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

赵耀东;卢永申

关键词:依那普利, 氯沙坦,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顽固性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COPD)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COPD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依那普利(依那普利组)、氯沙坦(氯沙坦组)、依那普利+氯沙坦(联合治疗组).治疗方案分别为:依那普利5mg,2次/d;氯沙坦50mg,1次/d.治疗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早晨6时血压.结果 3组治疗4周后早晨6时血压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较单一用药更显著(P<0.01).结论 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应用是治疗COPD顽固性高血压的较好方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犀黄丸对H2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 犀黄丸能够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状态,分析并掌握抑制瘤细胞增殖的效果.方法 小鼠眼球取血,置于离心管中,分离血清,按小鼠IL-2检测试剂盒、小鼠IL-4检测试剂盒说明进行测定.结果 CTX对荷瘤小鼠IL-2的表达无明显调节作用,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TX组CD+4细胞、CD+8细胞均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犀黄丸能够纠正CD+4/CD+8比值失衡,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状态,从而抑制瘤细胞的增殖.

    作者:李洪军;崔立然;孙立冬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论《黄帝内经》对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对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体现:(1)脏象学说的建立;(2)因机学说的形成;(3)诊治学说的奠基.为中医自成体系并不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0例需行剖宫产术的重度妊高征患者分别实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两组.腰麻药为0.75%布比卡因1.5~2ml,硬膜外麻醉药为1.6%的利多卡因,两组麻醉平面T6~8水平.监测并记录ECG、SpO2、BP、阻滞效果、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并发症.结果 CSEA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比EA组短,从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CSE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术中麻黄素的使用CSEA组多于EA组,两组均无术后头痛.结论 CSEA综合了脊麻以及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对重度妊高征需行剖宫产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完善术中各项监测和麻醉处理,CSEA麻醉是安全、平稳、可行的.

    作者:张月先;刘进德;王杰;高峰;宗银东;姜义铁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微型钢板治疗闭合性指掌骨骨折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使用微型钢板治疗外伤中的手部指掌骨骨折.方法 本组30例患者36处骨折,均采用手术切开,骨折端解剖复位后用微型钢板内固定.结果 本组病例使用微型钢板内固定后,骨折端均可达解剖复位.随访6~12个月,手部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活动基本得以保持,无关节僵直等现象发生.结论 用微型钢板治疗闭合性手部指掌骨骨折,可使得手部各关节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使手各部分关节功能获满意恢复,是治疗闭合性手部指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兆佳;辛福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丙泊酚在妇科腹腔镜中的应用

    目的 丙泊酚在妇科腹腔镜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苏醒、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腹腔镜术患者,其中分实验组(A)50例,对照组(B)50例.实验组术中维持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对照组单纯用异氟醚.结果 两组比较年龄、体重、生命体征均稳定,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比较术后清醒时间,苏醒期躁动,术毕恶心、呕吐及阴道出血情况,A组较B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丙泊酚用于妇科腹腔镜术,镇静充分,术毕苏醒快、完全,无躁动,无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时捷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口服降糖药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采用晚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方法,治疗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38例,随访观察3个月,总结如下:

    作者:田恒文;牛爱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使用广泛的农业杀虫剂.在基层医院,有机磷农药中毒居各种急性中毒的首位.

    作者:赖庆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ICU经口气管插管的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是临床上为抢救危重患者而建立起来的人工气道,是目前救治急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病人机械通气的急救措施之一,做好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作者:李利平;张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男性免疫不育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男性免疫不育效果.方法 将75例男性免疫不育患者随机分三组,采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患者:第一组25例患者实行避孕套避孕治疗3月,第二组25例患者予以强的松5mg,3次/d治疗3月,第三组25例患者予以强的松20mg,3次/d,治疗10d后改10mg,3次/d,治疗10d,再改为5mg,3次/d,10d.结果 三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疗效,但第三种治疗方式效果显著.结论 强的松递减方法治疗男性免疫不育症效果好.

