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笑云;郭军
发热反应是输血输液中较常见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主要是由热源质引起的,如变性蛋白、死菌体、细菌内毒素等等.
作者:陈英;孙红霞;张丽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本文通过对石榴酒、蜂蜜酒中矿物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等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阐述了这两种果酒的共同营养特点和各自独特的营养价值.
作者:濮智颖;翟文俊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急救设备培训的方法,提出先基础后原理,声图并用,启发式教学等.
作者:何林政;多桂芝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主要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中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和麻醉管理.方法 26例患者麻醉维持主要应用异氟醚、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术中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β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持续或间断泵入以维持循环稳定.建立完善的血液动力学监测.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麻醉平稳,安全完成手术.持续泵入硝酸甘油0.5~1.0μg/(min·kg),9例同时泵入尼卡地平0.3~2.0μg/(min·kg),8例静注艾司洛尔10~30mg/次或泵入10~20μg/(min·kg).纠正术中低血压静注去氧肾上腺素50~100μg/次.结论 平稳的麻醉、完善的监测以及有效的控制心率和血压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作者:冯念海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生产的Stryker腹腔镜系统,行下腹部三点穿刺造气腹,单人操作.根据不同情况行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辅以术后米非司酮+MTX治疗.结果 切除患侧输卵管52例,保留输卵管11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持续性宫外孕.少数病例术后2d内述上腹部不适及肩胛部疼痛,经对症处理均痊愈.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效果好,出血少、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杨秀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腹式输卵管绝育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长效节育方法,该手术具有高效、简便、经济的优点,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直视下施术,适合已生育子女的育龄妇女选用,在国内应用广泛.
作者:刘彬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不同药物肾损害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预后,提高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药物性急性肾衰竭的致病药物、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治疗结果.结果 引起肾损害的主要药物为氨基糖苷类(9例,29%)、头孢菌素类(6例,19%)和非甾体炎药(6例,19%),主要病理改变为间质性肾炎和(或)肾小管坏死,治愈率97%.结论 肾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尿毒症者应尽早开始透析治疗.
作者:楚天舒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紧急血液透析可以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蓄积的毒素以及过多的水分,迅速纠正电解质、酸碱紊乱,及时清除体内的药物及毒物,对于抢救危重患者疗效可靠.
作者:张林丽;陈兵;张进松 刊期: 2008年第2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变性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发腰腿疼痛等症状,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痛苦.
作者:朱永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是机体对事物的特殊反应,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极其多变的.
作者:姜秀;任青敏;董亚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肠造瘘是外科常用治疗方式,在小儿外科主要用于解除肠道梗阻,控制肠道炎症,挽救病人生命,为下一步更好的治疗做好准备.
作者:杨玉荣;张文瑞;陈培芝;宋红霞 刊期: 2008年第26期
肺心病是寒冷地区多发病之一,大多由慢性阻塞性疾病引起,常伴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且持续严重的缺氧是导致肺心病患者呼吸衰竭与右心衰竭的重要因素,因此,及时合理给予氧气吸入是治疗肺心病慢性呼吸功能不全以及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彩云;许秀梅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32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 一期切除吻合25例,一期切除近端造口5例,单纯造口2例.伤口感染5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正;宋希福;吕俊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MUC-2及SleX蛋白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19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UC-2与SleX蛋白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MUC-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8.0%(39/50)、47.4%(9/19)、18.0%(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0.0%(40/50)、52.6%(10/19)、16.0%(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2和SleX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MUC-2和SleX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MUC-2及SleX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作者:时景文;庞霞;郑湘予 刊期: 2008年第26期
抗dsDNA抗体对诊断风湿免疫病(SLE)有较高的特异性,已成为SLE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其检测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需要荧光显微镜特殊仪器.
作者:宋小芸;单新洁;孟新艳;武丽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介绍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前臂尺桡骨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20例尺桡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后尺桡骨髓内钉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13周,平均10.5周,1例骨折延迟愈合,未发生骨不连.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本组优10例,良7例,可3例.术后肘关节伸屈活动功能丧失约15~35°,平均17°,前臂旋前功能丧失10~50°,平均20°,前臂旋后功能丧失15~40°,平均31.5°.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是治疗尺桡骨干骨折的良好手术选择.
作者:田智勇;赵滨;栾波;陈艺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TURP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CSEA组和EA组,每组60例.麻醉过程中监测循环及呼吸相关参数,观察麻醉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麻醉前、手术开始及结束时脉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在组内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术中恶心呕吐、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EA组有6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CSEA组无一例发生(P<0.01).结论 CSEA、EA应用于TURP均能取得安全满意的麻醉效果,CSEA能更好地防止闭孔反射的发生,更能满足TURP的要求.
作者:张兴;廖志武;范海鸥 刊期: 2008年第26期
血透患者导管感染将导致留置失败,使临床治疗变得困难,患者生命受到威胁,医疗费用增加[1].
作者:芮静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 总结建立人工气道并连接呼吸机辅助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其它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建立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辅助治疗,建立人工气道后,如何固定好插管位置,如何防止人工气道套管脱出,人工气道气囊的护理、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人工气道的湿化等护理特点进行护理.结果 26例呼吸衰竭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后病情稳定,获得满意疗效,4例患者因合并并发症而死亡.结论 建立人工气道是治疗和改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掌握护理特点,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段幼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通过巡回护士在小儿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完美配合,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缩短了手术时间,使患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
作者:江杰;刘正霞 刊期: 200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