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琴
心理护理系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用启发、诱导、说服、解释、安慰、劝解及凋整环境等方法,帮助病人摆脱困难.
作者:董晓杰;张志清;孙宝华;田静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脐炎的相关因素,针对性采取护理策略.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脐炎126例(脐炎组)和同期出生正常新生儿126例,比较两组断脐方法、脐带直径、结扎部位、剪脐干净与否、包扎方法、家庭护理等.结果 脐带直径粗、结扎部位高、剪脐不净、家庭护理方法不当是脐炎发生的高危因素(P<0.01或P<0.05).结论 掌握剪脐的部位和技巧,加强护理和宣教是预防脐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崔晓芳;刘书丽;何利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肺癌发病率占各种癌症发病率的首位,但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早期诊断率很低,常使肺癌不能早期被发现,不能得到及时的早期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只有早诊,才能早治.
作者:韩树峻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临床许多情况,象一些出血性疾病的诊疗,术前凝血功能判断等,都要做血凝检查.笔者根据从事这项工作的实际,结合临床,作如下交流.
作者:王秀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26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4例外科手术患者有7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0.554%.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作者:汤彦清;林晓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肾外伤分级与肾切除手术指征的关系,提高肾外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48例肾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肾外伤中28例保守治疗成功,20例行肾切除术.结论 对肾外伤患者需及时地诊断、分型,明确提供治疗的依据;患者创伤严重程度、有无并发伤、全身情况、肾脏有无病理基础和肾切除的手术指征密切相关.
作者:魏民;丁德武;徐培强;侯钦丽;付聪;王力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病变引起右心受累的心脏病.急性肺心病多由严重的肺动脉栓塞引起,较少见;慢性肺心病多南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引起,为多见.肺心病在寒冷的北方发病率很高,我科自2000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患者46例,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41~79岁,平均56岁.
作者:左茹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手术切口在包皮环切术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包皮环切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包皮环切术后的手术切口,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方法即凡士林油条环形包扎处理包皮环切术后的手术切口.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d临床症状比对照组明显减轻,第7d切口愈合情况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包皮环切术后切口,有效地促进了切口的愈合,且方法简便易于患者及家属掌握、操作,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赵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无痛人工流产分为两组,一组单独应用异丙酚,另一组应用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对比两组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量、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率100%,手术时间缩短、术中用药量少、宫颈松弛率高、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结论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好、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张金婷 刊期: 2008年第21期
格拉司琼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1]和延迟期呕吐[2].但可引起便秘等毒副作用,常使病人感到十分痛苦,且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殷凤芳;史保院;孟丽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1 临床资料病例l:患者,男性,63岁,因在床上神志不清约30min急诊人院.患者于30min之前,坐在床上同其女儿谈话时突然出现神志不清、不语.无呕吐,无口吐白沫,无肢体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口角歪斜.
作者:李昌雨 刊期: 2008年第21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复杂的一种类型,传统认为是椎动脉受压或扭曲产生的一系列供血不足的症状.笔者近两年在常规扩血管治疗基础上,急性发作期配合针刺颈丛穴位,观察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血流动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海根;刘霞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在临床诊治中出现的误诊误治的原因及其如何提高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其在体检中正确的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7月~2007年11月共收治误诊误治直肠癌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单发直肠腺瘤恶变局部黏膜下切除,25例直肠癌经手术治愈或缓解;9例直肠癌行姑息手术.结论 重视直肠指诊是避免直肠癌误诊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直肠肛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同时,应加强医生业务水平,提高医生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李伯军;杨帆;赵建会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对200例术后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症状及B型超声检查进行分析,发病年龄35~45岁占64%,经B超确诊133例,占66.5%,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63例,占31.5%.单纯腺肌病137例中,患者痛经127例,占92.7%,月经紊乱80例,占58.39%.提示患者临床症状、体征、B型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主要依据.
作者:范奇;高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氨甲蝶呤(MTX)单用与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2例,其中41例:MTX 50mg/m2单次肌注(A组),另41例:MTX用法同A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连用3d.治疗后定期检测β-HCG直至正常,以及肝肾功能、血常规、一周后B超复查盆腔包块.结果 治愈率、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B组均优于A组(P<0.05).结论 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杜明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由于现代交通和现代工业建设的特点,一旦发生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都相当严重,为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提高治愈率,几年来我们护理了经手术证实的颅内血肿病人500例,现将颅内血肿病人的术前观察、术后护理、防止合并症发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杨;蒋玉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特殊类型的阑尾炎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困难,应引起高度重视.1 新生儿急性阑尾炎1.1 新生儿阑尾炎比较少见,出生后新生儿阑尾呈漏斗状,所以由粪食、淋巴组织所致的管腔不易发生阻塞.
作者:李效恩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确认IAI的病因、预后、检测手段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方法 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0日临床诊断IAI 385例,确诊384例,从母亲发热,体温≥37.5℃,产妇心率>100次/min,胎心率>160次/min,羊水臭味,子宫压痛.末梢血WBC>15×109/L,C反应蛋白(CRY)>8 mg/L.满足以上条件3个及以上为临床标准.如胎盘病理结果有急性炎细胞浸润和(或)母体宫腔培养、新生儿咽拭子或耳拭子细菌培养阳性为临床确诊标准.结果 IAI临床表现母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体温升高多见,孕妇心动过速和胎心率加快相对较少.而子宫压痛和羊水则更少见,子宫压痛仅出现于2例感染严重病例.IAI患者中,胎膜早破在早产组明显多于足月产组(P<0.001).384例IAI发生羊水粪染138例,占35.59%.384例IAI中宫腔病原体培养阳性142例,占36.98%,其中胎膜早破组和非胎膜早破组例数分别为49例、55例,分别占34.5%、38.73%.病原体培养阳性结果在两组间亦无差异(P>0.05).在384例IAI中发生产褥感染23例,发生率6.00%,其中2例严重感染发生产后子宫内膜炎.结论 宫内感染与胎膜早破尤其是PROM、阴道检查次数、羊水粪染可能相关,可引起产程异常、新生儿感染等,在围生保健和分娩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宫内感染以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胡冰梅;李丽容;方芙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1 临床资料例1:男性,37岁,因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右手食指浓疱疹三天,于1999年6月21日入院.该患于6月17日在牧场剥病死的牛皮,右手食指碰伤,平素健康.查体:T 38.2℃,P 96次/min,BP 16/8kPa,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巩膜及皮肤黏膜无黄染,双肺无啰音,心音钝,节律整,心率96次/min,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右手食指肿胀,中心呈出血性坏死,四周聚集成群小水泡.
作者:李淑华;刘桂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2006年成为江苏省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示范站,为探讨社区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有效途径,在对镇江市四牌楼街道江滨新村社区3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血压普查的基础上,对普查发现的高血压患者作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 表明血压已得到控制者对高血压相关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较血压未得到控制者高,说明vY,社区为基础,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是高血压综合防治可行和有效的措施.
作者:张元元 刊期: 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