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皮肤划线尺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何清;周联生;徐峰;郭宗扬

关键词:医用, 皮肤, 划线, 颅脑外科手术, 标记, 推广应用, 头皮, 功能区, 医生, 血管, 微创穿刺, 手术入路, 颅脑手术, 临床应用, 患者, 辅助器材, 线方法, 脑出血, 静脉窦, 损伤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医生手术前做标记用的皮肤划线方法.方法 应用该医用皮肤划线尺在需要颅脑外科手术或微创穿刺脑出血的患者头皮做标记,划出头皮手术入路及标记重要血管、静脉窦、重要功能区.结果 利用医用划线尺标记的1059例患者,手术头皮入路准确,无一例损伤重要血管和重要功能区.结论 医用皮肤划线尺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颅脑手术术前划线辅助器材.解决了医生术前划线不准确的问题,临床应用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三环类抗抑郁剂治疗神经性瘙痒症4例分析

    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48岁,干部,患神经性瘙痒症十余年,多处医治无效.一年前由于其弟病故后整日忧心忡忡,闷闷不乐,认为活着很累,整日无精打彩,对生活不感兴趣,身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认为生不如死,在当地医院诊治,确诊为抑郁性神经症,给予阿米替林口服治疗,一次25mg、一日三次,一日75mg,一个半月后抑郁症状消失,一切恢复正常,病人皮肤瘙痒症也随之治愈,至今未复发.

    作者:曾庆春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早期功能锻炼对腰椎管疾病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腰椎管疾病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85例腰椎管疾病患者(锻炼组),于术后早期指导其下肢肌肉锻炼,床上腰背肌锻炼,同时选择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的同期术后未行指导功能锻炼的30例作为对照组,随访3~6个月,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经3~6个月随访,锻炼组功能评定优48例,良33例,可4例,优良率95%;对照组优12例,良9例,可9例,优良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减少神经根粘连、腰背疼痛,加速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宝珍;马银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强化成本核算提高管理水平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卫生事业的改革,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和机遇,医院能否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医院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已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作者:李功;高海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补肾健脾汤治疗成年人认知障碍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为了观察补肾健脾良方在成年人认知障碍治疗中的有效怀.方法 我们对发病2~6年的成年人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了双盲对照的研究,共观察82例患者.年龄从65~85岁,其中补肾健脾良方组由蛇床子、枸杞、女贞子、人参组成.制成中药饮片,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维生素E口服.补肾健脾良方组在此基础上予补肾健脾制成中药饮片口服.每日2次,10d约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1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评价发现,补肾健脾良方组患者的记忆、思维敏捷程度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提示补肾健脾良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成年人认知障碍的药物,与对照组相比,该药方能改善记忆、思维、运动、感觉、语言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具有提高全身免疫能力作用.

    作者:余鸣雄;夏裕;徐东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文拉法辛显效率76.7%,有效率90.7%,阿米替林组为72.1%,88.4%,两组疗效相当,在治疗2周末时.文拉法辛组减分多于阿米替林,差异有显著性,且文拉法辛起效快、副反应轻.结论 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且安全.

    作者:薛文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乳果糖在治疗肝性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治疗组和对照组作比较,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结果 患者清醒天数、黄疸消退时间、烦躁、谵语、扑翼征等肝性脑病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安全、可靠、效果好.

    作者:冷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体会

    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可靠诊断,正确处理手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不仅给病理诊断及临床提供有效依据,而且也杜绝了标本处理不当所带来的纠纷,因此手术室对病理标本的管理显得尤其重要.2005年以来,我院手术室对病理标本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卫静;杨淑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经皮闭合穿钉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

    应用手法整复、C型臂X光机透视监控定位下,经皮闭合穿针定位引导下行AO空心加压螺纹钉(钛质)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23例,经数年临床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经贵鑫;张开;王琳娟;赵泓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B超诊断30例葡萄胎

    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终末绒毛转变成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

    作者:石家秀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TME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0例体会

    探讨分析手工吻合或吻合器吻合联合TME治疗20例直肠中下段癌保肛的效果及体会.结果 表明,无论手工吻合还是吻合器吻合联合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都是安全有效术式,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新善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蛛网膜下隙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5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SAH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尼莫地平lms/h,24h维持泵入持续静推3周,后减量为0.6mg/h,改口服尼莫地平片.其中11例行脑血管造影后介入治疗,8例行脑脊液置换术.结果 治愈31例,好转22例,死亡5例,有效率91.3%.结论 脑脊液置换和钙离子拮抗剂应用可有效防止脑血管痉挛.

    作者:齐晶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分水岭脑梗死98例临床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是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局部缺血.笔者对1996年以来以CT/MRI证实的资料完整的98例分水岭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并对其病因及防治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宁红久;马玉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通过分析当前在全面推行农村医疗改革制度下,结合乡村群众参合的具体情况,整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目前情况下制约新型农村医疗推广的主要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农村医疗改革.

    作者:靳珂;黄秀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会阴切开术在分娩中应用的体会

    在正常分娩中常见的手术就是会阴切开术,会阴切开术既可以避免会阴裂伤,又可以预防因强行保护会阴所造成的皮肤下深部肌肉及盆底筋膜的损伤.对胎儿或新生儿来说,减少盆底及会阴部对胎儿头部的压迫,长期压迫可造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损伤性颅内出血,甚至可导致智力障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适时进行会阴切开术,现笔者谈几点体会:

    作者:冯艳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胸部交通伤的急救与护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车辆引起的交通伤已成为外科创伤的主要原因.胸部是身体暴露较大的部分,易受外伤,约占全身创伤的四分之一,故及时而正确的现场急救处理以及完善而有效的转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在急救处理时,按病情的轻重缓急,迅速果断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多数伤员均可解除危险而获得治愈.

    作者:付春琴;杨彦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雾化吸入的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晚期支气管哮喘的慢性肺部疾病.雾化吸入法可使药物直接进入支气管、肺部,有助于痰液的排出.从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对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新生儿窒息脑水肿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窒息所致脑水肿的因素及预防.方法 对13例新生儿窒息、CT结果为新生儿脑水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孕期母体营养不良,胎盘过早老化,羊水混浊、脐带绕颈(体)及分娩方式均有一定的关系.剖宫产并不能完全降低窒息脑水肿的发生率.结论 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时纠正母体营养障碍,对降低新生儿脑水肿致残、致死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云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引起高血压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食堂管理员,平素体健.因头晕十余天来门诊就诊,十多天前无明显诱因感头晕发沉,以为休息不好,未予重视,近几天上班时感注意力无法集中,白天有疲乏感.近期无感冒史,自觉不发热,无鼻塞、气促.头晕时无天旋地转,无眼前发黑,无恶心、呕吐,无耳鸣、听力下降.

    作者:王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闭合穿针固定治疗本奈氏骨折

    本奈氏(Bennett)骨折是第一掌骨基底部关节内骨折伴掌大关节半脱位,是不稳定的骨折.治疗上往往复位容易而外固定困难,常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后在C型臂透视下闭合穿针固定治疗本奈氏骨折33例,全部病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治疗方法简单、固定可靠,患者能早期锻炼,取得满意疗效,易于掌握和推广.

    作者:孔令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及单纯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及单纯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我院自2003年3月~2005年5月诊断为哮喘的患儿141例,治疗组选用顺尔宁口服及辅舒酮吸入,对照组行单纯辅舒酮吸入,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成功随访63例,对照组成功随访62例,两者临床疗效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哮喘患儿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较单纯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能较好控制并改善哮喘的症状.

    作者:杨丽琪;张继堂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