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肿瘤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的护理

张金环

关键词:颅内肿瘤, 放疗, 颅内压
摘要:目的探索颅内肿瘤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给予精心的心理护理,积极观察和防治放疗的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结果预防和减轻了放射性口腔炎、放射性皮炎和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强化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鼻烟窝部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对14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行直接动静脉内瘘术,同时加强护理.结果鼻烟窝瘘和前臂远端腕部动静脉内瘘(Cimino瘘)4 w、1年、2年、3年通畅率分别为95.7%和94.5%(P>0.05)、92.9%和80.8%(P<0.05)、87.1%和72.6%(P<0.05)、81.4%和63.0%(P<0.05);鼻烟窝瘘及Cimino瘘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8.6%和37.0%(P<0.05),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14.3%和30.1%(P<0.05).结论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优于Cimino瘘,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配合正确的使用方法及细致的护理,达到长期、安全使用的目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冰贤;陈伟娟;黄小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预后较差,中晚期肝癌往往手术无法切除,采用全身化疗、介入、栓塞等治疗方法效果也不满意.近年来,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在肝癌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肝癌治疗的一个新的重要手段.射频消融是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交流电产生的离子震荡热能,使肿瘤局部产生高温,终发生凝固性坏死而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1].我院2001年6月~2005年3月成功的进行肝癌PRFA术5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玉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行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对24例患者行股动脉插管,术前、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20例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3例症状稍改善,1例症状无改善.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成功的有力保障.

    作者:吴淑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癫痫患者亲属的心理干预与指导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癫痫患者亲属的心理影响,让患者亲属对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经济支持.方法将254例患者亲属下列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还采取多种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应用SCL-90进行心理调查,干预前后进行对照.结果 2组亲属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等各因子分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癫痫患者的亲属这些不良情绪,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李留芝;李丽萍;张金香;孙爱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股动脉采血与桡动脉采血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采集血气分析的2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新生儿ICU 108例需监测血气分析变化的患儿,随机分别用5.5号头皮针套1 ml注射器行桡动脉采血法与7号针头2 ml或5 ml注射器行股动脉采血法,对2种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穿刺成功率、误穿静脉的发生率、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对疼痛的反应强度、按压时间2组患儿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5.5号头皮针头桡动脉采血气分析标本,可减少对病人的影响,又可节约护士按压时间,也便于观察,值得在新生儿ICU护理工作中提倡.

    作者:吴爱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即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及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校,观察组组患者晨僵时间、日常活动能力、关节活动痛明显改善.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美萍;瞿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例家族性多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护理

    血管网织细胞瘤常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被称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网织细胞瘤(ARM),30%左右的ARM有遗传背景[1],大多发生在后颅窝,占颅内肿瘤的1%~2%,多发肿瘤则罕见.血管网织细胞瘤病因不明,可能和基因异常有关,一般认为本病是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我科于2004年11月收治1例家族性多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患者,并实施两次手术,成功切除3个部位的肿瘤,此患者家族中5例发病,其中4人得到手术证实.且该家系女性发病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侯晓群;张新颜;宋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护理人员对医疗纠纷和相关法律、法规认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当前发生医疗纠纷的现状、护患双方的态度、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对有关医疗法律、法规的知晓程度,提出相应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随机对江苏省5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发放调查表409份,由护理人员自愿填写,回收且资料完整进入统计的378份,占总发放数92%.结果调查表明患者与护士发生医疗纠纷的现状分别为:护士被骂占47.88%、被打占5.02%,发生纠纷占13.2%.护理人员对发生医疗纠纷的认识分别为:主要责任医患双方.主动沟通可以有效的减少矛盾.处理医疗纠纷佳时间在萌芽状态.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前3位分别为:患者对医疗费用不满,缺乏与患者沟通交流,违反操作常规.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分别为:医生下达口头医嘱不执行占2.65%,医务人员是不是医疗事故的主体,回答是的占48%.护理人员对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知晓程度:护士未取得执业证书回答不可以执业的仅占11.64%,学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法>、<母婴保护法>者分别为:60.23%、44.71%.结论医疗纠纷其构成复杂,形式多样,加强护患沟通,制定突发事件预案,加强风险管理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有利于减少纠纷发生.

    作者:孙元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原发性面肌痉挛微创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面肌痉挛微创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8月~2005年3月我院收治500例此病患者在全麻下行面神经根部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95%的患者面肌痉挛术后面肌痉挛症状消失4%患者症状减轻.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消除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症状.

