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林
暖箱中新生儿体温完全由操作者所设定的箱温控制,为了避免因机器故障或人为操作不当,造成患儿高热或低温的损害,除经常查看暖箱中的床温计外,还要定时监测婴儿的体温.
作者:陈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我院1985年至2008年治疗纵隔肿瘤及囊肿80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王威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囊床胆管损伤的部位、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15例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胆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病例中,证实为Luschka胆管7例,胆囊肝管3例,右前叶肝管及其分支3例;其余2例仅发现胆瘘而未见损伤胆管.本组15例皆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胆囊床胆管解剖的认识对于减少胆囊床胆管损伤相当重要,对于胆囊床胆管的损伤应当尽量在术中发现并处理.
作者:何华;范昕;王莹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肥大的影响.方法 将75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的随机分为缬沙坦组(35例)和赖诺普利组(40例),两组均用药6个月.于用药前及用药后每一个月测量血压,据心脏彩超测量指标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 两组用药后血压、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比用药前有显著性下降(P<0.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缬沙坦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病人的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大.其疗效与已知可逆转左心室肥大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赖诺普利的疗效相当.
作者:包敏敏;石来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评估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TCu380A、宫铜200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安全性、可接受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方法,对100例健康、已生育的早孕妇女,由经过培训的医生以随机的方法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TCu380A 50例(TCu380A组)、宫铜200 IUD 50例(宫铜200组),于放置后的1、3、6、12个月随访,以生命表法统计二种IUD的终止情况.结果 使用12个月时,TCu380A、宫铜200的妊娠率均为0.0%妇女;脱落率分别为8.0、14.0%妇女,二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症终止率分别为2.0、10.0%妇女,差别无显著性(P>0.05);续用率分别为88.0、72.0%妇女,TCu380A显著高于宫铜200(P<0.05).结论 TCu380A、宫铜200于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时避孕效果好、脱落率相对较低、续用率较高、安全、可接受性强、尤其是TCu380A,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行;徐琳;马永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一般认为,采血、输血是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献血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和因输血而感染血源性疾病国内外文献已多有报道.使献血者存有恐惧心理.
作者:廉加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笑气缩宫素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87例早孕人群,采用笑气吸入+缩宫素肌注为观察组A.2%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法为对照组B.结果 镇痛效果、宫颈松弛、人流综合征出现、平均出血量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笑气吸入联合缩宫素肌注用于人工流产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疼痛.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
作者:郭艳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不孕不育症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对临床80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宫腔镜在不孕不育症中的诊断与治疗,均具有很好的效果.结论 宫腔镜在不孕不育症中的应用很有价值,应该推广、普及.
作者:孔笑楠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的临床疗效.方法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8例,沙利度胺剂量:初始50mg/d,1周后增至100mg/d,根据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脾脏大小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采评定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8例IMF中4例临床血液学完全缓解,4例贫血得到改善.在5例需长期输血的患者中,4例贫血情况得到缓解不再需要输血.3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2例血小板计数增加了50%.5例脾大者均有缩小,3例缩小50%以上.毒副作用小.结论 沙利度胺治疗IMF有明显疗效,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钟亚平;黄晶;张艳丽;刘农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及各项社会活动竞争的日益激烈,心理致病业已成为一类流行病,诸如升学、就业导致的神经衰弱和焦虑症,并且愈来愈加年轻化、普遍化.如何科学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防止药物依赖性的发生,避免滥用带来生活质量下降,已是社会特别是医药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彭书泉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脊椎结核X线及CT表现,探讨脊椎结核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眷柱结核X线和CT表现,其中男14例,女17例.结果 31例中,颈椎1例,胸椎19例,腰椎11例.主要影像表现为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肿块和脓肿及脊柱生理弧度改变.结论 X线及CT表现对诊断脊椎结核有重要价值,CT优于X线平片.
作者:刚保江;杨东奇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临床教学对培养优秀妇产科医生具有直观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严谨工作作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理论和实践的转换、多媒体技术、举办讲座、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以及注重信息反馈等方面探讨了临床带教的实践经验,以期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推动医疗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程保英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对2004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对上腹部有手术史者开展了胆囊切除术23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23例病人中2例粘连严重中转开腹,开腹率8.6%,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有上腹部手术史者不是手术禁忌证,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以及开腹胆囊切术的经验可以使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朱景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院改革的深入进行,医疗服务正在经历着市场化进程.同时,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作者:赵泉葆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办法.方法 对2003年8月-2007年7月利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29例新生儿产生的并发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22例,死亡2例,放弃5例,并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14例,过度通气8例,气胸4例,肺不张3例,动脉导管重新开放3例,喉、声门损伤2例,出现2个或2个以上并发症4例.结论 了解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形成原因,预防并发症发生,及时处理,提高治愈率.
作者:蒋惠芬;朱荣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腹部伤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腹壁和腹部脏器伤,是常见的外科急症.多见于车祸、工伤、坠落、殴斗、灾难事故等.临床上病人以剧烈腹疼、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为特点.多数腹部损伤因涉及内脏而伤势严重,死亡率可高达10%-20%[1].
作者:李先果;刘新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在B超引导下进行PTCD操作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总结5年来,在B超引导下进行的PTCD穿刺31例患者.结果 31例患者均放置外引流成功,生存期4-18个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胆汁引流量为每日300-2200ml左右.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应①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逆行感染;②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记录胆汁24小时的引流量;③每日按无菌技术更换引流袋:④定期引流管的冲洗;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重点是出血、胆瘘的防治;⑥饮食指导.
作者:宋文革;王瑞敏;郭卫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245例急性乙醇中毒病例随机分成纳洛酮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病人的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 245例全部治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性(P<0.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显效快,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建议在抢救急性乙醇中毒过程中早期使用.
作者:张开玉;吴蓉 刊期: 2008年第2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3d,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d就诊.体格检查:腹部略膨隆,全腹压痛,尤以上腹部及右下腹痛为重,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存在.血常规:白细胞16.5×109/L.X线立位腹部平片示小肠完全梗阻.行彩超检查示:肝、胆、脾、胰、双肾未见异常.腹部肠管扩张积液,上腹部肠壁呈琴键征,下腹部强回声部呈长管状改变,蠕动减弱.于脐右侧约5cm处探及7.6cm×5.4cm×5.2cm混合回声包块,后方伴声影(图1),CDFI:未探及血流信号.彩超诊断:粪石性肠梗阻.
作者:陈慧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地氟醚是安全有效的吸入全麻药,具有理化和生物性质稳定,麻醉诱导快、苏醒早,无肝、肾毒性,对机体循环功能影响小和肌松良好等优点.但因价格昂贵且麻醉强度弱,常用于复合麻醉中.
作者:陈树斌;李绍臣;李文波 刊期: 200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