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协会
  • 国际刊号:1671-7821
  • 国内刊号:11-4855/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5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189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 护理学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2008年26期文献
  • 失眠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几乎每个人都遇过失眠.近期研究表明,失眠发生率为女12.8%,男9.7%[1],由于睡眠不好,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及情绪,遇事容易冲动,白天精神疲倦、头胀头昏等,甚至引起其它问题.

    作者:雷早;黎文云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素质的培养

    急诊科作为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接诊与接待的都是紧急危重病人和身心急躁的家属.这就要求急诊科护士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首先要热爱急诊工作,并有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技术及健康身体,细心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团结合作精神,才能保证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真正做到救死扶伤.

    作者:任青敏;董亚辉;姜秀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浅谈对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是机体对事物的特殊反应,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极其多变的.

    作者:姜秀;任青敏;董亚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急诊绿色通道中护理流程的优化

    阐述了急诊绿色通道中护理工作环节的通道运行中护理工作的3个关键环节,即:迅速评估,准确分类;密切观察,按需处置;及时联系,安全转运.急诊绿色通道的开通提高了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水平,方便了病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环节管理,以确保急诊通道正常运行.

    作者:虞巧君;陈春芹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护士如何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新型医疗技术的不断涌现,进入临床应用的数量也越来越大,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护理要求,致使护理模式的扩大,新的护理模式的形成和新的护理技术的不断改进,都给护士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武智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9例产后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产后失血性休克是因分娩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骤减而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是产科的急症,能否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直接关系到产妇的生命.

    作者:马丽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颈内静脉血透导管留置预防感染的护理干预

    血透患者导管感染将导致留置失败,使临床治疗变得困难,患者生命受到威胁,医疗费用增加[1].

    作者:芮静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镇痛分娩的术后护理

    镇痛分娩或减痛分娩术已受到广大孕产妇及家属的欢迎,我院自2000年开展至今,病员反映良好,减轻了分娩过程中的恐惧及疼痛,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张彦文;丁凤霞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极低体重儿的护理

    出生体重低于1500g小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小儿机体各系统发育不良、成活率较低,近年来我们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把重点护理放在极低体重儿生理解剖特征上,根据极低体重儿的生理特性进行细致护理,并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极低体重儿的成活率有了提高,近期随访效果好.笔者就我们的护理方法做一介绍.

    作者:宗瑞芳;余海涛;黄玉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不用止血带实施快速静脉穿刺技术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技术的改进方法.方法 370例患者随机分成A、B组接受静脉穿刺,A组采用不用止血带快速穿刺法,B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及疼痛的程度.结果 不用止血带实施的快速静脉穿刺与常规穿刺相比,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采取不用止血带快速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作者:田红霞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联合用药治疗三期褥疮的方法和护理

    褥疮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目前多采用传统的换药法,对一些较特殊的老弱和儿童其疗效并不理想,是褥疮治疗中的一个棘手问题.

    作者:余桂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浅谈临床带教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带教老师必须以身作则,树好榜样.

    作者:武秀莲;许秀梅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闭合性胰腺损伤23例护理体会

    目的 讨论胰腺损伤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1999~2007年间收治的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方法及观察和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效到位的基础护理,早期禁食,胃肠减压,术后充分有效引流,预防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的恢复、疗效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麦翠;谭湘玲;刘小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碘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

    骨折病人,由于特殊体位的限制及卧床时间长,身体局部受压过久,容易出现褥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这就要求护士加强责任心,认真按时做好皮肤护理可预防褥疮的发生.

    作者:刘小春;燕宏伟;周丽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建立人工气道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建立人工气道并连接呼吸机辅助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其它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建立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辅助治疗,建立人工气道后,如何固定好插管位置,如何防止人工气道套管脱出,人工气道气囊的护理、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人工气道的湿化等护理特点进行护理.结果 26例呼吸衰竭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后病情稳定,获得满意疗效,4例患者因合并并发症而死亡.结论 建立人工气道是治疗和改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掌握护理特点,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段幼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使用广泛的农业杀虫剂.在基层医院,有机磷农药中毒居各种急性中毒的首位.

    作者:赖庆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因较复杂,且在疾病过程中各种病理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病情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许秀梅;李彩云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肺心病患者长期氧疗的护理体会

    肺心病是寒冷地区多发病之一,大多由慢性阻塞性疾病引起,常伴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且持续严重的缺氧是导致肺心病患者呼吸衰竭与右心衰竭的重要因素,因此,及时合理给予氧气吸入是治疗肺心病慢性呼吸功能不全以及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彩云;许秀梅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浅谈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应该树立法律观念,认真学习<护士管理办法>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从中了解护理立法情况,对护理责任事故的处理办法等等,提高守法意识及风险意识,加强自律,规范护理行为,使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免在给别人造成伤害的同时使自己受到伤害.

    作者:陈丹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706例待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

    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随机抽查500例待产妇的心理状况,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00例均为临产产妇,其中初产妇350例,占70%,经产妇150例,占30%,年龄小18岁,大48岁.

    作者:冯海英;程小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使用微量泵输入尼莫地平注射液减少不良反应的探讨

    尼莫地平注射液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它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能扩张脑血管并改善脑供血,临床上广泛用于脑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但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不同的输液方法又对其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者:钱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小儿肠造瘘的护理

    肠造瘘是外科常用治疗方式,在小儿外科主要用于解除肠道梗阻,控制肠道炎症,挽救病人生命,为下一步更好的治疗做好准备.