    作者:王春平;穆纳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颈椎手术后患者应用可调节式颈托的护理

    目的总结颈椎手术后患者应用可调式颈托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了35例颈椎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均达到固定和矫正目的,术后植骨区融合满意,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正确使用颈托和加强护理对手术后颈椎制动,增加其稳定性,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保证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王大清;陈列平;何瑾云;曾慈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普外科急腹症病人健康教育无效原因分析及对策

    对部分急腹症病人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无效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一是客观因素急腹症病人住院时间短,健康教育内容还未来得及做,病人就快出院了;二是病人和家属的因素,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接受能力差,不能很快将知识消化吸收,导致部分健康教育无效,家属未积极参与;三是护理人员的因素,大部分护理人员未经过系统培训,知识不足,加上工作量大,时间紧张,健康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形式单一,工作程序缺乏规范性,这是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护理人员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健康教育专职化,规范化势在必行.

    作者:王雅菁;田立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5例上腔静脉及其分支切除与重建的手术配合

    胸部肿瘤累及上腔静脉及其分支是肿瘤的晚期临床表现之一,胸部X线、CT及B型超声波是重要的检查手段[1].在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时操作难度大,应慎重.我院于2001年1月~2004年12月对25例胸部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及属支的病人进行了肿瘤切除,并上腔静脉及其分支重建手术.由于术前准备工作充分,全体人员配合默契,无手术死亡,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陈吉纯;姜志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单双管引流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单双管引流的效果.方法将68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分为单管组和双管组各34例,比较2组术中、手术当日出血量,术后第1天、2天、3天、4天的引流量及术后皮下积液的情况.结果 2组术后平均引流量与皮下积液例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种负压引流的效果相同,单管负压引流适用于手术刀游离,双管负压引流适用于高频电刀游离.

    作者:罗秀丽;全晓国;李春连;李映奇;吴伟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视蒸汽灭菌中的湿包问题

    阐述了引起蒸汽灭菌中湿包的相关因素及其注意事项:消毒员熟练掌握消毒柜的操作规程;加强灭菌前物品的准备工作;物品的包装改进、物品包的大小、重量、松紧度;按<消毒技术规范>规定进行待灭菌物品的装放;灭菌后的卸物按要求执行;建立湿包登记制度.通过实施以上措施,有效地控制湿包的发生.

    作者:张玉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个体化对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老年ACS患者分为A组 (常规教育)和B组 (个体化教育),B组通过指导患者制定合适的活动度、掌握缓解疼痛的方式、改善遵医行为、减少冠心病强危险因素以及改变A型行为等方法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A组分小组实施教育.对2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A组低于B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ACS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实施个体化教育对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作者:霍丽莉;王娜;张振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严重肺挫伤的护理

    肺挫伤在高速车祸、严重钝器伤、高处坠落等引起的多发性创伤中较为常见,若早期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我院1995~2005年收治严重肺挫伤96例,肺挫伤范围均在20%以上,符合重度肺挫伤的标准[1].早期采用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翠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短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了一个全球化的现象,随着这种趋势的日益加剧,老年髋骨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保守治疗因长期卧床死亡率高达34.6%[1].为提高生活质量,对无手术绝对禁忌症的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这已被国内外多数学者广泛接受.短重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且国产的价格低,适宜中国人使用.自2003年2月~2004年7月我科行此手术共51例,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康复较以往快,出院时间平均提前2 d.护理的作用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是不可忽视的.现将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穆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进展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炎症的总称.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或延至整个盆腔脏器及腹膜.其病理改变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盆腔炎按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期未彻底治愈,则转为慢性盆腔炎,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甚至引起不孕症.

    作者:王妙珍;黄丽云;李桂珍;林瑞盈;张洁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如何做好产房实习护士带教

    产房工作的高度风险性和应急性以及学生层次的多样性是产房带教有别于其他护理单元带教的主要特点.我们通过师资力量的培养及合理安排,根据助产专业特点与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别制订教学计划,尊重和发挥学生的特长,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教学计划,得到学生、教员、产妇均满意的三赢效果.

    作者:孙婷婷;窦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路径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设计临床路径表格并探讨其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近2年来我科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整合设计制定出恰当的标准化、流程化的临床路径表,并在该病患者中运用.结果临床路径表的设计和应用减少了文字记录,防范医疗差错和纠纷,有效规范了医疗和护理行为,具有记录的真实性、实用性,便于提供护理信息和进行护理管理.结论临床路径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对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世清;张小容;魏霞;曾雪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