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电钩法切除胆囊6例分析

吴俊清;刘丽娜

关键词:小切口, 电钩法, 切除, 右肋缘下, 效果满意, 切口入路, 胆囊
摘要:我院自2004年-20D6年采用右肋缘下小切口入路结合电钩法切除胆囊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和低血糖风险评测

    目的 在口服阿卡波糖血糖不能良好控制情况下,每日加用1次甘精胰岛素或2次诺和灵N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低血糖的风险.方法 4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简称甘精组)和诺和灵N组(简称诺和组),每组各23倒.全部患者在原有口服药物的基础上,甘精组每晚睡前固定时间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诺和组每日早餐前及每晚睡前固定时间分别注射诺和灵N,共治疗12周,观察血糖控制效果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BC都明显下降,但甘精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诺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也明显下降,甘精组的下降幅度稍优于诺和组,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诺和组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大于甘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诺和组(P<0.05).结论 单用口服降糖药不能较好控制血糖时,甘精胰岛素较诺和灵N能更好地降低FPG,低血糖的发生率低,胰岛素的用量少.

    作者:刘智勇;李虹;刘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对巨大胎儿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巨大胎儿(体重>4kg)的发生率显逐年递增的趋势.巨大胎儿属高危,对母儿的预后影响很大,笔者对2006年8月~2007年8月一年间入院的巨大胎儿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徐英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老年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危重病人除了身体疾息之外,心理负担也是造成疾病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针对患者的心理、生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教育.它通过患者及家属传授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知识,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与医疗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作者:郑悦;康克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混合性卒中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混合性卒中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1例混合性卒中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21例临床表现各异,脑卒中发病当日行CT检查发现在脑不同部位同时有新鲜出血和梗死病灶12例;发病5d内复查,脑出血并发脑梗死6例,脑梗死并发脑出血3例(排除梗死性出血).结论 混合性卒中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有赖于CT检查.

    作者:甘汉彪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硝普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硝普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27例临床疗效.方法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选用硝普钠治疗.结果 27例患者显效1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6.3%.结论 应用硝普钠对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早期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王毅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对2004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对上腹部有手术史者开展了胆囊切除术23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23例病人中2例粘连严重中转开腹,开腹率8.6%,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有上腹部手术史者不是手术禁忌证,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以及开腹胆囊切术的经验可以使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朱景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论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有特色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要想实现这一构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因此,正确认识档案工作,了解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是档案工作能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深入的应用,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带来了诸如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化、科学发展观等许多管理理念的创新.在这种大环境下,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泛.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因此,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部署与新形势下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的关系,是档案工作能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关键所在.

    作者:赵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微创腰麻在肛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创腰麻在肛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微创腰麻用于60例择期肛门手术病人,观察麻醉效果,对循环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微创腰麻起效时间为1-3(1.3±1.2)min,阻滞完善时间5-13(9.7±2.4)min,,麻醉平面固定时间10-20(15.6±3.1)min,手术时间30-100min,肌松满意率100%,术后无头痛和腰痛发生,蛛网膜下腔注射局麻药后低血压发生率为18.3%.结论 微创腰麻用药少、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满意,术后腰痛和头痛发生率低,应用于肛门中短小手术是适宜的.

    作者:张兴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与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沟通的技巧

    目的 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技巧,满足每位患者的需求,针对性地给予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14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神志清楚的患者,根据躯体、心理、社会方面的需求,采用四种不同的沟通方法如:写字板写字、划勾、语言卡片、非语言沟通进行沟通.结果 调查14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患者的需求是多样化,采取各种有效的沟通技巧,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艳梅;赵素琴;常杏萍;张红梅;梁瑞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TCu380A、宫铜200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TCu380A、宫铜200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安全性、可接受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方法,对100例健康、已生育的早孕妇女,由经过培训的医生以随机的方法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TCu380A 50例(TCu380A组)、宫铜200 IUD 50例(宫铜200组),于放置后的1、3、6、12个月随访,以生命表法统计二种IUD的终止情况.结果 使用12个月时,TCu380A、宫铜200的妊娠率均为0.0%妇女;脱落率分别为8.0、14.0%妇女,二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症终止率分别为2.0、10.0%妇女,差别无显著性(P>0.05);续用率分别为88.0、72.0%妇女,TCu380A显著高于宫铜200(P<0.05).结论 TCu380A、宫铜200于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时避孕效果好、脱落率相对较低、续用率较高、安全、可接受性强、尤其是TCu380A,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行;徐琳;马永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症及处理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办法.方法 对2003年8月-2007年7月利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29例新生儿产生的并发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22例,死亡2例,放弃5例,并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14例,过度通气8例,气胸4例,肺不张3例,动脉导管重新开放3例,喉、声门损伤2例,出现2个或2个以上并发症4例.结论 了解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形成原因,预防并发症发生,及时处理,提高治愈率.