    作者:杨玉荣;张文瑞;陈培芝;宋红霞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细节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质量是管理的永恒主题,护理质量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护理工作维系着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作者:杨秀锦;杨淑芬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术后应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术后的应用.方法 总结我院近年来胆道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的情况.结果 我院应用术后胆道镜检查和治疗520例,所有患者操作顺利,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其中3例因残余结石过大无法取出,经转上级医院行碎石后取出.结论 术后胆道镜应用操作简单、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能降低残石率,减少再次手术.

    作者:刘小兰;黄麦翠;李恒飞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ISO9001∶ 2000质量管理标准,规范护理管理.方法 引入ISO9001∶ 2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标准化、统一化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过程方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持续改进等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护理管理体系,保证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结果 护理管理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结论 ISO9001∶ 2000质量管理标准适用于护理管理.

    作者:曾学梅;李小林;陈友菊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重度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外科创伤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起关键性作用.

    作者:谢美娥;傅绿燕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小儿手术中巡回护士配合体会

    通过巡回护士在小儿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完美配合,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缩短了手术时间,使患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

    作者:江杰;刘正霞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两种先锋V皮试法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目的 评价华康牌(广州伟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快速过敏皮试仪做先锋V皮试的准确性.方法 在同一个病人身上使用同一批号的先锋V,同时做传统的皮试和皮试仪皮试,比较两种皮试法的结果差异.结果 100例患者中两种皮试方法均阳性者1例,两种方法均阴性者97例,传统皮试法假阳性、皮试仪皮试法阴性者2例,传统皮试法阴性、皮试仪皮试法阳性者0例.结论 华康牌快速过敏皮试仪对先锋V皮试准确、无痛、省时、高效.

    作者:解永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ICU经口气管插管的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是临床上为抢救危重患者而建立起来的人工气道,是目前救治急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病人机械通气的急救措施之一,做好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作者:李利平;张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心血管介入治疗42例的观察及护理

    随着介入治疗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科学.

    作者:张艳丽;蒋慧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持续胃肠减压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消化内科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肠梗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造成的腹胀、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必须采取持续胃肠减压术.

    作者:闫秋丽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6例救治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基层医院急诊科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尤其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

    作者:窦建新;徐琦;李凤梅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急症血液透析76例次临床分析

    紧急血液透析可以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蓄积的毒素以及过多的水分,迅速纠正电解质、酸碱紊乱,及时清除体内的药物及毒物,对于抢救危重患者疗效可靠.

    作者:张林丽;陈兵;张进松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外科治疗24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的手术探查适应证.方法 经肋间切口开胸进行手术探查,结扎漏气处,对肺表面2cm左右的破裂肺泡行钳夹或缝扎,术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24例术后肺复张良好,无漏气及出血,2例并发同侧肺部感染,经抗炎治疗后好转.结论 对肺大泡破裂引起的血气胸早期手术探查,其手术操作简单,能达到较理想疗效.

    作者:刘广民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药物性急性肾衰竭31例报告

    目的 了解不同药物肾损害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预后,提高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药物性急性肾衰竭的致病药物、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治疗结果.结果 引起肾损害的主要药物为氨基糖苷类(9例,29%)、头孢菌素类(6例,19%)和非甾体炎药(6例,19%),主要病理改变为间质性肾炎和(或)肾小管坏死,治愈率97%.结论 肾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尿毒症者应尽早开始透析治疗.

    作者:楚天舒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改良银质针松解术联合骶管注射及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银质针松解术联合骶管注射及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方法 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为银质针联合骶管注射及手法整复治疗126例,对照组为骶管注射及手法整复和中药治疗52例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愈显效率为84.1%,总有效率为98.4%,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慢性疼痛,采用银质针松解术联合骶管注射及手法整复治疗,疗效较快、治愈率高、操作简便,有利于基层推广,是目前非手术疗法佳首选之一.

    作者:王俊;曾景财;陈清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利福平涂抹治疗溃疡性口炎125例

    我院门诊两年来应用利福平粉、利多卡因溶液局部涂抹治疗溃疡性口炎125例,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潘广红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微创手术治疗尺桡骨骨折20例体会

    目的 介绍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前臂尺桡骨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20例尺桡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后尺桡骨髓内钉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13周,平均10.5周,1例骨折延迟愈合,未发生骨不连.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本组优10例,良7例,可3例.术后肘关节伸屈活动功能丧失约15~35°,平均17°,前臂旋前功能丧失10~50°,平均20°,前臂旋后功能丧失15~40°,平均31.5°.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是治疗尺桡骨干骨折的良好手术选择.

    作者:田智勇;赵滨;栾波;陈艺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PH、内镜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症状、PH、内镜三者关系.方法 对133例具有烧心、反酸、反食临床表现的患者分别进行症状评估、24h PH监测,对其中59例患者进行了内镜评估.结果 症状表现正常和轻度占48.1%,中度占33.8%,重度占18%;PH结果提示正常、轻度比例和重度比例高于中度;59例内镜检查结果,内镜诊断为食管炎占55.9%(33/59),内镜检查阴性占44.1%(26/59),食管炎中PH监测正常占15.1%,内镜检查阴性中PH监测异常占80.8%,症状评分表现为中重度,内镜损害为A、B级占71.4%,C、D级仅占28.6%,两者比较P<0.01.结论 GERD病症状、PH、内镜不呈正相关,需综合症状、PH、内镜三方面资料,或结合胆汁酸监测,才能作出准确诊断,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洪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23例无症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病因分析

