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奇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置措施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总结我科1997年2月~2007年2月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180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我们的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任丽媛;赵雅智;阴俊清;田秋莲;李润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为了观察补肾健脾良方在成年人认知障碍治疗中的有效怀.方法 我们对发病2~6年的成年人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了双盲对照的研究,共观察82例患者.年龄从65~85岁,其中补肾健脾良方组由蛇床子、枸杞、女贞子、人参组成.制成中药饮片,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维生素E口服.补肾健脾良方组在此基础上予补肾健脾制成中药饮片口服.每日2次,10d约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1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评价发现,补肾健脾良方组患者的记忆、思维敏捷程度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提示补肾健脾良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成年人认知障碍的药物,与对照组相比,该药方能改善记忆、思维、运动、感觉、语言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具有提高全身免疫能力作用.
作者:余鸣雄;夏裕;徐东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分度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自2000年10月一2006年10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并诊断ICP的265例患者,根据ICP分为轻度与重度ICP.观察其妊娠结局与分度诊断前后围产儿死亡卒.结果 (1)重度组和轻度组ICP患者终止妊娠的平均孕周分别(35.6±1.7)周和(37.6±2.0)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重度组ICP患者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转入重症监护室、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39.02%、12.20%、30.49%、97.56%,明显高于轻度组的9.30%、4.37%、9.29%、51.91%.(3)分度诊疗前后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6.08%、0.75%,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CP分度诊疗有助于改善围产儿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赵忠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甘家口社区居民中生理指标现状,了解与健康相关的指标因素,为北京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侧重基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街道范围内,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987例18岁及以上甘家口社区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查,按年龄分组运用描述性统计及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老龄化,女性居民寿命明显高于男性;男性和女性生理指标变化都与年龄密切相关,但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多项指标变化都发生在绝经过渡阶段;居民吸烟状况堪忧,男性吸烟者达到40.69%,吸烟者明显多于戒烟者;饮酒人数少于吸烟人数,男性多于女性,男性饮酒峰值在40~49岁组.结论 北京城市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应围绕保持延长居民的正常生理指标开展工作;应把居民健康教育提前到青年群体,可控制年龄相关性和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问题.
作者:白惠芙;高硕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党和政府体察民情,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这项亲民、爱民、利民的政策,每年为每一位缴纳10元参合费的农民补助40元,人均50元的医疗费,汇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户上,采取互助共济方式,让农民享受到不同数额的医疗费报销.这项制度是党和国家在现有经济条件下,用国家资金直接补助给农民,让农民享受一定医疗保障的惠民制度.
作者:徐绍俊;陈文利;李美华;钟家杰;陈玲;段自辉;蒋开炎;王文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无症状性脑梗死是指有脑梗死影像学特征,但无脑梗死的症状及体征,或症状轻微未被病人认识,包括头部CT检查发现与已知中风症状、体征无解剖学关系的梗死灶.随着头部CT及MRI的广泛应用,无症状性脑梗死日渐增多,被认为是中风的早期病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李继武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一种医生手术前做标记用的皮肤划线方法.方法 应用该医用皮肤划线尺在需要颅脑外科手术或微创穿刺脑出血的患者头皮做标记,划出头皮手术入路及标记重要血管、静脉窦、重要功能区.结果 利用医用划线尺标记的1059例患者,手术头皮入路准确,无一例损伤重要血管和重要功能区.结论 医用皮肤划线尺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颅脑手术术前划线辅助器材.解决了医生术前划线不准确的问题,临床应用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清;周联生;徐峰;郭宗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70例肺孤立性结节,平扫后,以2ml/s速度注入造影剂后1、2、 3、 4、5min薄层扫描.分析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 恶性结节的强化值(38.6±14.9)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18.6±16.2)HU(P<0.01).周围型肺癌的主要强化形态是完全性强化及周围性强化.恶性结节增强后CT值立即升高,2min形成强化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而良性结节特别是结核球增强后CT值缓慢上升,无明显峰值出现.结核球的主要强化形态是无强化及包膜样强化,占90.5%.结论 强化值≤15HU提示良性结节;强化值>20HU考虑恶性结节.动态增强CT对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的鉴剐有较高价值.
