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蓉
目的 观察针刺重灸与单纯针刺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重灸治疗组与单纯针刺时照组.治疗组90例采用针刺重灸治疗,对照组85例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重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单赤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设置急诊绿色通道以来,我科对124例AMI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观察其是否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得到治疗.结果 124例患者中,在发病后2h内得到及时治疗29例,2-6h得到及时治疗者75例,6-12h得到及时治疗者,>12h者4例,死亡7例.结论 AMI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实施救治可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时间的浪费,使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作者:郝玉兰;张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我科2008年1~4月收住白血病患者30例,ALL 15例,AML15例,进行化疗后,无一例感染,患者安全出院,现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小青;赵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前随着我国生育高峰的到来,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会对产妇本人及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是严重的危害,因此加强对孕产妇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才能使产妇真正摆脱抑郁症的烦恼,确保身心健康.
作者:卢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入院后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肺部啰音或痰鸣音消失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明显、安全有效、疗程缩短、治愈率高.
作者:韦洁钦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红骨髓总容量减少、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性病征.加强对再障的治疗护理,至关重要.现结合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孟令珂;宁晓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为排泄体内代谢的产物如尿素、有机酸等,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以及内分泌功能,如分泌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作者:冯改梅;陈淑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急诊科是每个医院抢救病人的前沿阵地,担负着各种急危重病人的监护和抢救工作.急诊科常常出现的酗酒、车祸等原因造成的多发伤,各种原因的中毒者及各种休克、脑出血,各种原因的心脏骤停等急危重症患者,造成紧张甚至恐怖的抢救环境,患者和家属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加上工作重、量大、轮班制及经常面对的死亡的刺激[1],对急诊护士心理和精神造成更大的压力,以致给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通过对急诊护士健康状况的分析,寻找应对措施,以便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玉华;刘小春;梅立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液采集后两种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300位献血者,使用两种不同的拔针按压方法,对其疼痛及出血等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使用改良的拔针按压方法较常规拔针按压法能明显减轻献血者的疼痛和出血.结论 改良拔针按压法能减轻甚至免除献血者疼痛和出血,有利于无偿献血的招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文净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产妇离院后如何在家庭中进行护理,这是新的护理模式和打造和谐的护理平台所必须做到的,随着形式的发展护理工作已进入每一个家庭,使很多病人撑握了在家庭护理上的知识,产妇也同样需要离院后在家庭中进行护理,在家庭护理上,应注意哪些原则,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武智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先兆流产可能导致中断妊娠,但经过适当的治疗和心理安慰也可能使妊娠继续.为防止先兆流产发展成难免性流产,除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外,加强先兆流产孕妇的心理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介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结合先兆流产孕妇的几种主要心理状态所采取的措施.
作者:温瑞芬;温瑞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我们于2006年4月~2008年4月应用万乃洛韦(丽珠制药厂生产,商品名丽珠威)和维A酸霜(迪维霜,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扁平疣,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军;张丽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患者、医护人员对药师作用的认可程度与评价,促进药学服务的开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5分制评估被调查者的肯定程度,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 患者对药师的职责了解程度不高,护士和医师对药师的技能评价较高,但对药师参与临床工作的方式与效果有很大分歧.结论 药师还需扩大提供服务的层面和领域,使其更受信任.
作者:温保堂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脑出血(ICH)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脑出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血肿本身及其引发的继发性周围脑缺血和脑水肿及细胞毒性等损伤.深入探讨脑出血的病理损伤机制,有助于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佳的治疗方案,逆转或减轻脑组织的损伤,进而大程度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巧珍;杨文;杨期明;刘玲英;廖远高;李海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北海市高考生色觉及视力情况.方法 对高考体检的10345名考生进行色觉及视力调查.结果 色觉异常293人,其中男生272人,女生21人,分别占受检总人数及男生和女生人数的2.83%、5.11%和0.42%,男生多于女生(P<0.001).色觉异常者的视力正常率46.25%,低常率53.75%;色觉正常者的视力正常率15.40%,低常率84.60%;视力正常率:色觉异常者多于色觉正常者(P<0.001).色觉异常者的视力正常率与低常率无显著差异(P>0.5).色觉正常者的视力正常率明显低于低常率(P<0.001).结论 色觉异常患病率男生多于女生.视力正常率:色觉异常者高于色觉正常者;色觉正常者的视力正常率明显低于低常率.
作者:覃斌;叶海;卢堃;劳炳雄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时间已有8年,从2001年6月-2008年6月份已经超过560例.除腹腔胆囊切除术外,还开展了阑尾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笔者基于对560例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到为满足腹腔镜手术对护.理的特别要求,在执行有关疾病术前术后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需要充分认识腹腔镜手术临床护理的工作特点.
作者:杨万秀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缓解分娩镇痛的效果及探讨镇痛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 100例足月产妇用0.125%甲磺酸罗哌卡因加芬太尼2μg/ml(A组),100例不作硬膜外镇痛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观察镇痛分娩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器械助产、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出生1、5min的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在活跃期VAS评分分别为:A组(3.69±0.63)分,B组(8.87±1.52)分.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观察组均以1级为主,全部能自主或在护士搀扶下行走.呼吸频率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借助器械分娩分别占4.5%和4.1%.观察组产后失血量稍多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相似.结论 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能提供满意的分娩镇痛,促进产程,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程桥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胎儿颈部淋巴管囊肿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对11例孕13周~26周孕妇进行产前检查,了解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超声检查11例胎儿均系颈部淋巴管囊肿.结论 超声检查可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部位、各器官的发育情况,能及早诊断出胎儿畸形,有助于终止妊娠,实行优生优育,在生理和心理上减轻孕妇的痛苦,有利地保护孕妇的隐私权.
作者:胡晓丹;张文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创伤性肝破裂的有效的诊断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60例肝破裂病例的分析、手术方法的比较,总结出肝破裂手术的关键所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等.结果 60例病人中3例死亡,57例治愈,死亡率为5%,治愈率为95%.结论 准确的诊断与伤情评估,术前积极的复苏急救,简单有效的手术,积极处理并发症在肝外伤救治中至关重要.
作者:石恒彦;高振兴;张一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收集两家笔者进修医院遇到的8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人作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4例系在Baker's探条探查胆道时致十二指肠后壁损伤;2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胆广泛粘连而损伤;2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肠广泛粘连而损伤指肠前壁,其中1例致十二指肠广泛撕裂合并门静脉主干破裂出血;另2例为邻近炎症病变致十二指肠延迟性穿孔.处理方法分别用损伤修补、十二指肠腔内外引流和胃空肠造瘘术.全组治愈6例,死亡2例.结论 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预防是主要的,而合理、灵活选择恰当的处置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生明;杨雪冰;邓长云;马保利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