    目的 分析23例无临床症状而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的基础病因.方法 23例患者均因体检发现心电图有LBBB,行心超、胸片、血脂、血糖、心肌酶及冠状动脉造影(±左室造影)等检查,确定其病因.结果 23例无症状LBBB患者中,扩张型心肌病(DCM)7例(30.4%)、冠心病5例(21.7%)、高血压心脏病3例(13.0%)、主动脉瓣病变2例(8.7%)、风湿性心脏病及心肌炎各1例(4.4%)、无明确病因者4例(17.4%).结论 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心电图表现为LBBB者常见于DCM,其次为冠心病与高血压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亦可出现,部分病例无基础病因可寻,出现于健康人群;冠心病患者中冠脉病变主要出现于左前降支,占80%.

    作者:贾国力;赵瑞军;王海珠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胆源性结石梗阻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胆源性结石梗阻性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001年3月~2007年8月收治36例,按胆道梗阻程度分为轻症梗阻型、重症梗阻型,对两型临床治疗分析总结.结果 轻症梗阻型28例,均非手术治疗1周,症状缓解后择期手术治愈.重症梗阻型8例非手术治疗24~48h中转手术,死亡1例(高血压心肌梗死).结论 胆源性结石梗阻性急性胰腺炎一般轻症在1周,重症在2周内经保守治疗,待胰腺炎症消退,症状体征缓解,血中胆红素下降、B超或CT检查提示肿大的胰腺缩小,血淀粉酶数据正常、血象正常、体温正常.病情稳定后及时手术治疗解除引起梗阻的结石,重症梗阻型在非手术治疗中出现中转手术指标时及时行中转手术治疗.

    作者:曹茂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血脂、血压与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性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血脂、血压与主动脉夹层(A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1997年2月~2007年2月住院的AD患者26例,同时收集了年龄、性别、民族、吸烟等相匹配的高血压病住院患者26例做为对照组.将两组病例的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与AD的相关性.结果 AD组与高血压病对照组相比较,血脂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压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血压高易发生AD;但血压高、血脂高者,AD发生率较低;而血压高、血脂不高者,AD发生率增高.提示血脂过度降低易发生AD,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血脂、血压与AD的相关性研究,科学调整降脂药物,以进一步减少AD的发生.

    作者:王淑媛;张国新;赵楚敏;唐怀宇;侯松岩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眼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眼症的认识,重视继发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0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主诉有眼干者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检查(眼干三项试验).结果 109例中有自觉症状者49.5%,Schirmer试验阳性者占66.6%,泪膜破裂时间阳性者占55%,角膜荧光染色阳性者占38.5%,其中二项以上检查阳性者占45.8%.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易继发干眼症(干燥性结角膜炎),且自觉症状与检测结果不完全相符.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规进行眼干三项试验,有助于早期发现干眼症,以利于继发干燥综合征的筛查,以便早期进行治疗.

    作者:库尔班江;宋小芸;武丽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发热疾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目的 确立发热待查未明热(FUO)的病因诊断,并寻找出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治疗药物,进行临床治疗验证.方法 以无菌手续采静脉血用菌类群相(需氧菌类、厌氧菌类、细菌L型类等)同步培养和复数菌类药物敏感直接测试的方法,确立病因诊断并寻找出可用于针对、有效治疗的药物,按敏感数据选择药物,经静脉给药治疗.结果 256例患者体温高40.5℃,低37.5℃,平均38.2℃;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5d,长28d,平均12d.按治愈标准出院分类第一诊断(合并症列后)统计,复数菌败血症23例,细菌L型败血症233例.结论 256例发热待查未明热的病因诊断,与病原菌感染血液后,直接引发复数菌败血症或细菌L型败血症相关联.

    作者:刘薇;张圣银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20例

    2007年4月~2008年7月,笔者应用电视胸腔镜行20例手汗症患者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操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侯广杰;杨煜;胡为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闭合复位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 通过微创LISS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初步临床效果,探讨LISS钢板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影响.方法 2005年11月~2007年10月通过对15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闭合复位LISS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15例均得到随访,愈合时间8~15个月,平均10个月.X线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LISS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可给予良好的固定,且对软组织的破坏极少,不加重肱骨头的缺血,骨不连及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周悦;沈红雷;冯德宏;李雅欣;杨国平;王凌;路通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临床应用效果的观察

    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是指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在采用胃管喂养时,给其吸空的橡皮奶头.

    作者:陈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治疗方法多、术后复发率高,有报导达30%~69%.为减少其术后的复发率,我们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晨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不同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川崎病(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血管炎,是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急性川崎病较传统的阿司匹林(ASP)疗效显著,同时对预防冠状动脉损害(CAD),亦有显著效果.

    作者:陈桂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

    上消化道出血(UGIB)常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虽然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在高龄及有严重伴随病患者中病死率仍相当高,临床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76例血液透析治疗体会

    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的患者76例,共行血液透析966次,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林丽;陈兵;廖心明;刘泽秀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保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变性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发腰腿疼痛等症状,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痛苦.

    作者:朱永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氟康唑治疗鹅口疮108例疗效观察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腔黏膜疾病.我院两年来应用氟康唑涂擦治疗鹅口疮108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广红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剖宫产术后经腹输卵管绝育手术的临床体会

    腹式输卵管绝育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长效节育方法,该手术具有高效、简便、经济的优点,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直视下施术,适合已生育子女的育龄妇女选用,在国内应用广泛.

