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霜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孕酮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广泛用于妇产科终止妊娠、引产,治疗异位妊娠、紧急避孕,以及妇科良、恶性肿瘤治疗等,均取得了较好疗效.随着对米非司酮研究的不断深入,该药必将在妇产科领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蓝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符合新生儿破伤风诊断的51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1例患儿中,男39例,女12例,主要表现为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治疗首选安定.结论 用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房桂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方法,以提高满意疗效.方法 采用泪小管插管,再行断端吻合.结果 术后患眼无溢泪症状.结论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采用泪小管插管后吻合手术,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罗菊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首次即行内引流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管径>1.5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224例,随机分为内引流术组(治疗组)122例和T管引流术组(对照组)102例,进行前瞻性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出现近期并发症15例,远期并发返流性胆管炎6例,再发结石3例,均在局麻下行胆道镜取石及对症治疗而痊愈.对照组近期并发症10例,远期并发胆管炎24例,再发结石23例,23例均行二次手术,改行内引流术20例,3例因病重而再行T管引流,死亡2例.结论 对管径>1.5cm的胆总管结石宜首次即行内引流术.
作者:杨生明;杨雪冰;邓长云;马保利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内大量出血的处理和预防.方法 对近3年多来处理16例电切术后膀胱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膀胱内大出血的患者均处理成功.结论 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内大出血的患者可通过腔内的方法处理,前列腺术后出血可以预防.
作者:魏民;徐培强;侯钦丽;丁德武;付聪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笑气(50%氧化亚氮与50%氧气的混合气体)吸入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420例早孕未产妇(包括未经阴道试产剖宫产术后再孕者)按自愿原则分为3组,异丙酚组85例,采用异丙酚静脉注射;联合组280例,采用笑气吸入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55例不用任何药物作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宫颈口扩张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异丙酚组、联合组的镇痛效果与宫颈松弛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流综合反应等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的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异丙酚组无显著差异性,而宫颈松弛度显著高于异丙酚组.三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异丙酚静脉注射,笑气吸入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用于初孕未产妇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副反应少,但后者宫颈松弛情况优于前者,并且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直秋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保守治疗在国内外得到普遍开展.本文对比研究了氨甲蝶呤(MTX)以及中药联合氨甲蝶呤、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宜芬;赵云鹤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我科于1999~2006年曾接诊2名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变异型心绞痛.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54岁,以咽痛3h于凌晨6:30就诊于耳鼻喉科,Ⅱ因痛旱持续性,逐渐加重,无呼吸闲难,无胸闷及心悸,无心前区疼痛.既往否认心脏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及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90/60mmHg,心率58次/min,心音低钝.咽黏膜无充血,会厌形态正常,声门无水肿.建议急查床头心电,患者拒绝.3min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血压80/50mmHg,遂同意检查心电,报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全导ST段抬高,不除外心肌梗死,转入心内科治疗,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2周后治愈出院.
作者:姚旭光;孙福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nm23、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三者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与临床病理行为的关系.方法 江苏镇江第二人民医院2005~2007年的胃癌组织石蜡切片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CNA、nm23、p5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采用SPSS12.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x<'2>检验分析PCNA、nm23、p5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行为的关系,同时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50例胃癌PCNA、nm23、p53表达阳性率分别是100%、44.0%、46.0%,nm23、p53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与淋巴转移以及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P>0.05);PCNA与浸润深度无关,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以及淋巴转移有关系(P<0.05).结论 PCNA与nm23、p53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PCNA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与淋巴转移有明显关系.
作者:顾敏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球的CT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分别对56例孤立性无钙化性肺结核球(直径1.1cm~4.2cm),病灶进行2~3mm薄层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重点观察病灶的强化特征并进行CT-病理对照研究.结果 45例结核球无强化;7例呈薄层环状强化;4例呈厚环状强化.病理显示:无强化区主要是干酪样坏死组织.少数为液化性坏死.边缘强化部分是类上皮肉芽组织或纤维疤痕组织.结论 结核球主要为干酪样坏死团块组成,CT增强扫描大多无强化,少数呈不同程度的环状强化.
作者:周永生;苏锦权;许晓矛;江庆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预激综合征是指窦性激动沿正常房室传导系统未到达心室肌之前,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的程序性、同步性、统一性受到扰乱而形成的各种心律失常.它是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异常传导通路--旁路所致.1930年Wolff、Parkjnson和White首先描述了这种有异常QRS波群和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综合征,故又称WPW综合征.
作者:王健军;卢欣;周宇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原因所造成的颅脑损伤发病率呈增高趋势.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头部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等)、脑干损伤、颅内血肿,病人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做好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娄福玲;苏建中;郭月琴;李宏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笔者结合当今教学理念及新护理教学理念,从护理教学查房的选题、开展和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创新教育理念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作者:刘引弟;叶碧;胡丽茎;魏秋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前列腺摘除术,目前应用摘除腺体后,用可吸收线缝腺窝近一圈,形成尿道内口,术中、术后出血少.可为临床推广.
作者:邢书凯;杨艳环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开塞露改良注入加按摩器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开塞露40ml导尿管插入直肠7~9cm注入,加按摩器穴位按摩与心理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诱导排尿.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开塞露改良注入法加按摩器穴位按摩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更佳.
作者:赵广民;范宜文;崔玉;燕吉广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管理者应建立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方法,以满足护士的合理要求,激发不同层次护士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价值的大化,使每位护士的潜能都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作者:孙林;余光琴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支原体肺炎系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常同时有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占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的10%,秋冬季发病较多.近几年,我们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自拟的百部六味汤治疗支原体肺炎62例,并设立对照组,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80例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的护理经验,制定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患者血糖均得到迅速控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胰岛素泵的治疗其给药方式更符合生理状态,既简化了治疗程序,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和延缓了糖尿痛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的综合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有着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作者:廖啟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运用复方替硝唑漱口液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研究.方法 通过与醋酸氯已定漱口液作临床研究比较.结果 与结论复方替硝唑漱口液替代醋酸氯己定漱口液治疗急性冠周炎是理想的药.
作者:郭常青;郭祖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输氧是临床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安全使用氧气湿化瓶是预防控制院内感染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为了对病人的安全负责,给病人提供更清洁、更安全的医疗环境,我们对12个科室的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进行抽样监测,并对取得标本进行实验和分析,现将实验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阴雪涛 刊期: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