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佩兰;刘福岩
目的 总结局麻下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 通过对局麻下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的手术配合,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结果 手术确定了1462例三叉神经痛、428例面肌痉挛和51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压迫责任血管;对1876例局部蛛网膜和颅神经间的粘连行神经松解手术;对45例行神经根部分切断.手术效果满意,总有效率100%.随访6个月至两年,疗效稳定.全组无术后死亡.结论 局麻下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术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有效方法.良好的心理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个性化的术中配合是发现和防止遗漏责任血管的重要保证.
作者:郭松;王林;高宝山;于凤珍;段云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根据中医古代文献对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论述,结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总结归纳脾胃学说与儿科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并指导儿科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作者:陈继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SAH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尼莫地平lms/h,24h维持泵入持续静推3周,后减量为0.6mg/h,改口服尼莫地平片.其中11例行脑血管造影后介入治疗,8例行脑脊液置换术.结果 治愈31例,好转22例,死亡5例,有效率91.3%.结论 脑脊液置换和钙离子拮抗剂应用可有效防止脑血管痉挛.
作者:齐晶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一种医生手术前做标记用的皮肤划线方法.方法 应用该医用皮肤划线尺在需要颅脑外科手术或微创穿刺脑出血的患者头皮做标记,划出头皮手术入路及标记重要血管、静脉窦、重要功能区.结果 利用医用划线尺标记的1059例患者,手术头皮入路准确,无一例损伤重要血管和重要功能区.结论 医用皮肤划线尺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颅脑手术术前划线辅助器材.解决了医生术前划线不准确的问题,临床应用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清;周联生;徐峰;郭宗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救医学中显示了独特的疗效.充当重要角色,特别是CRRT的出现,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起到不可估量作用.现将我院2000年以来对15例重症烧伤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子刚;周琪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人体发生发展的科学,属于显微形态学科.其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名词、概念多,形态描述困难,理论知识抽象.因此,组织学与胚胎学历年来被学生认为是难学的基础课,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潜能、潜力充分发挥,从而在学习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林常敏;张锦堃;陈海滨;苏中静;刘小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100例摩托车排气筒烧伤治疗效果.方法 烧伤创面内层用双磺酸沙棘桉青软膏油纱覆盖,外层用消毒纱布包扎.结果 100例摩托车排气筒烧伤治疗均在门诊治疗痊愈.结论 双磺酸沙棘桉青软膏油纱覆盖,外层用消毒纱布包扎治疗摩托车排气筒烧伤,简便易行、造价低,只需门诊换药,不需住院治疗,包扎后能使药物持续发挥作用,止痛效果好、抗感染力强、创面愈合快.
作者:范明聪;林彩凤;吴黎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2004~2006在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关节炎40例,每周1次关节内注射1%玻璃酸钠2.5ml,连续5周.结果 随诊1年以上全部病例,疗效满意率97.5%,本组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是治疗骨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笑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大多数是由于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的不稳定破裂合并血栓形成,从而造成冠状动脉的急性堵塞而引起的心肌梗死.近年来,心肌梗死的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等使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尤其介入治疗的发展更加迅速.
作者:竺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我院眼科病房2006年1~10月,对3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早期离床活动,进行了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王伟英;崔玉芝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不同气腹时间对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影响.方法 1000例ASA Ⅰ一Ⅱ级拟在CSEA下行妇科腹腔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n=250).每组气腹时间分别为20、30、40、50min.术前血气分析均在正常范围.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插入腰穿针(25G×411/16Whitacre腰穿针),注入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mg行腰麻(SA),退出腰穿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备用,平卧调整麻醉平面,麻醉平面维持在L2~L5.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μkg,氟哌利多0.05mg/kg,丙泊酚4mg·kg-1.h-1,芬太尼2μg穔g-1穐-1恒速靶控输注.监测气腹前、气腹后20、30、40、50min时PaCO2的变化.结果 气腹时间与PaCO2呈正相关(r=0.954,P<0.001).结论 腰麻-硬外联合麻醉头低脚高位CO2气腹条件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PaCO2与气腹时间呈正性相关.
作者:钟恒凡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文拉法辛显效率76.7%,有效率90.7%,阿米替林组为72.1%,88.4%,两组疗效相当,在治疗2周末时.文拉法辛组减分多于阿米替林,差异有显著性,且文拉法辛起效快、副反应轻.结论 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且安全.
作者:薛文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我院自2005年7月~2007年12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TVP)联合经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6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桂栋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晚期支气管哮喘的慢性肺部疾病.雾化吸入法可使药物直接进入支气管、肺部,有助于痰液的排出.从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对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通过分析当前在全面推行农村医疗改革制度下,结合乡村群众参合的具体情况,整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目前情况下制约新型农村医疗推广的主要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农村医疗改革.
作者:靳珂;黄秀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理差错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的过失或疏忽,给病人带来或轻或重的伤害和痛苦,影响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护理工作中发生任何差错都会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后果.
作者:李改秀;张婉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将传统卫生保健服务的患病时才到医院看病和诊治的观念转变为每年定期体检.真正做到提早发现隐患.健康体检正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消费需求.
作者:王雅文;郭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门诊、病房患者药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为开展药物监测,指导患者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信息.方法 从门诊、病房药物不良反应(ADR)报表的诱发药物、严重程度、损害类型、主要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抗生素、中药制剂是引起ADR的主要药物,主要表现为皮疹,新药的不断增多也是引起ADR的原因之一.结论 要继续加强ADR的监测工作,从医生、护士到患者应普及ADR的预防知识,使医患双方对ADR的发生得到重视.
作者:祁琳;杨常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深入探讨无剖宫产指征选择剖宫产的原因.方法 对2007年10月60例无剖宫产指征在我院选择剖宫产的正常孕妇利用术前访视或者接诊时进行询问并笔录,把笔录和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原因为孕妇对自然分娩及输卵管绝育术的恐惧、对剖宫产的信任及自然分娩的阵痛使产妇失去自信.结论 孕妇对减轻分娩及输卵管绝育术痛苦的需求、对分娩方式认识上的误区以及高自我意识是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照琴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我院自1995~2006年应用改进的减张缝合方法在腹部手术术后切口可能裂开的病人中应用29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祥;禹志 刊期: 2008年第15期