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疗效观察

韩喆欣;李桂玲;赵志军;谢圣玲;赵桂琴

关键词:利多卡因, 治疗眩晕, 临床资料, 平均年龄为, 男女比例, 应用, 收集, 女性, 男性
摘要:我科自2005~2008年共收治眩晕者70例,应用利多卡因给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收集的资料中男性30例,女性40例,男女比例是4:5,年龄在3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岁.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改良的亚硫酸氢盐修饰微量DNA的甲基化分析方法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的亚硫酸氢盐修饰微量DNA的甲基化分析方法.方法 应用低熔点琼脂糖包埋不同含量的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通过MGMT基因甲基化与非甲基化特异PCR的扩增,与传统的亚硫酸氢盐修饰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改良法对于低至15.625ng的DNA修饰均可获得MGMT基因甲基化扩增产物,而传统法对于62.5ng及其以下的DNA修饰难以获得MGMT基因甲基化扩增产物.结论 改良的亚硫酸氢盐修饰方法可有效提高甲基化特异PCR的灵敏度,该方法为微量DNA的甲基化分析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研究手段.

    作者:冯苏妹;杨磊;吕嘉春;纪卫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纳洛酮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6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复苏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脐静脉或气管内注入.结果 两组Apgar评分(1、5、10、15min)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3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纳洛酮不能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对复苏预后的改善可能无效.

    作者:贺卫霞;关丽霞;张小裔;牛国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病房护士长的自身管理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科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护理质量高低与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是完全成正比的.由于护士长平时的工作比较繁忙,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多,主要靠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笔者认为基层医院病房护士长在医院组织系统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者:赵会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8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分析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使用常见的一类杀虫剂,该类农药中毒是农村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其毒性大、口服吸收作用快.

    作者:马金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误诊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以低热、疲乏无力,偶尔咳嗽,无痰.于1994年9月15日到我院门诊治疗.查体:T 37.8℃,P 88 7欠/min,R 16次/min,BP 17.3/9.3kPa,全身皮肤潮热,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球无突出.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作者:韩喆欣;李桂玲;赵桂琴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休克期合并房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发冷、发热、头痛、腰痛、全身不适、恶心未吐、食欲不振,经当地卫生所按感冒给予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5d,于1998年11月26日以出血热发热期收入传染科.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128例腹部空腔脏器损伤临床分析

    腹部空腔脏器损伤较为常见,因病情凶险、并发症多,对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干扰大,而常发生生命危害.现就本院1980年~2007年收治的128例腹部空腔脏器损伤进行分析.

    作者:关志学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支原体肺炎合并川崎病1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女,6岁,因反复发热半月人院.半月前开始发热,体温38.0℃~39.7℃之间,初患儿诉咽喉痛,双颌下淋巴结肿大、疼痛,4~5d后咽喉痛消失,发病第4d躯干部出现散在斑丘疹,3d后消失.病程中患儿曾出现眼结膜充血,第10d又出现手足背硬性水肿,疼痛拒按.入院前咳嗽5~6d.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孙宝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人流术后不同时间开始口服短效避孕药对阴道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流术后不同时间开始口服短效避孕药对术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2月~2008年2月在深圳流花医院门诊行人流术者6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术后再次妊娠及术后不规则阴道点滴状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再次妊娠,试验组术后不规则阴道点滴状出血发生率为5.40%,对照组为10.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人流术后第5d开始服短效避孕药组与术后立即开始服药组在即时避孕方面效果无差异,而术后不规则阴道点滴状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因此建议,人流术后及时避孕,要减少不规则阴道点滴状出血应于术后第5d开始服短效避孕药.