    作者:蒋惠芬;朱荣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130例彝族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肺结核是彝族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且病情重,依从性差、复发率高,现将我院2003-2007年收集的130例病人分析报告于下.

    作者:马正勇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 总结我院46例瓣膜置换术麻醉处理要点.方法 自2008年1月至6月,施行瓣膜置换手术46例.全组病人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术中监测心电图、桡动脉压、中心静脉压、鼻咽温、直肠温、尿量及血气、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等.结果 全组病例体外循环时间58-240(138.30±44.0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6-180(29.33±11.41)min,心脏自动复跳40例,占87%,无麻醉死亡.结论 妥善的麻醉处理、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合理的心脏功能支持、加强各种指标的监测是瓣膜置换手术麻醉管理的关键.

    作者:魏金聚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经皮穿刺心脏起搏护理20例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心内膜(或心肌)起搏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20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临床应用经皮穿刺心内膜(或心肌)起搏,术后加强观察与护理.结果 应用经皮穿刺心内膜(或心肌)起搏后,20例患者中,起搏成功率为90%(18/20),临床有效率为65%(13/20),复苏成功率为50%(10/20).结论 经皮穿刺心脏起搏,操作简便、起搏速度快、并发症少,为抢救心跣、呼吸骤停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作者:江爱菊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细菌培养在乳腺脓肿穿刺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疾病,过去多采用外科手术切开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1],我院超声科开展超声介入治疗乳腺脓肿取得确切疗效,我们对38例乳腺脓肿穿刺抽取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生素,加快了脓肿的愈合,报道如下.

    作者:王霞;王树松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高血压的现状及治疗

    高血压已成为人类疾病头号杀手之一,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面对我国高血压患者三高三低的特征,这种现象农村尤为严重.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长期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后随访,从而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润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训练及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功能康复的重要方法.近两年来我们对2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前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使病人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教会各种锻炼的方法以提高肌力,术后早期指导康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

    作者:张丽杰;杨晓杰;赵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胸腔积液256例临床鉴别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6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6例病因依次为:结核134(52.3%)、恶性肿瘤58(22.7%)、心功能不全19(7.4%)、肺炎和脓胸9(3.5%)、肝源性5(2.0%)、肾源性5(2.0%)、外伤5(2.0%)、结缔组织病3(1.2%)、支气管胸膜瘘3例(1.2%)、低蛋白血症3例(1.2%)、气胸3例(1.2%)、肺栓塞2例(0.8%)、胸部放疗后各2例(0.8%)、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0.4%)、原因不明4(1.6%).结核性积液中有加岁以下患者98例,占73.1%;恶性中超过60岁患者居多,38例,占65.5%.血清及胸腔积液癌胚抗原水平均为恶性组高于良性组(均为P<0.01).结核积液淋巴细胞比例多达70%-95%,腺苷脱氨酶(ADA)浓度(62.7±9.6)U/L,PPD强阳性达70.1%,均明显高于恶性积液.结论 胸腔积液主要病因是结核和肿瘤,结核以青年居多,恶性以老年居多.血清及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ADA含量、淋巴细胞比例和PPD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廷焱;杨永国;乔冬梅;冯磊;余嗣崇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意义.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单服多西环素,治疗组口服多西环素的同时加服中药.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5.24%,对照组76.4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转阴率90.48%,对照组67.65%,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疗效肯定,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少,可缩短疗程,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铭;张晓静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西结合辨证施护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慢性全身性血管疾患,多发生于青壮年,以男性为多,好发于四肢末端,是一种动、静脉血管腔发生闭塞、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后坏死至肢体末端脱落的炎性病变.其病程缓慢,呈周期性加剧,患者十分痛苦.

    作者:张颖顺;周春华;张嫣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