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损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周凤敏

关键词:心肌损伤, 诊断方法, 损伤检测方法, 结构及功能, 预后判断, 疾病诊断, 病理改变, 特殊性, 限制, 临床
摘要:心肌损伤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病理改变.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对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有较大影响.但由于心肌结构及功能的特殊性,心肌损伤的检测受到较多的限制.本文就心肌损伤检测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使用微量泵输入尼莫地平注射液减少不良反应的探讨

    尼莫地平注射液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它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能扩张脑血管并改善脑供血,临床上广泛用于脑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但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不同的输液方法又对其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者:钱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ISO9001∶ 2000质量管理标准,规范护理管理.方法 引入ISO9001∶ 2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标准化、统一化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过程方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持续改进等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护理管理体系,保证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结果 护理管理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结论 ISO9001∶ 2000质量管理标准适用于护理管理.

    作者:曾学梅;李小林;陈友菊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谈在基层医院开展急救设备使用培训的体会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急救设备培训的方法,提出先基础后原理,声图并用,启发式教学等.

    作者:何林政;多桂芝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酒精性肝硬化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以同期住院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为对照,对5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酒精性肝硬化占同期肝硬化总数的12.3%,发病年龄平均52岁;日平均饮酒165g,持续10年以上.结论 面色黝黑、肝掌、蜘蛛痔、肝大、男性乳房发育、腮腺肿大等体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有助于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戒酒不能阻止酒精性肝硬化病情进展;长期针对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有可能改善酒精性肝硬化的预后.

    作者:王宝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8年3月~2008年3月,用疝环填充联合补片无张力修补斜疝11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分别测定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观察其斑块特征.结果 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脑血管疾病组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1).结论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早发现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远琼;柳超平;易小红;斯轶凡;彭小宇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心血管介入治疗42例的观察及护理

    随着介入治疗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科学.

    作者:张艳丽;蒋慧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自1921年人类发现了胰岛素就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从胰岛素制剂的来源、剂型纯度、用药方式及其类似物的发明应用,到对胰岛素治疗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作者:田恒文;卢颖;管秀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护士如何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新型医疗技术的不断涌现,进入临床应用的数量也越来越大,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护理要求,致使护理模式的扩大,新的护理模式的形成和新的护理技术的不断改进,都给护士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武智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超声诊断阻塞性黄疸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肝内、外阻塞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集40例2004~2007年已确诊为阻塞性黄疸的病例,回顾分析阻塞性黄疸声像图与临床的关系,阐述超声诊断在鉴别肝内、外阻塞性黄疸中的助诊价值.结果 肝内阻塞性黄疸10例,占25%,其中病毒性肝炎8例,占20%,药物过敏者1例,占2.5%,妊娠期复发黄疸者1例,占2.5%.肝外阻塞性黄疸30例,占75%,其中胆管癌6例,占15%,胰头癌4例,占10%,壶腹部癌2例,占5%,胆总管囊状扩张2例,占5%,胆总管中、下段结石15例,占37.5%,胆道蛔虫1例,占2.5%.结论 肝内、外阻塞性黄疸临床治疗方案截然不同,前者禁忌手术,后者须手术治疗,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胆道受阻的部位,梗阻的水平以及梗阻程度.

    作者:张宏林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中医穴位加松解汤治疗术后肠粘连

    文献报道,腹部手术后病人70%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如盆腔炎、附件炎、各种腹部手术后等疾病,常可出现粘连,肠粘连发病的原因与腹内炎症、积血、腹壁切口疤痕、术后切口疼痛、未能早期下床活动有关,病人常感觉到腹胀、腹痛、恶心、食欲不振、便秘,甚至可能出现机械性肠梗阻.

    作者:李雪云;沈丽;李恒燕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荣县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荣县2003~2007年5岁以下意外死亡儿童作为分析对象,了解荣县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状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2003~2007年荣县5岁以下儿童共死亡245例,其中意外死亡70例,占28.57%,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位于死因顺位之首.0~4岁儿童意外死亡顺位是溺水,占54.29%,交通意外,占17.14%,意外窒息,占15.71%.结论 意外死亡已经超过其他疾病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应建立政府主导,各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在幼儿园,小学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组织演练,以强化教师的安全意识,增强儿童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张玫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使用广泛的农业杀虫剂.在基层医院,有机磷农药中毒居各种急性中毒的首位.

    作者:赖庆敏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持续胃肠减压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消化内科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肠梗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造成的腹胀、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必须采取持续胃肠减压术.

    作者:闫秋丽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地塞米松、格拉斯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 and vomiting,PONV)是腹腔镜手术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1],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达53%~72%[2],使病人产生程度不同的不适,严重者可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增加误吸的发生率,肺部感染等.

    作者:马向东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终身面对.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已把糖尿病教育列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项基本措施之一.

    作者:苏美玲;刘娜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

    目的 探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COPD)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COPD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依那普利(依那普利组)、氯沙坦(氯沙坦组)、依那普利+氯沙坦(联合治疗组).治疗方案分别为:依那普利5mg,2次/d;氯沙坦50mg,1次/d.治疗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早晨6时血压.结果 3组治疗4周后早晨6时血压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较单一用药更显著(P<0.01).结论 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应用是治疗COPD顽固性高血压的较好方法.

    作者:赵耀东;卢永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32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 一期切除吻合25例,一期切除近端造口5例,单纯造口2例.伤口感染5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正;宋希福;吕俊生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提高整体素质,狠抓医疗质量的做法与体会

    改革开放的政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活跃,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作者:赵笑云;郭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老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退休干部.主因发热3d入院(2006年11月23日).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高脂血症3年.

    作者:王凯;侯斌;须瑞;王晓东;解放军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