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41例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付艳丽

关键词:会阴切口, 缝合, 愈合
摘要:为提高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对41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与产妇产前的外阴及阴道炎症,术者无菌观念差,助产、缝合水平问题,及产后护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提高操作者技术水平是提高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的关键,及时治疗产前感染、加强产妇的健康知识宣教及产后护理对减少切口感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通心络合并应用心血管药物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 研究通心络合并应用心管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 门诊心脏病患者连续取样300例,均合并较长期应用心血管药物,给予通心络胶囊常规口服,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及生化反应.结果 通心络合并应用多种心血管药物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合并通心络及其它心血管药物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褚福珍;王启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银锌霜用于痔瘘术后换药4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银锌霜用于痔瘘术创面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用银锌霜换药,将药膏涂抹在适当大小的无菌纱条上后贴覆于创面;4J0例用无菌盐水纱条换药.结果 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长18.5d,短10.75d;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长21.75d,短12.75d.治疗组比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3d左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痔瘘术后创面采用银锌霜换药比对照组换药时间短且愈合快.

    作者:王林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肺心病心功能不全34例运用心痛定治疗的临床分析

    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有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本文介绍的肺心病病例其原发病均为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称慢支)、肺气肿病例.入院时慢支急性发作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症状.

    作者:郭前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孕酮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广泛用于妇产科终止妊娠、引产,治疗异位妊娠、紧急避孕,以及妇科良、恶性肿瘤治疗等,均取得了较好疗效.随着对米非司酮研究的不断深入,该药必将在妇产科领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蓝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654-2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现笔者将2007年3~10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654~2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小儿支原体肺炎均符合小儿内科学第6版临床诊断标准,肺炎支原体抗体(+)及X线结果的确诊病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0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对照组53例,其中男38例,女15例.两组患儿均无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也未使用其他影响胃动力的药物.

    作者:范淑霞;杨秀珍;张志清;王广欣;郑桂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宫腔镜电切术57例疗效观察

    随着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手术操作的日趋完善精细,不仅要解除患者痛苦,还要尽可能保留脏器完整及生理功能[1].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黏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宫腔粘连,代替开腹手术,具有诸多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宜芬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拉贝洛尔复合硝酸甘油对临产后控制性降压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复合硝酸甘油对临产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急性降压效果.方法 时临产后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Ⅱ组(试验组):拉贝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观察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两组硝酸甘油的用量、药物副作用等.结果 本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有效的控制性降压;拉贝洛尔与硝酸甘油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满意地控制临产后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的血压,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和药物副作用.结论 硝酸甘油复合拉贝洛尔用于妊娠临产后高血压的控制,疗效确切、方法简便,为临床处理临产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提供优选方案.

    作者:徐化高;咸继芹;高淑霞;徐霞;孙克勤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溶栓后再通对早期恢复窦性心律的影响

    目的 研究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再通对早期恢复窦性心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1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25例,胸痛持续时间超过30min、小于12h.入院后即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17例再灌注治疗成功,8例再灌注治疗失败,由此分为再灌注治疗成功组及再灌注治疗失败组.观察溶栓后6h内再灌注治疗成功组及再灌注治疗失败组窦性心律恢复情况.结果 17例再灌注成功患者中14例6h内恢复了窦性心律(82.4%),8例再灌注失败患者中2例6h内恢复了窦性心律(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出现Ⅲ°AVB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尽早溶栓能使急性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有助于尽快恢复窦性心律,减少死亡率.

    作者:吴强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胆总管结石首次即行内引流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首次即行内引流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管径>1.5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224例,随机分为内引流术组(治疗组)122例和T管引流术组(对照组)102例,进行前瞻性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出现近期并发症15例,远期并发返流性胆管炎6例,再发结石3例,均在局麻下行胆道镜取石及对症治疗而痊愈.对照组近期并发症10例,远期并发胆管炎24例,再发结石23例,23例均行二次手术,改行内引流术20例,3例因病重而再行T管引流,死亡2例.结论 对管径>1.5cm的胆总管结石宜首次即行内引流术.

    作者:杨生明;杨雪冰;邓长云;马保利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止血方法新进展

    前列腺摘除术,目前应用摘除腺体后,用可吸收线缝腺窝近一圈,形成尿道内口,术中、术后出血少.可为临床推广.

