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珍
我县自儿童计划免疫(计疫)工作开展以来,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与疫苗相关的传染病如脊灰、白喉、百日咳、麻疹得到比较好的控制,脊灰、白喉在我县15年无病例报告,麻疹由使用疫苗前(1980)年均发病率1000~4000/10万降至目前的33.60/10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按国家对计免相关性疾病的控制要求相差甚远.近几年特别是今年的抽杳工作中尚感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为进一步搞好计免,针对目前现状提出拙见措施.
作者:拖觉史聪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炎肿化毒片产地广西南市中药厂,药物组成不详,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可用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牙龈炎、鼻炎、疮疔等,属临床常用的消炎、止痛、清热中成药.
作者:李小康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抗感染治疗是CAP治疗的主要环节,正确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我们应用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CAP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景春;毕见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急症,其死亡率极高.主要表现有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头晕,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等.为了提高治愈率,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施行静脉溶栓新技术治疗,通过护理观察,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能够使新鲜血栓溶解,缩小梗死范围,改善预后,取得了较好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凤珍;佟丽华;张志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损害与预防职业损害危险的出现.方法 回顾性统计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总结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损害包括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心理因素等,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 通过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损害的培训,更新观念,避免侥幸心理,强化安全防护知识,建立起工作人员重视防护、加强防护、严格操作规程的自觉性,就可以保证每一位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燕生;郭楠;张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哈尔滨地区多动症儿童应用药物(哌甲酯)治疗效果,随访观察多动症儿童药物治疗的转归情况.方法 对已经确诊为儿童多动症的病例148例,采用自制量表,进行症状评估,应用中枢兴奋剂(哌甲酯)治疗半年、1年、2年进行随访、评估、总结.结果 应用中枢兴奋剂(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半年内显效102例,好转46例,无效O例,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坚持服药1-2年,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应用中枢兴奋剂(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显著,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彦平;张文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母乳喂养是原始的喂养方法,也是科学、有效的喂养方法,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品.
作者:董立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使用外周浅静脉充盈度增强的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采用同体双侧手背同部位静脉血管穿刺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在热敷前后用测量手背静脉的直径(3次测量的平均数).男性常温下手背静脉的直径为3.4mm,一般热敷后直径为4.8mm,经硝酸甘油热敷后直径为5.9mm,女性常温下手背静脉的直径为2.9mm,一般热敷后直径为3.8mm,经硝酸甘油热敷后直径为5.4mm.结论 局部用硝酸甘油热敷后,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扩张效果明显,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潘承琼;潘唐远;杨小玲;苏忠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咪达普利(达爽)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3年3月-2008年3月我院内科慢性心衰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组加用倍他乐克,每次25mg,每日2次;达爽每次2.5~5.0mg,每日2次.疗程为8周.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酒石酸美托洛尔、咪达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肯定.
作者:贠新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总结了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认为在临床上对病情进行早期观察及精心的护理,对保护肾功能、改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文飞;盛江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9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STS注射液.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左室功能好转,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较显著性差异,两组心律失常、住院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TS注射液治疗AMI可改善左室功能及心肌缺血,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于忠辉;陈方焘;孙东兴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入院后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肺部啰音或痰鸣音消失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明显、安全有效、疗程缩短、治愈率高.
作者:韦洁钦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我科2005年1月-2008年5月收治的20例右室心肌梗死患者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20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8例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分析,正确判断病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成功的关键.
作者:马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右位心(dextrocardia)是心脏在胸腔位置移至右侧的总称.常和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同时并存.可分三种类型:真正右位心、右旋心、心脏右移,超声心动图能实时从形态学及多普勒血流上了解心脏位置、心脏与大血管解剖结构的关系及异常、直观显示心脏各节段的连接及畸形.
作者:王润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针刺重灸与单纯针刺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重灸治疗组与单纯针刺时照组.治疗组90例采用针刺重灸治疗,对照组85例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重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单赤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护理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40例良、恶性胸腔积液病人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闭式引流术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40例均一次穿刺成功.2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4-8d,7例癌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14-30d,无1例发生肺、胸壁、脏器和组织的损伤,亦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做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颖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通过用冰毯仪对1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进行观察.冰毯仪降温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制冷速度快等优点解决了传统乙脑极期物理降温效果不佳的难题,作用持久而恒定,有利于对患者的保护,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郭明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脐静脉插管输注量子血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成功率.方法 选取了120例苍白窒息新生儿,且同时伴有低血容量的表现,但无出血倾向.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2人,对照组58人.对于低血容量的处理,治疗组给予与患儿交叉配血阴性的同型量子血10ml/kg,经脐静脉插管输注,速度缓慢(>10min).对照组给予与患儿交叉配血阴性的同型血或O型血红细胞悬液10ml/kg,经外周静脉缓慢(>10min)推入.结果 通过脐静脉插管输注量子血抢救新生儿窒息,成功率95.1%,治疗组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且治疗组存活新生儿患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脐静脉插管输注量子血抢救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窒息时抢救用药可赢得宝贵时间,提高对窒息新生儿复苏的成功率,同时存活新生儿患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几率也得到降低.
作者:段明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特征,后期可伴有血管、心脏、脑和肾脏等脏器损害的全身性疾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常将高血压分为3级,自2005年,我科对180名高血压病人,根据其不同分级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对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诊疗效果,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取得显著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翠微;关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心身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各时期心理不同表现来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可消除和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忧郁、绝望异常等心理异常.有利于语言、肢体功能的康复及良好生活习惯的维持.能起到药物难以起到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心理照应的主要措施和手段是通过环境、语言、行为以及护士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而决定的.
作者:巴凤灵;付玉英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