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桂兰
目的 了解铁路女工身体状况,研究发病趋势及防治对策,为开展女工的预防及保健工作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方法 对太原路局大同铁路地区在职女工进行了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098名女工中,患病人数为895人,发病率为21.8%,各类疾病的构成比不同,子宫肌瘤490人,构成比为54.75%,卵巢肿瘤186例,构成比为18.99%,宫颈腺体囊肿137例,构成比为15.31%,其它疾病98人,构成比为10.95%.结论 B超作为一种无创伤,无痛苦,方便实用的诊断工具,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1].为了有效控制妇女病逐年上升的状况,B超检查应作为女工定期体检的常规项目.
作者:张丽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 ent,EVLT)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s of lower extremity,VVLE)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7例VVLE患者共102条患肢行激光治疗仪行EVLT或EVLT联合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2~24个月,全部病人经B超复查均未发现大隐静脉再通、局部复发及血液反流现象;所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静脉内激光治疗具有安全、微创、疗效好、操作简便和无遗留手术瘢痕等优点,联合手术可扩大治疗范围.
作者:路云和;张丙贵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通心络合并应用心管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 门诊心脏病患者连续取样300例,均合并较长期应用心血管药物,给予通心络胶囊常规口服,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及生化反应.结果 通心络合并应用多种心血管药物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合并通心络及其它心血管药物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褚福珍;王启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1病例选择①残根要粗大,有足够的长度,根尖周围健康或尖周病根管治疗,塑化治疗无自发痛和叩痛.②外伤牙折:大部或全部冠折,根折者不超过下1.5mm.③传统桩冠修复或桩松动脱落而压根片示无病变.
作者:刘少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我科于1999~2006年曾接诊2名以咽痛为首发症状的变异型心绞痛.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54岁,以咽痛3h于凌晨6:30就诊于耳鼻喉科,Ⅱ因痛旱持续性,逐渐加重,无呼吸闲难,无胸闷及心悸,无心前区疼痛.既往否认心脏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及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90/60mmHg,心率58次/min,心音低钝.咽黏膜无充血,会厌形态正常,声门无水肿.建议急查床头心电,患者拒绝.3min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血压80/50mmHg,遂同意检查心电,报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全导ST段抬高,不除外心肌梗死,转入心内科治疗,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2周后治愈出院.
作者:姚旭光;孙福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复合硝酸甘油对临产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急性降压效果.方法 时临产后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Ⅱ组(试验组):拉贝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观察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两组硝酸甘油的用量、药物副作用等.结果 本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有效的控制性降压;拉贝洛尔与硝酸甘油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满意地控制临产后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的血压,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和药物副作用.结论 硝酸甘油复合拉贝洛尔用于妊娠临产后高血压的控制,疗效确切、方法简便,为临床处理临产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提供优选方案.
作者:徐化高;咸继芹;高淑霞;徐霞;孙克勤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眼病,特别是新生儿眼病早发现、早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新生儿眼病筛查是一项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作.我县每年出生的新生儿约2000名左右,但一直缺乏对新生儿眼病筛查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本调查遵循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治疗的原则,开展了新生儿、婴幼儿眼病筛查工作.
作者:吴秋俊;韩秀华;李海冰;刘文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1月~2006年12月出院后行CA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由各班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腹膜透析规范化培训,而观察组则由专职腹膜透析护士负责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规范化培训和定期家庭随访.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时导管出口感染、腹膜炎、引流不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后6个月末、12个月末时,观察组患者导管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引流不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12个月末时,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对CA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高宏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笔者结合当今教学理念及新护理教学理念,从护理教学查房的选题、开展和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创新教育理念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作者:刘引弟;叶碧;胡丽茎;魏秋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80例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的护理经验,制定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患者血糖均得到迅速控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胰岛素泵的治疗其给药方式更符合生理状态,既简化了治疗程序,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和延缓了糖尿痛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的综合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有着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作者:廖啟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现笔者将2007年3~10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654~2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小儿支原体肺炎均符合小儿内科学第6版临床诊断标准,肺炎支原体抗体(+)及X线结果的确诊病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0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对照组53例,其中男38例,女15例.两组患儿均无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也未使用其他影响胃动力的药物.
作者:范淑霞;杨秀珍;张志清;王广欣;郑桂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2002年2~12月,我院经尿道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85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患者23例,我们对发生尿道狭窄原因进行探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文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为提高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对41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与产妇产前的外阴及阴道炎症,术者无菌观念差,助产、缝合水平问题,及产后护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提高操作者技术水平是提高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的关键,及时治疗产前感染、加强产妇的健康知识宣教及产后护理对减少切口感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付艳丽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42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临床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经肺动脉及右室流出道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无残余分流.流出道狭窄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因其解剖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无自然闭合倾向,且易导致主动脉瓣脱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一经诊断即应早期手术,疗效确切.
作者:陈红卫;王宏山;张润生;刘广文;潘砚鹏;杨恒;张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应用同视机结合遮盖法治疗弱视与传统遮盖法治疗弱视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对229例405眼3.5~12岁的弱视儿童根据其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同视机治疗组(简称治疗组)172例307眼,传统遮盖法组(对照组)57例98眼(因弱视儿童双眼弱视程度不同,本文数据均依弱视眼数统计),观察两组疗效及治愈所需疗程的差异,并分别在两组中按年龄分为四组,据弱视程度分轻、中、重三度,观察开始治疗的年龄、弱视程度对疗效、治愈所需疗程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4.4%,对照组治愈率为68.4%.两组中开始治疗的年龄、弱视程度均与疗效、治愈所需疗程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显著性.结论 应用同视机治疗弱视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疗程,但疗效疗程均与开始治疗的年龄及弱视程度有关.
作者:许立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3个护理单元的106名护士,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等多因素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测评,满意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医生满意度测评≥95分者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李晓翠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儿科临床十分常见,不仅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发育,而且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1].通过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可以减少发病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及减少经济支出、精力消耗,保障儿童健康.
作者:王生琴;周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枕大神经痛分枕大、枕小、耳大等不同的神经支卡压疼痛.临床多见的是枕大神经痛,笔者根据酒精封闭治疗枕神经痛原理及腰神经后支切断术治疗顽固性腰痛的原理,采用小针刀松解法做闭合性枕大神经切断术治疗枕大神经痛24例,效果满意,无任何副作用.
作者:刘玺立;刘喜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学生.因发作性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半年,右侧肢体无力,失语1d入院.入院前半年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每次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共发作3次,未引起重视.入院前1d.在上课过程中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失语.询问病史发现病前患者在踢足球时曾被足球击中左侧颈部.入院时查体:神志清楚、失语,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右侧上下肌力0级,肌张力弱,右侧腱反射减弱,病理征(-).心肺未见异常,左侧颈动脉处闻及收缩期杂音.头颅CT及MRI示左侧颞顶叶大面积脑梗死.入院第3d行DSA检查示左侧颈动脉夹层,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临床诊断:左侧颈动脉夹层并大面积脑梗死.
作者:乐志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对外周神经减压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三处外周神经减压治疗30例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疼痛的痛性糖尿病神经病惠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40%)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17例(56.7%)患者症状缓解;1例(3.3%)患者症状无变化.结论 应用外周神经减压术,可有效帮助痛性糖尿病神经病患者缓解疼痛.
作者:李永军;陈方焘 刊期: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