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燕;尹林
目的 进行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指标评价.方法 我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痛患者190例,试验前3d停用影响ST段和心肌耗氧量的药物,均在餐前或餐后2h进行,按Bruce方案进行,运动前作12导联心电图、血压对照,运动中并同步监测12导联心电图.结果 其中EET阳性者112例:被证实冠心痛81例,未被证实冠心病31例;阴性者78例:被证实冠心痛25例,未被证实冠心痛53例.敏感性74.42%,特异性63.10%,准确性70.53%.结论 EET对冠心病诊断较敏感,有一定特异性,能比较准确做出诊断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程静;莫绯华;彭进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病变类型包括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和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作者:张健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雷米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μ受体激动药,我们将其用于肝功能轻度损害患者的手术麻醉中,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王立志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地戈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CHF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服用ACEI制剂、利尿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高辛0.125mg/d,观察5年.结果 两组非心血管事件病死率、心血管事件病死率、心功能转归、CHF积分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再住院率及CHF加重增药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地戈辛治疗老年CHF心血管事件病死率影响对心功能转归,与CHF积分值无影响.但小剂量地戈辛可以减少老年CHF患者再住院率,减少因CHF加重增加药物剂量或加用新药的几率.
作者:石来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易复发,西医一般采用解痉止痛、控制感染、利胆、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而且绝大多数患者拒绝手术治疗,而祖国传统医学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极佳.
作者:唐继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分析36例脑干出血的临床诊断依据,并对CT、M砌检查及治疗预后作进一步讨论.
作者:于广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3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胆管壁修补、胆.管对端吻合或胆肠内引流,29例痊愈.结论 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确认后当即行修补或胆肠吻合,置管支撑、引流.
作者:金波宁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冠心痛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240mg,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14d为一疗程.危重者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组在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两组在用药后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的作用,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张全贵;张宁男楠 刊期: 2008年第1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因双眼视物不清1+年,头痛3月入院.患者感右眼视物不清,在某医院眼科就诊,眼底检查发现双眼视乳头苍白,双眼CT扫描未见异常,诊断为视神经炎,经治疗,病情无好转,并逐渐出现左眼视物不清.
作者:乐志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褪黑素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8例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4).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褪黑素10mg,每日1次,疗程4周;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3、4周结束时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疗程结束后评估近端、远端肾小管功能.现察记录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恶心、呕吐改善时间及少尿期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时照组.疗程结束时两组肾小管功能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褪黑素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有助于恢复肾功能,特别有助于肾小管功能的早期恢复.
作者:王晓寒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腹股沟高位隐睾的手术治疗经验,提高对隐睾的佳治疗年龄的认识水平.方法 24例患儿就诊年龄11个月~12岁,平均2岁9个月,其中2岁以内9例.经腹膜后精索游离(21例),及在此基础上将睾丸、精索从腹壁下血管穿过(3例)均可使睾丸无张力下降至阴囊.结果 术后疗效满意,随访1个月至5年,无睾丸回缩及萎缩.结论 2岁以内隐睾的诊治率较低,应予重视.切开、扩大内环,离断腹膜外精索外筋膜及其周围纤维索带、腹膜与精索粘连、才能保证有效延长精索,如精索血管过短,将睾丸、精索自腹壁下血管穿过,可缩短睾丸至阴囊的距离.
作者:高卫华;梁永雄;何时鸣;何淑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准确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合并症的关键.而护理人员在抢救中的配合及监护是复苏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魏淑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介绍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25例,应用重建钢板或髋臼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临床结果优19例,良6例,无一例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髋臼后壁骨折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较好疗效.
作者:余涛;叶文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主动脉夹层(AD)是发病极为凶险的心血管病急症,突发剧烈的疼痛为发病时常见的症状,常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另一方面,当夹层剥离累及冠状时亦可引起AMI.
作者:张建华;丁淑婧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病.CA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与侵入病毒的亚型等相关.CA的复发率较高也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作者:张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沙棘干乳剂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相关指标来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提供有效药物.方法 将16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78例,分别给予沙棘干乳剂、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3%,优于对照组62.82%(P<0.05).结论 沙棘干乳剂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糖尿病是一种不可治愈但可控制的疾病,这种病人极易发生白内障,同时手术也易发生感染.我院对165例老年性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感染控制措施,结果无1例发生眼内感染.
作者:吴秋俊;刘文杰;韩秀华;李海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较少见的腹内伤.由于其生理及解剖的特殊性,往往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损伤后的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病死率可达13%~28%,笔者总结1991~2007年来收治的38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例,旨在对其诊断治疗进一步提高认识.
作者:王光源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针刺养老穴、委中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养老穴、委中放血的方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内服愈伤灵、三七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针刺养老穴、委中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可靠,疗程短,简便易行,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陈强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尿液沉渣的检验,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有形成分(各种细胞、管型、结晶等)的数量及形态变化.临床医生借以诊断和治疗肾脏及尿路疾患,且对于肾脏及尿路疾患的鉴别诊断、预后的判断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被称之为体外的肾活体检查.
作者:韩立兮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