    作者:刘彬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口服降糖药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采用晚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方法,治疗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38例,随访观察3个月,总结如下:

    作者:田恒文;牛爱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自发性气胸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30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突发性胸痛、胸闷、气促、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是自发性气胸患者就诊的的主要原因.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保守治疗3例,胸腔穿刺8例,胸腔闭式引流19例(其中胸腔内注射高糖3例,注射滑石粉2例,转外科手术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确诊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病情采用保守治疗(附以吸氧)、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对于引流后气胸不易愈合的,给予胸腔内注射高糖或滑石粉促进胸膜愈合)或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徐春秀;何成敏;李娜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羊水过少的处理及对围产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并了解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发生的原因,并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方法 选择羊水正常80例为对照组,羊水过少80例为观察组,对两组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羊水过少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高,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羊水过少与过期妊娠、脐带异常、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畸形等密切相关.(3)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者,不失时机的选择剖宫产是改善围产儿预后的关键.结论 羊水过少是一种妊娠并发症,严重威胁围产儿的生命安全,一旦确诊,应及早终止妊娠(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

    作者:程保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分析

    目的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胃镜下对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操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年内胃镜室共接诊上消化道异物21例,通过异丙酚静脉麻醉胃镜、鼠齿钳、圈套器、透明帽等镜下取出,同时观察异丙酚的用量、病人的反应、清醒时间、术中术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结果 21例上消化道异物病人均经过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下成功取出,取出异物共30件,操作过程安全,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异丙酚用量在70~150mg之间,从麻醉起效开始插镜至手术结束病人清醒的时间为8~24min,无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改变.结论 在应用胃镜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时,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病人易于接受、无痛苦,内镜医师操作简便化,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吉顺利;孙国斌;苏晓斌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碳酸氢钠治疗胃石15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30~45岁,均为大量食用柿子、山楂、黑枣后,自觉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数日至十数日来院就诊.

    作者:邵世云;马丽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8年3月~2008年3月,用疝环填充联合补片无张力修补斜疝11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酒精性肝硬化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以同期住院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为对照,对5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酒精性肝硬化占同期肝硬化总数的12.3%,发病年龄平均52岁;日平均饮酒165g,持续10年以上.结论 面色黝黑、肝掌、蜘蛛痔、肝大、男性乳房发育、腮腺肿大等体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有助于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戒酒不能阻止酒精性肝硬化病情进展;长期针对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有可能改善酒精性肝硬化的预后.

    作者:王宝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谈在基层医院开展急救设备使用培训的体会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急救设备培训的方法,提出先基础后原理,声图并用,启发式教学等.

    作者:何林政;多桂芝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早产儿不同病因与预后关系临床研究

    有关资料表明,早产儿预后与引起早产的围生期因素密切相关[1].近年来,围产医学将早产按病因分为自然早产、医源性早产和胎膜早破早产三种[2],目前对不同病因所致早产的预后影响相关研究较少.

    作者:陈永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白血病合并糖尿病25例分析

    糖尿病与白血病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于同一患者,并且影响白血病的预后.1990~200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164例白血病患者中有25例合并糖尿病,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滕孔鑫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治糜灵栓联合红外光热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治糜灵栓联合红外光热治疗仪(以下简称光热治疗仪)对不同类型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8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治糜灵栓联合光热治疗仪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光热治疗仪治疗),每组14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副反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5).结论 治糜灵栓联合光热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是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马红霞;马小霞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病因、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ACI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y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ACI患者按照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病因分型标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结果 ①ACI患者血清IL-18、Hcy与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ACI患者Hcy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与小动脉闭塞型(即腔隙性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心源性栓塞型组和其他病因型组(P<0.01);而IL-18及hsCRP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小动脉闭塞型组、心源性栓塞型组及其他病因型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③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ACI患者血清IL-18与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1或P<0.05),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732,P=0.000;r=0.424,P=0.000);而Hcy水平在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IL-18、Hcy与hsCRP水平升高;血清IL-18、hsCRP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ACI患者病情及预后;血清Hcy水平能反映ACI病情的严重程度,对ACI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彪;覃祖业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期发现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听路损伤并干预

    目的 观察小儿脑损伤综合征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期发现听路损伤并比较不同干预时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0例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检查.结果 刺激强度80dBnHL 20秒/分刺激条件下,260例中91例异常,异常率为35.0%;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39例,均给予脑活素、胞二磷胆碱静脉点滴,姿势异常者给予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1000U)每日一次,15天一疗程,配合经络导平耳门刺激等综合治疗;结果两组干预效果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一岁内开始干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一岁后开始干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一岁内干预者.结论 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并听力障碍早期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及早干预可预防耳聋发生.