    作者:李永平;王强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病因、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ACI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y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ACI患者按照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病因分型标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结果 ①ACI患者血清IL-18、Hcy与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ACI患者Hcy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与小动脉闭塞型(即腔隙性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心源性栓塞型组和其他病因型组(P<0.01);而IL-18及hsCRP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小动脉闭塞型组、心源性栓塞型组及其他病因型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③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ACI患者血清IL-18与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1或P<0.05),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732,P=0.000;r=0.424,P=0.000);而Hcy水平在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IL-18、Hcy与hsCRP水平升高;血清IL-18、hsCRP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ACI患者病情及预后;血清Hcy水平能反映ACI病情的严重程度,对ACI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彪;覃祖业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简论人事制度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做法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面对改革后利益格局的调整,如何面对生存和发展的重重困难,如何面对优胜劣汰的严峻局面,用思想政治工作去引导,促使人事制度改革的积极稳妥、全面推进,是人事制度改革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高度重视,认真探索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律.

    作者:王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利用氨茶碱静滴,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以确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以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对照组缓解快、持续时间短(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P<0.01).结论 细辛脑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优于氨茶碱.

    作者:陈淑香;冯改梅;赵桂清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PH、内镜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症状、PH、内镜三者关系.方法 对133例具有烧心、反酸、反食临床表现的患者分别进行症状评估、24h PH监测,对其中59例患者进行了内镜评估.结果 症状表现正常和轻度占48.1%,中度占33.8%,重度占18%;PH结果提示正常、轻度比例和重度比例高于中度;59例内镜检查结果,内镜诊断为食管炎占55.9%(33/59),内镜检查阴性占44.1%(26/59),食管炎中PH监测正常占15.1%,内镜检查阴性中PH监测异常占80.8%,症状评分表现为中重度,内镜损害为A、B级占71.4%,C、D级仅占28.6%,两者比较P<0.01.结论 GERD病症状、PH、内镜不呈正相关,需综合症状、PH、内镜三方面资料,或结合胆汁酸监测,才能作出准确诊断,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洪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素质的培养

    急诊科作为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接诊与接待的都是紧急危重病人和身心急躁的家属.这就要求急诊科护士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首先要热爱急诊工作,并有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技术及健康身体,细心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团结合作精神,才能保证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真正做到救死扶伤.

    作者:任青敏;董亚辉;姜秀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保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变性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发腰腿疼痛等症状,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痛苦.

    作者:朱永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非脱垂子宫阴道手术31例分析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手术的优势及发展前景.方法 将2007年经阴道手术的31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经腹手术(指征相同)的38例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病率.结果 研究组31例均无中转开腹,两组均无膀胱、输尿管、肠管等损伤.研究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次全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进食时间、体温正常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日常锻炼时间,研究组少于观察组(P<0.01).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而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应重视术中出血,选择合适病例.

    作者:马萍;刘辉;周怡萍;樊秀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

    目的 探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COPD)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COPD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依那普利(依那普利组)、氯沙坦(氯沙坦组)、依那普利+氯沙坦(联合治疗组).治疗方案分别为:依那普利5mg,2次/d;氯沙坦50mg,1次/d.治疗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早晨6时血压.结果 3组治疗4周后早晨6时血压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较单一用药更显著(P<0.01).结论 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应用是治疗COPD顽固性高血压的较好方法.

    作者:赵耀东;卢永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剖宫产术后经腹输卵管绝育手术的临床体会

    腹式输卵管绝育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长效节育方法,该手术具有高效、简便、经济的优点,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直视下施术,适合已生育子女的育龄妇女选用,在国内应用广泛.

    作者:刘彬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期发现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听路损伤并干预

    目的 观察小儿脑损伤综合征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期发现听路损伤并比较不同干预时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0例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检查.结果 刺激强度80dBnHL 20秒/分刺激条件下,260例中91例异常,异常率为35.0%;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39例,均给予脑活素、胞二磷胆碱静脉点滴,姿势异常者给予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1000U)每日一次,15天一疗程,配合经络导平耳门刺激等综合治疗;结果两组干预效果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一岁内开始干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一岁后开始干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一岁内干预者.结论 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并听力障碍早期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及早干预可预防耳聋发生.

    作者:李红叶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20例

    2007年4月~2008年7月,笔者应用电视胸腔镜行20例手汗症患者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操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侯广杰;杨煜;胡为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