    作者:谢芳;杨靖东;柳超勤;刘云华;邓映辉;佟金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2002年柘荣县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情况分析

    公共场所是一大类供广大人民群众娱乐、休闲、聚集活动、交际、健身、美容美发、住宿等共同使用的场所,它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密切.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者:章碧琴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采取综合疗法戒烟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控烟净化空气和地面,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生命质量.方法 加强病房管理(烟源统一管理,定时定点规律吸烟,创造无烟病休环境)、戒烟健康宣教、戒烟心理护理、用自制的替代烟脱瘾治疗、耳穴滋疗珠贴压辨证施治、多饮水、加强娱疗活动、戒烟精神激励等.结果 净化了病房的空气和地面的环境卫生.近期戒烟成功率达80%,有效率达96.67%.结论 加强病房管理采取综合疗法集中集体戒烟效果较好.

    作者:宫兆瑛;唐松军;刘筱丽;李晓燕;刘春兰;杨国辉;王传玲;刘翠香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各种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手术护士必须与各种手术器械、化学药品及化学消毒剂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频繁接触,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加强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保证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作者:阚洪英;郭桂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球结膜下注射法的改进与观察

    球结膜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入球结膜下,药物通过角膜的淋巴网的单纯扩散作用进入眼内房水,药物浓度大为提高,且作用时间加快,是治疗眼科病常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刘娟;朱秀丽;王瑞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高血压患者血脂及血液黏度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与血脂及血液黏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100例高血压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脂及血液黏度各项指标;并对有血脂、血液黏度异常的高血压患者66例,在常规降压药CCB治疗的同时加用血脂康调脂治疗12周后行自身对照.结果 高血压组的TC、TG、LDL-C、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明显高于健康组;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经使用血脂康后,TC、TG、LDL-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下降,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5),血压平稳.结论 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脂、血液黏度监测,评估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后采用降压、调脂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综合性治疗,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燕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血流动力的影响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复杂的一种类型,传统认为是椎动脉受压或扭曲产生的一系列供血不足的症状.笔者近两年在常规扩血管治疗基础上,急性发作期配合针刺颈丛穴位,观察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血流动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海根;刘霞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不同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系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用启发、诱导、说服、解释、安慰、劝解及凋整环境等方法,帮助病人摆脱困难.

    作者:董晓杰;张志清;孙宝华;田静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长期住院优抚精神病患者角色化管理模式的探讨

    目的 研究角色化管理模式对长期住院优抚精神病患者的院内康复作用.方法 根据SANS(阴性症状量表)和SAPS(阳性症状量表)评分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中的一列数据随机抽取入组,对入组患者进行SsPI(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定,采用前瞻性的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符合入组条件的56名患者进行角色化管理,在开展角色化管理前一周及随后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分别用SSPI量表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6名患者总共脱落11人(其中有8名患者于试验后1.5月因合并病房脱落,2名患者于实验后3个月因骨折脱落,有1名患者于4.5个月时因躯体疾病脱落),实有45人完成了角色化管理的院内康复训练.对患者实行角色化管理模式院内康复训练12个月后,其日常生活能力、动性交往能力以及社会性活动技能有了显著的提高(P<0.01).阴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 长期优抚精神病患者角色化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及社会性沟通和协作能力,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延缓其社会功能的退缩,提高长期住院优抚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

    作者:熊华秀;余芳华;童国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舒必利并清开灵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舒必利并清开灵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 用舒必利注射液0.05~2.0g/a联合清开灵注射粉剂1200mg静滴治疗躯体形式障碍62例,与单用舒必利0.05~2.0g/d治疗62例进行随机对照观察.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单用舒必利治疗组(P<0.01).结论 小剂量舒必利合并清开灵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可提高疗效.

    作者:崔隽;黄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新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新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寻找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分类进行心理辅导,使患者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结果 当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时,沟通交流和心理护理更容易取得成功.结论 坚持综合治疗,改变异常心理,能有效促进康复.

    作者:郭琦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1500例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4h动态心电检测对冠心痛患者预后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1500例应用24h动态心电监测.记录心率变异、心肌缺血改变情况,不同时段平均心率、缺血时间以及心律失常情况,动态心电监测前均作常规心电图对照.结果 冠心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受损,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张力均下降.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时间多出现在清晨,有明显的昼夜规律,而且发现发生心肌缺血与心率无关.各种心律失常中,主要为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结论 冠心病患者多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24h动态心电监测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树龙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