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途径予龙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5例临床研究

宋志芳;姜凤;于文娟

关键词:龙仙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期, 缓解期,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龙仙汤经不同途径给药治疗急、缓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分为急性期及缓解期两个阶段进行.治疗组急性期予西药干预加龙仙汤雾化吸入;缓解期予西药干预加龙仙汤口服3个月.对照组急性期予西药干预加雾化吸入庆大霉素8万U,生理盐水20ml,普米克令舒2ml,氨溴素15mg;缓解期予西药干预加辅舒酮气雾剂合奥克斯都保气雾剂3个月.两组均临床观察一年.结果 治疗组平均住院日、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1年内重复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入临床观察1年,治疗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急、缓期,经不同途径给予自拟龙仙汤治疗COPD有效,均优于单纯应用西药组.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排粪致直肠阴道瘘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80岁,因便秘10d在当地职工医院行手法掏便,掏便当中患者感肛门内剧烈疼痛,随后阴道内流出30ml鲜血,当时给予阴道内填塞纱布及静滴抗炎治疗,住院7天,每日有粪便自阴道流出.

    作者:许秀枝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榆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对2002~2006年来我院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24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并采用金鸡冲剂治疗60例对照.结果 治疗组痊愈90例(72.58%),好转20例(16.13%),无效14例(11.29%),对照组痊愈18例(30.00%),好转26例(43.33%),无效16例(26.67%).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较满意.

    作者:韩雪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胃底部低度恶性间质瘤致反复黑便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反复黑便、乏力、头晕4d人院.无发热、畏寒、恶心、呕吐、呕血、腹痛、腹胀及外伤史.既往无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及肝炎史.查体:T 36.2℃,P 82次/min,R 19次/min.BP 140/90mmHg(1mmHg=0.133kPa).

    作者:孙胜荣;王孝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老年高血压的合理用药及并发症的预防对策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为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为SBP≥140mmHg,DBP<90mmHg,即为老年高血压.

    作者:李晓红;李亚男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17例副乳腺误诊原因分析

    副乳腺是一种乳腺畸形,常见的部粒是腋下,女性多见,女男比例5:1,发病率约1%~3%,常有遗传性.治疗为手术切除.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了17例腋下淋巴结肿大患者而被误诊为副乳腺,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卫东;王晓菲;周凯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的语言交往障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5例患儿中,男33例,女2例,年龄3~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孤独症诊断标准中国的标准-CCMD3.

    作者:吴晖;吴忠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汞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

    汞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接触机会.汞及其化合物有相似的毒性,进入人体过量即可引起中毒.汞中毒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如汞矿的开采、农业生产中除草剂的使用等,如防护不当,均可引起汞中毒.

    作者:史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支原体肺炎合并川崎病1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女,6岁,因反复发热半月人院.半月前开始发热,体温38.0℃~39.7℃之间,初患儿诉咽喉痛,双颌下淋巴结肿大、疼痛,4~5d后咽喉痛消失,发病第4d躯干部出现散在斑丘疹,3d后消失.病程中患儿曾出现眼结膜充血,第10d又出现手足背硬性水肿,疼痛拒按.入院前咳嗽5~6d.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孙宝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如何提高患儿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患儿静脉留置针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准确、快速、有效地应用静脉留置针,是配合医生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同时即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减轻护士的工作负荷.现将临床工作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继辉;张志清;董晓杰;孙宝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新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新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寻找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分类进行心理辅导,使患者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结果 当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时,沟通交流和心理护理更容易取得成功.结论 坚持综合治疗,改变异常心理,能有效促进康复.

    作者:郭琦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如何运用沟通技巧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护患沟通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种服务手段、服务内容,一种服务(或工作)方式,成为护士工作的一种专业技能.

    作者:王秀珍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休克期合并房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发冷、发热、头痛、腰痛、全身不适、恶心未吐、食欲不振,经当地卫生所按感冒给予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5d,于1998年11月26日以出血热发热期收入传染科.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处理与预防

    人工流产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疾病防止先天性遗传病及非法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现笔者将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陶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纳洛酮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6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复苏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脐静脉或气管内注入.结果 两组Apgar评分(1、5、10、15min)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3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纳洛酮不能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对复苏预后的改善可能无效.

    作者:贺卫霞;关丽霞;张小裔;牛国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老年病人骨折的心理护理

    老年骨折病人,多由不慎摔倒、车祸意外造成,老年人处于生理衰老阶段,全身呈退行性变化,突然骨折不仅会感到恐惧,易产生悲观绝望心理,担心自己的身体不能恢复,而且不利于治疗,影响疗效.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收集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60例均做血、尿、大便常规,血清MP-IGM检测及胸部x线照片检查.治疗上使用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给药,每日1次,连用7~10d;症状控制后或使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即阿奇霉素10mg/(kg·d)口服,每日1次,连用3d,停药4d,疗程14~21d.结果 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全部治愈.结论 对于疑似患者及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无效者,及时行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查.阿奇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蒲向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尼尔雌醇加丙泊酚用于绝经后IUD取出

    由于我国妇女大部分采用IUD避孕,早年的IUD常为不锈钢圆环,常需扩张宫口后取出,临床上常有绝经后多年的妇女要求取出IUD,但由于年龄偏大,绝经时间长,子宫阴道萎缩明显,同时她们对于取器有明显的恐惧心理,对于能否取出的前景存有疑虑,以及疼痛耐受下降,造成取器困难,甚至无法取出.

    作者:张桂专;林亚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颅内血肿病人的护理体会

    由于现代交通和现代工业建设的特点,一旦发生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都相当严重,为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提高治愈率,几年来我们护理了经手术证实的颅内血肿病人500例,现将颅内血肿病人的术前观察、术后护理、防止合并症发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杨;蒋玉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应用临床路径开展常见疾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体会

    目的 规范临床常见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程序,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方法 按照疾病的特点实施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路径.结果 提高了护理健康教育的主流性、针对性和规范了各个病种的护理健康教育计划以及健康教育的实施和记录方法,使病人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明显提高,并减少了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内容和时间.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主流性、规范性和护理的整体水平,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静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西宁地区无偿献血中脂肪血产生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中脂肪血产生因素.方法 统计2004~2006年咨询人次及体检合格后血液采集人次,对采集后由于脂肪血报废的血液,查询信息对年龄、性别、胖瘦、民族等方面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 现场咨询后脂肪血淘汰率为23%,咨询体检合格后采集的血液脂肪血报废率为0.91%,分析脂肪血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胖瘦、民族等有关系.结论 无偿献血中脂肪血的产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良好的专业素质、有效的脂肪血观察方法、献血者的年龄、性别、胖瘦、民族等.为了有效降低脂肪血报废率需从以上几方面进行把关.

    作者:李生菊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