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病人保持大便通畅重要性的观察体会

赵淑玲

关键词:颅脑损伤病人, 人保, 大便秘结, 治疗方法, 症状改善, 意识恢复, 胃肠蠕动, 神经外科, 颅脑外伤, 临床观察, 护理工作, 病情加重, 顽固性, 整理, 厌食, 卧床, 通气, 腹胀
摘要:笔者多年从事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经反复临床观察发现,颅脑损伤病人因颅脑外伤因素或因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出现大便秘结,腹胀厌食,顽固性嗝逆,意识恢复缓慢,甚至病情加重等临床棘手症状,我们采取通气通便的治疗方法,保持大便通畅,症状改善明显,病情恢复较快,现整理3例介绍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3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35例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与取出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5例均成功取出.结论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救治成功的关键是及时确诊、尽早手术.

    作者:王银霞;张富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估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优越性和安全性.方法 15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Allen试验,选择右侧桡动脉作为穿刺插管的部位,血管途径建立以后置入造影导管进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造影成功145例,成功率为96.67%;5例失败,改为右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获得成功,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桡动脉闭塞、术后局部皮下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结论 与股动脉入路相比桡动脉入路冠脉造影有相似的成功率,桡动脉穿刺技术和有效处理桡动脉痉挛是造影成功的关键,经桡动脉径路冠脉造影是安全、可行的造影方法.

    作者:宋小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改良式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术式探讨

    回顾性分析平谷镇医院2002年开始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该术式在子宫下段纵切剖宫产术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此手术顺应解剖生理特点,简化手术步骤,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秀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临终病人关怀护理

    临终阶段,以医疗为主转变为对症照料为主,从治疗疾病转变为关怀病人,此时护士成为主要角色.

    作者:阮丽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老年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性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54例老年性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均手术治疗,1例死亡.结论 老年性急性阑尾炎有其临床表现、体征特点,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手术治疗.

    作者:赖添武;莫志和;陈国锋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骨折手术后期虚热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骨折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病种,运用中西医方法治疗骨折手术后期出现虚热(非感染性)的患者,可以促进提高骨折愈合率,有效减少骨科并发症,已越来越成为骨科临床医师的共识.笔者总结了2001~2006年四肢中等以上骨折内固定术后期出现虚热的住院患者46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光友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全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目的 讨论全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TKR)病人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法 针对18例TKR病人的术前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进行必要的护理和术前准备,使患者达到佳状态;同时,术前对患者进行康复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康复锻炼的必要性、重要性、艰巨性: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采取护理措施,根据病人病情早期让患者下床站地负重和习步行走训练,患者出院时交代注意事项和进一步的康复锻炼方法.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2~5d出院,住院时间14~18d,无一例感染,无一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出院时患膝屈曲活动度均超过9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围手术期给予TKR病人正确的指导和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王秀;刘国亭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通窍止痛汤治疗偏头痛58例临床观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其发病急骤、易反复,痛止如常人,其病情缠绵难愈,治疗较为棘手,笔者根据历代前贤经验,结合自己的多年的临床实践,采用自拟通窍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现将笔者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韩陈香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其血糖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全面有效地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本科应用护理程序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佩兰;刘福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CRAMS评分在创伤急救护理路径中的应用

    创伤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被称为发达社会疾病[1].由于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活动空间的加大.人口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等原因,再之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出现,各种原因造成创伤的发生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

    作者:郑春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Asperger's综合征1例临床分析

    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种以明显的社会和沟通技能缺陷及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为特征的儿童精神疾病,主要包括婴儿孤独症、Asperger's综合征、Rett's综合征、婴儿痴呆.我科于2007年接诊一名患儿,经南京脑科医院诊断为Asperger's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养血润燥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对中老年患者来说习惯性便秘更为常见.针对这类人群的发病特点,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可以从根本上解除由此带来的痛苦.

    作者:姜树坤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新生儿脑损伤168例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用早期综合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的方法,避免或减轻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 将168例新生儿脑损伤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通过随访来观察疗效,于1岁后进行神经行为评估.结果 观察组88例有5例出现轻度神经运动及精神发育异常.对照组80例中脑瘫11例,智力落后4例,癫痫3例,死亡2例,听力障碍1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取早期综合治疗的措施对新生儿脑损伤有促进正常神经系统发育及脑损伤后早期修复作用,且干预越早、疗效越好.

    作者:杨洪侠;高学昌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异位妊娠92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院2003年3月~2006年5月收治的92例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华;孙淑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388株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新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解和掌握本院主要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情况,对本院2007年1~12月388株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检测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翠香;刘腊梅;李秋梅;杨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哺乳期用药的安全性

    哺乳期用药可对乳儿产生严重的危害,本文对哺乳期应用各种药物的安全性作一综述.其中某些抗生素(青霉素族、头孢菌素族、红霉素)、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对乳儿影响小,而大部分药物都可对乳儿产生严重毒性,应谨慎应用.

    作者:贾桂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产前护理干预对分娩的影响

    在产科门诊对用户实施护理干预,对分娩有一定的影响.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英;杨彩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椎管彻底减压、后路cage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的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对20例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及术后随访时JOA评分(15分法)、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分级及影像学结果评价手术效果,并分析其并发症.结果 20例平均手术时间(162±2.4)min,平均出血量(640±5.6)ml.平均随访8个月,手术前后JOA评分有差异显著(P≤0.05),JOA评分临床改善率为79.05%;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6.25%;骨折融合率为95%.并发症包括4例硬膜撕裂;一过性单侧神经根麻痹、假关节形成各1例.结论 椎管彻底减压、后路cage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复法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永军;陈方焘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癌的外科诊治分析(附38例报告)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五年我院收治38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残胃癌缺乏典型症状;BillrothⅡ式术后发生率高;仅2例为早期胃癌,其余均属中、晚期;可发生在残胃的任何部位;根治切除率为60.5%(23/38),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0.4%.结论 对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定期随诊并胃镜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残胃癌,手术仍然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丁华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依托必利分散片联合多塞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附1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依托必利分散片联合多塞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2例便秘型IBS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给予依托必利分散片每日3次,每次5mg,于餐前30min口服,多塞平25mg,每晚睡前口服,对照组单用依托必利分散片治疗,疗程均为6周.结果 试验组疗程末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51.8%,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依托必利分散片联合多塞平治疗便秘型IBS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增繁;吴晓秋;韦昭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