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目的 研究仙人掌泥外敷治疗盖诺外渗的效果.方法 18例次盖诺外渗者均采用仙人掌泥除刺去皮捣成泥状敷于患处,每日更换3~4次,直至痊愈.结果 18例次患者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均痊愈.结论 仙人掌泥外敷治疗盖诺外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阎淑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及胃肠道营养经验,提高治愈率.方法 通过临床对86例重度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重点论述护理及胃肠道营养.结果 做好护理是挽救重度烧伤患者生命和治疗成功的保证.结论 加强营养对促进创面早期愈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金娜;闫作义;邹玲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ICU于2005年1月~2007年10月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治愈14例,死亡14例,自动出院4例.结论 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严格无菌操作,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作者:郑贤勇;黄泽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看,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职业安全,即在职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
作者:李芸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与静脉术后镇痛(PCIA)应用于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的应用与比较.方法 选择拟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60例,ASA Ⅰ一Ⅲ级,随机分为PCEA组和PCIA组各30例,观察两组止痛效果、膀胱冲洗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后应.结果 PCEA组镇痛效果优于PCIA组,膀胱冲洗时间PCEA组短于PCIA组;PCEA组术后BP、P、R、SpO2稳定.不良反应少,PCEA组术后尿道紧迫感及肛门坠胀感例数明显低于PCIA,PCEA组膀胱痉挛发生例数明显低于PCIA组.结论 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PCEA优于PCIA组,能有效缓解膀胱痉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雅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儿童畏惧调查表一牙科分量表评分,筛选出牙科畏惧症惠儿148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牙科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牙科治疗.结果 干预组牙科畏惧症程度明显下降,与牙科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减轻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
作者:李瑛;刘健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十年来成人缺铁性贫血(IDA)的主要病因.方法 回顾分析736例IDA的病史资料及有关辅助检查明确病因.结果 胃病占全部IDA的43.9%,月经过多占22.4%,肠道疾病占12.9%,恶性肿瘤占11.7%,血小板减少占3.7%,嗜浓茶占0.4%,素食偏食占1.3%,其它疾病占1.9%,不明原因占1.8%.结论 胃病是引起IDA的主要病因,恶性肿瘤引起的IDA占有相当比率,临床不能仅满足于IDA的治疗而忽视病因的明确.
作者:吴福敢;全雅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激烈、节奏快、高效率的社会.不可避免地给人带来许多压力.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忧郁症,忧郁症是每个人都可能患的心理疾病,它不能说明心胸狭窄,也不能说明品质低劣或意志薄弱.
作者:尹丽杰;赵强;武颖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随着生殖道感染、流产病例的增多,继发不孕呈增多趋势.继发不孕中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国内报导,不孕症中78.8%为输卵管阻塞[1].我们对86例继发不孕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愈合的作用.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6月,将15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使用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参附组术后第2d起给予参附注射液10~15d,平均12.4d.比较两组吻合口愈合的情况及吻合口漏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1.1%明显高于参附组2.77%(P<0.05);两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12.8%及4.16%,参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促进吻合口愈合并抑制吻合口瘢痕的过度增生,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与狡窄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杨振淮;李关宁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病.CA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与侵入病毒的亚型等相关.CA的复发率较高也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作者:张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管炎症.易感者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多伴有夜间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作者:李鑫;于家权;孙效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自1996年9月~2007年12月收治成人巨结肠9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5例,女4例,年龄28~76岁,行Swenson术4例,Duhaml术1例,Rehbein术3例.术后1例出现器官功能障碍(MOF)1例,切口感染2例.全组无吻合口瘘、无死亡.结论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表现不固定,手术方式不固定,手术方式有待个体情况具体处理.
作者:林晖;林俊琼;梁毅;陈春雷;何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主动脉夹层(AD)是发病极为凶险的心血管病急症,突发剧烈的疼痛为发病时常见的症状,常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另一方面,当夹层剥离累及冠状时亦可引起AMI.
作者:张建华;丁淑婧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对母儿的影响,并对不同孕龄组28~34周,34+1~36+6周二组作比较分析.结果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主要为感染和流产、引产史及胎位异常.不同孕周的二组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亲影响无显著差别;在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早产的主要原因,而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轻其死亡率越高.提高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对围产医学质量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彩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针式内镜切除甲状腺病变冷冻切片的取材方法、诊断要点,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为临床选择此术式提供病理依据.方法 选择102例针式内镜(内镜组)切除的甲状腺病变组织冷冻切片及冰残组织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符合率.另随机选择102例传统外科常规手术(对照组)切除的甲状腺病变组织冷冻切片及冰残组织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符合率作为对照.部分病例作免疫组化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统计两组手术方法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率以及石蜡常规病理诊断准确率作为对比.结果 针式内镜组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7.06%(99/102),未能明确(延迟)诊断的仅占2.94%(3c102),对照组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6.08%(98/102),未能明确(延迟)诊断占3.92%(4/102).内镜组及对照组石蜡常规切片准确率均为100%(102/102).结论 采用多包埋或全部包埋方法,内镜组切除的甲状腺病变冷冻切片检查可以基本明确甲状腺病变的性质,与对照组相比,诊断准确率及延迟诊断率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术式的选择不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针式内镜切除甲状腺病变冷冻切片病理诊断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
作者:李松远;杨丹球;李莹;黄秋霞;何远超;吴铿 刊期: 2008年第1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因双眼视物不清1+年,头痛3月入院.患者感右眼视物不清,在某医院眼科就诊,眼底检查发现双眼视乳头苍白,双眼CT扫描未见异常,诊断为视神经炎,经治疗,病情无好转,并逐渐出现左眼视物不清.
作者:乐志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国产交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7月~2006年7月采用国产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42例,骨折部位:股骨中段骨折22例,股骨上1/3骨折10例,股骨下1/3骨折6例,股骨多段骨折4例.根据AO分型:A1型4例,A2型6例,A3型14例,B1型6例,B2型6例,B3型2例,C1型2例C2型2例.开放性骨折10例,按Gustib分型:Ⅰ型6例,Ⅱ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h~18d(平均3.0d).36例采用小切口复位,6例采用闭合复位的方法,顺行插入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 42例患者术后5~12个月(平均8.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阃为10~15周(平均12.6周).40例患者髋关节活动恢复正常,2例患者出现髋关节外展功能稍受限(<80%),1例股骨短缩约lcm.根据疼痛程度、活动范围、步行能力、日常生活,采用JOA评分:优24例,良14例,可4例,优良率90.5%.结论 国产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能有效地维持骨折段稳定性,小切口辅助复位,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缩短,骨折局部血运破坏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较好的方法.缺点:由于国产髓内钉髓腔锉的实心构造,闭合复位穿钉操作难度较大.
作者:黄家基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易复发,西医一般采用解痉止痛、控制感染、利胆、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而且绝大多数患者拒绝手术治疗,而祖国传统医学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极佳.
作者:唐继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早确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80例AP患儿男女比例1.35:1,3~7岁67例(83.75%);9月份至次年2月份发病高峰期,53例;有呼吸道感染诱因51例(63.75%);80例均有皮肤症状,误诊为荨麻疹2例;消化道症状60例(75%),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共3例;关节症状51例(63.75%),1例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肾脏症状12例(15%).结论 临床特点为紫癜,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多发于2~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秋二季居多.非典型病例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查,做好鉴别诊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确诊,及时治疗.
作者:吴淑莲;聂莹;何兆坤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