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香狼毒水提物对肺癌细胞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李鸿君;邢立强;李旺;王烽;孙黎

关键词:瑞香狼毒, 肺癌细胞株, 耐药基因蛋白, 生存素
摘要:目的 探讨瑞香狼毒水提物对三种肺癌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瑞香狼毒水提取物处理两肺癌细胞株(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和人非小细胞肺腺癌NCI-H157),用药前后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肺癌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MDR)、肺耐药蛋白(LRP)、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情况.利用形态学图像分析,比较瑞香狼毒用药前后三种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瑞香狼毒用药前后两肺癌细胞株三种癌基因表达情况如下:NCI-H446细胞株用药前MDR、LRP和Survivin细胞阳性率和辉度均高于用药后(P<0.05).NCI-H157细胞株用药前MDR、LRP和细胞阳性率和辉度均高于用药后(P<0.05),而Survivin的表达用药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两种肺癌细胞株的某些耐药基因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微型钢板治疗闭合性指掌骨骨折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使用微型钢板治疗外伤中的手部指掌骨骨折.方法 本组30例患者36处骨折,均采用手术切开,骨折端解剖复位后用微型钢板内固定.结果 本组病例使用微型钢板内固定后,骨折端均可达解剖复位.随访6~12个月,手部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活动基本得以保持,无关节僵直等现象发生.结论 用微型钢板治疗闭合性手部指掌骨骨折,可使得手部各关节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使手各部分关节功能获满意恢复,是治疗闭合性手部指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兆佳;辛福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老年手术病人合并高血压病的围手术期临床用药探讨

    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人口在人口总数中的比率正逐年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日益增高,老年手术病人合并高血压病有明显增多趋势.

    作者:邸燕云;黄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发热发应1例

    发热反应是输血输液中较常见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主要是由热源质引起的,如变性蛋白、死菌体、细菌内毒素等等.

    作者:陈英;孙红霞;张丽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思考

    笔者分析医院图书馆利用不足的原因,从提高馆员素质,资源建设、人性化服务、开拓服务领域等等方面探讨了医院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作者:姜肖飞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老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退休干部.主因发热3d入院(2006年11月23日).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高脂血症3年.

    作者:王凯;侯斌;须瑞;王晓东;解放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肺心病患者长期氧疗的护理体会

    肺心病是寒冷地区多发病之一,大多由慢性阻塞性疾病引起,常伴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且持续严重的缺氧是导致肺心病患者呼吸衰竭与右心衰竭的重要因素,因此,及时合理给予氧气吸入是治疗肺心病慢性呼吸功能不全以及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彩云;许秀梅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诺和锐30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门冬胰岛素30R(诺和锐30)是一种双相预混入胰岛素类似物,能更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快速减轻葡萄糖毒性,使胰岛细胞得到休息,有可能部分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其成分:30%为速效门冬胰岛素,70%为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在临床使用中,选择空腹血糖大于11.1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用诺和锐30R(以后简称锐30)与预混入胰岛素(诺和灵30R)对比,观察其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及疗效观察.

    作者:张燕;杨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706例待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

    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随机抽查500例待产妇的心理状况,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00例均为临产产妇,其中初产妇350例,占70%,经产妇150例,占30%,年龄小18岁,大48岁.

    作者:冯海英;程小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

    目的 探讨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方法 认真执行再生医疗器械操作规程,严格进行回收、洗涤、分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监测各环节的质量管理.结果 通过对再生医疗器械一年多的使用与管理,保证了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制订管理措施并实施,完善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质量,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保证了再生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地使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作者:龙伟文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医院感染的流程化管理

    医院感染是病人住院时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了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也包括了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作者:赵德林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外科治疗24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的手术探查适应证.方法 经肋间切口开胸进行手术探查,结扎漏气处,对肺表面2cm左右的破裂肺泡行钳夹或缝扎,术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24例术后肺复张良好,无漏气及出血,2例并发同侧肺部感染,经抗炎治疗后好转.结论 对肺大泡破裂引起的血气胸早期手术探查,其手术操作简单,能达到较理想疗效.

