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并高血糖的急性期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靳海燕

关键词:高血糖, 急性期, 重症脑出血, 患者, 加强护理
摘要: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科共收治合并高血糖的重症脑出血患者84例,经加强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功能锻炼对腰椎管疾病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腰椎管疾病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85例腰椎管疾病患者(锻炼组),于术后早期指导其下肢肌肉锻炼,床上腰背肌锻炼,同时选择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的同期术后未行指导功能锻炼的30例作为对照组,随访3~6个月,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经3~6个月随访,锻炼组功能评定优48例,良33例,可4例,优良率95%;对照组优12例,良9例,可9例,优良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减少神经根粘连、腰背疼痛,加速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宝珍;马银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新生儿窒息脑水肿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窒息所致脑水肿的因素及预防.方法 对13例新生儿窒息、CT结果为新生儿脑水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孕期母体营养不良,胎盘过早老化,羊水混浊、脐带绕颈(体)及分娩方式均有一定的关系.剖宫产并不能完全降低窒息脑水肿的发生率.结论 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时纠正母体营养障碍,对降低新生儿脑水肿致残、致死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云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分水岭脑梗死98例临床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是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局部缺血.笔者对1996年以来以CT/MRI证实的资料完整的98例分水岭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并对其病因及防治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宁红久;马玉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中风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高血压等疾病的增加,脑中风目前已成为发生频繁、致残率高、医药费用昂贵的疾病之一.中风患者由于支配运动、感觉以及其他功能的部分大脑细胞损害,导致相应肢体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出现障碍.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失语、构音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还具有一定的精神症状;口腔感染、摄食、吞咽障碍、尿失禁、褥疮等则是其常见的并发症.

    作者:丛佩兰;刘福岩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三环类抗抑郁剂治疗神经性瘙痒症4例分析

    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48岁,干部,患神经性瘙痒症十余年,多处医治无效.一年前由于其弟病故后整日忧心忡忡,闷闷不乐,认为活着很累,整日无精打彩,对生活不感兴趣,身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认为生不如死,在当地医院诊治,确诊为抑郁性神经症,给予阿米替林口服治疗,一次25mg、一日三次,一日75mg,一个半月后抑郁症状消失,一切恢复正常,病人皮肤瘙痒症也随之治愈,至今未复发.

    作者:曾庆春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及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120例病人共分三组,其中心血管病组45例.脑血管病组35例,外周血管疾病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为我院健康体检者.结果 心血管病组、脑血管病组、外周血管疾病组HCY水平分别为(26.36±8.39)μmol/L、(24.32±7.82)μmol/L、(23.87±7.05)μmol/L1,与正常对照组HCY水平(8.53±2.74)μmol/L相比,三组HCY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高HCY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宏杰;孙秀玉;郑慧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hepatolitlhiasis)在亚洲的东亚和东南亚一带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很高,也是我国常见胆道疾病,在临床上肝内胆管结石是指位于肝总管分叉部以上胆管内的结石,占原发性胆管结石的13.7%~50.8%[1].其病因复杂,但与肝内感染、胆汁淤滞、胆道蛔虫等因素有关,在其发生和病变发展过程中可引起肝脏不同部位的病理改变,常并发慢性炎症和急性感染,后期出现胆汁性肝硬化,另外肝胆管结石长期刺激及继发感染也是肝内胆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2,3].

    作者:赖添武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乳母乳汁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行为干预对初产妇乳汁分泌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不同术式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 干预组较对照组平均提前1~2d泌乳,乳量增加20%,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0%.结论 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初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予重视.

    作者:史岩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解析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及对策

    护理差错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的过失或疏忽,给病人带来或轻或重的伤害和痛苦,影响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护理工作中发生任何差错都会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后果.

    作者:李改秀;张婉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补肾健脾汤治疗成年人认知障碍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为了观察补肾健脾良方在成年人认知障碍治疗中的有效怀.方法 我们对发病2~6年的成年人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了双盲对照的研究,共观察82例患者.年龄从65~85岁,其中补肾健脾良方组由蛇床子、枸杞、女贞子、人参组成.制成中药饮片,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维生素E口服.补肾健脾良方组在此基础上予补肾健脾制成中药饮片口服.每日2次,10d约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1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评价发现,补肾健脾良方组患者的记忆、思维敏捷程度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提示补肾健脾良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成年人认知障碍的药物,与对照组相比,该药方能改善记忆、思维、运动、感觉、语言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具有提高全身免疫能力作用.

    作者:余鸣雄;夏裕;徐东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经皮闭合穿钉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

    应用手法整复、C型臂X光机透视监控定位下,经皮闭合穿针定位引导下行AO空心加压螺纹钉(钛质)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23例,经数年临床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经贵鑫;张开;王琳娟;赵泓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海韵胶囊对昆明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海韵胶囊对昆明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经口连续灌胃30d,测定小鼠脏器/体重比值、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结果 各剂量组小鼠脾脏/体重比值和胸腺/体重比值无影响;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结果为阳性.结论 海韵胶囊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赵金山;张燕;延岩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乳果糖在治疗肝性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治疗组和对照组作比较,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结果 患者清醒天数、黄疸消退时间、烦躁、谵语、扑翼征等肝性脑病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安全、可靠、效果好.

    作者:冷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腹膜后小切口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体会(附7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膜后小切口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腹膜后小切口施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 7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平均时间单侧约20min,双侧约45min.随诊3个月,曲张静脉均消失,伴男性不育者精液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腹膜后小切口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可靠,对机体干扰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王和金;张富民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2007年我院药物不良反应159例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病房患者药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为开展药物监测,指导患者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信息.方法 从门诊、病房药物不良反应(ADR)报表的诱发药物、严重程度、损害类型、主要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抗生素、中药制剂是引起ADR的主要药物,主要表现为皮疹,新药的不断增多也是引起ADR的原因之一.结论 要继续加强ADR的监测工作,从医生、护士到患者应普及ADR的预防知识,使医患双方对ADR的发生得到重视.

    作者:祁琳;杨常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小脑幕下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1 一般资料适应证为小脑半球和蚓部神经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及第四脑室肿瘤.手术取侧卧位、俯卧位.枕下开颅,正中直切口.特殊用物:后颅窝牵开器、后颅窝咬骨钳、骨蜡、自动脑牵开器、脑科显微器械.

    作者:林珊;苏雪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24例老年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24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特点是:早期病状轻,血肿增大至一定程度才出现临床症状;硬膜外血肿少,硬膜下血肿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笔者时手术方法的选定、术后处理进行讨论.

    作者:汤伟强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脑出血并发多器官衰竭36例分析

    脑出血(CH)并发多器官衰竭(MOF)病情复杂、多变、凶险,病死率高,现就我院3年来收治36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烧伤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出血9例分析

    目的 探讨烧伤气管切开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防治.方法 对9例烧伤气管切开术并发气道大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例病人仅2例成活,余均死于未能控制的大出血.结论 气管切开术并发气道大出血应重在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邓献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护患交流的技巧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在护理程序的实施过程中,与患者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收集资料是评估患者的第一步,主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完成.护士要与患者成功地进行交流,使双方均获得需要的信息,关键是护士要掌握和运用与患者交流的技巧.

    作者:张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