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1例分析

李伯军;赵建会;杨帆

关键词:女性急腹症, 阑尾炎, 误诊原因
摘要:妇科以右下腹痛为主的急腹症临床表现与外科的急性阑尾炎易混淆,有些妇科急腹症本身也缺乏典型症状,有类似阑尾炎的特征.正是由于解剖位置的相关性及普外科医生未加强对妇科急腹症病理和临床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妇科病的必要检查,科室问的会诊,未重视病史的询问等诸多因素造成了误诊.因此,笔者通过对本院近年采误诊的病例及原因进行分析.以引起普外科医生的重视,降低误诊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暖箱中新生儿体温测量方法的探讨

    暖箱中新生儿体温完全由操作者所设定的箱温控制,为了避免因机器故障或人为操作不当,造成患儿高热或低温的损害,除经常查看暖箱中的床温计外,还要定时监测婴儿的体温.

    作者:陈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剖腹洗胃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报告

    洗胃法是救治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首要措施,彻底洗胃清除胃内毒物,大限度地减少毒物吸收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洗胃法的正确与否在抢救有机磷中毒的患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洗胃法有了不断改进.

    作者:王锦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齐齐哈尔市某中专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浅析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某中专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24h膳食记录及称重法调查某中专学校589名学生的膳食状况,并进行常规营养缺乏症体格捡查和实验室生化检验.结果 男生能量的撮入占供给量(RDA)的98%,基本满足;女生占75%,显示不足.蛋白质摄入量仅占RDA的85.3%(男生)和72.9%(女生),且优质蛋白质不足,锌、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摄入不足,钙摄入量严重不足,仅占RDA的30.6%(男生)和31.4%(女生),膳食结构及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部分学生呈营养缺乏体征.结论 该中专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结构显然有着很大的不足,建议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副食摄入,提高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摄入量.

    作者:刘速;由桂红;晨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骨科卧床病人受多种因素影响,住院期间常发生便秘,由此导致病人腹胀、腹痛等不适,给病人饮食、睡眠、疾病康复带来不利影响.我科对100例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华;吴雪华;庄雪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1月62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结果 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再行功能锻炼.结论 急性期康复护理着重在保护良好的功能位和进行肢体运动;恢复期的康复护理着重于坐卧练习、站立与行走练习,而心理护理则贯穿始终.

    作者:黄丽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预防浅探

    目的 了解某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开展防治工作、制定治疗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某幼儿园3-6岁285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用龋失补乳齿(dmft)均值记录患龋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5.1%,龋均为3.8.患牙充填率为4.2%.乳牙患龋率高的是双侧下颌乳磨牙.结论 某幼儿园儿童患龋率低于2001年浙江省平均水平,乳牙龋坏充填率低.乳牙患龋率高的是双侧下颌乳磨牙.

    作者:胡丽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瑞芬太尼对地氟醚应用于不同年龄组全麻病人MAC的影响

    地氟醚是安全有效的吸入全麻药,具有理化和生物性质稳定,麻醉诱导快、苏醒早,无肝、肾毒性,对机体循环功能影响小和肌松良好等优点.但因价格昂贵且麻醉强度弱,常用于复合麻醉中.

    作者:陈树斌;李绍臣;李文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

    肝移植目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临床治疗中获得更广泛的开展.也是普外领域中规模大,技术难度高的手术之一.我院于2006-2007年共成功进行了3例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婷;窦亚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训练及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功能康复的重要方法.近两年来我们对2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前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使病人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教会各种锻炼的方法以提高肌力,术后早期指导康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

    作者:张丽杰;杨晓杰;赵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细菌培养在乳腺脓肿穿刺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疾病,过去多采用外科手术切开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1],我院超声科开展超声介入治疗乳腺脓肿取得确切疗效,我们对38例乳腺脓肿穿刺抽取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生素,加快了脓肿的愈合,报道如下.

    作者:王霞;王树松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与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沟通的技巧

    目的 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技巧,满足每位患者的需求,针对性地给予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14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神志清楚的患者,根据躯体、心理、社会方面的需求,采用四种不同的沟通方法如:写字板写字、划勾、语言卡片、非语言沟通进行沟通.结果 调查14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患者的需求是多样化,采取各种有效的沟通技巧,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艳梅;赵素琴;常杏萍;张红梅;梁瑞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 了解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的易感人群,探讨人乳头状病毒(HPV)与CIN之间的关系.方法 总结性回顾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间液基细胞学检查ASC-US(意义不明确的鳞状上皮细胞)以上的阳性患者阴道镜下多点取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异常者行HPV检测.结果 病理诊断为CIN者共360例,其中CIN Ⅰ患者223例,HPV阳性率为65%,平均年龄32.9岁,CINⅡ者88例,HPV阳性率为78.4%,平均年龄36.7岁,CINⅢ患者49例,HPV阳性率81.6%,平均年龄43.3岁.结论 处于性活跃期的中青年女性是宫颈CIN的易感人群;HPV病毒与CIN之间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其检出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而显著增加.准确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辨别HPV感染,指导临床早期治疗CIN,对预防浸润癌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作者:史雪鸿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 48例STE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为四组,A组≤3h,B组3-6h,C组6-12h.结果 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3.3%、75.0%、37.5%,前两组与后一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病死率分别为0%、3.8%、12.5%.结论 血管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呈负相关,STEMI发病3h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好,住院期间死亡率低,3-6h次之,而对于发病时间6-12h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不显著,但仍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新惠;宗道然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与抗菌药应用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抗菌药的应用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以期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6月864例颅脑手术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对临床标本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864例中发生院内感染56人(感染率6.48%),69例次(7.99%),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共检出病原菌93株,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G-杆菌(61.9%).结论 颅脑外术后发生医院内感染与多重因素有关,而抗菌药的非理性应用是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翁升;陈瑶颉;张济源;吴安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肝损害的诊治新进展

    近年来有关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肝损害的报道日渐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药物性肝损害又称药源性肝病,是指用药过程中肝脏因受药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发生的功能和结构的损害.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占3%-9%.其中常见的是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的肝损害.

    作者:马玉秋;徐凤玲;陈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多数发生在老年人,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当遭受轻微扭转暴力则可发生骨折,多数情况下是在走路滑倒时,身体发生扭转倒地、间接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发生骨折.

    作者:王晓华;艾桂君;叶凤英;杨丽艳;史雪莲;田水静;高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医院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院改革的深入进行,医疗服务正在经历着市场化进程.同时,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作者:赵泉葆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荆防止痒颗粒生产工艺及薄层鉴别

    荆防止痒颗粒多用于表症初起,风邪客于肌表.肌体感受风热引起发热、口渴、咽痛、皮肤瘙痒、起红色丘疹或风疹块样损害.用于皮肤瘙痒症、湿疹、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疗效较佳,现就其生产工艺薄层鉴别报告如下……

    作者:郭维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如何分析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报告单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引用,各类血细胞分析仪相继问世,目前血液分析仪已成为血细胞计数的必备仪器.它不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基层医院都装备和购置了三分群血液分析仪,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笔者就如何分析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提几个问题.

    作者:胡通银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预防护患纠纷

    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它包括了一切护理缺陷和一切护理不安全隐患[1].

    作者:李先果;吕东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