    作者:李红叶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护理程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2008年4月收治26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262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实行系统的整体化护理后,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肺疾病的5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257例患者好转或康复出院,致残率32%.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使护理工作更科学的、更严谨的、更有效的,使护士能有预见的有计划地主动的进行工作,有效地降低脑梗死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曹彩霞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微型钢板治疗闭合性指掌骨骨折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使用微型钢板治疗外伤中的手部指掌骨骨折.方法 本组30例患者36处骨折,均采用手术切开,骨折端解剖复位后用微型钢板内固定.结果 本组病例使用微型钢板内固定后,骨折端均可达解剖复位.随访6~12个月,手部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活动基本得以保持,无关节僵直等现象发生.结论 用微型钢板治疗闭合性手部指掌骨骨折,可使得手部各关节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使手各部分关节功能获满意恢复,是治疗闭合性手部指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兆佳;辛福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32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 一期切除吻合25例,一期切除近端造口5例,单纯造口2例.伤口感染5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正;宋希福;吕俊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住院期间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如何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从而达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方法 将30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以传统的说教模式作为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根据个体差异结合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均连续观察2个月.结果 观察组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的控制目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可满足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

    作者:王小凤;周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非脱垂子宫阴道手术31例分析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手术的优势及发展前景.方法 将2007年经阴道手术的31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经腹手术(指征相同)的38例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病率.结果 研究组31例均无中转开腹,两组均无膀胱、输尿管、肠管等损伤.研究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次全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进食时间、体温正常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日常锻炼时间,研究组少于观察组(P<0.01).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而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应重视术中出血,选择合适病例.

    作者:马萍;刘辉;周怡萍;樊秀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石榴酒、蜂蜜酒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比较

    本文通过对石榴酒、蜂蜜酒中矿物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等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阐述了这两种果酒的共同营养特点和各自独特的营养价值.

    作者:濮智颖;翟文俊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63例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生产的Stryker腹腔镜系统,行下腹部三点穿刺造气腹,单人操作.根据不同情况行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辅以术后米非司酮+MTX治疗.结果 切除患侧输卵管52例,保留输卵管11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持续性宫外孕.少数病例术后2d内述上腹部不适及肩胛部疼痛,经对症处理均痊愈.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效果好,出血少、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杨秀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MUC-2与SleX蛋白的表达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MUC-2及SleX蛋白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19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UC-2与SleX蛋白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MUC-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8.0%(39/50)、47.4%(9/19)、18.0%(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0.0%(40/50)、52.6%(10/19)、16.0%(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2和SleX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MUC-2和SleX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MUC-2及SleX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作者:时景文;庞霞;郑湘予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荣县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2003~2007荣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3~2007年荣县5岁以下死亡儿童进行分析,以了解荣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变化趋势及干预措施.结果 自2003年以来,荣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意外死亡除2005年外均居首位.结论 意外死亡已经超过其他疾病成为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腹泻病列管理等干预措施.

    作者:张玫;范小惠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辨证施护

    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易发的突发性、致死率很高的急症.根据不同病因病机辩证施护,对抢救病人生命及促进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辨证施护进行了探讨.

    作者:谢小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试论长期输液病人静脉血管的保护

    目的 探讨长期输液病人保护静脉血管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25年以来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所负责的长期输液病人静脉血管保护效果良好.结论 对长期输液病人注意静脉的选择、输入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时血管的护理、液体外渗的处理以及拔针时血管的保护等可以有效保护血管.

    作者:谢小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产后早期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对产后抑郁症的预测性分析

    目的 分析产后早期(1周内)EPDS分值对产后第4周、第8周产后抑郁的预测性,为早期实施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EPDS量表和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分别于产后第1周、第4周、第8周对159名产妇进行随访评估.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产后第1周EPDS分值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分析,并采用优势比和ROC曲线对预测值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第1周、第4周和第8周产妇中EPDS分值>9分的分别占28.9%、30.2%、20.1%.以9/10为分界,产后第1周EPDS分值>9分的产妇预测其在产后第4周、第8周发生产后抑郁的准确度分别达85.4%、82.5%,产后第1周内的EPDS分值与产后第4周(r=0.701,P<0.01)、第8周(r=0.641,P<0.01)的分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第1周EPDS分值>9分同时EPDS分值<13分的产妇在第4周(95%CI=22.438~184.720)和第8周(95%CI=2.759~11.709)发生产后抑郁的相对危险度将分别增加10.64倍和13.28倍.结论 产后第1周内的EPDS分值能较准确地预测第4周、第8周产妇的情绪状态,产后早期采用EPDS量表进行常规筛选,以便及早实施干预措施,对预防和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玉红;沈贵荣;阮军;李春萍;张雪芹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8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应用重体后叶素19~20U,止血敏4g,Vit C 3g静脉滴注,配合中药百合固金汤加味治疗.结果 8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中,显效71例(88.75%),有效8例(10%),无效1例(1.25%),总有效率98.75%.结论 垂体后叶素伍用中药百合固金汤可以大大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肖传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荣县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荣县2003~2007年5岁以下意外死亡儿童作为分析对象,了解荣县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状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2003~2007年荣县5岁以下儿童共死亡245例,其中意外死亡70例,占28.57%,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位于死因顺位之首.0~4岁儿童意外死亡顺位是溺水,占54.29%,交通意外,占17.14%,意外窒息,占15.71%.结论 意外死亡已经超过其他疾病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应建立政府主导,各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在幼儿园,小学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组织演练,以强化教师的安全意识,增强儿童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张玫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水囊填塞宫腔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主要研究避孕套和导尿管自制水囊填塞宫腔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寻求更为简便、经济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产后出血患者6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避孕套及导尿管自制水囊插入宫腔,注入250~400ml生理盐水膨胀水囊,利用水囊均匀的压力压迫开放的子宫静脉窦,达到快速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治疗产后出血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操作完成时间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止血所需时间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控制产后出血的有效率研究组为96.6%,对照组73.3%.结论 自制的避孕套水囊填塞宫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快速,是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一种应急、快速止血的简易方法.