    作者:邢书凯;杨艳环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2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西药为基础治疗合中药方剂独活寄生汤与宣痹汤加减内服,根据症状变症加减.对照组28例只口服西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传统方剂独活寄生汤合宣痹汤辅助西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朱庆军;陈淑宏;王广欣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肿瘤化疗护士的安全防护

    我国目前有4万多的医护人员面临着抗肿瘤药物的危害,特别是肿瘤专科护士,长期接触多种抗肿瘤药物,加之配制化疗药的防护设备较少,操作人员缺少必要的防护用具等,因此容易造成职业危害.为减少和降低其职业危害,化疗护士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肿瘤化疗的用药方法、适应证、疗效、毒副反应,更需要加强在配药、注药及用物处理上的自我防护意识.笔者在基层医院从事十余年肿瘤护理工作,现将其安全防护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利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纳洛酮联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01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静脉滴注纳洛酮和脑活素.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0.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纳洛酮联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

    作者:欧阳向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观察和护理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人数也在增加,加强这部分人分娩时的观察和护理,降低再次剖宫产率,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是我们所期待的.

    作者:刘福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中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 分析过去两年中护理纠纷引起的原因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的环节.结果 冷静对待、主动倾听、消除误会、迅速控制愤怒局面、适时转移冲突现场、保证自身安全是主要的应对策略.结论 要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护理服务,规范护理记录及护理行为.

    作者:季秋爽;吴颖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医学生应用SLIPA和经典喉罩LMA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初学者应用SLIPA(一种新型喉上通气道)(Streamlinecl Liher of the Pharynx Airway)和LMA(classie laryngealmask)的使用情况.方法 36名没有气道管理经验的医学院学生通过看如何放置通气道的视频录像及产品介绍,学习如何使用SLI-PA和LMA.每个病人只允许放置两次.根据医学生对通气道的满意程度;成功和失败率;初次放置的成功率和开始进行通气的时间对SLIPA和LMA进行评估.结果 67%的医学生喜欢用SLIPA(95%可信区间49%~81%).放置总的成功率(一次或两次)SLIPA为94%(34/36);而LMA是89%(32/36)(P=0.39).初次放置成功率SLIPA是83%(30/36);LMA是67%(24/36)(P=0.10).开始通气的平均时间SLIPA组(40.6s)明显短于LMA组(66.9s)(P=0.004).结论 初学者使用这两种通气道,均有较高的放置成功率.当做为初次使用的通气道时,SLIPA组开始通气的平均时间明显缩短,这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在急救复苏方面.尽管喉罩已证实可被初学者灵活应用,并可在气管插管失败时迅速建立气道,本研究表明suPA在这些领域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洪玉丽;林万春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奈达铂(NDP)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NDP 80mg/m2,CF 100mg,d1~5,5-FU 500mg/m2,d1~5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结果 26例患者中2例CR,16例PR,有效率69.23%.结论 NDP联合CF/5-FU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能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李世栋;徐克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80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80例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的护理经验,制定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患者血糖均得到迅速控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胰岛素泵的治疗其给药方式更符合生理状态,既简化了治疗程序,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和延缓了糖尿痛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的综合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有着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作者:廖啟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剖宫产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相关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剖宫产新生儿吸入综合征发生的原因、程度、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分娩发生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的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将剖宫产出生的91例新生儿吸入综合征为观察组与同期阴道分娩的67例新生儿吸入综合征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新生儿吸入综合征发生率高于阴道产,发生新生儿吸入综合征与母亲高危妊娠相关的因素为:胎儿宫内窘迫<脐带异常<羊水量异常<双胎<胎膜早破.结论 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孕产妇产前和产时监护,观察羊水性质,及时处理胎儿异常情况,提高产科及新生儿医疗质量,有效地减少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雯;邱翠银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原发性痛风关节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临床60例原发性痛风关节炎进行具体分析,探讨痛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原发性痛风首发关节部位、诱发因素、发作频率、痛风关节、肾区B超、X线摄片,实验室肝、肾功能及血尿酸的情况,并对治疗作了探讨.结果 首发部位大多为第一趾关节(占81.7%).诱发因素主要是高蛋白饮食(占51.66%)和饮酒(占51%).发作频率大多数归患者在第一次发作后,间隔一至数年再发作,发作几次后呈每年发作,甚至每月发作.痛风结节发生率28.3%(17/60),发生部位为双足第一趾、双手指关节、耳轮.17例发生痛风结节患者肾区B超,其中有肾结石8例,占47%.实验室血尿酸为(960±270)μmoL/L.治疗:急性期应用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后加用别嘌呤醇及痛风利仙.忌酒、少吃高蛋白,生活有规律,不过度劳累.结论 对痛风的临床特征有了进一步了解,减少误诊,给患者以较好的的治疗.

    作者:白长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