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阳
目的 观察单用肠溶阿司匹林和联合低分子肝素(法安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时照组(肠溶阿司匹林)及治疗组(肠溶阿司匹林+法安明),疗程为一周.结果 一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79%(P<0.05);观察4周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发生3例(1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安明,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作者:郭忠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9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STS注射液.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左室功能好转,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较显著性差异,两组心律失常、住院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TS注射液治疗AMI可改善左室功能及心肌缺血,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于忠辉;陈方焘;孙东兴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心身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各时期心理不同表现来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可消除和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忧郁、绝望异常等心理异常.有利于语言、肢体功能的康复及良好生活习惯的维持.能起到药物难以起到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心理照应的主要措施和手段是通过环境、语言、行为以及护士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而决定的.
作者:巴凤灵;付玉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甲状腺肿瘤手术导致喉返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一般为1%-3%,而有经验的头颈外科医师一般能将其控制在1%以下[1,2],笔者在1998年9月-2006年7月间,应用喉返神经解剖术治疗甲状腺肿瘤60例,无一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桂钊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自2003年开始,我院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现神经病变患者2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好发因素、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79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为45.40%,病死率34.18%,晚发性发病82.23%,老年患者占54.43%.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菌株总数的75.44%.大多数G-杆菌时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产ESBLs分离率占15.12%.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全面监控,严格无菌操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朱宇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母乳喂养是原始的喂养方法,也是科学、有效的喂养方法,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品.
作者:董立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湖州市中心医院综合档案室成立于1998年,于1999年通过档案管理市级认定,2003年通过档案管理省级认定.从2000~2007年,我院共有52项省、市级医学科研课题立项,其中41项课题顺利通过省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11项课题终止研究.共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20项,获湖州市科技进步奖21项.课题内容涉及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放射科、感染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医院综合档案室本着档案信息为医学科研服务的宗旨,在医学科研项目整个研究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了科研项目有序、顺利地进行.现谈一下档案工作配合科研活动的一些体会.
作者:潘帼湘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设置急诊绿色通道以来,我科对124例AMI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观察其是否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得到治疗.结果 124例患者中,在发病后2h内得到及时治疗29例,2-6h得到及时治疗者75例,6-12h得到及时治疗者,>12h者4例,死亡7例.结论 AMI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实施救治可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时间的浪费,使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作者:郝玉兰;张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我院自2006年9月-2008年5月对98例各类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塑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液采集后两种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300位献血者,使用两种不同的拔针按压方法,对其疼痛及出血等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使用改良的拔针按压方法较常规拔针按压法能明显减轻献血者的疼痛和出血.结论 改良拔针按压法能减轻甚至免除献血者疼痛和出血,有利于无偿献血的招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文净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患者家属疾病知识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亦随之增强,并对一些医疗护理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护患之间易引起纠纷,笔者针对纠纷发生的原因,浅析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
作者:苏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 sphorus pesti-cide,AOPP)在基层医院比较常见,某些重度AOPP可并发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IMS),机械通气是治疗IMS的主要方法,我院白2003~2008年共治疗IMS 28例,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肖贻泰;李守英;王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生期母婴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影响、监护及处理.结果 本组56例除3例胎死宫内外,新生儿畸型3例(5.6%);巨大儿12例(22.6%);新生儿低血糖12例(22.6%);高胆红素血症12例(22.6%);红细胞增多症8例(15.1%);新生儿窒息7例(13.2%);新生儿视网膜出血4例(7.5%);小于胎龄儿9例(16.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3.8%).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较大,加强围产期母婴监护尤为重要.
作者:杨蕴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苁蓉总苷胶囊和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性痴呆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5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奥拉西坦注射液5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d,苁蓉总苷胶囊2粒口服,3次/d.对照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40ml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3周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6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苁蓉总苷胶囊和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性痴呆的疗效显著.
作者:张全贵;张宁男楠;李德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来源于脊索胚胎残余组织,多发生于骶尾部,鼻咽部罕见,属于低度恶性肿瘤,进展缓慢,不及时治疗常可由于肿瘤向颅内扩展导致死亡.我科于1996年年初诊治一例,现将有关治疗和护理方面的主要工作简介如下.
作者:郭凤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医院口腔科是病人和病原微生物携带者集中的场所,因而是某些疾病的特殊传播途径,医护人员的手和治疗用具也成为疾病的传染媒介.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消毒与无菌在预防和控制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方面发挥其关键作用.
作者:杨冬梅;陶馆洲;袁珍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随着艾滋病这一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在世界范围的蔓延,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十分严峻.在全民预防AIDS传播的队伍中,护理人员始终站在这道防线前沿,在心理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笔者认为艾滋病患者应作以下几方面的心理护理.
作者:罗科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临床输血是治疗与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输血不当或输血时未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则将危害受血者身体健康并导致一系列法律纠纷.血液安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世界卫生工作七项重点之一.目前我国非常重视输血安全工作,为保证血液质量,从采供血机构源头抓起,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忽略了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的规范化管理,医疗机构的临床输血已成为输血安全的薄弱环节.为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等法律法规,2005-2007年,在市卫生局的组织下,连续三年对我市的临床用血医疗机构进行拉网式检查,发现存在较多的问题及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就当前全市临床输血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进我市临床输血管理走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文净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因间断发热伴干咳11d加重2d入院.该患于入院前自觉受凉后出现寒战继而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5℃之间.时而干咳伴恶心,无咳血及胸痛,无呼吸困难,亦无盗汗及消瘦.曾到我市结核医院就诊,查胸透示右肺上叶炎性病变,PPD试验结果阴性;血常规:WBC 30.0×10《'9》/L,GRA%为80%,故初步诊断右肺上叶肺炎.予以静点青霉素及清开灵7d,而近3d发热症状较前明显加重,体温波动于38℃-40℃之间,故入我院.既往健康.入院时查体:T 38.5℃,急性痛苦病容,余无异常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33.0×10《'9》/L,GRA%为87%,血结核抗体试验阴性.尿常规、肝功、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结果回报均正常.胸片:右肺上叶炎性病变.故临床诊断:右侧大叶性肺炎,给予静点头孢唑林钠、喜炎平常规量,第3d复查血常规:WBC 9.6×10《'9》/L,GRA%为89%,而患者仍然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之间.继续前述治疗4d症状仍然无改善.则进一步查肺部CT示右上肺结核伴空洞形成.确立诊断:结核性大叶性肺炎而转至市结核医院,抗结核治疗1.5个月,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肺CT病灶较前吸收.故出院继续抗结核治疗至痊愈.
作者:高燕;范丽波;刘春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