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霞;关丽霞;张小裔;牛国平
抗微生物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必不可少的药物,它的问世大大地提高了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减低了其死亡率,是近年来应用为广泛的药物之一.
作者:贾桂云 刊期: 2008年第21期
1 临床资料病例l:患者,男性,63岁,因在床上神志不清约30min急诊人院.患者于30min之前,坐在床上同其女儿谈话时突然出现神志不清、不语.无呕吐,无口吐白沫,无肢体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口角歪斜.
作者:李昌雨 刊期: 2008年第21期
我科自2005~2008年共收治眩晕者70例,应用利多卡因给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收集的资料中男性30例,女性40例,男女比例是4:5,年龄在3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岁.
作者:韩喆欣;李桂玲;赵志军;谢圣玲;赵桂琴 刊期: 2008年第21期
氯丙嗪致遗尿的不良反应较少见,现将所观察到的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47岁.因反复少眠、全身不适、心烦意乱4年,加重1月,于2007年6月4日入院,躯体及各项辅助检查正常,诊断为躯体化障碍.
作者:隋忠庆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手术治疗72例,治愈60例,治愈率83.3%,18例2~3个月后又出现梗阻症状,复发率30%.12例症状无好转,转手术治疗.14例手术治疗,单纯粘连松解术5例,肠排列术9例.术中见肠坏死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大部分能治愈,但易复发,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有绞窄征象者要及时手术,肠排列术是目前预防广泛肠粘连梗阻的有效方法.
作者:庞宏谋;莫宗永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脊柱与内腔有着密切的联系,脊柱的任意稳定结构失去动态平衡,就会打破人体内脏与脏之间、腑与腑之间、脏与腑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新陈代谢失衡、内分泌失调引发的皮肤相关疾病,其中以湿疹为常见.
作者:张亚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球结膜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入球结膜下,药物通过角膜的淋巴网的单纯扩散作用进入眼内房水,药物浓度大为提高,且作用时间加快,是治疗眼科病常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刘娟;朱秀丽;王瑞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人工流产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疾病防止先天性遗传病及非法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现笔者将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陶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用肠管做成可控性膀胱,由患者定期经腹壁输出道导尿,是尿流改道的一种重要改良方法.而切断结肠带建成回盲肠新膀胱,对建成高容量、低内压、高顺应性肠管贮尿的方法减少了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廖启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绝经期妇女泌尿系感染的发病原因、治疗及如何降低其复发率,提高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 我们对绝经期妇女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作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发病特点及复发的原因,采用口服尼尔雌醇治疗,取得显著疗效,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武玉琴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静脉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 选择18例中、重度晚期癌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PCA吗啡(Ⅰ组)和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PCA(Ⅱ组)方法用于以上患者的镇痛.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方法,镇痛液两组均为100ml,Ⅰ组内含吗啡40mg+2%利多卡因20ml+氟哌利多2.5mg+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Ⅱ组内含吗啡20mg+2%利多卡因20ml+氟哌利多2.5mg+氯胺酮200mg+0.9%生理盐水共计100ml.分别在安装止痛泵后30min、1h、3h、5h、24h、48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两组病例疼痛基本缓解.两组(VAS)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但PCA按压次数和吗啡用量Ⅰ组明显多于Ⅱ组,Ⅱ组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Ⅰ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皮肤瘙瘁Ⅰ组明显高于Ⅱ组;呼吸抑制、幻觉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静脉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有效、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李绍臣;姜长林;李菁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革兰氏阴性细菌(G-b)的耐药情况,以探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提取本院1+年的细菌标本检验结果,对G-b的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1048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328株病菌,其中G-b192株,占58.5%.构成前4位的是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普通变形杆菌.该类细菌对17种抗菌素的平均耐药率48.3%.结论 G-b感染在临床占首位,大多为条件致病菌,耐药率较高,应合理用药.
作者:赵国勇;庞君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子宫疤痕常见的原因是部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畸形矫正术等,其中以剖宫产为常见.因诸多原因,近几年来,剖宫产率有显著增长趋势,有关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及其妊娠引产、阴道试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产科界的关注,有关疤痕子宫引产试产过程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家医院将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作为绝对手术指征,无论是足月妊娠或中期妊娠引产均行剖宫产术,失去了其阴道分娩的机会.
作者:寇俊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抗菌类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ADR),探讨其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共207例静脉应用抗菌类药物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抗菌类药共有6大类31个品种,207例ADR中,头孢类占比率多,其次为喹诺酮类.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系统损害,其次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结论 对抗菌类药物进一步加强监测,规范、合理用药,可有效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梁建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老年骨折病人,多由不慎摔倒、车祸意外造成,老年人处于生理衰老阶段,全身呈退行性变化,突然骨折不仅会感到恐惧,易产生悲观绝望心理,担心自己的身体不能恢复,而且不利于治疗,影响疗效.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以及胰管的出血,急性出血的死亡率占1%.2006年2月~2008年2月笔者采用立止血治疗消化道出血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王晓珍;王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口服酮替芬;观察组I吸入糖皮质激素和观察组Ⅱ口服顺尔宁,疗程均为3个月.三组均服博利康尼至咳嗽消失.结果 三组治疗临床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与观察组Ⅰ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Ⅱ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半年随访复发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口服酮替芬、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顺尔宁控制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均有效.总体上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口服顺尔宁优于酮替芬,而吸入糖皮质激素与口服顺尔宁疗效相当.
作者:吴润华;徐吉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医源性早产是指由于产科并发症或内外科合并症的存在,继续妊娠将严重危及母婴安全,需要早产终止妊娠者,不包括胎膜早破和自发性早产临产.
作者:刘翠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心理护理系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用启发、诱导、说服、解释、安慰、劝解及凋整环境等方法,帮助病人摆脱困难.
作者:董晓杰;张志清;孙宝华;田静 刊期: 2008年第21期
手转胎头是经阴道徒手转胎头纠正异常头枕位、提高阴道分娩率并降低剖宫产手术率的一种无损害干预手术,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枕位异常手转胎头纠正11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魏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