作者:赵国芳;白秋利;郑东彪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开颅术后颅内再出血是颅脑手术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导致病人致残或死亡,分析其原因,做好这方面护理工作,避免颅内再出血,尤为重要.
作者:刘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烧伤气管切开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防治.方法 对9例烧伤气管切开术并发气道大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例病人仅2例成活,余均死于未能控制的大出血.结论 气管切开术并发气道大出血应重在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邓献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膜后小切口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腹膜后小切口施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 7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平均时间单侧约20min,双侧约45min.随诊3个月,曲张静脉均消失,伴男性不育者精液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腹膜后小切口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可靠,对机体干扰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王和金;张富民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采用人工骨(羟基磷灰石)与骨水泥混合植入治疗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2008年1月期间对Ficat Ⅱ~m期的15例(1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死骨清除人工骨与骨水泥混合植入治疗.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疗效,并摄X线片.随访时间3个月~5年,平均24.6个月.结果 手术前后采用改良MededAubigne评分法对患髋功能进行评价.19髋由术前平均11.68分改善至术后平均15.11分.术后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均有所恢复,外形改善,复查时大部分患者的股骨头仍能维持术后的形态,坏死范围未见扩大,患者均对治疗结果感到满意.结论 人工骨与骨水泥混合植入法能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保留髋关节功能,推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时间,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FicatⅡ~Ⅲ期患者,尤其适用于年轻患者.
作者:王效柱;杨学义;洪定刚;容安;周建飞;于小中;吴沅鸿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一种防止颅骨钻孔钻头误伤脑组织和固定脑出血硬通道引流管的方法.方法 将颅骨钻孔限位垫片套在钻头外面,当钻透颅骨后,可以阻挡钻头进入颅内,并且可以固定硬通道引流管.结果 5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和微创穿刺引流术清除血肿应用了颅骨钻孔限位垫片,钻透颅骨后,钻头100%停止继续进入颅内,其中253例应用了颅骨限位垫片固定硬通道引流管,全部将硬通道固定在原位置.结论 颅骨限位垫片结构合理,能防止颅骨钻孔钻头误伤脑组织,能准确固定硬通道引流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清;周联生;徐峰;郭宗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食堂管理员,平素体健.因头晕十余天来门诊就诊,十多天前无明显诱因感头晕发沉,以为休息不好,未予重视,近几天上班时感注意力无法集中,白天有疲乏感.近期无感冒史,自觉不发热,无鼻塞、气促.头晕时无天旋地转,无眼前发黑,无恶心、呕吐,无耳鸣、听力下降.
作者:王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人工破膜是人为地使胎膜破裂,排出羊水,缩小子宫体积,使胎先露下降,刺激宫颈,促进宫口扩张,并反射性地引起宫缩,以达到加速分娩的目的.常用的人工破膜方法用于宫口扩张≥3cm,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
作者:王德玲;辛崇敏;石绍锋 刊期: 2008年第15期
2007年7~10月,金沙县出现了甲型肝炎暴发病流行,我院共收治甲型肝炎病人364例(全县700多例).通过严格隔离,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对症、支持等治疗后,病情得到了及时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饶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附子的毒性反应.方法 通过加工炮制分解附子的乌头碱.结果 附子的毒性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蹇红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断裂的胸片和CT表现以及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或纤支镜检查证实的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X线胸片和CT表现.结果 支气管断裂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气管支气管气柱中断、肺不张、肺下垂征、纵隔及皮下气肿、气胸或液气胸;CT检查还能显示气管支气管管壁的缺陷,管腔狭窄、堵塞,移位或成角畸形.结论 联合应用胸片和Cr检查,对支气管断裂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永生;苏锦权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压疮(Pressure Ulcer简称PU)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坏死,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
作者:赵树红;杨淑杰;郭晓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因发热来门诊就医.体温:39.3℃,既往健康,无药物过敏史.给予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ml肌肉注射,2~3min后患者出现恐惧感、心悸、呼吸急促、脸色苍白、大汗淋漓、脉细等症状,测血压50/70mmHg,脉搏56次/min,随即呼之不应.
作者:祝晓会;魏保平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