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思考

姜肖飞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 服务工作, 读者
摘要:笔者分析医院图书馆利用不足的原因,从提高馆员素质,资源建设、人性化服务、开拓服务领域等等方面探讨了医院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丙肝患者的检测及预后

    通过对丙型肝炎感染献血者追踪调查结果的分析,从血清学和病理学变化方面对丙型肝炎患者预后作一综述.

    作者:廉加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ICU经口气管插管的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是临床上为抢救危重患者而建立起来的人工气道,是目前救治急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病人机械通气的急救措施之一,做好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作者:李利平;张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石榴酒、蜂蜜酒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比较

    本文通过对石榴酒、蜂蜜酒中矿物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等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阐述了这两种果酒的共同营养特点和各自独特的营养价值.

    作者:濮智颖;翟文俊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简论人事制度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做法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面对改革后利益格局的调整,如何面对生存和发展的重重困难,如何面对优胜劣汰的严峻局面,用思想政治工作去引导,促使人事制度改革的积极稳妥、全面推进,是人事制度改革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高度重视,认真探索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律.

    作者:王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分别测定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观察其斑块特征.结果 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脑血管疾病组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1).结论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早发现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远琼;柳超平;易小红;斯轶凡;彭小宇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利用氨茶碱静滴,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以确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以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对照组缓解快、持续时间短(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P<0.01).结论 细辛脑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优于氨茶碱.

    作者:陈淑香;冯改梅;赵桂清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用ELISA与PCR法检测弓形虫所致异常妊娠的比较

    弓形虫感染在我国流行范围很广,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弓形虫感染的报道[1].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以通过胎盘危及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先天畸形与缺陷,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贾运民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23例无症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病因分析

    目的 分析23例无临床症状而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的基础病因.方法 23例患者均因体检发现心电图有LBBB,行心超、胸片、血脂、血糖、心肌酶及冠状动脉造影(±左室造影)等检查,确定其病因.结果 23例无症状LBBB患者中,扩张型心肌病(DCM)7例(30.4%)、冠心病5例(21.7%)、高血压心脏病3例(13.0%)、主动脉瓣病变2例(8.7%)、风湿性心脏病及心肌炎各1例(4.4%)、无明确病因者4例(17.4%).结论 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心电图表现为LBBB者常见于DCM,其次为冠心病与高血压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亦可出现,部分病例无基础病因可寻,出现于健康人群;冠心病患者中冠脉病变主要出现于左前降支,占80%.

    作者:贾国力;赵瑞军;王海珠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因素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建立,在诊治危重患者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ICU)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医疗手段应增加,引起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增大.

    作者:于立新;陈祥鸣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口服降糖药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采用晚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方法,治疗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38例,随访观察3个月,总结如下:

    作者:田恒文;牛爱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进展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生性疾病,2005年初几个不同的研究组在PV患者中发现了同样的JAK2突变,该突变可能导致PV的发生.新近,证明JAK2突变存在于几乎所有的PV患者,因而成为本病一个敏感的诊断标记.传统的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方法存在许多毒副作用,PV患者中JAK2突变的发现为真红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笔者就近年来关于对JAK2突变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晓民;梁勇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浅谈医院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其防范措施

    我院是一所面向社会开放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800张,实际开放1000张,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IS)的建立,使医院的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张玲;杜金霞;徐磊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水囊填塞宫腔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主要研究避孕套和导尿管自制水囊填塞宫腔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寻求更为简便、经济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产后出血患者6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避孕套及导尿管自制水囊插入宫腔,注入250~400ml生理盐水膨胀水囊,利用水囊均匀的压力压迫开放的子宫静脉窦,达到快速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治疗产后出血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操作完成时间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止血所需时间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控制产后出血的有效率研究组为96.6%,对照组73.3%.结论 自制的避孕套水囊填塞宫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快速,是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一种应急、快速止血的简易方法.

    作者:唐惠英;唐玉云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持续胃肠减压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消化内科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肠梗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造成的腹胀、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必须采取持续胃肠减压术.

    作者:闫秋丽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失眠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几乎每个人都遇过失眠.近期研究表明,失眠发生率为女12.8%,男9.7%[1],由于睡眠不好,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及情绪,遇事容易冲动,白天精神疲倦、头胀头昏等,甚至引起其它问题.

    作者:雷早;黎文云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浅谈对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是机体对事物的特殊反应,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极其多变的.

    作者:姜秀;任青敏;董亚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因支气管炎和鼻窦炎,并伴有舌下腺肿大入住我科,采用两种药物静脉滴注,第一组左氧氟沙星200mg+5%葡萄糖250ml(杨子江药业生产,批号07122801,规格0.1g/2ml),第二组(头孢曲松钠)2.0g(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801246、规格1支2.0g)+10%葡萄糖300ml,一日两次.

    作者:安国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肺心病患者长期氧疗的护理体会

    肺心病是寒冷地区多发病之一,大多由慢性阻塞性疾病引起,常伴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且持续严重的缺氧是导致肺心病患者呼吸衰竭与右心衰竭的重要因素,因此,及时合理给予氧气吸入是治疗肺心病慢性呼吸功能不全以及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彩云;许秀梅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心肌损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心肌损伤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病理改变.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对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有较大影响.但由于心肌结构及功能的特殊性,心肌损伤的检测受到较多的限制.本文就心肌损伤检测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凤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期发现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听路损伤并干预

    目的 观察小儿脑损伤综合征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期发现听路损伤并比较不同干预时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0例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检查.结果 刺激强度80dBnHL 20秒/分刺激条件下,260例中91例异常,异常率为35.0%;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39例,均给予脑活素、胞二磷胆碱静脉点滴,姿势异常者给予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1000U)每日一次,15天一疗程,配合经络导平耳门刺激等综合治疗;结果两组干预效果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一岁内开始干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一岁后开始干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一岁内干预者.结论 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并听力障碍早期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及早干预可预防耳聋发生.

    作者:李红叶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