    作者:唐惠英;唐玉云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分别测定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观察其斑块特征.结果 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脑血管疾病组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1).结论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早发现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远琼;柳超平;易小红;斯轶凡;彭小宇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男性免疫不育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男性免疫不育效果.方法 将75例男性免疫不育患者随机分三组,采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患者:第一组25例患者实行避孕套避孕治疗3月,第二组25例患者予以强的松5mg,3次/d治疗3月,第三组25例患者予以强的松20mg,3次/d,治疗10d后改10mg,3次/d,治疗10d,再改为5mg,3次/d,10d.结果 三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疗效,但第三种治疗方式效果显著.结论 强的松递减方法治疗男性免疫不育症效果好.

    作者:李永平;王强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论《黄帝内经》对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对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体现:(1)脏象学说的建立;(2)因机学说的形成;(3)诊治学说的奠基.为中医自成体系并不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中西药配伍应用中的用药监护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不断深入,中西药合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中西药配伍应用在临床用药工作中也变得较为普遍.针对目前常见的中西药配伍产生毒副作用的问题,笔者从中西药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毒理方面简要分析了临床配伍应用及监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叶宝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分别用文拉法辛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文拉法辛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作者:罗艳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2月收集的100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汇总,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100例ADR报告中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涉及的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中药制剂、心脑血管类药物ADR发生率高;ADR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率高.结论 抗生素类药物、中药制剂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利用氨茶碱静滴,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以确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以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对照组缓解快、持续时间短(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P<0.01).结论 细辛脑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优于氨茶碱.

    作者:陈淑香;冯改梅;赵桂清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皮下注射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睡前血糖均明显下降,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3个月皮下注射诺和锐30的强化治疗,能够成功地为今后长期的良好血糖控制奠定基础.

    作者:赵楠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老年手术病人合并高血压病的围手术期临床用药探讨

    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人口在人口总数中的比率正逐年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日益增高,老年手术病人合并高血压病有明显增多趋势.

    作者:邸燕云;黄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硫糖铝和维生素B1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群,占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病例的近30%~50%.

    作者:王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诺和锐30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门冬胰岛素30R(诺和锐30)是一种双相预混入胰岛素类似物,能更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快速减轻葡萄糖毒性,使胰岛细胞得到休息,有可能部分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其成分:30%为速效门冬胰岛素,70%为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在临床使用中,选择空腹血糖大于11.1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用诺和锐30R(以后简称锐30)与预混入胰岛素(诺和灵30R)对比,观察其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及疗效观察.

    作者:张燕;杨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0例临床分析

    复方丹参注射液为临床常用活血化瘀剂,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临床作用日益广泛.

    作者:张懿;郭贞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血塞通与维脑路通治疗脑梗死的对比

    1 临床资料我们将经CT扫描诊断为脑梗死的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血塞通组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为50~62岁.

    作者:何林政;多桂芝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

    目的 探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COPD)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COPD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依那普利(依那普利组)、氯沙坦(氯沙坦组)、依那普利+氯沙坦(联合治疗组).治疗方案分别为:依那普利5mg,2次/d;氯沙坦50mg,1次/d.治疗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早晨6时血压.结果 3组治疗4周后早晨6时血压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较单一用药更显著(P<0.01).结论 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应用是治疗COPD顽固性高血压的较好方法.

    作者:赵耀东;卢永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奥心血康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心血康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分型、合并病变及心功能分级等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方法 原则相同,治疗组给予地奥心血康软胶囊0.35~0.70g,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4~6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发作心绞痛时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等,并作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日耗量,并显著改善心电图ST-T.心血康组在症状疗效方面与对照组虽无差别,但在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硝酸甘油日耗量及心电图ST-T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口服,可进一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赵楠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针刀松解并冲洗治疗慢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联合膝关节腔冲洗等方法治疗慢性膝关节炎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80.4%.结论 针刀松解联合膝关节腔冲洗治疗慢性膝关节炎疗效好,并且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损伤小.

    作者:李康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中药煎剂在临床的应用体会

    汤剂是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剂型,汤剂是将炮制加工后的各种中药材,经过中医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开具的中药处方,除具有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无刺激性、无副作用等特点外,还具备液体口服剂的优点,即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汤剂多为复方,药物之间能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增强药效,缓和药性相吸,能充分发挥中医方剂中各种药物的配伍作用.

    作者:张小燕;武改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中医穴位加松解汤治疗术后肠粘连

    文献报道,腹部手术后病人70%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如盆腔炎、附件炎、各种腹部手术后等疾病,常可出现粘连,肠粘连发病的原因与腹内炎症、积血、腹壁切口疤痕、术后切口疼痛、未能早期下床活动有关,病人常感觉到腹胀、腹痛、恶心、食欲不振、便秘,甚至可能出现机械性肠梗阻.

    作者:李雪云;沈丽;李恒燕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老年性便秘体会

    便秘是以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在临床尤其以老年性便秘为常见,笔者应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老年性便秘多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爱军;杨晓燕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46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4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及病房会诊病例.

    作者:单赤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思考

    笔者分析医院图书馆利用不足的原因,从提高馆员素质,资源建设、人性化服务、开拓服务领域等等方面探讨了医院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作者:姜肖飞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激励艺术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全过程,科学艺术的激励方法能调动和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管理者掌握激励艺术十分必要.