    作者:刘广民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羊水过少的处理及对围产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并了解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发生的原因,并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方法 选择羊水正常80例为对照组,羊水过少80例为观察组,对两组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羊水过少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高,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羊水过少与过期妊娠、脐带异常、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畸形等密切相关.(3)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者,不失时机的选择剖宫产是改善围产儿预后的关键.结论 羊水过少是一种妊娠并发症,严重威胁围产儿的生命安全,一旦确诊,应及早终止妊娠(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

    作者:程保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冠脉搭桥术的麻醉和管理

    目的 主要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中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和麻醉管理.方法 26例患者麻醉维持主要应用异氟醚、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术中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β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持续或间断泵入以维持循环稳定.建立完善的血液动力学监测.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麻醉平稳,安全完成手术.持续泵入硝酸甘油0.5~1.0μg/(min·kg),9例同时泵入尼卡地平0.3~2.0μg/(min·kg),8例静注艾司洛尔10~30mg/次或泵入10~20μg/(min·kg).纠正术中低血压静注去氧肾上腺素50~100μg/次.结论 平稳的麻醉、完善的监测以及有效的控制心率和血压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作者:冯念海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使用微量泵输入尼莫地平注射液减少不良反应的探讨

    尼莫地平注射液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它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能扩张脑血管并改善脑供血,临床上广泛用于脑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但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不同的输液方法又对其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者:钱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血塞通与维脑路通治疗脑梗死的对比

    1 临床资料我们将经CT扫描诊断为脑梗死的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血塞通组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为50~62岁.

    作者:何林政;多桂芝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病因、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ACI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y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ACI患者按照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病因分型标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结果 ①ACI患者血清IL-18、Hcy与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ACI患者Hcy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与小动脉闭塞型(即腔隙性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心源性栓塞型组和其他病因型组(P<0.01);而IL-18及hsCRP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小动脉闭塞型组、心源性栓塞型组及其他病因型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③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ACI患者血清IL-18与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1或P<0.05),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732,P=0.000;r=0.424,P=0.000);而Hcy水平在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IL-18、Hcy与hsCRP水平升高;血清IL-18、hsCRP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ACI患者病情及预后;血清Hcy水平能反映ACI病情的严重程度,对ACI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彪;覃祖业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血脂、血压与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性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血脂、血压与主动脉夹层(A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1997年2月~2007年2月住院的AD患者26例,同时收集了年龄、性别、民族、吸烟等相匹配的高血压病住院患者26例做为对照组.将两组病例的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与AD的相关性.结果 AD组与高血压病对照组相比较,血脂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压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血压高易发生AD;但血压高、血脂高者,AD发生率较低;而血压高、血脂不高者,AD发生率增高.提示血脂过度降低易发生AD,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血脂、血压与AD的相关性研究,科学调整降脂药物,以进一步减少AD的发生.

    作者:王淑媛;张国新;赵楚敏;唐怀宇;侯松岩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激素致多关节缺血性坏死的X线诊断3例

    激素所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逐年增多,并被人们了解和掌握,但因激素所致的多关节缺血性坏死国内罕见,我们发现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显利;靳玉普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奥心血康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心血康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分型、合并病变及心功能分级等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方法 原则相同,治疗组给予地奥心血康软胶囊0.35~0.70g,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4~6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发作心绞痛时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等,并作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日耗量,并显著改善心电图ST-T.心血康组在症状疗效方面与对照组虽无差别,但在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硝酸甘油日耗量及心电图ST-T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口服,可进一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赵楠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急症血液透析76例次临床分析

    紧急血液透析可以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蓄积的毒素以及过多的水分,迅速纠正电解质、酸碱紊乱,及时清除体内的药物及毒物,对于抢救危重患者疗效可靠.

    作者:张林丽;陈兵;张进松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