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锌霜用于痔瘘术后换药40例临床研究

王林现

关键词:银锌霜, 痔瘘术后, 创面愈合, 换药
摘要:目的 观察银锌霜用于痔瘘术创面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用银锌霜换药,将药膏涂抹在适当大小的无菌纱条上后贴覆于创面;4J0例用无菌盐水纱条换药.结果 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长18.5d,短10.75d;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长21.75d,短12.75d.治疗组比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3d左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痔瘘术后创面采用银锌霜换药比对照组换药时间短且愈合快.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穿刺技术进展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操作之一,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稳、准、快、好地穿刺成功,是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但有时难以一次穿刺成功.现就近年来对穿刺部位、静脉条件、个体差异等文章做一综述.

    作者:王秀凤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VPN技术在图书馆数字资源扩展应用中的研究——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扩展应用为例

    笔者提出了数字资源扩展应用的必要性,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和各附属医院网络及资源建设情况为例,时如何实现数字资源扩展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通过对比,选择了一种节约学院网络资源并且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利用IPSec/SSL VPN技术实现了读者异地获取并安全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并将实现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作者:王巍;文丽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外周神经减压术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外周神经减压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三处外周神经减压治疗30例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疼痛的痛性糖尿病神经病惠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40%)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17例(56.7%)患者症状缓解;1例(3.3%)患者症状无变化.结论 应用外周神经减压术,可有效帮助痛性糖尿病神经病患者缓解疼痛.

    作者:李永军;陈方焘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开塞露改良注入加按摩器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开塞露改良注入加按摩器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开塞露40ml导尿管插入直肠7~9cm注入,加按摩器穴位按摩与心理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诱导排尿.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开塞露改良注入法加按摩器穴位按摩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更佳.

    作者:赵广民;范宜文;崔玉;燕吉广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前列腺电切术后16例膀胱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内大量出血的处理和预防.方法 对近3年多来处理16例电切术后膀胱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膀胱内大出血的患者均处理成功.结论 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内大出血的患者可通过腔内的方法处理,前列腺术后出血可以预防.

    作者:魏民;徐培强;侯钦丽;丁德武;付聪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肌萎缩侧索硬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断面研究,2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为ALS组,选取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Hcy、叶酸、维生素B12,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两组血浆总Hcy水平.结果 Hcy水平:肌萎缩侧索硬化组[(17.65±11.23)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32±6.72)μmol/L].肌萎缩侧索硬化组叶酸水平[(9.52±2.5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3.56±3.23)ng/ml].维生素B12水平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萎缩侧索硬化组为(651±112.34)pg/ml,对照组为(632±164.89)pg/ml.结论 Hcy水平升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王敏健;杨志华;冉隆梅;朱国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中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 分析过去两年中护理纠纷引起的原因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的环节.结果 冷静对待、主动倾听、消除误会、迅速控制愤怒局面、适时转移冲突现场、保证自身安全是主要的应对策略.结论 要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护理服务,规范护理记录及护理行为.

    作者:季秋爽;吴颖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附42例报告

    目的 总结42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临床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经肺动脉及右室流出道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无残余分流.流出道狭窄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因其解剖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无自然闭合倾向,且易导致主动脉瓣脱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一经诊断即应早期手术,疗效确切.

    作者:陈红卫;王宏山;张润生;刘广文;潘砚鹏;杨恒;张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运用复方替硝唑漱口液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运用复方替硝唑漱口液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研究.方法 通过与醋酸氯已定漱口液作临床研究比较.结果 与结论复方替硝唑漱口液替代醋酸氯己定漱口液治疗急性冠周炎是理想的药.

    作者:郭常青;郭祖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银锌霜用于痔瘘术后换药4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银锌霜用于痔瘘术创面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用银锌霜换药,将药膏涂抹在适当大小的无菌纱条上后贴覆于创面;4J0例用无菌盐水纱条换药.结果 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长18.5d,短10.75d;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长21.75d,短12.75d.治疗组比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3d左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痔瘘术后创面采用银锌霜换药比对照组换药时间短且愈合快.

    作者:王林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重度颅脑损伤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原因所造成的颅脑损伤发病率呈增高趋势.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头部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等)、脑干损伤、颅内血肿,病人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做好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娄福玲;苏建中;郭月琴;李宏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低压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肠套叠是指一段消化道嵌入邻近的另一段肠管内,是婴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集了27例小儿肠套叠患者,予以低压空气灌肠复位,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低压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替复位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告如下.

    作者:丁慧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肺动脉高压的X线、CT及MRI检查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临床诊断标准为:安静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pasp)>30mmHg或肺动脉平均压(mPAP)>25mmHg;活动状态下mPAP>30mmHg.

    作者:陈志刚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膜引导性骨再生(MGBR)技术的研究进展

    膜引导性骨再生(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MGBR)技术是修复骨缺损领域的一个新概念,通过在骨缺损处放置膜材料,作为一种机械屏障,控制周围组织长入骨缺损区,为骨细胞的生长提供一个引导空间,保证骨组织在骨缺损区的生长修复,在此修复过程中膜材料起了关键作用.本文重点描述其机理和膜材料的新进展.

    作者:张树立;刘炳才;周东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本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现状.方法 对160例已确诊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答卷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前对高血压相关知识项目的 知晓率为6%~60%,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项目的 知晓率为52%~100%.结论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的二级预防治疗中意义深远、效果显著.

    作者:曲俊桥;刘文杰;房文芝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及体会.结果 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陈如玺;董志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剖宫产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相关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剖宫产新生儿吸入综合征发生的原因、程度、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分娩发生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的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将剖宫产出生的91例新生儿吸入综合征为观察组与同期阴道分娩的67例新生儿吸入综合征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新生儿吸入综合征发生率高于阴道产,发生新生儿吸入综合征与母亲高危妊娠相关的因素为:胎儿宫内窘迫<脐带异常<羊水量异常<双胎<胎膜早破.结论 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孕产妇产前和产时监护,观察羊水性质,及时处理胎儿异常情况,提高产科及新生儿医疗质量,有效地减少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雯;邱翠银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产道血肿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产道血肿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指分娩时,产道血管损伤或断裂而皮肤或黏膜相埘完整,血在局部淤血并形成血肿[1].血肿的发现易被延误,常致出血增多,应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避免发生产后出血,继发贫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产道血肿常发生于:①初产妇;②产程异常;③缝合技术差;④凝血功能障碍<'[2]>.我院于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产后并发产道血肿8例进行综合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陈月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31例脑梗死住院患者(进展组66例,对照组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压、血糖、纤维蛋白原、体温、白细胞计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胆固醇、甘油三酯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血白细胞计数和发热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峰;兰希发;张加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电话回访指导门诊患者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利用手机、电话、短信等回访形式指导门诊患者小手术后的护理.方法 于患者手术当日术后6h左右,护士通过电话等方法对术后病人进行回访一次,详细询问术后后有无不适症状,并给予伤口护理指导、饮食和心理指导等.结果 回访325例门诊手术后患者.主诉术后无明显不适者为65.5%,诉疼痛者为20.6%,伤口渗血者11.7%,其他为2.2%.通过电话指导或及时来院复诊,妥善解决上述问题.结论 回访指导可缩短护患距离,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护患沟通,防止护理过失,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医院信誉.

    作者:褚艳玲;吴爱凤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