    作者:张天武;李伟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简论人事制度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做法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面对改革后利益格局的调整,如何面对生存和发展的重重困难,如何面对优胜劣汰的严峻局面,用思想政治工作去引导,促使人事制度改革的积极稳妥、全面推进,是人事制度改革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高度重视,认真探索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律.

    作者:王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提高整体素质,狠抓医疗质量的做法与体会

    改革开放的政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活跃,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作者:赵笑云;郭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强化手术科室管理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随着医患矛盾的日益紧张及人们健康意识、法律意识的增强,各地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手术科室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增加.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医疗纠纷的处理与法律适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群众对健康保健、延年益寿的意识明显增强,不仅就医数量增加,而且对诊疗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作者:赵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浅谈医院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其防范措施

    我院是一所面向社会开放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800张,实际开放1000张,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IS)的建立,使医院的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张玲;杜金霞;徐磊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两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结果比较

    抗dsDNA抗体对诊断风湿免疫病(SLE)有较高的特异性,已成为SLE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其检测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需要荧光显微镜特殊仪器.

    作者:宋小芸;单新洁;孟新艳;武丽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超声诊断阻塞性黄疸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肝内、外阻塞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集40例2004~2007年已确诊为阻塞性黄疸的病例,回顾分析阻塞性黄疸声像图与临床的关系,阐述超声诊断在鉴别肝内、外阻塞性黄疸中的助诊价值.结果 肝内阻塞性黄疸10例,占25%,其中病毒性肝炎8例,占20%,药物过敏者1例,占2.5%,妊娠期复发黄疸者1例,占2.5%.肝外阻塞性黄疸30例,占75%,其中胆管癌6例,占15%,胰头癌4例,占10%,壶腹部癌2例,占5%,胆总管囊状扩张2例,占5%,胆总管中、下段结石15例,占37.5%,胆道蛔虫1例,占2.5%.结论 肝内、外阻塞性黄疸临床治疗方案截然不同,前者禁忌手术,后者须手术治疗,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胆道受阻的部位,梗阻的水平以及梗阻程度.

    作者:张宏林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早期上段食管癌的点片体会(附100例报告)

    上段食管癌虽然在食管癌中占的比例较少,但其发病人数并不少见.高质量的摄片对上段食管癌的确诊、治疗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赵贵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激素致多关节缺血性坏死的X线诊断3例

    激素所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逐年增多,并被人们了解和掌握,但因激素所致的多关节缺血性坏死国内罕见,我们发现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显利;靳玉普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丙肝患者的检测及预后

    通过对丙型肝炎感染献血者追踪调查结果的分析,从血清学和病理学变化方面对丙型肝炎患者预后作一综述.

    作者:廉加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高频超声对腹股沟肿块的诊断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腹股沟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79例腹股沟肿块进行检查并诊断,全部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 腹股沟疝29例,鞘膜积液12例,精索鞘膜积液18例,腹沟股隐睾17例.淋巴结转移癌3例.

    作者:宋林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用ELISA与PCR法检测弓形虫所致异常妊娠的比较

    弓形虫感染在我国流行范围很广,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弓形虫感染的报道[1].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以通过胎盘危及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先天畸形与缺陷,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贾运民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巨大直肠绒毛管状腺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主因腹泻20年伴便血1周入院.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每日3~7次,间断性便血.

    作者:史春雷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因支气管炎和鼻窦炎,并伴有舌下腺肿大入住我科,采用两种药物静脉滴注,第一组左氧氟沙星200mg+5%葡萄糖250ml(杨子江药业生产,批号07122801,规格0.1g/2ml),第二组(头孢曲松钠)2.0g(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801246、规格1支2.0g)+10%葡萄糖300ml,一日两次.

    作者:安国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老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退休干部.主因发热3d入院(2006年11月23日).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高脂血症3年.

    作者:王凯;侯斌;须瑞;王晓东;解放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发热发应1例

    发热反应是输血输液中较常见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主要是由热源质引起的,如变性蛋白、死菌体、细菌内毒素等等.

    作者:陈英;孙红霞;张丽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左颈部刀砍伤后压迫止血致插管困难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因左颈部刀砍伤1h入院,入院后直接送入手术室,见患者神志清楚、脸色苍白,左颈部被大量敷料覆盖,加压包扎,并用外力按压,血仍然不断渗出.

    作者:王玲;涂强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输卵管结扎术后1个月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G3P3,因下腹痛伴阴道出血5d,疼痛加剧10h,晕厥一次,于2008年2月17日急诊入院.

    作者:雷素金;姜婵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自1921年人类发现了胰岛素就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从胰岛素制剂的来源、剂型纯度、用药方式及其类似物的发明应用,到对胰岛素治疗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作者:田恒文;卢颖;管秀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进展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生性疾病,2005年初几个不同的研究组在PV患者中发现了同样的JAK2突变,该突变可能导致PV的发生.新近,证明JAK2突变存在于几乎所有的PV患者,因而成为本病一个敏感的诊断标记.传统的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方法存在许多毒副作用,PV患者中JAK2突变的发现为真红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笔者就近年来关于对JAK2突变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晓民;梁勇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心肌损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心肌损伤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病理改变.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对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有较大影响.但由于心肌结构及功能的特殊性,心肌损伤的检测受到较多的限制.本文就心肌损伤检测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凤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终身面对.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已把糖尿病教育列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项基本措施之一.

    作者:苏美玲;刘娜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为探讨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原因,我们对社区中血糖控制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影响遵医行为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案,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业启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在高山偏远麻风病高发县开展消除麻风病运动效果报告

    房县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全县总人口478529人,20个乡镇,332个村,162518户.

