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英;崔玉芝
分水岭脑梗死是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局部缺血.笔者对1996年以来以CT/MRI证实的资料完整的98例分水岭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并对其病因及防治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宁红久;马玉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DM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1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种.对照组进行传统的DM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实验组:进行社区健康教育;两组定期跟踪随访3个月,并进行教育效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经系统的社区健康教育后,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DM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建立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DM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颜江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一种医生手术前做标记用的皮肤划线方法.方法 应用该医用皮肤划线尺在需要颅脑外科手术或微创穿刺脑出血的患者头皮做标记,划出头皮手术入路及标记重要血管、静脉窦、重要功能区.结果 利用医用划线尺标记的1059例患者,手术头皮入路准确,无一例损伤重要血管和重要功能区.结论 医用皮肤划线尺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颅脑手术术前划线辅助器材.解决了医生术前划线不准确的问题,临床应用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清;周联生;徐峰;郭宗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我院自2005年7月~2007年12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TVP)联合经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6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桂栋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咽喉部异物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由于间接喉镜本身的限制,许多隐蔽部位的异物不易及时发现取出,而采用直接喉镜检查和治疗花费多,痛苦大,不易接受.我科近3年来采用喉内窥镜检查和治疗咽喉部异物10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扈祚良;谭磊道;何俊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可靠诊断,正确处理手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不仅给病理诊断及临床提供有效依据,而且也杜绝了标本处理不当所带来的纠纷,因此手术室对病理标本的管理显得尤其重要.2005年以来,我院手术室对病理标本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卫静;杨淑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采用人工骨(羟基磷灰石)与骨水泥混合植入治疗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2008年1月期间对Ficat Ⅱ~m期的15例(1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死骨清除人工骨与骨水泥混合植入治疗.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疗效,并摄X线片.随访时间3个月~5年,平均24.6个月.结果 手术前后采用改良MededAubigne评分法对患髋功能进行评价.19髋由术前平均11.68分改善至术后平均15.11分.术后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均有所恢复,外形改善,复查时大部分患者的股骨头仍能维持术后的形态,坏死范围未见扩大,患者均对治疗结果感到满意.结论 人工骨与骨水泥混合植入法能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保留髋关节功能,推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时间,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FicatⅡ~Ⅲ期患者,尤其适用于年轻患者.
作者:王效柱;杨学义;洪定刚;容安;周建飞;于小中;吴沅鸿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理差错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的过失或疏忽,给病人带来或轻或重的伤害和痛苦,影响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护理工作中发生任何差错都会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后果.
作者:李改秀;张婉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2004~2006在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关节炎40例,每周1次关节内注射1%玻璃酸钠2.5ml,连续5周.结果 随诊1年以上全部病例,疗效满意率97.5%,本组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是治疗骨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笑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一种防止颅骨钻孔钻头误伤脑组织和固定脑出血硬通道引流管的方法.方法 将颅骨钻孔限位垫片套在钻头外面,当钻透颅骨后,可以阻挡钻头进入颅内,并且可以固定硬通道引流管.结果 5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和微创穿刺引流术清除血肿应用了颅骨钻孔限位垫片,钻透颅骨后,钻头100%停止继续进入颅内,其中253例应用了颅骨限位垫片固定硬通道引流管,全部将硬通道固定在原位置.结论 颅骨限位垫片结构合理,能防止颅骨钻孔钻头误伤脑组织,能准确固定硬通道引流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清;周联生;徐峰;郭宗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终末绒毛转变成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
作者:石家秀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方法 对66例HIE随机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进行比较.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近期疗效差异有显著性,远期后遗症发生率两组有差异.结论 高压氧对HIE有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赵淑华;丁传刚;马丽琼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脑出血(CH)并发多器官衰竭(MOF)病情复杂、多变、凶险,病死率高,现就我院3年来收治36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emo perfusion,HP)-透析(Hemo dialysis,HD)串联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9例急性河豚鱼中毒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HP-HD串联治疗.结果 9例患者均治愈好转出院,治愈好转卒100%.结论 HP-HD是抢救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安全、有效的方法,抢救成功率高.
作者:黄卫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膜后小切口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腹膜后小切口施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 7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平均时间单侧约20min,双侧约45min.随诊3个月,曲张静脉均消失,伴男性不育者精液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腹膜后小切口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可靠,对机体干扰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王和金;张富民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与食管支架短期置入术联合治疗贲门失弛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12例患者均于贲门狭窄处4点注射肉毒毒素,并于食管狭窄处放置双层涂膜食管支架,7~15天取出,进行随访观察,通过对临床症状、X线钡餐检查等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12例患者随访12个月至3年不等,临床症状消失,钡剂复查食管腔大小10例基本恢复正常M2例仍有扩张,但钡剂通过改善.12例患者留置食管支架期间均有程度不等的胃食管返流症状,取出食管支架后症状消失.结论 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与食管支架短期置入术近、远期疗效好,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新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在护理程序的实施过程中,与患者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收集资料是评估患者的第一步,主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完成.护士要与患者成功地进行交流,使双方均获得需要的信息,关键是护士要掌握和运用与患者交流的技巧.
作者:张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分度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自2000年10月一2006年10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并诊断ICP的265例患者,根据ICP分为轻度与重度ICP.观察其妊娠结局与分度诊断前后围产儿死亡卒.结果 (1)重度组和轻度组ICP患者终止妊娠的平均孕周分别(35.6±1.7)周和(37.6±2.0)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重度组ICP患者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转入重症监护室、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39.02%、12.20%、30.49%、97.56%,明显高于轻度组的9.30%、4.37%、9.29%、51.91%.(3)分度诊疗前后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6.08%、0.75%,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CP分度诊疗有助于改善围产儿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赵忠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健康教育在产科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预防和减少孕、产期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保证母儿健康的重要环节.
作者:史爱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1 一般资料适应证为小脑半球和蚓部神经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及第四脑室肿瘤.手术取侧卧位、俯卧位.枕下开颅,正中直切口.特殊用物:后颅窝牵开器、后颅窝咬骨钳、骨蜡、自动脑牵开器、脑科显微器械.
作者:林珊;苏雪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