化占70%以上,有中心坏死的淋巴结占有的比例虽然少,但具有很高的影象特异性.在MR检查中,组织间的分辨率高,提高淋巴结的检出比例,尤其对可疑淋巴结ADC的值测定,转移性淋巴结的平均ADC值为(1.09±0.11)×10-3mm2/s左右;在MR波谱分析中,肿大淋巴结及周围组织的代谢产物,胆碱和肌酸的数值明显增高.结论 头颈部恶性肿瘤致颈部早期淋巴结转移非常多见,采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分析转移性淋巴结的CT与MR的影像诊断,采用科学的检查方法,正确认识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影像学特点,对有效地鉴别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非常重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孙占友;陈国财;安粤生 刊期: 2008年第27期
恶性肿瘤合并重度水肿患者皮肤极易出现压疮,此类患者的皮肤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和难点,我院根据本疾病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素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索直接测定蒸馏酒中锰的火焰原子吸收法.方法 应用火焰塞曼偏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采用塞曼扣背景,波长279.6nm,灯电流5.0mA,狭缝1.3nm,气体流量空气15.0L/min、燃气2.0L/min、测量高度7.5mm.根据酒样的乙醇浓度配制相应以乙醇浓度为溶剂的锰标准系列溶液,测定吸光度,与样品吸光度比较,测定酒样中锰的含量.结果 线性范围为0.05~5.00mg/L,回归方程Y=0.2900 X+0.0116,相关系数r=0.9999,低检测浓度为0.009mg/L;准确度:酒样中分别加入0.50mg/L的锰,测得其回收率为95.0%~105.0%,平均99.6%;精密度:在0.682mg/L、0.873mg/L、0.733mg/L浓度下测得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6%、1.0%、1.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相关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为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就我院治疗的110例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对发病的病因及其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汪德清;王世春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引起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原因.方法 对收治的30例IUD异位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IUD异位的主要原因是哺乳期放置.结论 对剖宫产及正常产后放置IUD时间应严格掌握,加强对卫生人员的培训是减少IUD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黄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干性湿疹又称冬季瘙痒症,在老年人中较多见,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现将我科治疗的5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雷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互联、资源共享为医学界实现现代化健康教育提供了技术保证.健康教育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未来医学的补充.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宽带网络建立,用以上技术进行健康教育也将成为适用型方式.这将需要我们从事医疗、护理的医务人员,把健康知识、防病知识、自我保健知识等定时、不定时进行整理,通过以上途径、技术或面对面到社区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武颖;刘晶惠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沟通技巧在当前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情况以便采取相应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方法 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及县中医院从事临床护理的人员就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沟通技巧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沟通技巧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在沟通技巧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不当.结论 各类各级医院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理论知识水平;促进护理人员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的良好运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格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糖尿病消化道运动功能异常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食管测压方法观察了109例糖尿病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异常改变,旨在探讨糖尿病对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楠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复合脉冲磁性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复合脉冲磁性治疗组(脉冲磁疗组)和对照组,脉冲磁疗组在常规治疗(抗感染、氧疗、气道管理、退热等)基础上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加药贴敷治疗(每天1次,贴敷2部位,每次25min,连续治疗3d),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复合脉冲磁疗组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等临床征状和体症均较对照组缓解快,持续时间短.复合脉冲磁疗组有效率88.09%,对照组54.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支气管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研究应用.
作者:徐元波 刊期: 2008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