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世云;马丽萍
颅脑损伤是外科创伤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起关键性作用.
作者:谢美娥;傅绿燕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急救设备培训的方法,提出先基础后原理,声图并用,启发式教学等.
作者:何林政;多桂芝 刊期: 2008年第26期
川崎病(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血管炎,是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急性川崎病较传统的阿司匹林(ASP)疗效显著,同时对预防冠状动脉损害(CAD),亦有显著效果.
作者:陈桂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男性免疫不育效果.方法 将75例男性免疫不育患者随机分三组,采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患者:第一组25例患者实行避孕套避孕治疗3月,第二组25例患者予以强的松5mg,3次/d治疗3月,第三组25例患者予以强的松20mg,3次/d,治疗10d后改10mg,3次/d,治疗10d,再改为5mg,3次/d,10d.结果 三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疗效,但第三种治疗方式效果显著.结论 强的松递减方法治疗男性免疫不育症效果好.
作者:李永平;王强 刊期: 2008年第26期
随着介入治疗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科学.
作者:张艳丽;蒋慧 刊期: 2008年第26期
上段食管癌虽然在食管癌中占的比例较少,但其发病人数并不少见.高质量的摄片对上段食管癌的确诊、治疗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赵贵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眼症的认识,重视继发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0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主诉有眼干者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检查(眼干三项试验).结果 109例中有自觉症状者49.5%,Schirmer试验阳性者占66.6%,泪膜破裂时间阳性者占55%,角膜荧光染色阳性者占38.5%,其中二项以上检查阳性者占45.8%.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易继发干眼症(干燥性结角膜炎),且自觉症状与检测结果不完全相符.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规进行眼干三项试验,有助于早期发现干眼症,以利于继发干燥综合征的筛查,以便早期进行治疗.
作者:库尔班江;宋小芸;武丽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主因腹泻20年伴便血1周入院.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每日3~7次,间断性便血.
作者:史春雷 刊期: 2008年第2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因左颈部刀砍伤1h入院,入院后直接送入手术室,见患者神志清楚、脸色苍白,左颈部被大量敷料覆盖,加压包扎,并用外力按压,血仍然不断渗出.
作者:王玲;涂强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确立发热待查未明热(FUO)的病因诊断,并寻找出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治疗药物,进行临床治疗验证.方法 以无菌手续采静脉血用菌类群相(需氧菌类、厌氧菌类、细菌L型类等)同步培养和复数菌类药物敏感直接测试的方法,确立病因诊断并寻找出可用于针对、有效治疗的药物,按敏感数据选择药物,经静脉给药治疗.结果 256例患者体温高40.5℃,低37.5℃,平均38.2℃;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5d,长28d,平均12d.按治愈标准出院分类第一诊断(合并症列后)统计,复数菌败血症23例,细菌L型败血症233例.结论 256例发热待查未明热的病因诊断,与病原菌感染血液后,直接引发复数菌败血症或细菌L型败血症相关联.
作者:刘薇;张圣银 刊期: 2008年第26期
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是机体对事物的特殊反应,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极其多变的.
作者:姜秀;任青敏;董亚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自1921年人类发现了胰岛素就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从胰岛素制剂的来源、剂型纯度、用药方式及其类似物的发明应用,到对胰岛素治疗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作者:田恒文;卢颖;管秀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COPD)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COPD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依那普利(依那普利组)、氯沙坦(氯沙坦组)、依那普利+氯沙坦(联合治疗组).治疗方案分别为:依那普利5mg,2次/d;氯沙坦50mg,1次/d.治疗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早晨6时血压.结果 3组治疗4周后早晨6时血压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较单一用药更显著(P<0.01).结论 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应用是治疗COPD顽固性高血压的较好方法.
作者:赵耀东;卢永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利用氨茶碱静滴,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以确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以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对照组缓解快、持续时间短(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P<0.01).结论 细辛脑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优于氨茶碱.
作者:陈淑香;冯改梅;赵桂清 刊期: 2008年第26期
1 临床资料我们将经CT扫描诊断为脑梗死的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血塞通组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为50~62岁.
作者:何林政;多桂芝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手术的优势及发展前景.方法 将2007年经阴道手术的31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经腹手术(指征相同)的38例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病率.结果 研究组31例均无中转开腹,两组均无膀胱、输尿管、肠管等损伤.研究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次全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进食时间、体温正常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日常锻炼时间,研究组少于观察组(P<0.01).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而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应重视术中出血,选择合适病例.
作者:马萍;刘辉;周怡萍;樊秀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不断深入,中西药合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中西药配伍应用在临床用药工作中也变得较为普遍.针对目前常见的中西药配伍产生毒副作用的问题,笔者从中西药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毒理方面简要分析了临床配伍应用及监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叶宝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以同期住院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为对照,对5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酒精性肝硬化占同期肝硬化总数的12.3%,发病年龄平均52岁;日平均饮酒165g,持续10年以上.结论 面色黝黑、肝掌、蜘蛛痔、肝大、男性乳房发育、腮腺肿大等体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有助于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戒酒不能阻止酒精性肝硬化病情进展;长期针对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有可能改善酒精性肝硬化的预后.
作者:王宝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群众对健康保健、延年益寿的意识明显增强,不仅就医数量增加,而且对诊疗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作者:赵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是指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在采用胃管喂养时,给其吸空的橡皮奶头.
作者:陈艳 刊期: 200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