    作者:李久春;朱清;何光慧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2005~2007年十堰市孕产妇HIV抗体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十堰市孕产妇人群中HIV/AIDS流行状况及艾滋病病毒(HIV)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为制定HIV/AIDS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十堰市2005~2007年所有产前保健检查的孕妇,在首诊时进行自愿咨询和免费HIV抗体筛查.结果 2005年~2007年对85298名孕产妇开展免费HIV抗体筛查,检出6例HIV阳性孕产妇,阳性率0.07‰;年龄以20~30岁为主,小19岁,大30岁;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HIV阳性孕产妇采取终止妊娠或阻断措施.结论 通过对孕产妇人群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对该人群中的HIV感染者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防止和降低HI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作者:唐桂珍;邓晓;李郁;毛立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丙泊酚在妇科腹腔镜中的应用

    目的 丙泊酚在妇科腹腔镜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苏醒、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腹腔镜术患者,其中分实验组(A)50例,对照组(B)50例.实验组术中维持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对照组单纯用异氟醚.结果 两组比较年龄、体重、生命体征均稳定,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比较术后清醒时间,苏醒期躁动,术毕恶心、呕吐及阴道出血情况,A组较B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丙泊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术,镇静充分,术毕苏醒快、完全,无躁动,无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时捷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TURP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CSEA组和EA组,每组60例.麻醉过程中监测循环及呼吸相关参数,观察麻醉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麻醉前、手术开始及结束时脉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在组内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术中恶心呕吐、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EA组有6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CSEA组无一例发生(P<0.01).结论 CSEA、EA应用于TURP均能取得安全满意的麻醉效果,CSEA能更好地防止闭孔反射的发生,更能满足TURP的要求.

    作者:张兴;廖志武;范海鸥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0例需行剖宫产术的重度妊高征患者分别实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两组.腰麻药为0.75%布比卡因1.5~2ml,硬膜外麻醉药为1.6%的利多卡因,两组麻醉平面T6~8水平.监测并记录ECG、SpO2、BP、阻滞效果、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并发症.结果 CSEA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比EA组短,从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CSE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术中麻黄素的使用CSEA组多于EA组,两组均无术后头痛.结论 CSEA综合了脊麻以及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对重度妊高征需行剖宫产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完善术中各项监测和麻醉处理,CSEA麻醉是安全、平稳、可行的.

    作者:张月先;刘进德;王杰;高峰;宗银东;姜义铁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丁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气管插管时对咽喉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应用芬太尼、艾司洛尔、压宁定、利多卡因等药物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作者:荣方省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地塞米松、格拉斯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 and vomiting,PONV)是腹腔镜手术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1],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达53%~72%[2],使病人产生程度不同的不适,严重者可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增加误吸的发生率,肺部感染等.

    作者:马向东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冠脉搭桥术的麻醉和管理

    目的 主要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中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和麻醉管理.方法 26例患者麻醉维持主要应用异氟醚、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术中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β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持续或间断泵入以维持循环稳定.建立完善的血液动力学监测.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麻醉平稳,安全完成手术.持续泵入硝酸甘油0.5~1.0μg/(min·kg),9例同时泵入尼卡地平0.3~2.0μg/(min·kg),8例静注艾司洛尔10~30mg/次或泵入10~20μg/(min·kg).纠正术中低血压静注去氧肾上腺素50~100μg/次.结论 平稳的麻醉、完善的监测以及有效的控制心率和血压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作者:冯念海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

    目的 探讨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方法 认真执行再生医疗器械操作规程,严格进行回收、洗涤、分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监测各环节的质量管理.结果 通过对再生医疗器械一年多的使用与管理,保证了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制订管理措施并实施,完善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质量,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保证了再生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地使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作者:龙伟文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医院感染的流程化管理

    医院感染是病人住院时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了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也包括了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作者:赵德林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因素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建立,在诊治危重患者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ICU)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医疗手段应增加,引起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增大.

    作者:于立新;陈祥鸣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犀黄丸对H2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 犀黄丸能够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状态,分析并掌握抑制瘤细胞增殖的效果.方法 小鼠眼球取血,置于离心管中,分离血清,按小鼠IL-2检测试剂盒、小鼠IL-4检测试剂盒说明进行测定.结果 CTX对荷瘤小鼠IL-2的表达无明显调节作用,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TX组CD+4细胞、CD+8细胞均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犀黄丸能够纠正CD+4/CD+8比值失衡,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状态,从而抑制瘤细胞的增殖.

    作者:李洪军;崔立然;孙立冬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瑞香狼毒水提物对肺癌细胞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香狼毒水提物对三种肺癌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瑞香狼毒水提取物处理两肺癌细胞株(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和人非小细胞肺腺癌NCI-H157),用药前后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肺癌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MDR)、肺耐药蛋白(LRP)、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情况.利用形态学图像分析,比较瑞香狼毒用药前后三种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瑞香狼毒用药前后两肺癌细胞株三种癌基因表达情况如下:NCI-H446细胞株用药前MDR、LRP和Survivin细胞阳性率和辉度均高于用药后(P<0.05).NCI-H157细胞株用药前MDR、LRP和细胞阳性率和辉度均高于用药后(P<0.05),而Survivin的表达用药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两种肺癌细胞株的某些耐药基因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鸿君;邢立强;李旺;王烽;孙黎 刊期: 200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