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护理差错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的过失或疏忽,给病人带来或轻或重的伤害和痛苦,影响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护理工作中发生任何差错都会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后果.
作者:李改秀;张婉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脑出血(CH)并发多器官衰竭(MOF)病情复杂、多变、凶险,病死率高,现就我院3年来收治36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8月~2006年12月23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并作回肠管状预防造瘘,1例因并发症术后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 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是可行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处理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陈文伟;邹式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笔者于2002~2007年共收治结肠癌患者283例,其中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28例,均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永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总结8例紧急床旁经锁骨下静脉安装心内膜起搏器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介绍护士的术前准备、术中与医生配合及护理
作者:王凤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为了观察补肾健脾良方在成年人认知障碍治疗中的有效怀.方法 我们对发病2~6年的成年人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了双盲对照的研究,共观察82例患者.年龄从65~85岁,其中补肾健脾良方组由蛇床子、枸杞、女贞子、人参组成.制成中药饮片,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维生素E口服.补肾健脾良方组在此基础上予补肾健脾制成中药饮片口服.每日2次,10d约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1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评价发现,补肾健脾良方组患者的记忆、思维敏捷程度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提示补肾健脾良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成年人认知障碍的药物,与对照组相比,该药方能改善记忆、思维、运动、感觉、语言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具有提高全身免疫能力作用.
作者:余鸣雄;夏裕;徐东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健康教育在产科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预防和减少孕、产期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保证母儿健康的重要环节.
作者:史爱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52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用药前及用药后分别测定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结果 用药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用药过程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因用药后肌瘤缩小,界限清楚,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5.5%及65.5%,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也可作为开展微创手术的术前准备用药.
作者:陈军;周永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手背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方法 400例接受静脉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时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握拳法)、进针角度为20°角穿刺,观察组采用新穿刺法(非握拳法)、进针角度为35~45°角直刺血管穿刺,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采用非握拳方法35~45.角直刺血管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可减轻病人的疼痛,并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曾小平;袁国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24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特点是:早期病状轻,血肿增大至一定程度才出现临床症状;硬膜外血肿少,硬膜下血肿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笔者时手术方法的选定、术后处理进行讨论.
作者:汤伟强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部位及超声特点.方法 用GEvivid-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管壁、管腔以及血栓的形态类型、管腔阻塞情况、血栓部位大小及显示管腔血流充填缺盈情况等.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Ⅱ型(中央型)明显多于Ⅰ型和Ⅲ型,左右侧病肢之比为3.4:1,左下肢明显多于右下肢.结论 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王春荣;赵磊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人体发生发展的科学,属于显微形态学科.其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名词、概念多,形态描述困难,理论知识抽象.因此,组织学与胚胎学历年来被学生认为是难学的基础课,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潜能、潜力充分发挥,从而在学习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林常敏;张锦堃;陈海滨;苏中静;刘小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卫生事业的改革,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和机遇,医院能否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医院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已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作者:李功;高海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方法 对66例HIE随机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进行比较.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近期疗效差异有显著性,远期后遗症发生率两组有差异.结论 高压氧对HIE有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赵淑华;丁传刚;马丽琼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高血压等疾病的增加,脑中风目前已成为发生频繁、致残率高、医药费用昂贵的疾病之一.中风患者由于支配运动、感觉以及其他功能的部分大脑细胞损害,导致相应肢体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出现障碍.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失语、构音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还具有一定的精神症状;口腔感染、摄食、吞咽障碍、尿失禁、褥疮等则是其常见的并发症.
作者:丛佩兰;刘福岩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深入探讨无剖宫产指征选择剖宫产的原因.方法 对2007年10月60例无剖宫产指征在我院选择剖宫产的正常孕妇利用术前访视或者接诊时进行询问并笔录,把笔录和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原因为孕妇对自然分娩及输卵管绝育术的恐惧、对剖宫产的信任及自然分娩的阵痛使产妇失去自信.结论 孕妇对减轻分娩及输卵管绝育术痛苦的需求、对分娩方式认识上的误区以及高自我意识是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照琴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将传统卫生保健服务的患病时才到医院看病和诊治的观念转变为每年定期体检.真正做到提早发现隐患.健康体检正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消费需求.
作者:王雅文;郭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理现象,可它对孕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应激反应.孕妇在分娩期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对即将出生的新生命抱着期待、喜悦的心情,另一方面又因各种原因而感到忧虑和紧张,经常担心妊娠不顺利,担心胎儿发育不正常,担心胎儿不能存活,担心分娩不顺利,害怕陌生的分娩环境,害怕分娩时的宫缩痛,害怕周围产妇痛苦的呻吟或喊叫,害怕医务人员冷漠的面孔或语言刺激,害怕手术,有些还为胎儿性别烦恼,担心产后无人照顾及经济费用等.
作者:吴旭光;高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iriosis,EM)已成为妇科多发病和常见病.国内统计,在妇科剖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年增长,已达20.1%[1].EM是一种常见的妇女良性疾病,占妇女人口的5%左右,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可高达30%.
作者:梁艳红 刊期: 2008年第15期
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科共收治合并高血糖的重症脑出血患者84例,经加强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靳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